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包治百病”的網紅神藥二甲雙胍,真能抗癌嗎?不一定嘍

近幾年,有個全能“網紅神藥”二甲雙胍,多次刷爆朋友圈。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二甲雙胍做不到:

“包治百病”的網紅神藥二甲雙胍,真能抗癌嗎?不一定嘍

“包治百病”的網紅神藥二甲雙胍,真能抗癌嗎?不一定嘍

其實,二甲雙胍最早是用於治療 2 型糖尿病的藥物,臨床使用已有 60 多年的歷史,是目前全球應用最廣泛的口服降糖藥之一。

近年來,大家發現了二甲雙胍其實是個“全能選手”。除了降糖,多項研究表明它還可以減肥、保護心血管、改善腸道菌群,還可以改善多囊卵巢綜合徵、抗炎、抗衰老和治脫髮等等……堪稱美容養顏、返老還童,延年益壽的必備良藥。

“包治百病”的網紅神藥二甲雙胍,真能抗癌嗎?不一定嘍

當然,在抗癌領域,二甲雙胍抗癌也是捷報頻傳:

  • 二甲雙胍對於非糖尿病的腸癌患者有一定的抗癌效果
  • 二甲雙胍和血紅素可抑制三陰乳腺癌的生長
  • 二甲雙胍可降解PD-L1,解除癌細胞對免疫細胞的壓制,提高抗癌能力等
  • 二甲雙胍可以消除頭頸癌起始細胞的幹細胞特性,阻止其惡變為癌症。
“包治百病”的網紅神藥二甲雙胍,真能抗癌嗎?不一定嘍

所以,一切都看起來這麼美好,在各種媒體的轟炸下,一顆“抗癌新星”冉冉升起,也有一些癌症患者有事沒事的“吃幾顆”,用了60多年的老藥也不應該會有啥害處。

“包治百病”的網紅神藥二甲雙胍,真能抗癌嗎?不一定嘍

然後,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近期,來自國內多家頂尖三甲醫院的腫瘤學專家聯手發佈了一項重磅臨床數據:

二甲雙胍聯合靶向藥,讓部分肺癌患者少活半年。

中國非糖尿病肺癌患者:二甲雙胍聯合靶向藥,少活半年

為了評估二甲雙胍是不是真的可以抗癌,來自重慶、鄭州、上海的多位臨床醫生組織了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的II期臨床試驗中:入組了224名IIIB-IV期非糖尿病的EGFR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初治患者,以1:1隨機分配為兩組,一組接受吉非替尼治療,一組接受吉非替尼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吉非替尼劑量為250 mg/天,二甲雙胍劑量為500 mg/天,兩週後增加到1000mg/天。

有效性方面:二甲雙胍的加入,讓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時間從11.4個月縮短到了10.3個月;中位總生存時間從27.5個月縮短到了22.0個月,平均相差了5.5個月;

副作用方面:在白介素6(IL-6)水平升高的亞組中,吉非替尼加二甲雙胍組與加安慰劑組的安全性相似,但腹瀉的發生率顯著升高(78.38%vs.43.24%)。具體數據如下:

“包治百病”的網紅神藥二甲雙胍,真能抗癌嗎?不一定嘍

單獨吉非替尼的OS是27.5月,而聯合二甲雙胍後縮短為22月

所以,中國的研究數據表明:二甲雙胍的加入,不但沒有起到抗癌效果,反而可能影響了療效(雖然沒有統計學差異),生存期減少5.5月

有趣的是,來自墨西哥的一些臨床醫生也發佈了類似的數據,結論卻是完全相反:

139位EGFR突變肺癌患者,70位單獨使用靶向藥,69位使用靶向藥+二甲雙胍,二甲雙胍的加入顯著延長了生存期31.7月 VS 17.5月,足足延長了14.2月,一年多

國內數據和國外數據差別這麼大,到底是為什麼?難道是人種差異?也或者是臨床設計的原因。比如,墨西哥的這套數據患者基線水平、用藥種類和入組情況,都有些蹊蹺,真實性值得商榷。據瞭解,國內學者已經再跟國外學者溝通,咚咚也會持續關注。

不管怎樣,從國人的臨床數據看來,二甲雙胍能否增強吉非替尼效果還存在爭議。建議廣大非糖尿病的EGFR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慎重選擇。

晚期胰腺癌患者:增毒不增效

與上述肺癌試驗類似,一項招募了121名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二期臨床試驗,給出了類似的答案。121名晚期胰腺癌患者,1:1隨機分組,一組接受標準的二線治療方案(吉西他濱+特羅凱),另一組在標準方案基礎上加上二甲雙胍。

結果顯示:二甲雙胍的加入,讓6個月的生存率從64%下降到57%中位總生存時間從7.6個月縮短到6.8個月。而3-4級較為嚴重的腹瀉發生率從5%提高到了10%,3-4級較為嚴重的乏力發生率從3%提到了10%。

“包治百病”的網紅神藥二甲雙胍,真能抗癌嗎?不一定嘍

除了跟靶向聯合,二甲雙胍在跟其它治療方式聯合的臨床試驗中也並沒有像人們期待的那樣帶來更好的療效。

不可手術的ⅢA/ⅢB期非糖尿病非小肺癌:二甲雙胍聯合同步放化療無獲益!

加拿大一項名為NRG-LU001的Ⅱ期臨床研究,入組了170位不可手術的ⅢA/ⅢB期非糖尿病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按1∶1比例隨機分配為兩組,一組接受卡鉑+紫杉醇化療同步胸部放療,後續給予卡鉑+紫杉醇鞏固治療(對照組),一組在相同的方案基礎上在化療期間聯合二甲雙胍(試驗組)。旨在評估二甲雙胍是否可以改善根治性同步放化療的療效。

結果顯示:對照組1年和2年的PFS率分別為60.4%和40.1%,而二甲雙胍組1年和2年的PFS率分別為51.3%和34.5%,兩組無統計學差異。對照組和二甲雙胍組2年的OS率分別為65.4%和64.9%,結果相近。

儘管二甲雙胍聯合同步放化療治療局部晚期NSCLC的耐受性良好,但二甲雙胍並不能改善患者的PFS和OS,也不能改變患者的局部復發或遠處轉移率,無疑又是對“二甲雙胍熱”澆了一盆冷水。

轉移性前列腺癌:二甲雙胍與多西他賽聯合無益!

法國一項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II期研究TAXOMET比較了多西他賽+二甲雙胍與多西他賽+安慰劑在轉移性去勢抵抗前列腺癌(mCRPC)中的作用。研究入組99名非糖尿病的mCRPC患者按1:1比例隨機分配為兩組,在接受多西他賽與潑尼松治療基礎上,再分別聯合二甲雙胍或安慰劑。

結果顯示:二甲雙胍組和對照組沒有觀察到區別,其中前列腺特異抗原(PSA)反應率兩組均為72%,ORR均為28%,中位PFS分別為7.3個月和5.8個月,中位OS分別24.2個月和19.7個月。

不良事件方面:除了二甲雙胍組更有腹瀉的趨勢(70% vs 50%)之外,其餘不良反應組間沒有差異。兩組之間的生活質量評分同樣沒有差異。

TAXOMET研究表明,二甲雙胍的添加並未給mCRPC患者帶來任何獲益。

近年來,關於二甲雙胍抗癌機制的研究比較多,但在臨床轉化上還未有統一結論。除了神藥報道外,也有越來越多研究否定了二甲雙胍在非糖尿病癌症患者中的治療獲益,甚至還提到了腹瀉等其他不良事件有增加的苗頭。

綜上所述,對於沒有糖尿病的腫瘤病友,在沒有充分證據支持下,不建議輕易嘗試包括二甲雙胍在內的各類神藥——尊重醫學、規範治療,才是正道!


參考文獻:

1. Higurashi T, Hosono K,Takahashi H, et al. Metformin for chemoprevention of metachronous colorectaladenoma or polyps in post-polypectomy patients without diabetes: a multicentre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Lancet Oncol. 2016;

2. Sara Verdura, Elisabet Cuyàs,et al. Metformin as an archetype immuno-metabolic adjuvant for cancerimmunotherapy, OncoImmunology.2019;

3. Wu X, Yeerna H, Goto Y, et al.Metformin inhibits progression of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byacting Directly on Carcinoma Initiating Cells, Cancer Res. 2019;

4. 2019 ASCO abstract 9035 :Combination of metformin and gefitinib as first-line therapy fornondiabetic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patients with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mutations: A multicenter,randomized,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I trial. First Author: YongHe;

5. 2019 ASCO abstract 8502:Initial reporting of NRG-LU001 (NCT02186847), randomized phase IItrial of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CRT) +/- metformin in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 First Author: Theodoros Tsakiridis;

6. 2019 ASCO abstract 5004:A French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phase II studycomparing docetaxel plus metformin versus docetaxel plus placebo in mCRPC.First Author: MARC Pujalte Martin.

7. Arrieta O, Barrón F, Padilla MS, et al. Effect of Metformin Plus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Compared With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Alone in Patients With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Mutated Lung Adenocarcinoma: A Phase 2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Oncol.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05, 2019. doi:10.1001/jamaoncol.2019.255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