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週末夫妻”是一種什麼體驗?

天荒90


“週末夫妻”可能還算好點,我和老婆是接近兩個月才能回家相聚一次,由於從事的工作性質比較特殊,長期外地工作,50天左右才能回家休息半個月時間,從這個頻率來說貌似比周末夫妻要嚴峻的多了。我也談談我的真實感受吧:

我和老婆2013年11月12日第一次見面,從認識之初就是長期異地,我在山西,她在河北,兩者相隔300多公里,我從事石油天然氣開採方面工作,按規定45天才能回家休一次15天的假期,長時間的分居兩地無異於是感情發展的最大障礙。還好老婆對我的理解和體諒最終戰勝了這300公里的距離,雖然她父母也表示過擔憂,雖然經歷了不少坎坷,但是最終我倆還是走進了婚禮的殿堂。

2015年結婚,2016年生子,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體會到了這種生活的艱難和苦楚。最主要的就是自己的缺失無法盡到丈夫應有的責任和義務,自己內心是越來越深的愧疚感。老婆當時獨自在北京上班,加班回去的晚走在一段沒有路燈的陰暗小路被人尾隨,我卻不能在身邊保護她;身體不舒服但是還不得不忍著難受去公司加班,回到住的地方沒有人照顧和陪伴,一口熱飯都吃不上;懷孕之後去醫院做產檢我大多數也不能陪在身邊;孩子提前十天降生的時候我也是剛好趕回去,不然都不能陪著她進產房給她鼓勵和打氣,不能一起見證我們兒子的降生;有了孩子還沒出月子的時候我就得回單位上班,在她那段最苦最累最需要我的時候我卻不能好好照顧她,自己身體不舒服心理有委屈我也絲毫使不上勁;孩子因為淘氣不小心從床上掉下來磕破頭的時候我也不能及時和她一起帶著孩子去醫院。以上種種,實在是難以一一講述。總之,不能像正常夫妻一樣每天相互陪伴相互扶持,共同扛起生活的酸甜苦辣,真的是最大的苦楚,尤其遇到什麼狀況的時候自己有心卻由於距離絲毫使不上勁的那種無助感,是我內心最大的恐懼。

除了愧疚之外,長期的異地分居對於夫妻關係的穩固和家庭的和諧也是很大的挑戰,很多事結婚了才剛剛開始,遇到什麼問題不能及時的溝通和解決,有點爭吵根本談不上“床頭吵架床尾和”,有些誤會可能會積攢很久,甚至造成一定的隔閡,讓夫妻間的信任度降低,溝通和信任這兩個夫妻間最重要的因素需要經受莫大的考驗。只能利用休假在家能夠團聚的時候好好進行一下補償,但是自己也知道,這些補償能起的作用真的是杯水車薪。久而久之,一開始還對你報有很多希望的老婆慢慢變成了失望,原來還會和你及時溝通的一些情況,發現和你說絲毫沒用,也就懶得再提了。老婆也給我看過一些描述“喪偶式婚姻”的文章,每次看到我心裡都很不是滋味。說起來有一段時間老婆沒再提過相關的詞彙了,也許是已經懶得開口了吧。前段時間老婆的一個堂妹找對象,我老婆還說堂妹的媽媽讓按照我的標準去找,我立馬就說脾氣性格方面倒是可以,但是千萬不要找像我這種不能在一起的了,切記切記。

也許目前迫於生計和能力限制,不得不接受這種現實,但是無論從家庭和諧、子女教育等哪個方面考慮,還是儘快結束這種生活狀態吧,只求過上“你織布來我耕田, 我挑水來你澆園”這種平淡正常的生活吧。

最後奉勸一句還未談戀愛結婚的年輕朋友們,對於“週末夫妻”這種生活狀態一定要慎之又慎!也祝願和我相同情況的朋友們早日能與老婆回家團聚,到時候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和老婆說:你丟在外面的老公,終於回來了...


司令陪您看電影


我的身邊,也有越來越多的朋友進入“週末夫妻”、“週末伴侶”的狀態。根據英國一項調查,據說有超過10%的伴侶都保持著“週末伴侶”的狀態。“週末夫妻”或“週末伴侶”到底是一種什麼體驗呢?以下給大家分享幾個真實的案例。

你們迴避過的所有問題,都會在日後再次面對
木,35歲,公司職員

我和老婆也曾經分開住過一段時間,那時剛結婚不久,工作隔著一個小時高鐵的距離。後來因為有了孩子的關係,我們也搬到了同一個城市。

現在回想起來,分開居住的那一段時間確實相對自由,彼此都退到了安全地帶,是會減少很多摩擦。但其實戀愛和一起生活真的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那時我們雖然已經領了證,卻還保持著戀愛的狀態,並沒有真的在一起生活。

所以,如果只是談談戀愛,我覺得做“週末伴侶”也很理想;但如果要更進一步,比如要真的把對方納入未來的人生去考慮,或者共同撫養孩子,真的在做任何決定時都站在整個家庭的角度上思考,那麼,曾經被你屏蔽掉的摩擦都是關係中非常必要的部分,曾經被逃避的問題終究需要被重新面對。

而且我非常建議,如果你們有未來長期共同生活的打算,不如更早地面對。只有面對它們、試圖解決它們、遭遇解決的失敗時,你才能知道你們是不是真的能在一起生活,以及如何在一起生活。

再說一句題外話,雖然都說“出軌和在不在一起無關,該出軌的總會出軌”,但有一道心理約束,真的會比沒有要好。

恰恰是因為珍惜這段感情,才不願意離彼此太近
維尼/LING,33歲/30歲,互聯網從業者

我們絕對不是因為不夠愛彼此才選擇分開住的,恰恰是因為,我們都希望彼此之間的感情能夠更好,而不要被現實所消磨和破壞。

我們一起長途旅行過,也曾就搬到一起這件事情進行過討論,列舉了會出現的諸多可能,都不希望會因為可能出現的經濟糾紛、生活習慣不合等等情況而不愉快,最後還是決定保留彼此的住處。平時下班早的話也會一起去吃好吃的,週末沒事的時候通常會到某一個人家裡一起過,也會約好時間請年假去旅行。

至少就現在的狀態而言,我們都認為這段感情的狀態對彼此來說都是更理想、更純粹的。

偶爾見面和不在一起時的想念會令感情升溫,我們也還會為每一次的約會精心準備,也會發現對方身上新的魅力點。我看過一句話,說的是“牢固的籬笆能夠成就友善的鄰居。一扇能關上的門,也會成就一段好的戀愛。”深以為然。

也有想過,有一天我們可能已經無法維持這段關係,而要考慮分手。但是我們也希望,彼此到那個時候能夠完全從關係的角度來考慮,分手是我們真的不再適合對方,而不是因為別的什麼原因;不分手也是因為還覺得可以在一起,而不是因為牽扯到生活中其他的部分(共同的住處、財產、人脈)而勉強在一起。

我也曾是“週末伴侶”,後來發現自己只是不夠勇敢
KK,30歲,公司職員

曾經和男朋友維持了三年的“週末伴侶”關係,後來還是分手了。

三年時間裡,其實也相處得不錯,很少吵架,會規律性地見面。我們像預約會議一樣預約見面的時間,甚至還會小心翼翼地試探對方沒有別的安排。

但有一天,我突然發現這樣的關係有什麼不對。這種不遠不近、若即若離的方式看似是一種平衡,實際上是兩個人都不夠勇敢,不願意更進一步,害怕受到傷害。我們倆都是這樣的人,誰都不願意先向前一步。(可能也是不夠愛對方吧。)

而一段不夠真實、充滿防禦的關係,當任何一方醒悟過來、想要打破這種“默契”時,就很難再繼續。

所以後來我提了分手,他當然也有不滿和挽留,畢竟這種默許的平衡被打破了。但最後他還是同意了,也許他也會慶幸自己沒有付出太多,我們的分手很迅速,也沒有遇到什麼需要處理的麻煩。

現在雖然還沒有新的男朋友,但我會更想要有一段更真實的關係。如果再戀愛,我會在確認這個人是值得的情況下,少一些對自己的防禦和保護。我現在覺得,我們都太過追求對自己的保護,但其實,願意承受被傷害的風險也是一種有力量的表現。

其實,每個人對於親密和獨立的需求程度都不同,無論你們住不住在一起,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關係方式,找到最適合你們的頻率和距離。

你能接受“週末伴侶”嗎?歡迎在評論區發表你的看法,期待你的回覆!

歡迎點贊並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2017年度健康頭條號、悟空問答最佳乾貨科普答主獲得者,4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知我心理學


我來說說吧,我和我老婆從認識到結婚生子,一直都是異地,相距100公里,典型的“週末夫妻”,至今已經6年了。

至於說是一種什麼體驗,我先從我自己的感受說起吧。

首先,不可避免的偶爾會有孤獨感。工作不忙的時候,下班後同事都各回各家了,自己一個人回到那個獨居的房子,網也上膩了,電視電影也看煩了,書也懶的翻上幾頁,躺在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床上,望著四周蒼白的牆壁,有一種陷入枯井般無法自拔的壓抑和無力。之前會一顆接一顆的抽菸,戒菸之後會接連喝上幾罐啤酒,靠著瀰漫的煙霧或者酒精的麻醉才能夠睡去。

其次,對妻子會有內疚感。有一次,孩子大晚上11點多高燒不退,沒辦法,老婆一個人抱著孩子去醫院看急診,前前後後折騰了3個多小時後,打著車在離家最近的一個小區門口下了車,沒想到怎麼都打不開那道門(後來才知道,因為那是個側門,凌晨系統給鎖上了,也沒人值守),當時又困又累,再加上之前一直在著急,剎那間繃不住了,失聲痛哭,一邊抹著眼淚,一邊抱著孩子慢慢的走向小區的正門。後來老婆打電話告訴我這件事的時候,附帶著撒嬌式的說了一句“當時你在身邊就好了”,說者無意,我聽後心如刀絞......

再次,當然會因為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對孩子也會有內疚感。孩子一歲多的時候,每次我離開家門的時候,孩子總會跟在我身後,最後隔著防盜門大哭;現在3歲了,每當要離開的時候,孩子總會自言自語,爸爸要去上班了,愈發的平靜和欣然接受這一事實,我卻愈發的愧疚。

最後,會對家庭少了一些責任感。長期的異地,老婆對我的依賴性少了很多,兩人的共同話題也會少了很多,週末一見面,有時候恍然會有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覺;自己對家庭的概念也僅僅停留在有了老婆孩子這一層面,對家庭的更深的理解不會比單身多多少。

反過來,我老婆對於“週末夫妻”有什麼樣的體驗我不知道,可能除了我以上所有的之外,還會有獨立和堅強的獨特體驗吧,畢竟我有時候也會和她開玩笑,說她是“喪偶式”婚姻。

“週末夫妻”也是迫不得已,但不是長久之計,有條件有可能的話,還是要長相廝守、相濡以沫吧!


唐幾何


在北歐我見過一對“週末夫妻”,他們是自己主動選擇這種生活方式的。兩個人之前都有過一次婚姻,分別帶著一個孩子。再婚時他們兩個人都是三十多歲,兩個孩子都是十來歲,都住寄宿學校了,只有週末才回家。他們選擇了做“週末夫妻”,每週一次分別去對方的家庭相聚,並不強求孩子和他們一起。結果呢,我見到他們時,兩個人都已經結婚三年多了,但是甜蜜好似戀人,周圍的朋友提起來,沒有一個不承認這兩位很合拍很甜,同時也覺得這樣很適合他們。

我記得和他們初識是在一個會議上,女人是位學者,我們在會議上成了朋友。很快,我發現她周圍的朋友們都知道她的先生會在會議結束那一天和她來相會,小圈子裡洋溢著一種特別興奮和期盼的氛圍。大家都在說,這一對超級甜超級粘,看到他們在一起,你就特別想談戀愛。我的房間剛好和她是隔壁鄰居,大家都開玩笑說,“她老公來的那一天,你千萬不要在房間待著,不然房間隔音不好,影響你的心理健康。”玩笑真是有事實基礎的。她老公來的那一天,我們都知道她老公來了,但是我們就看不到他的人影,連大會送別晚餐兩個人都沒有參加。作為隔壁鄰居,我晚上九點回到我的房間,才看到她穿著睡衣一臉容光煥發出現在賓格樓道,她告訴我,她要去自動售賣機買點吃的給她老公。潛臺詞:兩個人一見面如膠似漆,吃飯什麼的都顧不上,大概從下午關到房間直至九點,女人才脫開身,給戰鬥英雄補充供給。夜裡,我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雖然房間隔音超級好,我什麼都聽不到,但是愛的能量好像有一個氣場,把方圓幾百米都籠罩了。

那時,他們結婚一週年。這種甜蜜感,即便在新婚的夫妻裡面也已經很罕見了,他們始終給人一種談戀愛的感覺。我們一起吃過幾餐飯,男男女女在一起每次都有十幾個人,大家還是特別關注他兩的互動,就好像看一對十幾歲的小情侶。他們彼此的眼神,大笑或微笑,身體語言,默契與調侃,真讓人感覺愛情的美好,而且是超極罕見的存活在婚姻裡的熱愛。

他們結婚三年的時候,我去過他們家做客。是在男方的家庭,男主人親自下廚,女主人負責陪我喝酒聊天。他們還是那樣互相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不會怠慢客人,讓客人很舒服,但也絕對不會忽略對方。他們的甜蜜感超級具有感染力。在那個房間坐著,喝著酒,聊著天,看著這一對彼此容光煥發的夫妻,絲毫沒有婚姻裡面的倦怠感,讓人感覺到特別積極的愛情。

他們說,這樣的生活方式是他們刻意選擇的。他們分別已經在各自的城市擁有喜歡的職業,喜歡的社會,喜歡的朋友,不想為了婚姻讓任何一方犧牲。同時,他們兩個人分別都把自己照顧得很好,不會因為要依靠對方照顧自己而一定要天天在一起。獨立的空間和距離,讓他們始終對對方有尊重有期待有愛慕。每次相聚特別有高潮,分開時就好像退潮,但你不會感覺傷感,因為這就是自然規律。他們甚至決定,即便以後因為工作的緣故需要搬到同一個城市生活,他們也會選擇住在各自的家裡,保持當下這種生活方式。

如果說我對婚姻還保有什麼期待的話,那就是這樣一對“週末夫妻”帶給我正能量。婚姻可以是在一起過日子,那麼你就別指望愛情保鮮。婚姻也可以是過不同的日子,保持不同和彼此的吸引,讓愛情消耗的慢一點,甚至,給它力量再生。前提是,你要有能力照顧好自己,不要讓愛情照顧你。


裴諭新


對於週末夫妻,月老作為親歷者,不想談感受 只想說下其中的具體心路歷程。

猶記得,結婚一年後,因為工作關係,月老來到臨近地級市工作。週一早上七點多班車出發,週六下午五點多班車開始返回,真正過起了週末夫妻的生活。

週一六點半:帶著不捨和依戀,從被窩爬起。親親孩子,抱抱老婆,拖著行李,邁著沉甸甸的腳步,開啟了一週的生活。

週一早上八點:到達公司,開始上班。然而雖說眼睛是瞪著,但除了睏意就是家人的形象在眼前浮現。昏昏沉沉的一天,就在這種丟了魂的境地裡度過了。

週二無事,好好工作。

週三到了,開始默唸過了星期三,一天快一天。

千呼萬喚的週四終於來了,開始逛街為家人購置點東西。

週五晚上,除了整理東西,就是洗白白。

週六白天,基本就是在焦急的期待中度過。當然,這一天也是時間過的最慢的一天,度日如年,或許就是當時的心境。

週六下午四點半開始,看錶就成了唯一的動作。飛奔打卡,疾速上車,又開始了抱怨車速慢的吐槽。

終於到家了,推開門的那一刻,心終於落地了。

吃飯看電視哄孩子睡覺交公糧一氣呵成,最討厭的就是約飯和串門的人。

當然老婆的感受和我也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她還要算生理期。甚至為了讓生理期避開週末這兩天,而使用藥物。這就是我們的週末夫妻生活的真實寫照。


雖然月老早已不再異地工作,週末夫妻已是過去時。但現在想來,仍心有餘悸。
月老只想說,週末夫妻是一種生活的無奈,但走過後也許會發現這種苦中作樂的溫暖和幸福。


啄木鳥情感醫生



如果能在一起,儘量不要做週末夫妻吧。我給大家講一個我身邊朋友的事吧!

陳陽在縣城工作,老婆曉丹在市內工作,夫妻把家安在了市內,相隔不遠,開車半個小時的路程。

陳陽三十五歲那年父親得了腦血栓,通過治療雖然生命沒有危險,可是生活卻不能自理他母親的身體也不好。他和老婆商量,搬到郊區的父母家住,可老婆既嫌通勤麻煩,又怕耽誤了孩子學習,夫妻倆最後商量,老婆留在自己的家裡照顧孩子。陳陽去父母家照顧父親,在週五回家住一晚,第二天再反回父母家,夫妻兩個人過上了週末夫妻的生活。

最初兩個人因為“小別勝新婚”,感情特別好,不見面時打打電話,微信視頻交流溝通,倒也是相處融洽!

可這樣的日子過久了,兩個人就習慣了獨自生活,對彼此的牽掛想念也越來越淡了,週末見面也成了應付差事。兩人也是少了交流,夫妻也開始互相猜忌,是不是對方變心了,找了情人?特別是陳陽的老婆,白天不定時打陳陽單位的固定電話,晚上也會打陳陽父母家的固定電話,就一個目的,查陳陽的崗!還經常讓陳陽發定位,自拍。陳陽覺得自己活的像個犯人。


原本感情挺好的夫妻倆,關係越來越緊張。陳陽老婆看的越緊,陳陽的心情越壓抑,加上父親的病,讓陳陽的生活喘不過氣來,可老婆又不理解他,和老婆溝通,只能讓他的心情更糟糕。

陳陽喜歡和自己的一位女同學聊天,反正老婆也不在身邊,和同學訴訴苦,可以得到同學的安慰。當然,陳陽也會在同學寂寞時陪伴她,兩個人聊著聊著就聊出了婚外情。

陳陽認為,只要每週按時回家陪老婆,只要工資照交,找個情人調節生活,也沒有什麼對不對的。其實他不知道,她老婆也因為夜晚太寂寞,找了情人天天聊天。

聚少離多的生活,他們表面上恩愛幸福,實際上已經貌合神離。

一天陳陽在回市裡辦完事的中午突然回家時,撞見了老婆與情人私會,然後他們的婚姻就結束了,原本一個幸福的家,解體了。

好多人說夫妻不在一起,感情會越來越好,短時間的不在一起,夫妻都有新鮮感,可是長時間過“週末夫妻”式的生活,兩個人的人遠了,心與心的距離也遠了,這時候再有外界的誘惑,難免會出現感情上的問題!

都說離產生美,但週末夫妻如果不能好好進行情感維護,距離有了,美卻沒了,情也淡了。夫妻,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最好還是在一起生活!


如願小女人日記


這樣的事情我算是“親身經歷過”吧,很不幸的目睹了整件事情的發展。

以前有個同事,他就是和老婆分隔在兩個城市,每到週末才能見一面。剛開始他每次週末回來都很高興,因為他去見老婆時,他老婆總會專門陪他,兩個人小別勝新婚,自然是激情滿滿。

可是好景不長,慢慢的大家發現他回來時情緒不太對,以前臉上洋溢的幸福感也消失了。感覺很平淡,晚上經常自己喝悶酒。

原來是每週見一次面,他老婆說每次都要專門給他留時間,自己的很多事情都做不了(其實也就是膩了),讓他以後少來幾次。這讓我那同事非常沮喪。

人家夫妻都是每天見面還乾柴烈火的,他這異地還說沒時間,擱誰都難受。我同事以後去找他老婆的次數就越來越少,早些時候還每天一個電話,以後是電話也很少打了,可悲的是接通了也不知道聊些什麼。

夫妻之間度過了甜蜜期,還是異地,平日裡沒有相互安慰,相互支撐,交流談心的機會,感情自然就平淡了許多。

同事還是很愛他老婆的,只是現在竟然有些相顧無言,怎麼也想不到會發展到今天的地步。所以同事準備辭職去老婆所在的城市,希望能夠挽留婚姻,大家怎麼看?


霧聊擺渡者


其實對於週末夫妻,我之前是不怎麼了解是怎麼樣的感受,我總感覺無論是談戀愛也好,結婚之後也罷,總感覺兩個人在一起才是好的,分開終究會有距離感。


可是我今年著實體驗到了週末夫妻的感受,因為老公有事必須呆在老家一年,而我又不能魯莽的辭去工作,畢竟還是要生存的呢!


就這樣我們每個週末才能相見,有的時候可能一個月都見不上一面。說實話,剛開始的時候感覺自己好可憐,以前下班到家的時候會有熱騰騰的飯菜等著我,下班回家晚了會有一個電話問你什麼時候到家,我要準備炒菜了。至少你知道還有一個人在家裡等著,下班回家就會變成一種期盼。


現在的我,下班回家之後要準備飯菜,等一切收拾完之後,躺在床上看著四面的白牆,莫名有種憂傷,找不到歸屬感,以前入睡前兩個人可以聊聊天,現在卻只能視頻通話。


除了悲傷之外,我也要讓自己的生活豐富起來,好好利用他不在身邊的一年,讓自己有更多了自由的空間。


在這段日子裡,我拾起了好久想做的寫作,開始給自己訂製書單,有了健身的計劃。他在的日子,我總是給自己找藉口,因為總想依賴他。


現在的我要更加的獨立,用一年的時間成為更好的自己。剛開始寫文章,文筆拙劣,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呢,即使現在不好,以後一定會好的。


最後,還是希望儘量不要異地生活,生活生活不就應該是兩個人柴米油鹽醬醋茶嘛?即使會有爭吵,但是我相信那也是幸福的調味劑。


情感拾憶館


非常無奈的選擇。一個字,就是心酸和疲憊不堪,還有累得不想說話。

我一個朋友,公務員,外地留京,因為窮,為了省錢,買的房子在天宮院,他工作的地方在天通苑;他老婆師範大學畢業,在通州區的一箇中學工作。

誰不願意和自己心愛的人天天在一起,相親相愛一家人,相互照顧好彼此呢?都是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沒有辦法,才做週末夫妻呀。

剛剛開始幾年,人年輕,體力好,兩個人花兩個半小時,每天五個小時,做地鐵轉公交車,回家沒有時間看電視,洗完澡刷完牙兩個人摟一會兒說說話就睡了、早上六點就起床出門上班了。

現在年紀大了,身體不好亞健康狀態,跑不動了,只好做週末夫妻了。週末兩天,睡一上午才緩過勁來,週六下午做做家務打掃衛生,看個電影,一天就過去了。週六見見朋友,逛逛公園爬爬山,吃個飯週日就過去了。


探照燈




我有一個同事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女性,她是公司的會計,她和她老公足可以稱得上“週末夫妻”,因為她老公在老家工作,家裡還有個孩子由爺奶照顧著,她則大老遠來到百里之外的外地工作,我們這是一線,掙得錢肯定比她家(地級市)要高多了。

她最多倆仨月回去一次,我問她想家不,她說那有啥想的,我又問她你不想你老公和孩子嗎?她說:老公我不想,孩子嘛,想也沒辦法,我得掙錢養家嘛!

我們公司租了個宿舍,是複式的,有好幾個男同事住進去了,別的女同事就不願意住,寧可自己花錢租房,可唯獨她不在乎,搬進去住了!而且她還和公司一個部門經理有不正當關係,也不藏著掖著,甚至大搖大擺招搖過市,任憑別人在背後指指點點,我真不明白,這種夫妻關係的意義在哪裡?

我的一個表哥,家在農村,出來打工好幾年了,基本一年才回家一次,他現在都是倆孩子的爹了,在外頭省吃儉用,掙得錢都寄回家裡,平時還隔三差五給他媳婦買點禮物,按說對她媳婦是挺好的。

可表嫂近兩年被傳出軌了,然後又被公婆發現了,這事鬧的沸沸揚揚,整個村子都知道了,表哥是又氣又無可奈何,最後沒辦法,他家在城裡買了樓房,買房錢都是借的,現在表嫂搬到城裡住去了,表哥還在外地打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