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數字化便民,200萬人“衣食無憂”煙臺打通生活必需品供應最後一公里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穩產保供關係到每家每戶。如何在減少聚集的同時,確保全市百姓日常生活的需要?“疫情防控期間,我市整合重點商超、批發市場、商貿企業和電商平臺等線上線下資源,開展送菜到家活動,全力打通了生活必需品供應最後一公里。”昨日,市商務局黨組成員趙新志在接受YMG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我市在最短時間構建起了覆蓋市區、保障200多萬人口、高效便捷的生活必需品供應體系。

超95%重點商超恢復營業 撐起“以點對點”服務圈

“疫情發生以來,我們一直沒停業,每天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供應量,都保證在平日的2倍左右,也沒有漲價售賣。”振華量販超市營運總監車曉雷告訴記者,為響應政府號召,該集團煙威地區的60多家門店目前均正常營業,且每日商品供應充足。

這只是煙臺保供穩市的一個縮影。為千方百計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疫情防控期間,我市充分發揮重點商超生活必需品供應骨幹優勢,撐起群眾在家選購、就近配送的“以點對點”服務圈。“我市制定了商超開業指南,協調振華、家家悅等大中型商超克服困難、加強防控、正常營業。”趙新志介紹。據統計,疫情防控期間,我市332家重點商超營業率始終在95%以上,成為全市生活必需品供應的第一主力。全市主要商超米、面、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供給均較去年同期增加2倍以上,其中蔬菜正月初十前增加4倍以上。

為減少人員聚集,倡導市民少出門、不出門。市商務局協調家家悅市區92家門店增加社區配送人員,開展就近社區配送服務。據統計,家家悅平均每個門店新建三四個微信滿群,社區配送範圍能有效覆蓋80%以上的社區,僅社區配送蔬菜每天可達2萬斤。為暢通生活必需品供應渠道,針對交通管制、物流不暢等影響,市商務局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為蔬菜批發、商貿流通等辦理車輛通行證1300多個,確保全市商貿流通和生活物資供應順暢。

148個投放點日供蔬菜14萬斤 形成“以點連線”集中投放體系

附近有商超的社區可以實現送貨上門,附近商超佈局少的小區又該如何滿足生活需求?“群眾的需求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為此我市通過設置集中投放點的形式,確保實現領域全覆蓋、供應有保障。”趙新志說。為實現市區全覆蓋,市商務局聯合我市大型批發市場和商貿企業,搭建多方參與、定時定點的“以點連線”集中投放體系。目前煙臺市區148個集中投放點已正常運營,能夠有效服務50多萬市民、日供蔬菜14萬斤。

通過印發《關於疫情防控期間用好全市集中投放點、更好保障群眾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供應的通知》,在各縣市區實行閉環運作的同時,由市級協調幸福蔬菜批發市場等進行整體統籌安排,市商務局每日調度、跟進督導、靠上服務。投放方面,充分考慮大批量、多點投放對貨源和物流的要求,引導市區骨幹蔬菜批發市場在用足自身物流的同時,加強與物流企業強強聯合。目前,幸福、西牟蔬菜批發市場每日配送蔬菜3萬斤左右。管理方面,發揮社區居委會和物業公司主體作用,確定專門場地、約定特定時間,確保投放現場秩序可控。

市場供應充足,還要確保價格合適。為此,在投放現場公開最新蔬菜監測價格,允許投放價格略高於批發價。確保蔬菜質量,公示蔬菜檢驗證明,由投放企業全程負責蔬菜質量把關。確保防控有力,卡實投放主體疫情防控責任,建立參與投放人員、物流人員健康檔案,每日監測體溫並公示。

“無接觸配送”實現市區全覆蓋 建立“以點帶面”長效機制

目前,我市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平臺的資源整合優勢,正在引導市區骨幹批發市場與郵政、順豐等物流企業對接。市民可通過指定線上渠道網購蔬菜,由物流企業統一配送,實現線上預約、線下無接觸配送的“以點帶面”全覆蓋。

“我市開發設計了‘情繫民生、送菜到家’端口,依託煙臺發佈、煙臺商務、煙臺大數據微信公眾號進行推廣。”趙新志介紹。我市積極推進市區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和煙臺郵政公司強強聯合,推出60元、100元平價蔬菜套餐,上線郵政微商城並納入市級送菜到家網絡端口,為更好解決市區群眾買菜問題提供了更有效解決方案。此外,振華超市在美團的26家門店、在餓了麼的14家門店全部上線“送菜到家”平臺,專門推出38元、68元、98元三種蔬菜套餐,在每天營業時間可實現最快一小時送達,在美團平臺可實現提前一天預約。

在打通“產與銷”渠道方面,我市充分用海陽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試點,用好村播計劃試點和新媒體電商,通過基地到超市直連、電商平臺銷售模式,既解決了海陽10萬多斤大棚蔬菜、草莓的滯銷問題,又豐富完善了市區果蔬供應。(來源 水母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