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80年代的人印象中的滻灣街,在年輕一代的眼裡就

像一個謎!大多停留在聽上一輩人說的層面上。

如今又有多少人好奇,想知道那些舊事?也許我們會覺得,那個年代離我們好遠!畢竟,滻灣街的輝煌不再!

我也是偶爾聽父親說,滻灣街曾是新會最熱鬧的地方……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父親說的那些舊事

80年代的滻灣街非常熱鬧

當年父親還參加過龍舟比賽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滻灣街的現在

初見滻灣,走進滻灣

找尋滻灣的舊跡

父親說,通往滻灣的橋在新橋紅綠燈處,原來我每天都經過,此時地下的河水在流動,只是上面不再是船,而是各種車。

曾經河的兩岸站滿觀賽和歡呼的人,河中賽龍舟的隊伍竭力競賽……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這裡是新會市整治會城河(滻灣地段)辦公室,鏽跡斑斑的鐵閘和“特別”的牆身,也許和以前一樣,不過裡面已沒有人在辦公了吧!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父親說,滻灣段是會城河覆蓋的最後一段,那年是1998年,距離現在已經過去整整20年。

人們印象中的滻灣80年代盛況,現在已經看不到,也許不變的是,這裡仍是一個做副食批發的地方。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走過都會聞到一股海藻、鹹魚乾和各種雜糧的味道。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一些老店的原名,經過多年風雨侵蝕,誰還記得原來寫的是什麼?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這些飽盡滄桑的老建築,雖然窗框鏽跡斑駁,牆上有些脫落,但這都是一個時代的印記。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滻灣街兩樓之間的天橋。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藥名組成的商鋪門聯,字有些被遮蓋了。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也許曾走過很長的街,滻灣街不算太長,從一條橋起走到另一條橋止,不過幾百米。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而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會城河的河水正流淌。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轉彎來到永安街,原滻灣部分商家搬到了這裡。雖然不知道是哪一些,但這條路大多是做批發的。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這裡每天還是會有很多貨車進進出出,也有很多小商小販在這裡進貨,一切似乎跟以前一樣,但又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也許是每個人對滻灣獨有的回憶吧!

滻灣街的內巷

鼎鼎大名的陳夢吉的故里

約有兩百多年曆史的老李大屋

如果不刻意瞭解,我想我不會知道滻灣街大康裡(又稱陳家巷)是陳夢吉的故里,那個清末廣東民間第一狀師,四大訟師之首,敢稱“扭計祖宗”的名人,曾住滻灣街。

關於他的故事有很多,其中一個我們應該都知道,“講的是衙門刁鑽師爺方唐鏡與訟師陳夢吉交鋒發生的故事。”其故事已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原大康裡已被拆除,所以陳夢吉的住處並沒有找到,不過我聽聞巷內有一個叫“老李大屋”的建築已保留約兩百年,曾在這裡居住過的人說的。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就是這家!門口看起來很莊嚴,一扇上了“年紀”的門,貼著門神。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屋側有關於它的簡介“老李大屋”,而我瞭解到的只有這裡曾是大戶人家,在第康裡沒有誰是不認識,不過現在應該是外來人口租住的地方。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我不禁想,曾走過了詩書街和幸福路,那些已變成了城中村!它們的改變也許是從在一戶戶原住的街坊搬走,一群群外來人口入駐開始吧!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到最後,不知還有誰會想了解那些舊事?也許只有這些老建築保留下來,才會有人偶爾想起它……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高第裡,滻灣街裡的一條小巷,也是我看到的第一條寫在大理石上的巷名。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走進巷內你會發現,這裡大多人去樓空,很多房子已岌岌可危,你也會看到很多房子之間只有一牆之隔,也許更多的是鄰里鄰居相互幫助的心的距離吧。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牆身的大理石凳,也許以前家家戶戶聚集聊天的地方!我想會是一手拿著新會葵扇,一手拿著茶杯或者飯缽。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聽父親說,這裡的老建築和仁壽路騎樓的建齡相近。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閒逛了一圈,正準備離開的時候,捕捉到兩間用貝殼和生蠔殼蓋的房子。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根據史書記載,當年開挖會城河時,擴建的城牆也是用蠔殼做的。而古人也曾利用在地下挖出的蠔殼,以及食用後剩餘的蠔殼,建造水井、房屋、城牆甚至墳墓。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現在整個城郊村僅存的蠔殼屋已經不多,昔日的“蠔宅”,現也淪為危房,寂靜的巷子也許只有每天上學或放學的學生經過時,才顯得有些生氣。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慵懶的貓躺在窗沿邊,像似在乘涼,黑白黃的毛色和周圍的環境融為一起,我想它應該是一名“住客”。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修修補補的藤椅,帶有年代感的“大碌竹”,像是回到了80年代。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關於滻灣街,每代人都有自己的記憶,我聽父親說,父親聽別人說,從書上看或從檔案裡找,也許都不及坐在小板凳上聽爺爺說,那些關於滻灣街的舊事!

不知你記憶或印象中的滻灣是什麼樣的?來留言區,我們一起聊一聊。

悄悄告訴你,我初識滻灣是源於那道晚霞!你呢?

江門城事:這曾是新會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隨記憶一起漸漸淡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