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阿里電商業務日賺4.2億,螞蟻金服三成股權價值1300億

阿里電商業務日賺4.2億,螞蟻金服三成股權價值1300億

美東時間1月31日(北京時間2月1日晚),阿里在開盤前公佈了2018財年Q3財報。由於阿里財年截至每年的3月31日,此次公佈的是2017年Q4財報。

根據財報,2017年Q4阿里營收、淨利潤分別為830億和233億,同比增幅分別為56%和36%。

關於即將結束的2018財年(截至於2018年3月31日),阿里CFO武衛預計營收將同比增長55%~56%,即2454億~2470億之間。

電商業務日賺4.2億

2017年Q4,阿里核心電商業務營收732億元,同比增長56%。較2015年Q4增長128%。

電商業務營收呈明顯的季節性,2015年Q4的321億、2016年Q4的466億,均是該年峰值。

由於新興業務的崛起(雲計算、數字文娛等),電商收入在總營收中佔比“緩慢而堅定”下降。

2015年Q4電商業務營收佔比為93%。兩年後的2017年Q4,電商業務營收佔比已降之88%。

阿里電商業務日賺4.2億,螞蟻金服三成股權價值1300億

電商業務盈利能力依然十分強大,2017年Q4息稅前利潤(EBITA)達385億,較2015年同期增長86%,但息稅前利潤率卻從65%降到53%。

阿里電商業務日賺4.2億,螞蟻金服三成股權價值1300億

2017自然年,電商業務總營收1943億,同比增長35%。季度增速快於年度增速,說明電商業務在提速。

對於電商業務,阿里採取兩方面的策略:

一是運用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提高用戶活躍度、轉化率,改善購物體驗並提高生態體系的峰值處理能力。

截至2017年末,淘寶APP年度活躍用戶達到5.15億。12月份移動端MAU達到5.8億。財報將之歸功於個性化推薦及創新的商展示方式。

2017年“雙十一”訂單處理峰值達每秒32.5萬個(2016年為17.5萬個);共完成15億筆支付(較2016年增長41%),配送包裹8.12億個。

二是踐行“新零售”。盒馬鮮生是令人矚目的“試驗田”,截至2017年末已開出25家店鋪。另外一個重要事件是224億港元領投大潤發母公司。阿里聲稱將運用互聯網技術“武裝”大潤發440家門店。

非電商業務日虧3600萬

2017年Q4,非電商業務營收合計達97.8億,佔總營收的12%。其中數字文娛、雲計算營收分別為54億和36億。

阿里電商業務日賺4.2億,螞蟻金服三成股權價值1300億

2017自然年,雲計算、數字文娛、創新業務營收分別為112億、118億和32億;同比增幅分別為101%、52%和-14%。雲計算業務增長最強勁,創新業務負增長、或面臨重大調整。

2017年Q4,雲計算業務EBITA虧損率為5%,較2016年同期降低0.2個百分點。與2015年虧損41%的局面不可同日而語。

可以看到,阿里雲試圖通過設備設施投入、市場拓展、經濟效益三個維度的調控,既要滿足投資人的期待又不對整體業績形成太大拖累。

投入必不可少,要高增長就得多讓利,又不能無節制燒錢。最近六個季度,阿里雲營收同比增速保持在100%上下,EBITA虧損率控制在5%左右。

阿里電商業務日賺4.2億,螞蟻金服三成股權價值1300億

數字文娛版塊核心是視頻網站。2017年Q4,阿里數字文娛版塊收入54億,EBITA虧損22億,虧損率41%。目前BAT旗下視頻業務都在鉅虧,百度比較吃力,阿里、騰訊“還好”。娛樂是被寄予厚望的產業,誰都捨不得放下。

阿里電商業務日賺4.2億,螞蟻金服三成股權價值1300億

創新業務營收停滯不前,虧損沒有收窄跡象。2017年Q4,EBITA虧損超過10億,虧損率達130%。應該說到了“窮則思變”的關口,預計不久會有所調整。

阿里電商業務日賺4.2億,螞蟻金服三成股權價值1300億

2017年Q4,非電商業務的EBITA虧損合共相當於電商EBITA的8.8%,盈虧相抵後總EBITA為362億,利潤率達43.6%(EBITA)。

阿里電商業務日賺4.2億,螞蟻金服三成股權價值1300億

一言以蔽之,阿里從電商賺的錢裡拿出不到十分之一,投入雲計算、數字娛樂等新興業務。

在發佈財報同時,阿里宣佈根據2014年簽署的交易協議,將以“與螞蟻金服相關的專有知識產權”換取螞蟻金服33%股權。這顯然是螞蟻金服申請上市前最重要的一次股權變化。坊間猜測有可能採取A+H方式。

截至2017年12月31日,阿里無形資產賬面值為271億,假設其中100億“與螞蟻金服相關”,這是獲得螞蟻金服33%股權的成本。目前螞蟻金服估值已達4000億,IPO後市值預計在1000億美元左右,阿里將獲2000多億投資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