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從阿里巴巴開始,互聯網行業“毀”了一代年輕人的生活

把時間回溯到1999年,馬雲帶著當年的“十八羅漢”,以及創業精神創立阿里巴巴時,一定沒有想到,阿里巴巴能夠達到現在的成就,或許更沒想到阿里巴巴會成為中國眾多年輕創業者心中朝聖的對象。而在阿里巴巴的創業精神中,加班是永恆的話題。正如馬雲在談到互聯網“996”現象時,表示“996是一種巨大的福氣”。顯然加班已經深耕在阿里巴巴的基因裡,並且也通過阿里巴巴的成功,傳遞到所有的互聯網企業中,給一代年輕人帶去了加班的“噩夢”。


從阿里巴巴開始,互聯網行業“毀”了一代年輕人的生活


阿里巴巴已經成為互聯網的黃埔軍校

阿里巴巴除了通過企業的成功影響了整個互聯網行業,其員工的創業或者跳槽更是其對互聯網行業影響如此大的重要原因。根據統計,20年來從阿里巴巴走出的“校友”已經達到了10萬,堪稱互聯網行業的“黃埔軍校”。這10萬人裡,有人成為互聯網公司高層,有人自主創業成為互聯網行業新的翹楚。他們都在新的環境裡,繼承和發揚了阿里巴巴精神,也同時將這種阿里巴巴基因裡的“加班”文化,在新環境裡更加的發揚光大。

從阿里巴巴開始,互聯網行業“毀”了一代年輕人的生活


照葫蘆畫瓢的互聯網公司

不管是阿里巴巴的成功,將“加班”轉變為互聯網行業的常態;還是阿里巴巴人才的外流,將阿里巴巴“加班”文化發揚光大。現如今的互聯網公司,很多已經將阿里巴巴精神作為公司的企業文化。而阿里巴巴精神中的“加班”文化,甚至直接成為老闆要求員工加班的“正當”理由,壓榨員工的非工作時間已經成為一種常態。“996”是現如今互聯網公司的工作常態,不僅如同,很多互聯網公司已經形成了“724”的工作機制,員工要做到24小時隨叫隨到。顯然,照葫蘆畫瓢的互聯網公司,將阿里巴巴“加班”文化再次的發揚光大了。

從阿里巴巴開始,互聯網行業“毀”了一代年輕人的生活


互聯網行業為什麼加班現象嚴重

雖然其他行業也有加班現象,但是互聯網行業顯然是這股加班風潮的發起以及推動者,也是加班最為嚴重的行業。為什麼互聯網行業加班現象如此嚴重?第一,互聯網公司大部分是創業公司,是資本密集型行業,而資本要求的是快速回報。這種情況下,就要求互聯網創業公司,在最短時間內快速獲取成績,這樣才能繼續獲得資本的的支持;第二,互聯網行業發展太快,隨之帶來的就是創業公司淘汰率比較高。這就要求,互聯網創業公司需要時刻把握市場以及行業動態,快速反應,快速應對,這就導致了員工需要在工作上花費更多的時間以及精力。

從阿里巴巴開始,互聯網行業“毀”了一代年輕人的生活


加班“毀”了年輕人的生活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許巍的這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道出了現代年輕人的心聲。為什麼有這種心聲?因為現代年輕人的時間基本已經被工作完全的佔據了,詩和遠方已經成為一種奢侈。特別是在北上廣深以及杭州這些互聯網公司集中性比較強的城市,工作的快節奏以及交通的擁擠,讓年輕人的時間以及精力基本都花在了工作上,根本沒有時間去享受自己的生活。當然小編並不是說努力工作是件壞事,但是小編更希望除了工作,年輕人還有其他的時間與精力享受自己的生活,畢竟工作也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連享受生活的時間都沒有了,努力工作也就失去了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