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什麼時候才能取消中小學教師評職稱呢?

今天空氣流通暢


從1986年開始,我國開始對中小學教師隊伍採取職稱聘任制度,最近改革的結果是中學、小學職稱合併成為二級教師、一級教師、高級教師、正高教師。

此種做法,對穩定中小學教師隊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國家又實行了績效工資作為職稱制度的補充,來充分調動教師隊伍工作的積極性,更好的為教育事業服務。

目前來看,職稱制度有以下優點:

一、教師工資晉升有了明確的模式,讓青年教師找到了進步的方向,提高了教育質量。

作為剛剛畢業的青年教師,自身學識豐富,但是教育、管理經驗不足,有很多地方要向老教師學習,根據教育管理部門制定的職稱晉升評比條文,讓自己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內涵,提升教學水平,參加優質課比賽,優秀論文評比,以及教育管理部門的各類評選,都是對青年教師的錘鍊和提升。此種措施整體提升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了老師們的教學水平和管理智慧,提高了教育質量。

二、讓那些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保持穩定。

35歲以上的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一般都能在職稱上得到晉升,一級教師、高級教師。我認識的一位老師39歲已經評高級教師6年了,今年計劃評正高!這種做法能保持優秀教師安心從教,在職業發展上順暢,有事業成就感。

否則,會出現大量的優秀教師離職的現象,不利於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

同時,職稱制度在執行的過程中也有以下弊端:

在學校,年輕教師工作量最大,可是職稱工資最低,而績效工資又很難體現這一點。

幹最苦最累的活,享受最低的待遇,這是年輕教師抱怨最多的話。

一般評上高級職稱的老師,覺得再晉升無望,往往就沒有繼續努力從教的動力。職稱工資最高,可任教課學科、工作量卻比較輕。


一個寫頭條的老師,歡迎留言交流,關注我。


師路斑斕


為什麼要取消中小學教師評職稱呢?

職稱是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級稱號,反映專業技術人員的學術和技術水平、工作能力工作成就。職稱不止教育行業評,其他各行各業都在評定職稱。所有行業唯有教育行業吵的最熱,認為職稱評審制度不合理,要求取消職稱評定。

自1998年開始職稱評定以來,職評為中青年教師的成長指明瞭方向,引領著中小學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了教師工資待遇及社會地位。充分調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為中國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很多人吐槽職稱評定,要求取消職稱評定,經過分析,主要有:

1、認為評審過程存在腐敗:從各省市的職評文件看,都是嚴格按照:學歷,年限,任職年限,教學效果,教學管理,教育科研,業績條件等方面區分,選拔,評選。要求公平,公正,公開的推薦申報教師。但在評審推薦過程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人為因素。致使部分教師感到職稱評定存在腐敗,應該取消。

2、在教師聘任和使用中,往往是年輕教師的工作量大,中老年教師的工資高,引起了年輕教師的心裡不平衡。教師的工作業績不易量化,沒法區分,評比老師。教師的工作過程就是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課外輔導。由於年級不同,科目不同,課堂上怎比優劣,課後如何比成績。不論你是博士生,還是碩士生,本科生,大專生。還是你敬業與否,你說誰的工作好?誰承認自己教的差。他晉升職稱,我為什麼不能晉升。

3、一些老師教課是能手,但確實不善於創造業績條件,在加上創造業績條件中的腐敗,明碼標價,使這部分老師放棄了職稱評定。

4、指標少是教師職評的硬傷,由於是技術職稱,高級不可能人人有份,必然有一部分老師晉不到高級職稱。只能是在教育教學,教育科研中成績比較突出而且心思比較活絡的老師捷足先登。

雖然職稱在評定及聘任中,存在著各種不足,但職稱也確實為教育的發展,教師的成長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從目前及近段時間看,職稱評定不可能取消,而只能不斷的改進,加重教學效果,任職年限的比重,強調評審過程的公開、公平、公正。使職稱評定更好的促進教育的發展。


tangwenmin看教育


這個問題我在類似的問題裡回答過,現在重申一下。

第一,職稱不取消,因為guojia認為他依然能促進老師的發展。


眾所周知,教師的上升空間是有限的,教育部門同時又鼓勵教師終身從教。

那麼,職稱評審,會促進教師既追求最高的榮譽,又同時和工資掛鉤,有利於教師在職業和利益上不斷地追求。

第二,自然晉升未能取代職稱評審。

有人建議,教師仿照公務員,實行自然晉升制度。

這個呼聲不斷,但無疑只是教師們的一箱情願。


自然晉升,帶來的牽涉面,是全國一千多萬教師。牽一髮而動全身,後果誰都不敢想,也不願做。

第三,教齡工資之於職稱工資如小兒麻痺症之於健康大腿。

教師的工資裡面,有教齡工資和職稱等級工資等組成。

兩者的對比,一個是小兒麻痺症,一個是健康大腿。

完全不對稱。

如果,有朝一日。教師的教齡工資比職稱工資權重更大,那麼,職稱制度取消之日也不遠了。

所以,什麼時候取消職稱制度,用一句詩來套用應該錯不了——此恨綿綿無“日”期!


教書匠也操琴


為什麼要取消?或者說取消了有更好的方法來解決相關問題嗎?作為老師,我想說的是,職稱評定需要改革,但是不能取消。按照目前大家吐槽的評定方式來說,槽點無非以下一些,1.領導先評,領導好評。2.職稱評定勞民傷,耗時耗力。3.評上職稱的,開始好逸惡勞,沒有起到激勵的作用。但是問問,現在不評職稱了,改用年限到了自然轉,請問這樣就能調動積極性了嗎?15年20年評自然轉高級,這樣大家就有積極行了嗎?不可能的,到那時,大家都混日子,熬時間,反正到時候都是高級,這對於教育有用嗎?有人說可以採用分層次採用不同工資標準,但是這樣對於低層次的教學段,應該沒有好處。畢竟學段限制了工資,這樣促使低學段的老師考高層次的老師,低學段老師頻繁流動,對學生來講並不是好事!就目前四川省而言,職稱已經在2016年出了指導性意見,2017年開始下放職稱評審權限,中級初級縣上評,高級市上評。但是各州市都要按照省的指導意見來具體制定標準。總體而言各州市都能較好的增加條款,避免一些領導加塞。都能有效的側重一線教師。


嘉陵縴夫


不是取消職稱,而是用怎麼樣方式方法來評聘職稱。最好的方式方法就是按教齡自然晉級。可能有些噴子會說,這樣不能帶動老師工作的積極性。其實不然,老師的敬業精神天下無行業可比。現在的職稱評定倒是打擊了許多老師的積極性。老師不要贏,只要平。現在的職稱評定為一些所謂的領導幹部受益,前線的老師絕大部分受害。真的是身心俱疲,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了。


中國奧巴龍


取消中小學教師評職稱,現在還沒有出臺這項政策。但評職稱的不合理之處已經非常顯現,有關部門只要深入基層做個調查,就不難發現,不少任勞任怨教書育人的一線初級教師,人到中年還在等待中級職稱的空額。而不少接近退休的頭髮都白了的中級教師,即便是在教育教學中付出了大半生心血,因學校沒有高級職稱指標或空額,職稱卻無法正常晉升。在他們中間,有的擅長教學,有的擅長教研,有的教學和教研都擅長,有的甚至為學校的發展和考核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可是,由於指標限制,職稱晉升卻難上加難。不合理之處可見一斑,需要改革。但無論取消與否,作為人民教師即使有怨言,也要為人師表,把工作做好。



種業怪


職稱這些年把部分教師的積極性打壓了下去,一個國家的教育是靠名利的高低來提高的嗎?本來甘於平淡的教師卻被搞的銅臭味,為了評職稱互相傾壓,滋生腐敗,一個只會教書不會奉承的教師各種榮譽就沒有機會,評職稱自然就沒機會。教師的積極性從何談起?在一個學校職稱高的和低的差1000多,合理嗎?職稱高的水平並不高。職稱也不該終身制。


都是錢惹的禍


從目前教育改革進展的態勢和職稱制度本身的不可替代性來看,短期內不會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製度。

一、國家正在逐步完善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制度。比如,在中小學教師職稱序列中增設正高級教師職稱,淡化論文在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中的作用,規定小中學教師職稱評定向農村教師傾斜等等。這些舉措都無一不是在推動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向更科學、更合理、更完善的方向發展,如果有關部門有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的打算,還有必要做這些方面的改革嗎?

二、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製度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職稱是衡量一個人專業技術水平的重要指標,職稱設置由低到高的層級,目的在於引導和激勵專業技術人員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斷成長和進步,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制度一旦被取消,就會使許多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失去專業成長的導向和動力,從而變得不思進取、得過且過。所以,在沒有一種更科學、更合理的專業技術水平衡量制度可拿來替代的情況下,就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製度幾乎是不可能的。

三、目前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中存在的比較突出的問題,都不是職稱評審制度本身的問題。比如說,廣大教師呼聲比較高的高級職稱名額少、晉升難的問題,又比如說被很多教師詬病的職稱評審過程中暗箱操作、拉關係走後門的問題等等,仔佃想想,這些問題都不是職稱評定製度本身的問題,而是該制度在實施過程中操作層面上出現的問題,而操作層面上出現的問題是完全可以通過優化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來解決的,完全沒有必要因噎廢食、徹底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製度。


我愛語文


估計不會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是國家給予老師的一種職務標誌,就像醫院裡的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等職稱一樣,代表著教師的身份,同時,現在的教師工資裡有一部分就是根據職稱標準下發的,題主所說的取消職稱,估計是對評職稱或績效工資分配有異議才聯想到的吧?呵呵,這兩點是廣大教師的心頭之痛,期待職稱評聘的改革,期待績效工資分配的公平透明,是我們共同的心願,不能單單把希望寄託在取消評職稱上啊,兄弟。


範無語


職稱不能取消,但是合理說法應該是與工資點的比例應該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之間,同時再考慮教齡年限。這樣廣大的最基層的老師會幹勁十足、事辦功半。同時為校長、局長劃定紅線,一票否決制。只有這樣國家才有前途,否則就毀在地方局長、校長手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