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濱海新區寫字樓“上班卡”錯峰上班,“一樓一策”距離產生美

隨著復工復產推進,在天津開發區MSD以及於家堡的一些寫字樓也開始有了人氣。為了保證寫字樓中上班族們做好防疫工作,根據不同樓宇設施及配套特點,推出了“寫字樓復工指南”,企業想要復工,首先就要按照這套指南一步一步完成。記者來到這裡時還發現,不同樓宇“復工”形式各具特點,形成“一樓一策”。一些樓宇還提供不同顏色的“上班卡”,白領精英們自覺分批次錯峰上班。


在於家堡商務區裡,路上的車輛已經逐漸增多,附近停車場9點剛過,就已經停滿了車輛。在於家堡新華路上的濱海新區政務服務中心門口,來往辦理業務的人也按照設置好的間隔排好了隊,等待辦理業務。一切正在恢復成往常的樣子……


濱海新區寫字樓“上班卡”錯峰上班,“一樓一策”距離產生美

在天津濱海新區MSD-B座辦公的華為海洋網絡公司還專門在辦公區設立了隔離室,工作人員正在對公共區域進行消殺。公司行政部經理謝越告訴記者:“即便是員工可以回到寫字樓裡,但我們依舊施行彈性工作,按照業務進度安排當,儘可能進行線上溝通。必須需要開會的,一個會議室裡不允許超過4個人。員工就餐我們也採用統一為大家訂餐,員工坐在自己的工位上進行就餐。”


濱海新區寫字樓“上班卡”錯峰上班,“一樓一策”距離產生美

謝越說:“按照華為總部的要求,我們每天都需要對員工情況進行報備,所以在員工管理上我們有一些基礎,現在已經有一半的員工已經返崗。由於我們正在研發的項目針對智慧城市疫情處理,需要研發人員及時回來,同時我們的海底光纜項目訂單來自海外,這個月就有4個新籤項目,訂單要求很急。在保證防疫同時高效返崗,對於企業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濱海新區寫字樓“上班卡”錯峰上班,“一樓一策”距離產生美

現如今,只要進入公共場所,體溫測量、信息登記、消殺等環節必不可少。在MSD一樓大廳入口,這裡專門用設置了用來進行上述工作的區域。“請您自覺配套口罩,接受體溫檢測,”佩戴防疫袖標的引導機器人還在不斷地用中英文播報進入樓宇的規則,配合工作人員進行掃碼、測溫、身份驗證等工作。


濱海新區寫字樓“上班卡”錯峰上班,“一樓一策”距離產生美

在金融街東區的這棟樓宇裡,樓內辦公企業還實行錯峰上下班,按每戶企業辦公人數制發不同批次“上班卡”,各批次人員持本批次“上班卡”在規定時間內登記入樓和乘坐電梯,各批次上下班時間間隔20分鐘以上。


寫字樓的電梯往往在上下班期間會形成聚集,現在所有樓宇裡的電梯被專門設置了四個“站位區”,每次乘梯人員數量不超過電梯定員的40%,每層電梯還標示出了限乘人數。除了電梯有“站位”之外,在排隊等候電梯的時候,每人需要間隔1米以上。同時,各個樓宇每天循環對樓內公共電梯進行消毒殺菌,不少於四次,在此基礎上,還為大家提供了一次性物品用於呼叫電梯。


濱海新區寫字樓“上班卡”錯峰上班,“一樓一策”距離產生美

愛信精機是一家日資企業,中國區集團總部位於MSD-C區,負責給位中國各地的分公司提供調度與支援。公司人事總務安全環境部部長新金惠介告訴記者:“天津總部一共有82人,目前員工已經按照復工申請,分期分批迴到這裡。在防疫方面,除了進入樓宇大廳需要測溫消毒之外,進入辦公區我們還要再次進行測溫登記工作。公司茶歇區有一些就餐的座位,按照三定原則,我們也將茶歇區進行了調整,改成了單向單獨座位。”


濱海新區寫字樓“上班卡”錯峰上班,“一樓一策”距離產生美

在愛信精機的辦公區電梯間,設置了1.5米距離的測溫站立間隔,同時這家企業還將原來電梯間雙出入口改成了但出入口,測溫處專門擺放了消毒洗手液等方面員工清潔消毒的用具。


目前,天津開發區樓宇復工也採取了網格員負責制,負責這片樓宇的網格長、開發區兩新辦主任楊學軍告訴記者:“我們將大網格劃分為‘12個子網格’,成立12個工作組。目前,網格內辦公樓宇主要分佈在MSD、金融街、新天地大廈、銀座大廈和津濱傑座等區域,樓宇總量多達17個,容納企業862家,平均每個樓宇容納50家。針對這一情況,我們與樓宇產權單位比如泰達發展、物業管理公司建立聯動協調機制,對樓宇實施24小時動態跟蹤管理。”


濱海新區寫字樓“上班卡”錯峰上班,“一樓一策”距離產生美

不同樓宇由於位置不同,產權單位不同,入駐公司類型不同,樓宇設施配套不同,因此需要採取“一樓一策”。楊學軍說:“比如在MSD,我們實行人員預報管理,前一天企業將值班人員名單上報且嚴格限制人數,轉天只有預報的人員經測溫合格並登記後方可進入樓內。在新天地A座,我們與屬地派出所、小區物業公司密切配合,下發‘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實行‘必核企業、必核地址、必核人員、必查體溫’的‘四必’機制,對樓內90餘家企業進行有效監管。”


特別是在樓宇通風管理上,天津開發區也提出了統一要求,能夠實現自然通風的樓宇,不再使用空調系統。不能實現自然通風的樓宇,依據《天津市防控新型病毒肺炎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公共場所等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規範(試行第二版)》規定,全新風式和單獨迴風式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採取關閉迴風、使迴風內循環等措施,避免迴風帶來的交叉感染和不同房間之間空氣互通,確保足夠新風量。而對於那些不能實現自然通風或不具備上述兩種功能、沒有新風的辦公室暫緩使用。並且,不得使用吊頂統一回風方式的風機盤管式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送風。地下車庫的通風系統應在上班前1-2小時開啟,確保空氣流通。要確保樓梯間通風,確保消防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