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備受大導演青睞的黃軒,怎麼一到職場劇就翻車?

備受大導演青睞的黃軒,怎麼一到職場劇就翻車?

黃軒的演藝事業可以分為兩條線,一條是電影,另外一條是電視劇。

這兩條線界限分明,趨勢走向更是分明。

備受大導演青睞的黃軒,怎麼一到職場劇就翻車?

在電影這邊,他幾乎是逢演必火,而且好評率很高;到了電視劇這條,線路七拐八扭,演一部後面總要糊幾部,也不是糊,而是爛評如潮,尤其是職場劇,基本上是演一部爛一部。

備受大導演青睞的黃軒,怎麼一到職場劇就翻車?

從《親愛的翻譯官》到《創業時代》再到最近的《完美關係》,都成為職場劇划水的標杆。

備受大導演青睞的黃軒,怎麼一到職場劇就翻車?

並且在《完美關係》中,黃軒過分用力的表情和"貼面式"表演還被觀眾吐槽油膩,大有朝著《歡樂頌》裡的小包總和"我只要我覺得"的黃教主發展的趨勢。

黃軒是演技下滑還是變油膩了?似乎都有點沾邊,但又不那麼確定。

平心而論,黃軒沒變油膩,演技也依舊在線,只是沒選對劇本。

換句話說,他並不適合演這種劇情bug頻出的職場劇,尤其是無所不能的迷之霸總人設。

實踐證明,真正適合黃軒的是低調、樸實有深度的角色。

他在電影上的幾部代表作皆是如此。

備受大導演青睞的黃軒,怎麼一到職場劇就翻車?

《推拿》中的盲人按摩師小馬沉默寡言,內心世界卻極其豐富。他對異性有著強烈的渴求,但是又不能夠表現出來。

備受大導演青睞的黃軒,怎麼一到職場劇就翻車?

盲人沒有眼神,因此這個角色相當有難度,演不好就會成為面部表情的"機械人"。但是黃軒卻懂得運用肢體動作和細微的面部變化表現出小馬的心理活動。

這部片子最終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影片和柏林電影節的銀熊獎,黃軒對角色的分析和塑造能力可見一斑。

備受大導演青睞的黃軒,怎麼一到職場劇就翻車?

《芳華》裡的"活雷鋒"劉峰,性格純良,將"善良"二字貫徹到底,沒人吃的破皮餃子他搶著吃,沒人乾的髒活累活他都爭著幹,整個部隊無人說他壞話,但也無人願與他為伍。在"老好人"外表下掩蓋的是糾結、小心翼翼又孤苦的心。

黃軒不但把劉峰的"善良"表現得很到位,也演出了他身上那份固執的堅守。彷彿他就是那個年代的人,沒有一絲雜質。

備受大導演青睞的黃軒,怎麼一到職場劇就翻車?

他抱著林丁丁的時候,給人的感覺就是很單純地想要護住她,沒有不軌的想法。

備受大導演青睞的黃軒,怎麼一到職場劇就翻車?

《黃金時代》中的駱賓基,作為陪伴女作家蕭紅走過生命最後時光的男人,內心同樣很複雜。或許他對蕭紅有種別樣的情愫。

備受大導演青睞的黃軒,怎麼一到職場劇就翻車?

在她死後的那場戲中,駱賓基絕望地在大街上游蕩,臉上的表情竟有些猙獰,說不出是心酸還是悲憤。

種種心情全被黃軒演出來了。

本來小編一看到"演技炸裂"就發抖,但在《黃金時代》裡,黃軒的演技稱得上是炸裂,但炸得恰到好處,剛好在"過"的邊緣。

大熒幕上的他總是特別出彩,刻畫了很多性格迥異的人物,都很形象。

愈演愈好,愈好愈演,所以大導演們都很愛找他拍戲。

備受大導演青睞的黃軒,怎麼一到職場劇就翻車?

陳凱歌找他拍《妖貓傳》,演少年白居易;許鞍華找他拍《黃金時代》;馮小剛對他青睞有加,《芳華》過後又給了部《只有芸知道》,甚至誇他"有顆仁慈的心"。

為什麼黃軒能把這些有深度的角色塑造的很好?大抵和他早年的經歷有關。

黃軒出生在甘肅蘭州的一個普通家庭裡,父親是工人,母親是舞蹈演員。夫婦倆十分忙碌,經常無暇顧及黃軒,於是他大部分時間都在一個人玩,有心事就對著門口的三棵大樹傾訴。

備受大導演青睞的黃軒,怎麼一到職場劇就翻車?

12歲那年他父母離異,黃軒跟隨母親南下廣州生活。他不會說粵語,也很難適應新環境,變得更加內向和敏感了。

其實沉默敏感的人,心理活動一般都很複雜。他們常常沉浸於自己構建的世界裡無法自拔。黃軒對角色心理的把控,或許與此密不可分。

那些憂鬱內斂的人物,多半是他少年時代的寫實。

備受大導演青睞的黃軒,怎麼一到職場劇就翻車?

後來他無意中接觸到邁克爾傑克遜的舞蹈,深深迷戀,考入舞蹈學校學習,結果因為受傷不得不休息半年。

備受大導演青睞的黃軒,怎麼一到職場劇就翻車?

他看了黃磊和周迅主演的《人間四月天》,又迷戀上演戲,決心參加藝考,三次才考中北舞學音樂劇。

離夢想更近一步後,黃軒經受的挫折更多了。他接到出演《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機會,準備好後被告知角色換人;演《春風沉醉的晚上》被剪到只剩一個鏡頭,為《海洋天堂》排練許久又被告知換成文章來演了......

備受大導演青睞的黃軒,怎麼一到職場劇就翻車?

角色頻頻被換掉,好的資源拿不到手,黃軒一度很頹。偏禍不單行,他又失去了父親。父親去世後,爺爺奶奶也因癌症去世。

這讓他陷入到極大的痛苦中。

這時有部片子找上門來了,就是婁燁的《推拿》。黃軒把失去親人的痛苦和懷才不遇的無奈都融入到角色裡,然後他成功了。

黃軒的成功一部分來自他對早年經歷的感悟,另一部分則是他對角色的研究。

備受大導演青睞的黃軒,怎麼一到職場劇就翻車?

他能演好那些有血有肉,思想豐富的角色,但是面對"高逼格精英"這樣的假大空角色就無能為力了。

他是個好的演員,不是習慣暴露在鎂光燈下的藝人。

希望黃軒以後接戲能夠謹慎接戲,凸顯出真正的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