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大額存單不靠檔計息了嗎?為何?

大郎牌炊餅


今日有消息傳聞,全國多地銀行接到監管部門通知,暫停新增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產品餘額和新增客戶,提前支取按活期計息,也有機構表示,確實接到該通知,但是在央行和銀監會官方網站上暫時查詢不到該消息。大額存單作為存款的方式之一,肯定也是會受到影響的。

什麼是靠檔計息

靠檔計息其實就是存款業務提前支取利息一個支付方式,每個銀行的方式都不禁相同,假如你在銀行存了1萬元,存款不足7天,那麼就是按照取款當日的掛牌利率計算,慢3個月不足半年的提前支取,按照3個月的定期率計息。現在取消靠檔計息的規則,那麼沒有到期的全部按照活期0.3%的利率計息,對於儲戶來說非常的吃虧。


取消靠檔計息的影響有哪些

取消靠檔計息的影響是雙方面的,對於儲戶和銀行都是有影響的。我們分別看看對儲戶和銀行都有那些影響、


對銀行的影響:對銀行的最直接的好處就降低了成本。假如在取消前,你在銀行3年的大額定存,每個時間檔都有不同的計息方式,現在好了,假如你沒有滿3年週期提前支取,同意按照0.3%的活期利率計息方式,那銀行會節約多少利息呢。所以這裡直接降低了銀行的成本。但是有利就有弊,靠檔計息今年來一直作為銀行攬儲的一個吸引方式,現在這個便利性不在了,會打消很多儲戶的存款積極性,會給銀行增加資金壓力。

對儲戶的影響:對於儲戶來說,減少了存款的靈活性和收益,一旦遇到其他更好的投資方式,在為達到存款約定時間的時候提前支取,會減少收益性。

總得來說,靠檔計息的取消,會減少銀行的攬存成本,減輕負債率,但是同樣會降低存戶的存款積極性,同時也面臨資金減少導致不足的壓力。不過此舉會釋放資金的流動性,促進消費,也有利於股市,有點變向降準的意思。


宋馳


很明確的告訴你,大部分銀行的大額存單已經不靠檔計息了,而且不止是大額存單,一些銀行的智能存款、普通存款中有靠檔計息功能的存款產品也已經紛紛下架。

去年年末,各家銀行都收到監管部門的通知,要求2020年新增定期存款不能有靠檔計息類的產品。更有部分地區要求在2020年底之前將存量靠檔計息產品餘額壓降至0。

其實網上並沒有查到相關通知要求,根據公元瞭解,銀行多是接到監管部門的口頭電話通知,雖未明確發文要求,但是公元查詢了部分銀行發行的大額存單產品以及前兩年倍受推崇的民營銀行類智能存款產品,“靠檔計息”均已不見。

為什麼監管要求暫停“靠檔計息”類存款產品?

首先,靠檔計息近年來雖然已成為銀行吸儲攬存的利器,但是違反了央行《儲蓄管理條例》,畢竟相關規定明文要求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按活期計息。

舉例來說,本來2年期的定期存款,存滿一年不足兩年儲戶提前支取了只能按活期利率計息。但是靠檔計息產品卻可以按一年定期,多出來的時限按照活期計息,雖然對於儲戶來說有利,但是卻置監管規定於不顧,他們豈能不管。

其次,銀行的利率定價本身是受人行利率檢測機制約束的,很多銀行推出的靠檔計息類定存產品卻能高出相應利率上限。各個銀行為了吸收存款,他們之間的攬儲之爭也愈演愈烈。雖然通過靈活設計的存款產品能夠減輕銀行攬儲壓力,卻也大幅度提升了銀行的成本支出。本來監管部門打算降低貸款利率,減輕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但由於攬儲成本過高,銀行的貸款利率定價也只能居高不下,與金融調控政策相悖。

綜合以上分析,大額存單靠檔計息功能下架是銀行順應監管要求,更為理性的攬儲、不過整體而言,大家購買大額存單,一個是看中其利率高,再一個是看中安全性,雖然靠檔計息對於存款流動性有利,但是對於大部分投資者而言影響不大。


財富公元


隨著年底臨近,銀行的攬儲大戰又起,大額存單憑藉“利息高、流動性強、安全性好”的特點備受歡迎,已經成為各大商業銀行的重要攬儲利器。與此同時,由於大額存單產品利率上限進一步放開,承擔著利率市場化的重要角色。

眾所周知,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方式就是大額存單的特點之一,如果大額存單產品不支持靠檔計息,那必定會影響到產品的美譽度,也就與銀行的傳統定期存款沒什麼兩樣了。因為普通定期存款一般只支持一次性到期付息。

目前國內銀行發行的大額存單產品,不僅支持提前支取、靠檔計息,而且在業務上不斷創新、計息方式呈現多樣化的特性,大額存單有四種計息方式,一次性到期還本付息、按月付息型到期還本、按季付息型到期還本、按年付息型到期還本,其中前兩種情況最為常見,相比之下,定期存款只有極個別按期付息。

從不同銀行類型來看,農商行和城商行大額存單利率處於較高水平,國有大行(郵儲銀行除外)處在墊底位置,而利率水平居中間的則是外資銀行和股份制銀行。

其中,農商行各期限大額存單利率上浮幅度在52.92%~53.33%之間,城商行各期限上浮幅度在50.55%~53.76%之間,部分城商行或者農商行的上浮幅度最高可至55%;股份制銀行各期限上浮幅度在47.35%~50.37%,國有銀行各期限上浮幅度在43.09%~47.40%之間,顯然均未達到50%。

總之,目前來看各大商業銀行發行的大額存單產品都是支持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業務創新只能是越來越靈活,不可能倒退。


東震木


目前各大銀行在售的20萬元起步的大額存單,已經不再執行靠檔計息模式了,原因很簡單,就是當前防範金融風險的相關調整。並且當前的執行層面已經包含至了所有的銀行理財儲蓄,包括民營銀行,智能存款以及城市銀行和鄉村銀行的特色儲蓄,都不再進行靠檔計息。

可能很多人並不理解什麼是靠檔計息,以當前民營銀行智能存款,已知市面上最高利率的億聯銀行5年期靠檔計息智能儲蓄為例,最高年化利率是6%,週期是5年。

那麼在這5年之內,如果我在第2年提前支取的話,按照靠檔計息的原則,銀行支付我的利率可能會穩定在3%左右。如果我在第4年支取的話,利率可能會浮動到4%~5%的區間內,這種模式就是按照你的時間週期來計算利息也稱為靠檔計息。


所以現在起市面上很難在看到靠檔計息的大額存單,都是時間週期內如果提前支取的話,按照活期儲蓄來支付利息,所以我們在當前挑選部分大額存單時可以選擇按月付息的模式,並儘可能的挑選時間週期在三年期以內的大額存單為好。


晴天財經閣


大額存單靠檔計息“福利”漸行漸遠,部分銀行對靠檔計息類定期存款相關業務進行了調整,調整之後新增產品不再支持靠檔計息,大額存單也在此次調整之中。據瞭解,此舉與監管機構此前針對定期存款靠檔計息窗口指導有關。

一、監管層面

12月27日銀保監會發布的相關通知,銀保監會、人民銀行發佈《關於規範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加強對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的監管,同時設置一年的過渡期,防範銀行在過渡期結束前集中拋售資產出現斷崖效應。而銀行大額存單,其實質就是一種現金管理類產品。

二、大額存單風險外溢

大額存單產品,是指僅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每個交易日可辦理產品份額認購、贖回的商業銀行或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極易引發投資者在某一利空或者傳言的贏下,集中贖回而導致流動性風險,風險外溢性強。2018年已將,該類產品規模已達4.5萬億,引起了管理層的注意。

三、大額存單在競爭中處於劣勢

銀行理財發行的現金管理類產品由於沒有細化的監管要求,其在投資範圍、投資集中度和流動性管理等方面較“寶寶類”貨幣基金限制更少,其競爭優勢更為凸顯,也成為資管新規發佈後,銀行理財轉型的主要發力點,從而規模猛增,而大額存單在競爭中處於劣勢。

四、大額存單吸引力下降,面臨轉型壓力

大額存單產品投資非標、長久期信用債、利率債、二級資本債等都將受到嚴格限制,理財將轉向更多配置存款、貨幣市場工具、存單以及短久期債券等,大額存單產品收益率的下行不可避免。受規模與淨資產、風險準備金等掛鉤,非貨幣類難以應用攤餘成本法估值等規定影響,客戶接受度存在難度,大額存單產品的吸引力下降,將導致理財規模的增長將受到約束,理財將再次面臨轉型壓力。

總之,這個通知還有一年的過渡期,後續各銀行會出臺相關細則,逐漸妥善處理存量產品,當然也不會發行新的大額存單。未來如何優化、加強創新成為需要考慮的問題。銀行應當把握監管趨勢,逐步減少對靠檔計息產品的倚重,努力加強產品設計,來替代甚至超越靠檔計息產品的地位。


小祥子874


最近一段時間,有些人反應說銀行的存款不能採取靠檔計息了,是不是這樣呢?

根據媒體的報道,確有此事。日前,全國多省市的銀行機構接到監管部門通知,立即暫停新增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產品餘額和新增客戶。

部分地區還要求,2020年底之前,壓降靠檔計息類定存產品的餘額至0,提前支取按活期計息,不得突破上浮比例。

對於此事,相關媒體也到多家銀行求證消息,根據多個銀行機構的反饋,監管確實下發了該類通知,但各地通知的內容不盡相同。目前,部分機構正對靠檔計息產品在進行調整,後續會改成滿期付息,支持隨存隨取,但利息按照普通存款利率。

監管部分針對的是定期存款,那麼大額存單本身屬於定期存款的一類,大概率也會受到影響,這一政策主要是為了穩定金融系統的銀行存款結構,因為採取靠檔計息的話,可能很多用戶中途看到某些理財產品收益較高,提前支取,會對銀行餘額造成明顯影響。

而如果不能靠檔計息,那麼在存款之前,儲戶就會根據自己的資金實際閒置情況,選擇適合的存期,如果真的需要錢提前支撐,按活期付息就會很不划算,這樣一旦用戶選定存期,對應的儲蓄餘額就會更穩定。

不過這一通知,主要是針對新增的定期存款,對於之前已經存入並且存款時約定的可以採取靠檔計息的存款,提前支取還是可以按靠檔計劃的方式付息的。


財經宋建文


目前通過央行以及銀監會官方網站,並未發現有公告稱大額存單今後不再不靠檔計息,從各銀行目前所在銷售的大額存款來看,各銀行目前所銷售的大額存單與以前並無差異依然是靠檔計息。
大額存單自2015年6月上線以來,各銀行所執行的大額存單雖說略有不同,但也均是靈活性與存款利率,均是比傳統銀行普通存款高出很多。

大額存單利率:各銀行大額存單利率上浮率可達到,央行基準存款利率40%-55%之間;

付息方式可選擇:按月付息與到期付息;

可提前支取:提前支取按階梯利率計息並付息;

可轉讓:這裡未到期內著急使用可選擇轉讓給其他儲戶對計息收益影響較小;

可押質:在未到期內可押質大額存單,在銀行辦理個人消費貸。

各銀行所推出的大額存單提前支取靠擋計息並付息,對於各大銀行所推出的大額存單來說非常重要,也是大額存單靈活性的關鍵之處,如果各大銀行取消大額存單,提前支取靠擋計息並付息規則,那麼今後大額存單的靈活性也是極具下降,影響今後各銀行大額存單銷售下滑的局面,在今後的各銀行競爭上也是會增加難度。
在各銀行沒有推出新的存款產品,可達到大額存單,安全性以及靈活性相同可替代的存款產品前,各銀行目前所推出的大額存單是不會取消提前支取靠擋計息方式。

目前各銀行所執行的大額存單,提前支取階梯利率計息方式略有不同,均是根據自身銀行經營狀況來定設定各階梯利率。
有按照大額存單票面利率扣除一定期限計息大額存單,也有按照大額存單認購日當天央行所執行的存款基準利率靠擋計息,在認購大額存單產品的時候,查看下當期所在銷售的大額存單產品說明即可得知,當期所銷售的大額存單如何靠擋計息方式,選擇大額存單產品的時候,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配置與選擇按月付息還是到期付息大額存單。

以上就是關於我的全部分享與觀點,希望能夠幫助到你「點贊關注」哪方面有遺漏留言評論交流。11:32

福星卡匯


你好。

這件事得從最近人行又爆出的一項新規說起:就是商業銀行不準再發行“靠檔計息類”的定期存款產品了。

這是繼2018年後人行取消了部分商業銀行大額存單產品的發行規模之後又一項限制商業銀行產品發行的新規。

看到這條規定之後,著實又給我們銀行從業者當頭一棒,又損失了一款吸儲的“王牌產品”,在喪失了一款又一款優勢產品後,商業銀行吸儲該何去何從?

不少銀行網點在整個2019年自然儲蓄出現“負增長”。

在2019年開門紅期間,我們支行做過一項統計:

在自然增長的3000萬存款中,大額存單購買的比例佔到了總體上漲額的40%左右,很多客戶就是看中大額存單產品的高安全性和高收益性。

在一季度之後,各家銀行的大額存單產品相繼“絕跡”了,一些規模較大的商業銀行也是在特定的時間發行特定規模的大額存單產品,基本上也就是一發行就搶購一空。

靠檔計息類定期存款被強制叫停後,商業銀行幾乎無可拿出手的王牌產品。

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保本型理財產品發行規模就受限了,同時非保本型理財產品的收益也直線下降;

大額存單產品也逐漸退出理財市場;

2020年開門紅在即,又得到消息靠檔計息類定期產品被強制下架,商業銀行還有什麼可吸引客戶購買的產品?

這個開門紅,商業銀行在吸儲大戰的競爭中,難啊!


財經札記


  應當是受智能存款牽連所致,但去查央行或銀保監會官網卻得不到有關公告——應當是央行窗口指導。

  2019年智能存款氾濫,幾乎每個銀行或用戶都償到了甜頭,利率一浮再浮,短期存款利息收益都要超過貨幣基金了。然而,貨幣基金當日能到賬金額才不過是1萬,難道定存的流動性要強於貨幣基金嗎?

  顯而易見,所謂的智能存款,實際上並不是完整的存款,而是變相的存款,為“創新型現金管理類產品”。然而,人們卻將其認為是普通的存款產品,其本身就面臨被整頓風險。

  倘若它就是存款產品,這無疑是變相的大幅拉高活期存款利率,對銀行經營帶來極大的衝擊,同時也拉高了社會成本;倘若它不是存款產品,卻掛著存款的名號,不免有誤導嫌疑——不管它是不是,被整頓風險都大。

  銀行是最怕被過渡擠兌的行業之一,負債率極高,而智能存款流動性卻表現得像活期,誰為流動性承擔風險呢?

  智能存款不能銷售,同樣靠檔計息的大額存款受其牽連,以致其能銷售但不能靠檔計息。但大額存單目前暫停靠檔計息,並不預示未來不可靠檔計息,畢竟找不到相關官方公告。


三人聚眾


但目前為止,相關管理機構並沒有明確表示大額存單不計息,現實瞭解的情況看,各大銀行的大額存單理財產品均處於正常狀態,也未見任何具體公告。

01

而題主所言,我想你應該是誤解了12月27日銀保監會發布的相關通知。

12月27日。銀保監會、人民銀行發佈《關於規範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加強對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的監管,同時設置一年的過渡期,防範銀行在過渡期結束前集中拋售資產出現斷崖效應。

而銀行大額存單,其實質就是一種現金管理類產品。

02

現金管理類產品,是指僅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每個交易日可辦理產品份額認購、贖回的商業銀行或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極易引發投資者在某一利空或者傳言的贏下,集中贖回而導致流動性風險,風險外溢性強。2018年已將,該類產品規模已達4.5萬億,引起了管理層的注意。

03

銀行理財發行的現金管理類產品由於沒有細化的監管要求,其在投資範圍、投資集中度和流動性管理等方面較“寶寶類”貨幣基金限制更少,其競爭優勢更為凸顯,也成為資管新規發佈後,銀行理財轉型的主要發力點。從而規模猛增。

04

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投資非標、長久期信用債、利率債、二級資本債等都將受到嚴格限制,理財將轉向更多配置存款、貨幣市場工具、存單以及短久期債券等,理財現金管理類產品收益率的下行不可避免。受規模與淨資產、風險準備金等掛鉤,非貨幣類難以應用攤餘成本法估值等規定影響,客戶接受度存在難度,現金管理類產品的吸引力下降,將導致理財規模的增長將受到約束,理財將再次面臨轉型壓力。

總之,這個通知還有一年的過渡期,後續各銀行會出臺相關細則,逐漸妥善處理存量產品,當然也不會發行新的大額存單。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