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孩子做什麼事都太磨蹭,老忍不住發火怎麼辦?

小小織夢者


那一定是你平時話太多,都是通過嘮叨去讓孩子做事情,時間久了,孩子做不做某一件事取決於媽媽的反應,如果媽媽馬上要發火了,要揍他了,他會反應的很快,如果你只是在那說,他不一定會動,他知道還不到自己行動的時候,他什麼時候做事情根據你的情緒來的,等你崩潰的時候,他就會去做事情,所以這個問題,處在家長身上,而不是孩子的錯,家長要做的就是修行自己,提高自己處理自己脾氣的能力,多讀書,多學習,讓自己變得淡定而有規則,多與孩子溝通,你希望他怎麼做,多問問,他希望該怎麼做,親子關係甚至所有關係都是靠雙方的溝通才能更好的維持,家長要不斷學習,我雖然是老師,不見得能教的好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依然在不停的學習,希望你也是。


依依媽406


我女兒半個月前剛滿了4歲,我突然發現她好像長大了很多,開始反著大人的意思做,有時候還會頂嘴,做事情磨磨蹭蹭比之前更嚴重,特別是讓她學習或者睡覺的時候,她總是找各種理由再玩一會兒,即便當時她並沒有什麼可玩的。認真想想,應該是在家關了一個多月,有點疲了,做什麼事情都沒有剛放假那陣感興趣了,包括玩她喜歡的玩具,生活也沒有上幼兒園的時候那麼有規律。每每這個時候我也想發火,也曾吼過她,發現並沒有什麼用,她還會頂我一句“你怎麼總是那麼著急”。慢慢的,我調整了方法,每次她磨蹭的時候,我就走開,先走到要她做的事情那間房間去,並告訴她媽媽在等她了,媽媽開始做了哦,她就會放下手上的東西迅速跑過來。有時候這個方法也不奏效,我就會說她感興趣的遊戲即將開始。比如讓她睡覺,她半天不要進房間洗漱,我就會說“快點哦,我和爸爸要去洗手間扔拖鞋啦”,因為她特別喜歡扔拖鞋這個遊戲,就會很快飛奔進去。或者比如她最喜歡的玩具是kitty貓玩偶,每次她睡覺前都要給kitty“餵奶”,她說kitty是個小baby要餓的,我就會說“kitty餓了,想喝奶了,我們趕緊進房間喂她吧”,或者說“kitty困了,想睡覺了”,她聽到也會很樂意的跑進房間。小孩子的思維很容易被帶跑偏的,關鍵要get到她感興趣的點。還有就是睡覺前,我經常會和她聊天,告訴她今天哪些事她做得很好,因為小孩越誇越感興趣,然後再舉例說一些完成的沒那麼好的事情,她就更容易接受,而不是在事情剛發生的時候就責怪她。但是她做得好的時候會當著大家狠狠地表揚她,她就會特別得意,特別滿足!還有的時候,因為沒有滿足她的要求,她會無理取鬧大聲哭鬧,我會不理她,走開做自己的事情,並嚴肅的告訴她“等她哭完了,自己擦乾眼淚再來找媽媽說話”,等她控制好情緒來找我,我會問她“剛才那樣做,她覺得對不對?”如果錯誤比較嚴重,我會要求她道歉,並自己總結錯在哪裡,下次應該怎麼改正?等她說完以後,我會緊緊的抱著她,親親她,告訴她媽媽很愛她,但是不能什麼事情都慣著她,而且用哭來得到想要的是沒有用的,如果她覺得自己有道理,可以憑自己本事來說服媽媽!另外,我沒有嚴格制定時間表,幾點該做什麼,至少我感覺她現在這個年齡還沒有必要嚴格按時間表做事情。但是我每天都會在應該學習,應該睡覺,應該閱讀的時間點,讓她規律的做事情,一般我會提前5至10分鐘先提醒她即將要幹什麼,並必須得到她聽到了的肯定回答。因為一直以來我都和她約定好了,答應了的事情必須要做到,包括我們大人答應了她的事情,也必須信守承諾,家長以身作則!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同樣也是一個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家長也不能總是按自己的想法來要求孩子,特別是孩子大了以後,要多尊重孩子的想法,換位思考,不僅要找到孩子總是磨蹭的原因,也要找找孩子不聽話,家長自己有沒有什麼做得不好的地方。結合每個家庭的情況,自己孩子的習慣愛好,找到最適合的方式!





菲兒寶貝成長記


1、缺乏時間概念

孩子做事磨蹭,是因為他們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因為時間概念模糊,他們覺得一件事如果不是非得做得快才有更好的結果,那麼慢慢來也沒什麼問題。

2、對某些事不感興趣

做喜歡的事非常積極,不喜歡的事能怎麼拖延就怎麼拖延,慢吞吞的,這是很多孩子的通病。當孩子對一些事不感興趣,而家長又堅持要讓他們去做時,孩子就只有“磨時間”,敷衍了事了。

3、天生慢性子

有些小孩不管外界發生怎樣的變化,都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行動軌跡,只全心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兩耳不聞窗外事。這樣的孩子一般性格比較安靜沉穩,做起事來也是不慌不忙、慢條斯理的類型。

4、缺乏自信心

有時候孩子做事慢,不是不想做,而是沒自信怕挨批,所以做事時總是畏畏縮縮、瞻前顧後,自然也就快不到哪裡去。如果大人這時不停催促孩子,孩子就會越發慌亂,做事越來越慢。

5、父母做的“榜樣”

有些家長自己做事時不緊不慢,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把事幹完,這種“慢吞吞”的性格和做事方式當然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讓孩子養成做事磨蹭、沒有時間觀念的習慣。

6、家長包辦一切

有些父母嫌孩子吃飯慢,就喂孩子吃;嫌孩子房間整理得不好,就幫孩子整理……時間一長,孩子就會養成依賴心理,且缺乏動手能力,很少能在合理的時間做完該做的事情。


芮芮的成長日記


哈哈,我以為就我自己想發火呢,原來大家都有同感哈[笑],我以前教過書,帶過一班孩子,他們學不會的時候,磨蹭的時候都有耐心的講解啊說明啊,老想發火是因為對孩子要求啊,期望啊太高。老想發火的時候你就先把這個事用手接過來,放在手心,等你想想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啊?然後用一些鼓勵的話語去對待孩子,一定得到不一樣的效果的!所以,當你想發火的時候,試一試我說的吧!反正這樣既讓自己不生氣,還能解決孩子磨蹭啊寫作業慢啊有小動作啊的難題,何樂而不為呢[笑]


創業的石哥


要多理解孩子,降低對孩子的標準。平時多觀察和孩子的發展特點,可以對孩子做一件事預估大概需要多長時間,提前把預估時間留出來,提前有了心裡準備就不會那麼焦躁不安了,孩子也不會有太大壓力,對孩子不要過分的苛責。多教孩子一些技能,多陪他練習,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閱讀小書檯


解決孩子磨蹭,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幾歲了,處在什麼階段,孩子磨蹭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你對孩子的磨蹭容易發火?

到底是孩子磨蹭,還是大人沒說清楚。

孩子磨蹭是不是因為他的能力不夠?你叫孩子穿衣服,但是孩子穿衣服還不熟練,他就會穿得慢,你在旁邊一急一嘮叨,孩子乾脆不穿了,陷入這種循環裡。就會導致你感覺孩子做什麼都磨蹭,然後一看到孩子磨蹭就會按開你脾氣的開關。

孩子磨蹭這個問題大概是從孩子2歲後就會慢慢浮出水面,於是很多媽媽都變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變得很嘮叨,而且即使嘮叨,孩子還是我行我素,這就會導致父母因為著急上火,對孩子發脾氣。2到4歲孩子的磨蹭,其實不是真的磨蹭,大部分情況都是他們短期記憶力差。也就是說,他們記不住我們要求他們去做的事情。這個階段的孩子大腦就好比還沒全部升級完成的CPU,我們以大人的CPU配置去要求孩子,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而更要命的是,很多父母一嘮叨,就更加增加了輸入信息的複雜性。嘮叨讓信息過載,而孩子的這臺CPU還不具備篩選有效信息的能力,當他們已經無法處理就直接“當機”。這也就是為什麼,越嘮叨越沒用。越容易發脾氣。瞭解了孩子這些問題以後,就需要父母幫助孩子簡化信息,如,首先穿鞋子,然後帶帽子,接著背書包,最後我們出門。孩子比較慢,大人就要提前一些讓孩子準備。不要臨做事情了,急急忙忙的,要求孩子和大人一樣。快速做好。父母多些耐心。


參照物系


首先我認為家長也是人,人都是有情緒的,永遠能夠保持平和的心態和足夠的耐心的家長我認為鳳毛麟角,所以家長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心裡壓力,認為自己是不合格的父母。

第二,我們也確實要認識到過多的壞情緒會對孩子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比如為了逃避責備撒謊,或者缺乏安全感,認為父母不愛自己等。所以我們要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實在沒忍住發脾氣後要誠懇的向孩子道歉,要說明發脾氣的原因,並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永遠愛你。

第三,可與孩子約定發脾氣時的暗號,或者家中設置一個冷靜角,發脾氣時另一方可要求發脾氣方到此處平復情緒。

總之人無完人,我們要正確的處理自己的情緒,也給孩子做好一個處理壞情緒的榜樣。


小趙麻麻


同款孩子,家長心態放寬一點,對症下“藥”,我家孩子吃飯都要叫好多次,我現在就是吃飯只叫一次,我們趕緊吃,吃完就收桌子讓他們沒飯吃。吃飯慢,我就讓最後吃完的收碗筷。現在吃飯不用叫了,吃飯比誰都積極。


昊睿寶媽


家長總是太急,總是說快點快點,家長換位思考一下把主動權交還給孩子,而且孩子會越催越慢的,看到孩子慢假裝沒看見,看見孩子快了一點就趕緊點贊表揚,看見慢不啃聲,看見快趕緊表揚,這是最好的方法,我實踐過來的,這是父母的必修課。


奶爸阮老師


家長總是太急,總是說快點快點,家長換位思考一下把主動權交還給孩子,而且孩子會越催越慢的,看到孩子慢假裝沒看見,看見孩子快了一點就趕緊點贊表揚,看見慢不啃聲,看見快趕緊表揚,這是最好的方法,我實踐過來的,這是父母的必修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