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全球太陽能理事會主席朱共山:推動清潔能源應用責無旁貸

5月28日-30日期間,全球太陽能理事會主席、亞洲光伏行業協會主席、協鑫集團董事長出席第十二屆國際太陽能產業及光伏工程展覽會暨論壇(下稱“SNEC”)時呼籲:深化全球合作、加快科技創新,推動光伏發電成為第一替代能源。

根據初步統計,預計本次SNEC展會海內外參展商近3000家,參觀人數有望突破30萬人次,是全球光伏行業規模最大的展會之一。

朱共山說,21世紀以來,光伏發電的電池轉換效率增長69%,年新增裝機規模擴大500倍,成本下降97%,正以能源價值、低碳價值、環保價值的三重效益成為推動全球能源變革的第一動力。在2017年,科技持續進步促使光伏發電效率更高,經濟性瓶頸得到解決;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印度、拉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新興市場在快速崛起;光伏發電作為第一替代能源的共識正在形成。

朱共山認為,在解決經濟性瓶頸後,未來5年光伏產業仍需不斷強化全球合作,以進一步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為使命,推動世界光伏市場持續繁榮。

“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有利於光伏產業形成信息互通、優勢互補的良好局面,從而推動全球光伏產業全面協調發展。”朱共山說,當前,以光伏發電為主導的“點亮非洲”計劃,正在改變億萬非洲人民的命運;中國大舉推動的“光伏扶貧”計劃,開創了貧困治理與能源發展的互動新模式。但不同區域間,光伏及可再生能源技術、市場應用、產業發展並不均衡。

全球光伏企業應以更高的社會責任感和更廣闊的視野,充分發揮各自技術優勢、產業鏈優勢和市場優勢,培育和開拓全球相對落後地區的新市場,讓光伏發電儘早解決當地電力供應短缺問題,促進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

朱共山認為,全球光伏企業應以促進行業整體發展為己任,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商業模式創新、金融創新等方面合作,加快先進技術及裝備在地區間的交流,共同挖掘可再生能源應用潛力。同時推動先進地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在全球範圍內複製並推廣。特別要在“一帶一路”等重點區域推動重大國際項目開發建設,加強先進產能和項目開發國際化合作,構建全產業鏈戰略聯盟,持續提升太陽能產業整體發展水平。

不可否認,當前光伏貿易壁壘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世界範圍內的產業合作與發展。對此,朱共山呼籲,各地區各企業主動破除壁壘,加大同行業開展技術標準的交流合作與互認力度,積極運用國際多邊互認機制,獲得最佳的行業秩序和社會效益。

科技創新是光伏產業發展進步最主要的驅動力。朱共山呼籲,全球光伏企業和科研機構攜手,以進一步降低光伏發電成本為己任,加強科技創新,增強光伏發電作為替代能源的競爭力;以進一步普及光伏發電應用為目標,拓寬應用領域,真正讓光伏發電走進千家萬戶。

朱共山認為,業界需進一步加強光伏技術創新平臺建設,依託先進國家和地區已有的光伏實驗室、研究中心等機構,推動建立光伏發電的公共技術創新、產品測試、實證研究等光伏技術創新平臺,面向全行業提供綜合性創新支撐。呼籲各國光伏行業組織與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積極溝通,為光伏電力發展營造更加適合的外部環境。

作為行業領軍企業,協鑫每年將營業收入3%以上的資金投入研發,推動光伏技術轉型升級和產品更新換代。未來,協鑫將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加強光伏全產業鏈創新能力建設,推動全球光伏規模化應用和成本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