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生如胡楊——父親的治療小記

作者:木木 與癌共舞 與癌共舞訂閱號

生如胡楊——父親的治療小記

生如胡楊——父親的治療小記

“你也許在為患得患失黯然神傷,你也許在奔波的路上迷失了心海的方向,那你就來大漠,來看一看寸草不生的戈壁灘,看一看生長在戈壁灘上高傲的胡楊。”第一次拜讀阿紫的這篇散文,就切身感受到無形的震撼和力量,也許這恰恰符合了鷹版主向我約稿的初衷。

用不屈承接風劍刀霜

2017年6月5日,依稀記得天很藍,一切如往,似乎沒什麼特別。坐在辦公桌前忙碌的我不知緣由的撥通了母親的電話,得知父親體檢胸部X光有陰影,建議CT進一步檢查的消息,內心竟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

趕到醫院時,父母已坐在檢查室外,10分鐘的檢查並不複雜,但肺部腫瘤的結論猶如晴天霹靂!忘不了在閱片室反覆讓醫生核對片子的我;忘不了面對父母故作鎮定以各種理由推脫讓他們先行離開的我;忘不了一個下午跑遍整個城市到處找專家看片的我;忘不了面對半年平均生存期宣判站在街邊嚎啕大哭的我。

那一晚,我徹夜未眠……半年?我的至親!那個愛我勝過愛自己,一直用生命庇護我長大的父親,今後陪伴我的日子將以天倒計?我無法接受,也不能接受。在那個空曠的夜裡我向天咆嘯:“誰也沒權力劃定生命的長度,我一定會用全力撬開即將關上的那扇生命之窗!”

讓愛延續生的夢想

就這樣,“癌症”這個從未想過會與我交集的詞,和整個家庭結下不解之緣。悲痛過後是理性應對,慌亂過後是冷靜處理。父親在努力調整心態,說服自己儘快接受事實;母親雖無法抑制慌亂,卻全力做到用心陪伴;哥哥與我在網上查閱資料,瞭解國內排名一線醫院;那段時間,全家體現了前所未有的和睦,我們相互安慰,共同扶持;在悲傷和絕望中重拾信心,在困難和痛苦中並肩前進!我們深知,抗癌之路才剛剛開始,唯有愛才能劈荊斬棘,也唯有愛才能延續生的夢想。

生如胡楊——父親的治療小記

金石灘留影

在風沙中站成剛毅的風景

2天后,哥哥先行赴京踏上求醫之路,我與父母在家中焦急等待。為了縮短在京檢查時間,給治療打好基礎,接下來的幾天,我聯繫本地醫院陸續做好分期檢查。腦核磁、心臟、腹部彩超,一切都算順利。6月9號,最後一項檢查ECT如約進行。打了核素後,我與父親仔細商量下一步的應對措施,3個小時的等待和檢查很快過去。當擴音器傳出父親的名字時,我迅速走進報告室。“你是家屬吧?你父親多發骨轉,情況很不樂觀。”醫生嚴肅的說。“你看,這裡、這裡、還有這裡,太多了,報告無法一一描述,這種情況沒有治療的必要。”醫生似乎根本沒有考慮我的感受,只是一味的講述病情,一股無名的壓抑感湧上心頭,令人窒息。

檢查單上“胸、腰椎多個椎體、右側第5前肋骨、左側第11後肋骨,左側肩胛下角線狀顯象濃聚,腫瘤多發骨轉移。”的結論像刻刀一樣刻進心裡,眼淚再一次模糊眼眶,生的機率越發渺茫……

沒有隱瞞,也來不及隱瞞,父親如實知道了病情。回去的路上,他開車載著我,一路不語,此刻所有的安慰和鼓勵都顯得那麼無力,車裡氣氛凝重,我分明看到那一抹淚……。一個當了20年兵的鐵骨男兒,一個拉練場上不言苦,唐山大地震立過三等功的剛毅之人,一個兒女眼中從未服過輸的父親,妻子眼中永遠可依靠的丈夫,此刻表現的如此脆弱,看著至親的人——我痛徹心扉!

戈壁荒漠、沙粒飛揚,風沙呼嘯、肆虐持強,我緊緊握住他的手,想要傳遞生的力量;我堅定看著他的眼,想要給他生的希望。他隻字未語,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膀,堅定的告訴我:生的漂亮定要生的倔強,他會用剛毅活成想要的模樣!

執著與努力化險為夷

真的不知道那幾天的日子,父親是如何度過,再次見到他的時候,似乎一切都未曾發生。3天后一家人在京城匯合,陸續做完了常規檢查,病理確診為肺腺,分期4期,基因檢測21突變。從胸外輾轉至胸內,期間母親時不時會失聲痛哭,我不止一次拍著胸脯讓她放心。那時候,只有一個簡單的想法,在今後路上可以做他們的依靠。

主治醫生在治療方案上與我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鑑於父親右肺原發不斷增大,縱隔、肺門、鎖骨、腹膜後多處淋巴結轉移,全身多發骨轉,商討後決定培美+卡鉑先行化療,快速進行全身性壓制。2個週期化療後首次評估,全家都無比緊張,飽受化療副作用卻一聲未吭的父親,迎來的卻是主管醫生說腫瘤沒有明顯變化,考慮換方案治療的結論。

一向不服輸的我,執意要求與主治醫生溝通。2個多月的學習,讓我清楚的知道SD的評估概念。我毫不畏懼向主治醫生細述自己的看法和認知,他反覆仔細閱片肯定了我的決定。就這樣,我用這份堅持和執著搶佔了即將失守的城頭,為全家贏得了持續抗戰的信心,更為父親爭取到了7個月的生存期。

生如胡楊——父親的治療小記

山美、水美、人美。

智慧與自然和生死較量

知識扭轉戰果的現實,讓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唯有自己強大抗癌之路才會走得更遠。6個雙藥的抗爭始終沒有取得驕人戰績,對於一個4期的肺部腫瘤患者,我知道這釋放出什麼信號,在全家人還沉浸在單藥維持的喜悅時,我已開始著手準備第二步應對方案。

EGFR21突變,對於有20多年煙齡的父親無疑是喜訊,但面對一代靶向藥平均10個月的耐藥期,我多少有些不安。父親的轉移灶多、癌負荷大,原發病灶的穿刺基因遠不能代表其他轉移灶的腫瘤狀況。靜下心來仔細思考,面對這樣的病情誰都不知道可以走多久?但對於病人,OS固然重要,PFS是否更重要呢?作為兒女我不願看到父親失去質量的生活,為生存期而摒棄生活質量的生存沒有意義!

把握這一初衷,慢慢的我接觸到了貝伐單抗,一個最早應用於轉移性結直腸癌的血管抑制劑,近些年來廣泛應用於非小細胞肺癌的聯合治療中,它無論在與化療或靶向聯合中都發揮出讓人欣喜的作用。

發現這一利器,有些竊喜,但作為只有幾個月抗癌經歷的我來說,要把它實際應用到父親的治療中,多少有些不自信。那段時間我大量收集尋找聯合應用的病友實例,仔細分析治療過程,認真溝通治療經驗,與此同時還主動找到一些實戰大咖們討論治療方案,直到在希望樹中看到特羅凱聯合貝伐單抗的相關文章,特羅凱聯合貝伐單抗的二線治療方案在我的思想中深深紮根。

果不其然,培美單藥維持4個週期後問題如期而至,原發飽滿,縱隔淋巴略增大。主治給了我們3個選擇。一是原方案維持治療至進展;二是空窗1個月給身體緩衝;三是靶向治療。做足充分準備的我顯得十分鎮定,提出了特羅凱聯合貝伐單抗的應對方案,一線大咖的主治異常肯定,一個小白竟然與他在治療方案上毫無分歧。從醫辦出來的那一瞬,我看到了父親久違的笑容。一個月後的複查結果相當驚人,腫瘤從3.5×2.6cm縮小到2.6×1.7cm,縮小比例達52%,我們的治療春天真正開啟。

然而,方案執行到2個月的時候,所有平靜被父親的左肩疼痛打破。10個多月未複查骨掃,對骨的進展情況我一無所知。雖有太多的不願,但我告訴自己無論任何情況都應勇敢面對和承擔。仔細權衡後決定儘快複查骨掃,準確掌握骨進展程度,根據情況做相關定位核磁,為提前干預治療做好準備。

再次來到核醫學科,熟悉的環境、熟悉的醫生,只是此刻我和父親都不能淡定。又是3個小時,漫長又煎熬。當擴音器再次響起父親的名字,我戰戰兢兢的走進報告室,仍然是他。“你是家屬?你父親做了什麼治療?”醫生顯得有些慌亂。“哪裡進展了?”我問。“沒有了!骨轉看不到了!我從未見到過這樣的案例,他到底做了什麼治療?”

“……”我片刻無語。醫生似乎比我更興奮,樂此不疲的指著電腦講述變化。面對這樣的結果,我再次淚目,微笑開口:“您記得嗎?他就是10個月前被您判定為沒有治療意義的肺癌4期病人,我特別想告訴您,任何時候都不應輕言放棄!”再次走出報告室的門,迎接我的還是至親至愛的父親,那個生命裡無人可以替代的人,只是此刻心境發生了太大的變化……

生如胡楊——父親的治療小記

生如胡楊

讓我們活得筋骨錚硬,活得凜然豪放

10個多月的治療,簡單又不簡單,艱難又不艱難,走到今天不是一人的努力可以實現。

有父親風雨無阻從未間斷練習郭林氣功的抗癌決心;有母親放棄一切終日在家輔助,調劑飲食的陪伴;有太多未曾謀面的大咖和病友在我迷惘和無助時給予的無私幫助;有從病人角度出發,個性化治療、耐心交流的主治。

藉此機會,我特別想感謝馬哥、鷹版、春天、陳姐、荒野、左眼、燕子、康康、明月千里等等在父親治療路上無私給予我幫助的“家人們”,在這裡我每天感受到無盡的關愛和溫暖。

最後,我同樣想用《生如胡楊》的一段文字結束這篇文章。“生命不在於日短夜長,而是每個章節都要盡顯英雄氣概,盡顯精彩和輝煌。都要活得筋骨錚硬,都要活得凜然豪放。也許有一天,胡楊也會倒成一彎古道,一抹斜陽。但胡楊不倒的精神,永遠會激勵我們的英勇頑強。永遠會激發我們挑戰苦難,戰勝命運的勇氣和力量。讓我們用胡楊撐起的希望對抗風霜,對抗雨雪,對抗生的迷茫,對抗死的恐慌。”

木木是一個抗癌新兵,陪父親抗癌時間還不到一年,之所以要找木木約稿,源於在北京愛心互助群裡聽到木木的多段語音,當時正逢木木陪父親進行ECT骨掃之後發現原來的骨轉已經不見了,欣喜若狂的在群裡彙報骨掃描的結果,彙報結果的同時她更是在鼓勵大家不要放棄信心,只要努力,就有可能發生奇蹟。

雖然木木是個抗癌新兵,而且是個女子,但木木身上有種猶如男子般的堅毅和果敢,與她交流抗癌方面的知識,真的不敢相信她是個陪父親抗癌還不到一年的新兵,敢於嘗試貝伐單抗聯合特羅凱的最新臨床方案,並且取得了非常好的療效。所以鷹版特別邀請木木把這個治療過程和心路歷程都寫下來。

通過本文想向廣大病友傳遞,在抗癌的路上,我們每個家屬都要堅定“不拋棄不放棄”的信念,努力學習科學的抗癌知識,從病人的實際出發,與主治醫生良好溝通,確定最適合病人的治療方案,共同創造一個又一個的生命奇蹟。祝福木木和她的父親!

生如胡楊——父親的治療小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