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被禁2年的百草枯還在售賣,喝了這藥真的必死無疑了嗎?

“喝下百草枯的病人,多半都是因為和家人、朋友賭一時之氣,但隨後而來的痛苦,會讓他們覺得簡直生不如死。“

一位急診科醫生在和春雨君談到百草枯時,突然也變得異常沉默。因為他們見到大部分因百草枯中毒的病人,在到達醫院時就已經錯過了黃金搶救時間。

被禁2年的百草枯還在售賣,喝了這藥真的必死無疑了嗎?

(圖片來自圖蟲創意圖庫)

幾天之內,醫務人員只能眼巴巴的看著,一個能說會笑的病人變成了連呼吸都困難的患者,但醫生卻沒有任何辦法留住他們的生命,只能通過各種醫療措施減輕患者的痛苦。

百草枯的毒性到底有多大?

正因為百草枯的毒性巨大,2016年7月1日,國家已經明令禁止百草枯水劑的使用和出售,但迄今為止快兩年了,仍有許多不法店鋪和企業在生產和售賣“百草枯”。

一部分商家為了牟利,偷偷將百草枯改名為“敵草快”出售,然而這也僅僅是換湯不換藥而已。

被禁2年的百草枯還在售賣,喝了這藥真的必死無疑了嗎?

事實上對於草來說,百草枯可是天生的剋星,早在1962年,它就已經作為除草劑投入生產使用了,但對於人體而言,它是一種劇毒毒物,成人的致死量只在5~15ml(20%水溶液)或40mg/kg。

被禁2年的百草枯還在售賣,喝了這藥真的必死無疑了嗎?

​(圖片來自圖蟲創意圖庫)

截至目前為止,百草枯導致人體中毒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就像武俠小說中經常用到的劇毒一樣,百草枯至今無藥可解。

迄今為止,國內外醫學界已知的百草枯的毒作用機制包括:

  1. 氧自由基損傷:在肺內積聚的百草枯經過氧化還原途徑生成活性氧、氧自由基、羥自由基損傷細胞,並使細胞懟損傷更為敏感;
  2. 線粒體損傷作用:大劑量百草枯可誘導線粒體內膜 脂質過氧化反應,使線粒體膜通透性增加,內膜去極化。
  3. 對基因的作用,導致基因的異常表達或啟動細胞凋亡途徑,引起 DNA 的氧化性損害;
  4. 對酶的作用:直接影響酶 (如還原酶) 的活性或其他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蛋白質活性。
  5. 對神經系統的作用:百草枯可以通過中性氨基酸轉運蛋 白穿透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從而產生帕金森徵樣症 狀。
  6. 對內分泌系統的作用:百草枯有著系統性應激源的作用,慢性低劑量百草枯反覆暴露,可以影響人體應激激素和海馬的功能。

大家單單從以上這些危害就能發現,百草枯的危害就遠非一般除草劑可比,曾有醫生將這種毒物稱之為“死亡收割機”。

正因為沒有特效的解毒藥,口服百草枯中毒的人多半會死於呼吸衰竭或多臟器功能衰竭。

喝了百草枯的人,還能救活嗎?

“喝了百草枯,就像在等待一場活埋,嘴巴、嗓子都已經爛掉說不出話來,肺也喘不上氣來。”

多數喝了百草枯的病人躺在醫院的病床上都會後悔,相比較其他試圖自殺的方式,百草枯所帶來的痛苦更加讓人絕望。

被禁2年的百草枯還在售賣,喝了這藥真的必死無疑了嗎?

(圖片來自圖蟲創意圖庫)

百草枯(或者說敵草快)是現在臨床醫生最不想見到的毒物之一,因為一般中毒的患者存活率極低,預後極差。

對於口服百草枯的患者來說,雖然身體在第一時間沒有出現不適,那也應當立即趕往醫院進行救治。因為服用的劑量、中毒的時間及器官功能狀況,等都有可能會影響後續的治療效果。

醫生只有在組織細胞尚未攝取百草枯達到足夠的致死劑量之前,採取醫療措施減少人體的吸收和毒物的排出,才有可能保住患者的性命。

珍愛生命,那就放下手中的百草枯吧,相信我,漫長的等死過程,遠比死亡本身更讓人崩潰。

參考文獻:

GilH W,Kang M S,YangJO,etal.Associationbe- tweenplasmaparaquatlevelandoutcomeofparaquat poisoningin375paraquatpoisoningpatients[J].Clin Toxicol(Phila),2008,46:515-518. Dinis-OliveiraRJ,DuarteJA,Sánchez-NavarroA,et al.Paraquatpoisonings:mechanismsoflungtoxicity, clinicalfeaturesandtreatment[J].CritRevToxicol, 2008,38:13-71.

SenarathnaL,Eddleston M,WilksM F,etal.Predic- tionofoutcomeafterparaquatpoisoningbymeasure- mentoftheplasmaparaquatconcentration[J].QJM, 2009,102:251-259.

蔣臻,曹鈺.急性百草枯中毒氧療的爭議與進展 [J]. 臨床急診雜誌,2017,18(3):161-165.

聶時南,黃昌保.百草枯中毒診治:現狀與前景[J].臨 床急診雜誌,2016,17(5):329-33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