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梅州雙雄放棄中超資格,背後又有多少不得已的苦衷?

"你愛我麼?"

"我願陪你闖天下,不離不棄。"

在足球中,球迷和球隊的關係最理想的狀態便是一同前行,經過了各種風雲變幻,跌宕起伏,他們卻彼此依靠,相互攙扶。對於球迷來說,他們心愛的球隊只要能不斷的努力,有一顆上進心,對於球迷而言這就是最好的回報,而且對於球隊來說,在自己困難的時候回頭望望,看臺上依舊有"家人"的鼓勵,那便是最好的晴天。

然而這種簡單且純粹的要求,在如今的大環境中或許對於小球會的球迷來說,很難享受得到。日前,關於2019賽季中超、中甲和中乙准入執照申報的風波,引發了不小的輿論關注。中甲聯賽的兩支梅州球隊均放棄了中超執照,這也預示著他們將無緣中超,即便獲得了升級名額,球隊也會因為無這個"執照"而被拒之門外。

正是這兩支球隊的果斷放棄,才讓這件事被無限的發酵。目前梅州客家以24分位列積分榜第二,雖然在衝超軍團中彼此之間的分差都在1分之間,但梅州客家衝超希望非常大。另一支梅州的球隊梅縣鐵漢目前以19分位列第7位,但球隊經歷了開局的連連敗退之後,目前就得已經六輪不敗,並且球隊在間歇期之前還擊敗了領頭羊武漢卓爾,球隊狀態回升十分明顯。


有實力,卻向生存低頭

可以說,這兩支球隊均是本賽季的中甲升級熱門球隊,梅州客家擁有實用價值極高的外援,而梅縣鐵漢的穆裡奇+阿洛伊西奧的鋒線,已經達到了中超一流水準。然而這個時候兩支球隊放棄申請中超執照的做法,著實讓人想不明白。然而所有的不可思議背後,它都存在一個現實的問題--生存。

梅州雙雄放棄中超資格,背後又有多少不得已的苦衷?

以梅州兩支球隊為例,梅縣鐵漢引進穆裡奇和阿洛伊西奧後,球隊實力暴漲,但兩位超級外援也讓球隊付出了不小經濟上的代價。可如此大投入之後,球隊還放棄衝超,只能說明球隊仍然缺錢。而梅州客家雖然沒有買入人們耳熟能詳的超級外援,但約翰·馬裡這樣13場9球的高效前鋒也是非常嚇人的,可以說兩支球隊都具備了在中甲衝擊前兩名的實力,且也付出了一定高的投入,但面對更大的舞臺,經濟基礎薄弱的他們,不得不選擇有些殘酷的現實--"算了吧"。

很多關注過中甲的球隊都會知道,年年中甲都會出現一些球隊突然失控的場景,無論是當年的廣州日之泉、天津松江還是青島黃海。球隊在佔據衝超賽點的時候,他們都會打出類似的結果:突然性崩盤。曾一家錯失衝超資格俱樂部的官員與筆者坦言:"不是不想衝,而是我們上去了活不了。"

此外,對於那些有實力升級卻放棄的球隊來說,打一年中超並不可怕,降級也是他們可以承受的結果。可那時候當降級真的到來時,對於球隊將是巨大的打擊,以延邊為例,雖然他們僅僅在中超創造了一年的神奇保級紀錄,但當球隊降級之後,他們遭遇的不僅僅是降級之痛,還有主力球員被挖走的代價。當池文一和池忠國紛紛另攀高枝之後,延邊如今在中甲的處境僅僅是中流徘徊,更殘酷點的說法是為了保級而戰。與他們相似遭遇的還有一同降級到中甲的遼足。可以說延邊和遼足的遭遇也讓很多中甲有實力的球隊,看到了貿然升級的"危害"。


有保障,草根球隊才敢當英雄

2013年,哈爾濱毅騰以中甲第二名的身份升入中超。然而,哈爾濱足球僅僅在中超一年就以聯賽倒數第一的身份降回中甲。而那個賽季結束後,球隊流失了許東、閆相闖、多利、邵帥和韓德明等重要的球員,至此球隊也再也沒有恢復元氣。2015賽季毅騰列位中甲第5、2016和2017賽季毅騰位列中甲第13名,本賽季至今毅騰在聯賽的排名是第9名。可以看出,從中超降入中甲後,原本是中甲勁旅的毅騰已經淪為了中甲中流球隊,而2014年球隊降級後,光是中超的長春亞泰就吸收了毅騰的兩名球員,而同是中甲升級競爭對手的北京北控則挖走了老將閆相闖和當時紅極一時的左邊後衛許東。

梅州雙雄放棄中超資格,背後又有多少不得已的苦衷?

當一支球隊從次聯賽到頂級聯賽,之後又回到起點的時候,對於球隊來說那時候他們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如何打回頂級舞臺,更多的還是留住自己的班底。而這個時候除了感情牌,更多的是看你的財力。在英超,當球隊降級之後聯盟會對他們有所保護,人們俗稱為"保護傘"。即便2016-2017賽季開始,英超對"保護傘"做了一定的調整,但降級的球隊也會得到一筆鉅款,用來保護好自己的球隊不被土崩瓦解。而在中超,雖然每支球隊都在年底有所分紅,然而那筆錢對於玩中國足球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

2017賽季中超分紅有了很大的提高,平均每傢俱樂部獲得了7400萬,最少和最多的俱樂部之間差價不過1000萬而已。但是即便如此,7400萬對於投資如今的中國足球來說,這個回報太小了。而中超進入80億時代後,顯然這個"誘惑"並沒有讓中超球隊體會到在中超的感覺有多爽,而是進一步感受到了生存的困難。

如果球隊留在中超的結果是可以獲得一筆非常巨大的分紅,那麼那些莫名其妙放棄衝超的球隊還會光明正大的"繳械"麼?顯然是不會的。所以在沒有誘惑的前提下,相比去中超受一年罪,中甲梟雄們更願意在自己的安樂窩中瀟灑的玩一年--至少,不用害怕遭遇降級的滅頂之災。


體諒你的苦,可誰又能安撫球迷的心

說來說去,對於很多中小球會來說,他們仍有一顆向上攀爬的決心,可無奈現實與理想的距離,不僅僅是相距了努力,還有一些比較世俗的審核眼光。沒有錢,你很難走在頂級的舞臺之上,寒門出貴子的好戲在如今的中國足壇不是滅跡了,而是真的很難出現。上海東亞從中乙開始摸爬滾打,在中甲蟄伏數年後"文武崢嶸"帶著他們走向了中超。然而這支被譽為"中國曼聯"的近衛軍在中超的首秀就被北京國安4-1橫掃,那天北京的夜空並不屬於徐根寶的弟子們,而對於他們來說至少還有希望。

梅州雙雄放棄中超資格,背後又有多少不得已的苦衷?

數年後,當東亞變成了上港,那支青澀的近衛軍不再是豪強輕易可以宰割的羔羊,可又有多少草根球隊能有"東亞"的運氣呢?很多球隊不敢打中超,不光是表面上的投資壓力,還有球隊方方面面要去應付的全新考驗。中超,對於現在很多球隊來說絕對不是你想踢就可以踢的。只是你可以輕易的放棄,那麼你又將如何面對身後那些球迷呢?

那句"你愛我嗎?"猶如還在耳邊,球迷的誓言依舊迴盪在家鄉的星空,可人們都已經麻木--我的球隊,背叛了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