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荒唐皇帝”朱厚照:老子就不按照文官的套路出牌

“荒唐皇帝”朱厚照:老子就不按照文官的套路出牌

影視劇照

明孝宗去世後就是武宗即位,可惜這個武宗得到的歷史評價卻跟他老子孝宗得到的評價有著天壤之別,簡直就是兩個極端。孝宗被評價為千古明君聖主;而武宗卻沒有得此殊榮,反而被認為是荒唐皇帝;憲宗留給孝宗的是一個對內、對外都相對較好的王朝,蒙古被徹底趕出河套地區,荊襄流民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可是孝宗卻留給了武宗一個危機四伏的王朝,軍事上蒙古又回到河套地區劫掠,還被蒙古打成狗,治理黃河接二連三的出問題;對於孝宗那樣的好好皇帝,對臣下皇親國戚都很不錯,不分青紅皂白的發善心就是對百萬黎民的不負責任,武宗面對這種情景不可能不做出點應激反應。

聽說孝宗死了,趁著新舊皇帝更迭之際準備攻打明境;沒多久蒙古的大軍就進攻明朝,孝宗死後武宗朱厚照繼位,朱厚照就是正德皇帝;這個正德皇帝被人戲說的最厲害,就好像除了玩,啥都沒做一樣。在新舊皇帝接替的時候是皇權最弱的時候,也就是內閣權力最大的時候;任何一位新皇帝繼位內閣都要給新皇帝立規矩,要恪守理學,遠離宦官,不擅殺臣下等等;朱厚照剛登基那會也經歷過此場景,武宗跟內閣關係還算融洽,內閣的奏章多數都會獲得批准。朱厚照執政第一年顯得對內閣恭恭敬敬,給劉健、李東陽等閣臣榮譽頭銜外加各種賞賜。新皇帝上臺都會革除前朝弊政,朱厚照不再給皇親國戚大量土地賞賜等;孝宗批准但沒有完成手續的鹽引也不予發放,退回銀子;內閣上奏:“請求裁撤皇莊。”皇莊就是皇帝、皇后等家人的土地,由皇帝派太監管理,不需要經過內閣六部;內閣請求裁撤皇莊的理由是皇莊的收入不足以供養太后。朱厚照看到奏章沒有批准,說這是祖制,不宜輕廢。皇莊不夠供養太后為什麼不是增加銀子卻要裁撤?內閣再次上奏說:說皇莊可以不裁撤,但以後由戶部來管理,按照實際所需支付給太后。認為太監很容易中飽私囊、欺壓百姓從皇莊腐敗,應該由文官來收錢管理皇莊。內閣這樣說的同時還需要證明一點,那就是文官比太監一定清廉,才擁有取代太監管理皇莊的正義性。實際上這一點不會成立,因為發展到明朝中期的官僚集團已經極度腐敗。官員們還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說法,說全天下都是皇帝的,皇帝不應該再有私產。這話說的多麼大義凜然。如果全天下都是皇帝的私產,可以自己隨意支配,就不至於自己找戶部要銀子總找各種理由給你懟回來。武宗一上臺就親自去內閣要銀子;這都要皇上親自出馬了;朱厚照大婚需要六十萬兩銀子,戶部找各種理由打折兌現了一半三十萬兩,剩下的就不管了。皇帝沒有自己的私產行嗎;新舊皇帝接替,內閣都會藉機裁掉許多宦官和錦衣衛,最後導致人手都不夠用了。但是對自己的行政系統的冗員問題一直不解決,甚至一個職位就有六七人之多,這在洪武朝已經出現了。這同樣不是出於國家利益,是出於集團鬥爭需要。當有人彈劾文官系統性的問題的時候,文官們立馬變得很團結,比如在正德元年,吏部給事中安奎上奏:“中外冗員奔競成風,賄賂未矣”,武宗要內閣討論這個問題,內閣討論了一番說安奎上奏的事子虛烏有;最後在會審這件事的時候安奎並不敢說誰在受賄、誰在大量把自己人安插進公務員系統,怕遭到更嚴厲的報復,安奎只能認罰。

“荒唐皇帝”朱厚照:老子就不按照文官的套路出牌

影視劇照

一個國家擁有三種重要的權力:兵權、財權和人事任免權。這三種權力一旦全被文官掌握,皇權很快會被架空;宋朝就是這種情況,文官自己收稅給自己發工資,那還不想著法多發,宋朝的皇帝說話也不是總管用的。此時內閣的這個彈劾八虎的奏章實際上是文官集團試圖進一步架空皇權和打擊宦官集團的鬥爭,只是需要拿個幌子,但最後朱厚照還是沒有同意內閣的要求,說你們揭發太監的不法行為值得表彰;但是皇莊是祖制,可以孝敬太后彰顯孝道,不宜廢除;這樣,把管理皇莊的太監減去一半,如果再發出現皇莊太監的不法行為,你們及時彈劾,我一定會嚴肅處理。武宗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內閣也不好再說什麼了。還有時候文官經常藉助天象異常打擊廠衛機構,因為他們都是文官隊伍外的監察機構;武宗不糊塗,當北京地區出現旱災的時候給事中周璽、御史耿明上奏說天象異常,必有奸佞,這個奸佞就是太監,太監苗逵、田忠等人不法行為,之前彈劾苗逵等人皇上沒批准,現在是上天的警示。武宗卻回覆說:“天象異常不是好事,我的不足之處我一定改;諸位大臣的不足也要改正,對於各種不法行為一定據實上奏,不要竟說空話。”武宗顯然不認同這樣沒有具體內容的彈劾。文官們向來寬以待己,嚴已律人的作風,文官彈劾廠衛人員不需要證據,可是有人彈劾文官就需要拿出真憑實據。

正德四年河北地區爆發劉六劉七起義,是很快被朱厚照鐵腕鎮壓下去了,但凸顯出來的問題並沒有被徹底解決,其實明朝的軍馬是由農戶供養的,隨著軍隊的日益腐敗,農戶常常因為提供不了足夠的馬匹面臨處罰,因此有好多人被迫去當了強盜。小規模的暴動不斷,在孝宗時候就已經很頻繁,劉六劉七這次玩的比較大;朱厚照鎮壓下去後對河南、河北等地區免除賦稅,併發放用於耕種的用具,裁撤一些官員和皇莊土地,發給一些無地農民。這些措施是很恰當的;先鐵腕鎮壓,然後再進行問題的解決。文官集團卻把這次起義的主要責任歸結到太監劉瑾身上,說以前就有落草為寇的被官府抓住,但拿錢就可以釋放;一些史料上說劉瑾對劉六劉七他們要的價高,他們拿不出來才造反。如果這個是真的,那劉六劉七應該還被關押,怎麼領導起義了?

“荒唐皇帝”朱厚照:老子就不按照文官的套路出牌

明武宗

也就是正德元年十月,內閣發起對“八虎”的彈劾。所謂的八虎就是陪朱厚照從小玩到的大的八個宦官,分別是劉瑾、張永、谷大用、馬永成、丘聚、羅祥、魏彬、高鳳。這八個人很得朱厚照寵幸。文官感覺出來朱厚照整日跟這群宦官在一起準做不出來好事,整不好還會要朱厚照對文官集團來個大整頓,所以必須防患於未然,彈劾八虎;要求殺掉八虎,說八虎引誘皇帝鬥雞走狗、荒廢朝政。彈劾的奏章內容沒有一點涉及八虎的事件,除了講遠離宦官的大道理,就是歷史教訓啥的。文官只要是可以抓住八虎的一點不法行為都會寫進奏章,沒寫只可能是八虎真的沒有幹什麼違法的事,就是陪皇帝玩。朱厚照登基時間還不長,與內閣關係還算和諧,可這封彈劾八虎的奏章要朱厚照看到內閣等人堅決的態度,這八虎可是陪自己玩大的,現在要殺了肯定下不去手,再加上之前的天象異常。朱厚照被內閣著實嚇得不輕,朱厚照派司禮監太監王嶽去內閣談條件,說八虎可以貶到南京,但不要把他們抓起來定罪。但內閣等官員拒絕了皇帝的條件,認為有信心把八虎置於死地。朱厚照沒辦法只得先把八虎抓起來審問,內閣也看出來皇帝不想殺八虎,所以內閣和司禮監監王嶽合謀準備逮捕八虎後就打死。然後再把既定事實要朱厚照接受。但是消息走漏,八虎中的年長的老七劉瑾想到了對策,劉瑾十分有政治鬥爭的經驗,分析認為皇上現在還十分信任內閣,從他們這裡不好攻破;最好是從宦官內部司禮監太監王嶽那裡尋找突破點。所以八虎直接找朱厚照哭訴他們是被冤枉的。劉瑾給朱厚照分析說這個王嶽跟御史穿一條褲子;這次皇上派王嶽去跟內閣討價還價,可結果不但沒有起作用,王嶽回來反而還站在內閣立場說話。就此認為王嶽跟內閣意見早就達成一致。所以斷定除掉八虎是王嶽和內閣等官員的合謀;再說這個王嶽也攛掇皇上玩。這就更說明內閣反對八虎不是反對皇上玩,王嶽也不是在主持公平正義。文官與王嶽合謀真正的目的是剪除皇上身邊的其他信息渠道,最終達到架空皇權的目的。王嶽則可以擁有太監的全部權勢。劉瑾這麼一分析,朱厚照一想是那麼回事,司禮監太監掌握“批紅”的權力;內閣擁有“票擬權”;他們倆要是穿一條褲子,幾乎是想幹什麼幹什麼,沒皇上什麼事了。殺掉八虎其實也是在警告想接近皇帝而不跟官員合作的人。這是朱厚照決不允許的。朱厚照馬上改變主意,對王嶽審問都沒審問,直接貶到南京,內閣大臣劉健、謝遷因此也被迫辭職;接著任命劉瑾為司禮監太監、馬永成執掌東廠、谷大用執掌西廠,這次最終以八虎勝利告終。

隨後開啟了劉瑾主導的變法運動。劉瑾變法內容主要有兩條,一是審計全國財政收支情況;二是丈量土地。發展到明朝中期,官員、軍隊已經極其腐敗,劉瑾的變法主要就是遏制腐敗局面。可也就是這個最終促成了劉瑾的慘死。為了凸顯自己是正義的化身,那些權勢集團(文官集團、武將集團)絕對不會說你劉瑾的變法影響我們貪汙了,而要找許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專權、迫害官員、謀反的罪名。所以真正要劉瑾命的絕對是觸犯他們利益的地方;比如謀反直接影響是皇帝,不是自己(為了促成劉瑾的死亡必須要朱厚照相信劉瑾謀反,但這不是文官等人要劉瑾死的主要原因)。劉瑾自身也有很大的問題就是貪汙,而且貪汙的還不少,應該算特大號貪汙犯;所以作為改革者,一定要管好自己和與自己有關係的人,要不然遲早會被利益集團反攻的,自己落個悲慘的命運。北宋王安石變法雖然失敗了,但王安石自身沒有大問題,那些守舊派也找不到要王安石命的理由,所以王安石才“平安落地”。劉瑾被處死後再也沒有人敢代表皇帝得罪權勢集團了,因為太危險了,整不好就會慘死。同時權勢集團也要大家清楚,只忠於皇帝兒疏遠官員是不行的,皇帝只能保你一時,保不了你一世。文官集團等人會尋找機會反撲的,將你置於死地。

“荒唐皇帝”朱厚照:老子就不按照文官的套路出牌

影視劇照

自此以後武宗也不尋求全面的改革了,開始注重軍事方面的改變了。因為朱厚照十分討厭大臣給自己定的那一套繁文縟節。乾脆自己在皇宮附近修建了一個“豹房”,這裡面有許多飛禽走獸供朱厚照玩樂,但是豹房還有另一個功能,那就是處理政事不受文臣干擾。朱元璋在制定制度上就制定了兩條主線,一條是以內閣為主的行政系統;還有一個完全脫離行政系統的五軍都督府——都指揮司——軍事衛所的軍事系統。這個軍事系統完全脫離行政系統,武將等軍事將領可以直接向皇帝彙報。軍事方面的一些報告作為國家機密是不被公開的。朱厚照自從進入豹房後便不再和大臣見面,豹房裡發生什麼大臣也不知道,軍事方面的信息不知道,皇帝還不跟大臣商量事,所以只能發揮想象力說朱厚照在豹房幹了哪些事。說朱厚照戲玩各種飛禽走獸、淫樂婦女;就是這些都是真的,但也不能說明朱厚照天天在豹房玩,更不能說朱厚照這段時間把朝政荒廢了。從正德五年開始,明朝對蒙古的戰爭改變以前被打成狗的局面,開始出現接連的勝利,《武宗實錄》有這樣的記載。在孝宗的時候邊鎮將領都是龜縮在城裡不敢出戰,等到了武宗時候居然在《武宗實錄》還看到明軍兩次主動偷襲蒙古騎兵的記錄。而且在正德十二年朱厚照偷跑出皇宮親自指揮邊防軍打了“應州之戰”,對手依然是蒙古騎兵。朱厚照這一戰體現出非常好的軍事指揮才能,這場戰鬥打得非常激烈,甚至朱厚照都親自上陣砍人去了,雖然只砍死了一個敵人,那可是真正的蒙古騎兵,可不是個俘虜要朱厚照砍著玩,整不好自己還會被砍了。 明朝歷史上御駕親征的皇帝有數位,朱棣、朱祁鎮、朱厚照都御駕親征過,但是上陣與敵人對砍的只有朱棣和朱厚照。當明軍看到皇帝都來砍人了,那士氣漲的不是一點半點,蒙古沒有獲得一點優勢,最後不得不退卻。這次蒙古騎兵不是主動撤退,是被明軍打退的。跟以前被動挨打的時候根本不一樣。這次應州之戰朱厚照是很有軍事頭腦的,自己偷跑出來玩就遇上蒙古入侵,朱厚照應該早就獲得蒙古近日入侵的情報,御駕親征需要手續審批,能不能過內閣大臣們那一關都不好說。這次用六萬人對決五萬蒙古騎兵,不得不說朱厚照膽量非常大。根據以往經驗,跟蒙古打仗軍隊數量應該是對方的二倍以上才能保證自身安全。這次僅比蒙古騎兵多一點,還打勝了。這也說明明軍的戰鬥力提高了。這樣一位皇帝能說不務正業?難道明朝在朱厚照只顧鬥雞走馬的時間明軍的對外戰爭接連獲得勝利?也就是這樣一位不務正業的皇帝敢於跟蒙古騎兵對砍。可《明史》徹底把朱厚照否定了,所有的事都超荒誕的方向解釋。

也就是在應州之戰後的正德十三年,朱厚照又再次萌生出宮的想法,換上便裝就偷偷的跑出去了,這次主要巡視的是明朝北部邊鎮,從河北一直走到甘肅,朱厚照有車不坐,硬是騎馬。可是朱厚照巡視過哪些地方、做了哪些事都沒有被記錄下來;但是騷擾了幾個民女,分別姓誰名誰、家住何方;在哪裡幹了勞民傷財的事;都記載的明明白白,好像他們一直在朱厚照身邊。朱厚照沒有因為接連出宮荒廢朝政,基本日常政務都委託內閣首輔楊廷和辦理,重要的奏章要送給朱厚照親自處理。楊廷和也是個幹才,朱厚照在外期間朝政也沒出什麼亂子。看來朱厚照還是很有識人之明的。如果朱厚照只顧自己玩,哪會管朝政怎麼樣。也不知朱厚照迷上外出了還是怎麼滴,這次回來後不久就想南巡,大臣們死活不同意,上奏章反對此事,但是沒效果,就集體貴在皇宮門口逼朱厚照放棄南巡計劃,否則跪死也不起來。朱厚照就抓了幾個官員動用了梃杖,被打的有的扛不住回家幾天就死掉的,這又成為朱厚照一大罪狀。但官員們並沒有退卻,接著跪。朱厚照實在沒辦法了就同意取消南巡計劃。大臣們這才起來。雖然朱厚照經常外出但是沒有次次勞師動眾,花費大量錢財,南巡也不會搞隋煬帝那樣的排場,只是帶少許人去,就這官員們拼命攔著。因為理學給官員們對皇帝的認識是皇帝就應該一直呆皇宮裡面,由官員們上奏奏章要皇帝以此來了解自己的國家狀態;是堅決反對皇帝直接與社會經濟接觸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控制皇帝的信息渠道,什麼事該奏報、什麼事該用什麼口吻奏報、什麼事該向皇帝隱瞞都有著一種默契。你皇帝直接去與底層大量接觸,要是知道點什麼不該知道的,查出來腐敗窩案啥的,這肯定是官僚集團不想看到的。所以他們必須豁出去命反對皇帝南巡;再者官員反對皇帝南巡並不具有天然的正義性,皇帝南巡是直接瞭解民生,更有利於做出正確的決策。如果說領導人出行需要花費不少錢財,的確,那現在美國總統每次出訪那花費更是高的離譜,安保成本啥的。如果為了省錢,這些乾脆都省了算了。

再後來江西的寧王造反,這可給了朱厚照藉口,御駕親征平叛,大臣們沒法阻攔,只能同意。聲勢浩大的寧王叛亂硬是在沒有中央支援的情況下被南贛巡撫王守仁打敗了。但朱厚照沒有因此返京,繼續南下,在南京待著將近半年,這麼長時間朱厚照都幹了什麼,史料上沒有記載。但朱厚照在南京接見了已經到達中國的葡萄牙使者。還把這個使者留在了身邊,問東問西的,還帶回了北京,朱厚照對新鮮事物好奇,想仔細瞭解下西方國家的社會。也就是在返回途中,朱厚照在遊玩時一不小心掉進了水裡,雖然很快被救上來了,但是因此生病,不久就去世了。朱厚照此前身體沒毛病,掉水裡應該是少量水嗆進肺裡引發肺炎,現在肺炎不是什麼大病,治療一下就好了。可當時醫療條件低下,導致肺炎越來越嚴重,最後促成了朱厚照的死亡。

“荒唐皇帝”朱厚照:老子就不按照文官的套路出牌

朱厚照跟他父親朱佑樘一樣,是經過國家儲君制度嚴格培養出來的皇帝,也就是理學思想培養出來的。對明君聖主那一套理論十分相信的。最初應該是十分信任大臣的,可是大臣一直搞政治鬥爭,打擊異己勢力,還試圖架空自己的權力。再回看孝宗治下的明朝國力衰弱、土地兼併問題嚴重,被蒙古任意欺凌的現實,朱厚照最終決定與官僚集團徹底決裂,不惜擺出一副玩世不恭的姿態,就不按照官員們給安排的套路出牌。在官員眼中朱厚照就是一個兒戲君王。朱厚照這才徹底對官員失望,決定重用宦官集團;啟用劉瑾進行改革:審計財政、丈量土地、澄清吏治等。可是文官集團找準一切機會攻擊朱厚照支持的劉瑾,劉瑾的嚴重腐敗行為即成了文官攻擊的突破口,又要朱厚照對劉瑾十分寒心。經過文官們的添油加醋的準備下,劉瑾被凌遲處死。這時的朱厚照並沒有重新信任大臣,反而自己建立了豹房把自己和大臣隔離開。朱厚照馬上功夫還是很不錯的,可以上陣殺敵。在豹房既供自己玩樂;更重要的是朱厚照進入豹房後專心抓軍事,練習騎射。才有了後來的應州之戰。這都說明朱厚照不是一個荒唐皇帝,朱厚照在位期間明軍的戰鬥力比孝宗時期得到大大的提升。這不是朱厚照幸運碰出來的,而是他自己做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