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蔡少芬怒了,這樣的玩笑千萬不能對孩子開!

最近在看親子節目《不可思議的媽媽2》,節目一開始就被蔡少芬和她的兩個寶貝女兒湯包姐妹圈了粉。

蔡少芬怒了,這樣的玩笑千萬不能對孩子開!

但第一期快結束時,看到裡面的測試環節,卻讓人覺得很生氣。

在那期節目裡,參加的孩子都被安排了一個特殊的任務——在心愛的玩具和代表媽媽的“媽媽陪伴卡”之間做出選擇。

參加節目的其他幾個孩子:小魚兒、七寶、伊萊雖然也很喜歡手中的玩具,但是他們最後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媽媽陪伴卡”。

而湯包姐妹在面對工作人員的詢問時卻做了不一樣的選擇

蔡少芬怒了,這樣的玩笑千萬不能對孩子開!

姐妹倆幾乎都不約而同的放棄了陪伴卡,選擇了玩具。

蔡少芬怒了,這樣的玩笑千萬不能對孩子開!

工作人員看到姐妹倆的選擇後,解釋說:“如果你選擇了陪伴卡,媽媽就可以陪你;如果你選擇了玩具,媽媽就不能陪你了。只能選擇一個。”但姐妹倆依然開心地抱著玩具,不改初衷。

於是,工作人員當著姐妹倆的麵粉碎了“媽媽陪伴卡”,然後告訴姐妹倆“媽媽陪伴卡”碎了之後,接下來幾天媽媽都不能陪伴她們。

蔡少芬怒了,這樣的玩笑千萬不能對孩子開!

蔡少芬怒了,這樣的玩笑千萬不能對孩子開!

姐妹倆的表情這時才變得凝重起來。

蔡少芬怒了,這樣的玩笑千萬不能對孩子開!

猶豫了一下,妹妹怯怯地開口問道:“但是不是,在香港可以,可以找媽媽?”

蔡少芬怒了,這樣的玩笑千萬不能對孩子開!

蔡少芬怒了,這樣的玩笑千萬不能對孩子開!

工作人員再次肯定地強調:“媽媽已經‘碎’掉了。”

蔡少芬怒了,這樣的玩笑千萬不能對孩子開!

遊戲剛開始的時候蔡少芬一直都在笑

蔡少芬怒了,這樣的玩笑千萬不能對孩子開!

看到這裡她的表情已經變了,變得有點哀傷凝重,她說妹妹要哭了

蔡少芬怒了,這樣的玩笑千萬不能對孩子開!

蔡少芬怒了,這樣的玩笑千萬不能對孩子開!

兩姐妹這時才真的緊張起來

蔡少芬怒了,這樣的玩笑千萬不能對孩子開!

很快,懂事的姐姐悄悄在耳邊說了一句,妹妹猶豫了一下,不確定的說:“但是,是假的。”

蔡少芬怒了,這樣的玩笑千萬不能對孩子開!

工作人員繼續不死心地說:“但是你們也選了,是真的。”

蔡少芬怒了,這樣的玩笑千萬不能對孩子開!

妹妹堅持說:“可是因為媽媽都沒死……這個是假的……但是我想跟媽媽一起……我真的想……”

蔡少芬怒了,這樣的玩笑千萬不能對孩子開!

蔡少芬怒了,這樣的玩笑千萬不能對孩子開!

蔡少芬怒了,這樣的玩笑千萬不能對孩子開!

蔡少芬怒了,這樣的玩笑千萬不能對孩子開!

說到最後,妹妹的眼淚開始忍不住地往下流。

蔡少芬怒了,這樣的玩笑千萬不能對孩子開!

看到妹妹的表情,真的很讓人心疼啊!被安排看直播的蔡少芬看不下去了,小跑著趕到拍攝現場,把兩個女兒緊緊地摟在懷裡,一個勁地安慰:“媽媽沒死,媽媽沒死,媽媽不會離開你的。媽媽在這裡,不用怕!”

蔡少芬怒了,這樣的玩笑千萬不能對孩子開!

蔡少芬怒了,這樣的玩笑千萬不能對孩子開!

兩個女兒的擔憂和害怕終於在媽媽的擁抱和親吻中化解。

對於節目組這樣的設置,說實話,挺傷害孩子的,或許他們的初衷是想讓孩子學會珍惜媽媽的陪伴,但對於孩子來說,卻很容易留下心靈的傷害。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自己最最重要的人,尤其是媽媽,更是孩子安全感的所有來源。

如果把一個家族比喻成一棵大樹的話,我們每個人與生育我們的父母(原生家庭)組成的這個家,就是這棵大樹上的一個小樹枝。父母對子女源源不斷的愛,是大樹成長的動力,給予了這顆大樹不斷生長的養分。這份愛是與生俱來的,是孩子在世界上永遠不會失去的東西,將伴隨孩子一生。

孩子在小的時候,媽媽是他們的一切,他們藉由媽媽的眼睛看見了自己。當孩子一天天長大,意識到媽媽和自己是兩個人時,她們會害怕與媽媽分離。所以6個月以後的嬰兒,每次與媽媽分開時,就會出現分離焦慮。

他們這個階段還不能確定媽媽離開後會回來,所以即使只是分開一會會,他們也會大哭大叫。

如果每次媽媽與嬰兒分開時都能耐心的告訴她,媽媽什麼時候會回來,並且做到在約定的時間準時出現在孩子面前,孩子慢慢就會知道,自己即使與媽媽分離,即使看不到媽媽,媽媽也會回來,她都會安心。

但是,如果告訴孩子媽媽不要她了。孩子內心就會失去所有的安全感來源,她會認為自己被拋棄,被家庭隔離在外,這是孩子最害怕的事情。

去年曾經有一則悲慘的新聞,一個6歲的女孩,在弟弟滿月酒上,因為有人開玩笑地對她說:“媽媽有弟弟了,以後不要你了!”孩子信以為真,在大家吃飯時,悄悄將弟弟從6樓的陽臺扔下!從這則悲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句話的殺傷力有多大!

任何人、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用“你媽不要你了”這句話與孩子開玩笑!

身為成人,不能隨便用這句話與孩子溝通。身為父母,更是絕對不能在孩子頑皮、不聽話、哭鬧的時候以此為要挾,對孩子說:“我不要你了!”

當父母對孩子說出“我不要你了”這句話時,無疑是把孩子排除在家庭之外。當樹枝被折斷(家庭不再完整),孩子就會失去大樹整體的支持與力量。這對孩子的心靈成長是最大的扼殺。

即使是一個成年人,面對父母以斷絕親子關係為要挾時(如在伴侶的選擇上,必須做出要伴侶還是要父母時),都一樣會為之語塞傷心,甚至忍痛就範,更何況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

或許有些媽媽會說:我只是嚇唬孩子,並不是真的要拋棄他呀。是的,我們很多人對孩子說這些話的時候,都是以此為要挾的手段,甚至可能是無意識說出來的。

然而,孩子並不會理解父母言語間的真實意圖,他只會記得“爸爸媽媽不要我了”帶來的恐懼與害怕。看看蔡少芬女兒的反應大家就會明白,這句話的殺傷力有多強。

即使很多成人,當面對自己喜愛的對象時,如果這個對象恰恰是父母不喜歡的人,當父母以把他逐出家門為要挾時,他都可能屈從,放棄自己心愛的人。我們就能知道,就算是成人,內心也是害怕媽媽不要自己的!所以對於不諳世事的孩子,這句玩笑話絕對不能輕易說出來。

有些媽媽或許會說,我對孩子說過這句話,沒什麼用。出現這種情況有兩個可能,一個是你與孩子的親密關係出現了問題,你們平常的親子互動有一定的問題,在孩子心目中,媽媽並不是最重要的那個人。另一個可能性是這句話說得太多,孩子已經識穿了你的謊言:他知道你捨不得扔下他。

無論哪一種情況,對親子關係都是一種傷害。因為孩子承受了巨大的傷痛,在他的潛意識深處早已埋下了深深的恨意。孩子一天天地長大,當終有一天擁有足夠強大的力量時,他就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父母:你小時候不要我,我長大了也可以不要你!這也是現今很多親子關係完全破裂的原因之一。

說到這裡,有些媽媽或許會擔心,如果已經出現這個問題要怎麼彌補呢?

其實蔡少芬已經給出了很好的示範。如果真的不小心傷害了孩子,就及時地補救,當孩子聽到別人的玩笑話時,媽媽一定要親自鄭重地告訴孩子,媽媽任何時候都不會不要他!

如果因為種種原因,不能讓孩子與媽媽聯繫,這個時候一定要很鄭重地告訴孩子,暫時我們可能見不了媽媽,把能夠與媽媽見面的準確時間告訴孩子。絕對不能為了自己省事,就隨便糊弄孩子。隨便糊弄可能會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陰影。

當然,父母如果自己說了,也一定要及時地向孩子認錯哦!

在孩子的世界裡,媽媽就是天,就是地,就是孩子的一切。“媽媽沒了”,或者“媽媽不愛我了”,其嚴重程度相當於天崩地裂。不僅僅是難過,簡直就是絕望。

在任何情況下,不管自己多麼生氣、憤怒,都請避免說出這句傷害力巨大的話。

——END——

【60分媽媽月華】暢銷育兒書作者,國家級兒童心理諮詢師,著有《別等孩子長大了才後悔你現在做得太多》。專注寶寶的吃喝拉撒,生長髮育,學習力培養及身心成長,也關注媽媽的心靈成長,健康的母嬰關係才能培養出更加傑出的寶寶。如果你想孩子身心靈都能更健康,關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