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把比特幣當貨幣,是理工男特有的愚蠢

認為比特幣會成為貨幣的人,根本不懂貨幣!

或者說好聽點,他們有著跟奧地利學派一樣的貨幣主(You)張(Zhi)。

把比特幣當貨幣,是理工男特有的愚蠢

我不打算討論前兩天360發佈的EOS不安全事件,並以此推導區塊鏈的安全風險。因為有矛就有盾,世界是這樣,技術概莫能外(區塊鏈難道不屬於這個世界嗎?)我這裡要談論的,只是比特幣的理想。

炒比特幣的人不一定有理想,但比特幣是有理想的。中本聰的白皮書原文把它稱為“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交易系統”,就是數字貨幣。

理工男為什麼會固執地認為比特幣是一種未來的貨幣,甚至於最佳的貨幣呢?就因為有堂堂的奧地利經濟學派替他們撐腰。當然,不是說奧地利經濟學派哪位經濟學家有站出來說支持比特幣,而是奧地利學派的貨幣理論支撐了理工男們的機械思維。

把比特幣當貨幣,是理工男特有的愚蠢

有人可能要問,什麼是奧地利學派?簡單說,就是西方經濟理論流派當中的自由派市場經濟。從這個角度說,我也是奧地利學派的追隨者。不過出問題的並不是他們的市場經濟理論。包括市場、價格、邊際效應、機會成本等等內容,在我看來都很好,都沒有問題。出問題的是他們幼稚的貨幣理想。

除了剛才說的市場自由之外,在貨幣主張上,奧地利學派提倡銀行私有,提倡貨幣自由,反對貨幣增發,反對通貨膨脹,反對信用貨幣,反對準備金銀行制度。

那麼這樣看來,是不是無論從上述哪一點進行比較,比特幣都完美貼合了奧地利學派的貨幣主張?是的。但非常諷刺的是,奧地利學派名著、許爾斯曼的《貨幣生產的倫理》一書,不僅批判信用貨幣,倡導迴歸金屬本位的自然貨幣,而且恰恰對電子貨幣、數字貨幣、虛擬貨幣持完完全全的徹底否定態度。

好吧,我先替比特幣開脫一下。從結構上講,比特幣是想通過算法設計,模擬黃金的本位性質。這一點是比特幣被理工男讚賞的原因,同時也是最符合奧地利學派貨幣烏托邦的特質。所以我們可以說,這是因為《貨幣生產的倫理》成書當時,還沒有出現比特幣算法的原因。假如我們拋開虛擬數字空間和現實空間的隔閡,那麼比特幣完全符合奧地利學派關於(金屬本位)自然貨幣的全部要求。

那麼奧地利學派的貨幣理想究竟可不可行?我們為什麼要廢棄黃金本位制?為什麼要廢除佈雷頓森林體系?答案非常簡單:因為它們完全無法滿足社會生產的發展需要。

二戰以前的生產,是資源決定論的生產。簡單說就是資源的輸入決定產出的多少。如果有存量1萬單位的貨幣(姑且叫它“1萬塊”),對應總量1萬單位的產品,OK,沒問題。如果這1萬塊的產品循環消耗,即每生產1千塊新產品,消耗掉1千塊舊產品,OK,沒問題。在這樣的流通過程中,1萬塊錢就夠用了。所以在資源決定論的大前提下,自然貨幣(西方的金、銀本位或是中國的銀銅複本位)基本能夠滿足人類的貨幣需求。金銀銅本身也是自然資源,具有(大體上)不可消滅、不可偽造的穩定屬性,這也是比特幣在概念上推崇和用算法進行模仿的屬性(即用總量有限模擬礦藏、分用布記賬模擬不可偽造)。

二戰以後,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工業製造的效率越來越高,資源耗用率越來越低,尤其零邊際成本的軟件、互聯網等等的出現,使得生產的範疇極大地拓展開來,逐步脫離、甚至完全拋棄了自然資源的束縛。這個時候,新的生產源源不斷,遠遠超出人類的消耗,1萬塊錢今年要用來流通1萬單位的產品,明年就要用來流通2萬單位的產品,可能10年之後就要用來流通10萬單位的產品。那麼,這個過程對應的就是產品(成為商品以後)的降價,或者貨幣的升值,。這是同一過程的不同表達而已。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通貨緊縮”。

許爾斯曼在他的《通縮與自由》一書中聲稱,“如果我們的目的是為了維持和在必要時恢復一個自由的社會,那麼通貨緊縮是唯一可以接受的貨幣政策”。許爾斯曼的謬誤在於,他理想化地看待了一般緊縮過程,假設了通縮之後流通的正常進行。但是,人類有著非理性的趨利性,如果看到貨幣升值,現在1塊錢只能買1塊錢的東西,10年之後,1塊錢能買10塊錢東西,那你是選擇花掉這1塊錢呢,還是選擇保存起來不花掉(即囤積)?

為什麼我們要把貨幣叫做“流動性”?因為貨幣的本職工作是交換媒介,它必須在產品之間流動,才能成其為貨幣,產品也才成其為商品。一旦減緩流動,經濟就會蕭條,一旦停止流動,經濟就會崩潰。

所以在社會生產飛速發展的壓力下,即使是間接本位制的準備金銀行系統也無法繼續支撐流動性的需求。原來的1萬塊錢根本不能維持流動,只有用2萬塊錢對應新生產的2萬單位的產品,用10萬塊錢對應10萬單位的產品,才能保持生產的持續。所以我們廢除了全球範圍自然貨幣的本位制,佈雷頓森林體系由此消滅。

把比特幣當貨幣,是理工男特有的愚蠢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因為憎恨通貨膨脹和金融危機而發明的比特幣,堅持黃金本位的基本架構,想扮演未來的貨幣角色,只能是理工男的一廂情願。金融風暴確實有貨幣超發不可推卸的責任,但那是監管無方的代價,並不能靠迴歸自然貨幣的本位體系來解決。

把比特幣當通貨,它的緊縮問題甚至不需要討論東西降價、人們拒絕消費這些內容,僅僅討論貨幣囤積就夠了。一個每天升值的東西你不囤積嗎?你傻呀?雖然比特幣的投資者只想把它當成股票來炒,但理工男的理想是要它成為貨幣,而不是成為股票。股票可以持股待漲,貨幣不行。持股可以分紅,持幣就是消滅流動性。

我不是第一個討論比特幣的通貨緊縮悖論的人。我知道比特幣的支持者會強調它的技術優越性,即無限分割能力(這一點滿足了許爾斯曼的貨幣“替代”)。但只要它是持續升值的,持有者便傾向於囤積。1萬個幣囤積90%(9千個)下來,只剩1千個流通;那麼即使為了恢復流動性,而將這1千個比特幣分割成1萬個0.1個,每個幣仍然升值了十倍;升值導致又有90%(9百個)幣被囤積,只剩下1百個在流通;繼續分割,導致繼續升值,導致繼續囤積……我知道它可以被無限分割,但分割-升值-囤積也是一個無線循環。你知道古希臘詭辯家的龜兔賽跑嗎?就是那個所謂兔子永遠追不上烏龜的阿吉利斯悖論。

理工男都知道,所謂兔子永遠追不上烏龜,是因為古希臘沒有極限概念,沒有微積分數學。現在你知道了,取個極限,兔子分分鐘攆殺烏龜;同理,比特幣成為貨幣的結果就是:市場上再沒有比特幣。

我沒有說比特幣不是一個很好的投資品。對於投資者來說,能在投資中升值、能在投機中獲利的,就是好的投資品。它只是永遠也不可能成為真正的貨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