11.14 小丫幫:社保解讀|社保延繳,你必須要知道的一種概念

在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員由於達到退休年齡,但又因為自己社保繳費年限不到15年而該怎麼辦的時候,這就涉及到了一個問題,我們這時該怎麼去彌補這段空白期的社保。因為不到社保年限,我們是領取不了退休金的。其實有種辦法就是:

社保延繳,延繳直到剛好夠社保年限,那麼今天跟著小丫幫就來看看。

小丫幫:社保解讀|社保延繳,你必須要知道的一種概念

社保延繳

社保延繳:就是延長繳費年限時間,通過延繳的方式,獲取順利辦理退休的條件,等到自己符合退休條件時,就可以依法領取基本養老金。

哪些人要延繳?

在社保法中也明確規定,即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繳費沒有達到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直到達到規定的繳費年限為止。

在達到了退休年齡時,由於養老保險繳費達不到15年而無法辦理退休的人員,這種情況就可以繼續延繳,直到我們符合退休條件時,就可以領取我們的退休金。因為如果不延繳,就意味著自己無法領取基本養老金。

延繳,其目的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參保人員的利益。

小丫幫:社保解讀|社保延繳,你必須要知道的一種概念

延繳有哪些具體措施?

其實社保延繳,在目前政策規定不能一次性補繳的情況下,只能採取逐年繳費的辦法,這樣造成那些繳費時間晚的人,可能延繳的時間相對比較長。

所以各地對於延繳劃定了一個時間界限

小丫幫:社保解讀|社保延繳,你必須要知道的一種概念

1、即2011年7月1日前,即社保法實施前參保的人員,在延長繳費5年後,仍然不能達到15年的,在延長繳費5年後,餘下的年限可以一次性補繳;

2、2011年7月1日以後,即社保法實施後參保的人員,只能逐年繳費,即使延長繳費滿5年後仍然達不到15年的,也只能逐年繳費,直到達到15年為止。

3、社保法從2011年7月1日實施以來,到現在還不到10年,所以這個時間界限,對於很多人,尤其是在2011年7月1日前參保的人員,很多人是有機會享受到這個政策的,如出現延繳的情況,一定要及時諮詢當地社保部門。

延繳後辦理退休待遇有影響嗎?

延繳後,只要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養老保險達到了15年,就符合辦理退休的條件,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由於延繳後,很多人都超過了法定的退休年齡。比如女職工正常退休年齡為50歲,延繳後可能要55歲才能退休,但是55歲的退休比50歲退休,養老金相應的領取月數減少了25個月,所以在同等繳費的情況下,55歲退休的養老金比50歲的退休要高一些,60歲退休比55歲退休也要高一些。高出的部分主要就是相對應領取月數減少而增加的。所以個人賬戶越高,退休年齡越大,其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會越高。

小丫幫:社保解讀|社保延繳,你必須要知道的一種概念

綜上所述,社保延繳是一項照顧大齡繳費群體的政策措施,其目的就是保障那些繳費時間晚,無法按時辦理退休的參保者,能通過延繳的方式,達到辦理退休的條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