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英特爾第二代10nm處理器架構大改!L2緩存翻5倍,發力移動端


英特爾第二代10nm處理器架構大改!L2緩存翻5倍,發力移動端

芯東西(ID:aichip001)編 | 雲鵬

芯東西12月2日消息,據外媒報道,英特爾Tiger Lake處理器架構將對緩存結構進行調整,L2高速緩存增加400%,達到5MB;L3高速緩存大小增加50%,達到12MB;L1指令緩存(Instruction cache)的大小提高到48KB。

Tiger Lake為英特爾第二代10nm處理器,於今年5月推出,預計將主要用於移動端。根據目前英特爾產能情況,Tiger Lake距離完全投產還有一段時間。以下是對Wccftech報道的原文編譯。

01、Tiger Lake 優化緩存結構提高移動端CPU效率

英特爾早在發佈Skylake架構時就在HEDT系列中重新平衡(rebalance)了CPU的緩存結構。根據Geekbench的說法,即將到來的10nm Tiger Lake移動端CPU可能也會進行類似的緩存重新平衡。

假設英特爾在發佈HEDT Skylake-X CPU之前採取了類似的措施,那麼英特爾可能會在Tiger Lake上延續這種做法。在處理Skylake-X時,英特爾減少了L3緩存的數量,而增加了低延遲的L2緩存。

不過對於Tiger Lake-Y,英特爾可能會在L1、L2、L3的每個緩存中都進行改進。以前,移動端和桌面端CPU共享相同的緩存結構,但是通過重新設計緩存,英特爾可以提高移動端CPU的效率。

英特爾第二代10nm處理器架構大改!L2緩存翻5倍,發力移動端

▲2019-2020英特爾CPU路線圖

根據Geekbench報告,目前所討論的系統正在運行的CPU為Tiger-Y-Y ,具有四個內核和八個線程。該CPU的緩存有明顯調整,每個內核具有1.25MB的大型L2緩存,從而使L2緩存總數達到了5MB。L2高速緩存的數量比之前提高了400%。隨著L2高速緩存的顯著增加,L3高速緩存大小增加50%,達到12MB。

英特爾將L1指令緩存的大小提高到48KB,L1數據緩存(Data cache)保持在32KB。測試的CPU樣本可以克服現有Skylake-X CPU所需的權衡(trade-off);L2高速緩存的增加並不以L3高速緩存的減少為代價,因此整體性能得以提高。

Tiger Lake有望做出的其他改進包括引入PCIe 4.0(該功能目前僅適用於AMD的X570和TRX40平臺)以及擁有多達96個EU的Xe核顯。

02、Tiger Lake全面投產還有距離

預計Tiger Lake CPU系列將在2020年至2021年的某個時間投放市場,不過10nm製程在全面生產(full-scale production)之前著實還有一段路要走,並不輕鬆。

Tiger Lake將成為Intel第一代10nm Ice Lake的繼任者,並將作為英特爾第三代10nm處理器(10nm++)過程架構優化模型(Process-Architecture-Optimization model)中的一個優化過度版本。

03、結語:英特爾發力移動端CPU架構尋找突破

CPU的緩存,尤其是L1、L2緩存,它的大小及速率都會影響CPU與其他硬件之間的數據傳輸。此次英特爾顯著改善L2緩存,將會對明年到來的Tiger Lake架構處理器性能有一定提升。

在消費級PC市場,英特爾受到AMD空前的壓力,從入門級到HEDT平臺,性能上被全線碾壓,只能通過降價提高性價比,增加競爭力。而一直制霸的數據中心處理器領域也遭到新入場者的頻頻挑戰。

對於英特爾來說,移動端處理器是發力的另一個方向,但也要做好充分準備,因為這條賽道上更有如蘋果、高通、華為、聯發科等勁敵在等候,英特爾的前路依舊艱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