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 從「戰狼2」到「藥神」我等著看她成為第一個百億級配角

「我不是藥神」的升溫還在繼續。

升溫的不僅是電影,還有演員。

演技一直都很在線的山爭大叔,將面對法與情取捨艱難的人民警察完美詮釋的週一圍。

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譚卓和章宇。

當然,還有那個一心想做好自己,拒絕出演「愛情公寓」,為了演好角色每天不間斷用跳繩來減重的王傳君。

對於電影來說,一個優秀的故事非常重要,可是演員的分量也是舉足輕重。

故事決定了電影的高度,而演員的演繹則決定了這個故事的完成度。

如今「藥神」上映八天,票房接近19億,每一位粉絲都在期待它續寫「戰狼2」的票房神話。

從「戰狼2」到「藥神」我等著看她成為第一個百億級配角

「戰狼2」票房56億,如果「藥神」能夠頂住這個國產爆款月,一路走下去票房真的達到了40億的話。

那麼其中一個演員,直接就和百億級畫上了等號。

這個人就是「藥神」中那個患白血病的老奶奶,她就是——

葦青

從「戰狼2」到「藥神」我等著看她成為第一個百億級配角

在「戰狼2」中“冷鋒與戰友一起護送俞飛的骨灰回家。

正好遇見拆遷隊強拆俞飛的家,俞飛的老孃衝著挖掘機哭喊:

我不能讓我的兒子回來找不到家!

相信當時不少腹黑粉都有被這一幕深深地震撼到。

從「戰狼2」到「藥神」我等著看她成為第一個百億級配角

在「藥神」中她拉著週一圍的手說:

四萬塊的藥,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人也被我吃垮了

見著週一圍不說話又補上一句:

誰家還能沒個病人呢?你就能保證你一輩子不生病嗎?

拉手,仰起頭,祈求的語氣,臉上的每一個神情、每一個細小的反應都很到位。

戳中了觀眾們的一大淚點。

從「戰狼2」到「藥神」我等著看她成為第一個百億級配角

雖然在兩部片子中她的戲份都只是有短短的幾分鐘。

但是這兩個角色的戲絕對稱得上高質量。

可以肯定地說她對這兩個苦情角色內心的把握是很到位的。

然而這並不代表她只能掌控影視作品中那些苦情角色。

話劇小品演員出身的她,一直到了退休才進入影視圈。

「炊事班的故事」中的毛孩媽媽,「王貴與安娜」中的王貴母親,「武林外傳」中不肯搬遷的老母親,「全家福」中的劉氏,「而立之年」中曹百萬的母親。

"過來人"們可能不知道她的名字,也可能忘記了她的長相。

但是隻要提起這些角色,看過的人一定都還記得。

從「戰狼2」到「藥神」我等著看她成為第一個百億級配角

形象反差最大的還要數「河神」中的張神婆。

剛開始現身便是神秘的白衣斗篷,驚豔的濃妝造型,嘴裡唸叨著拜河禱詞。

結合飽含滄桑的嗓音,自然而然給人一種莊嚴肅穆之感。

這個神婆時而一副頑皮老小孩兒的模樣,時而一副滿肚子壞水的樣子。

當時就有不少網友誇讚"老戲骨演技接地氣,演什麼像什麼"。

從「戰狼2」到「藥神」我等著看她成為第一個百億級配角

想要演好一個角色的關鍵就在於觀察和體會。

當年唐國強在研究諸葛亮這個角色的時候,面對武侯祠的碑文大哭,之後塑造出了深入人心的諸葛亮。

這便是體會。

葦青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曾經說過,她曾經仔細觀察過布達拉宮和尚們唸經的升調和降調是如何處理的。

然後她把這種方式用到神婆的角色當中。

這便是觀察。

正如葦青接受採訪時說的:

想要戲好必須要特別努力,平時要多注意觀察生活,仔細生活,這樣才能把臺詞表達得準確,達到自己的滿意。一定要抓住角色的魂,只有這樣才能打動觀眾。

從「戰狼2」到「藥神」我等著看她成為第一個百億級配角

當初葦青應邀參演的時候,徐崢答應給她十萬片酬。

可是之後「藥神」超預期的火爆,剛上映三天票房就超了3億。

在加上人們都看到了葦青在劇中的表現,一時間不少網友都表示徐崢10萬給少了。

當媒體問及這件事時,她說的不是"這個錢使我們當初談好的"也不是說"這就夠了"。

而是隻說了三個字——

謝謝他。

從「戰狼2」到「藥神」我等著看她成為第一個百億級配角

雖說面對記者的問難,是一個有腦子的人都不會當場撕逼。

可是從她的回答中,我們看得出低調和謙遜。

和電影的成功相比,「藥神」導演和演員全體都沒有膨脹,素質更加讓人感覺欣慰。

我們所希望的導演和演員都是劇中戲多點,劇外戲少點的樣子。

可是偏偏有一個無處不在的導演就是偏愛在生活中給自己加戲。

話說這個畢志飛真的不應該去做導演,因為他的天分明顯在營銷領域。

在「藥神」上映不久,他就發了一篇1500字的長文,細數了對於電影的質疑。

從「戰狼2」到「藥神」我等著看她成為第一個百億級配角

大概總結一下,基本上就是這樣的:

9分虛高了,客觀來說是7.5分的樣子。

而且電影為了煽情和故事節奏讓主人公做出了一些不符合邏輯的行為。

一些重大的轉折很突兀,沒有交代清楚,削弱了人物的力量,比如說主人公程勇從不再賣藥到又繼續賣藥的轉折。

最後還不忘說句心裡話——

「藥神」畢竟是新人團隊搞的,在某些方面還是「逐夢演藝圈」做得好。

從「戰狼2」到「藥神」我等著看她成為第一個百億級配角

新個屁!

真的是非常不要臉了。

不得不說,在這個知名度(包括負面的)=資本的時代確實充滿的諸多無奈。

亮劍團長李幼斌在和一個九幾年的流量小花對戲的時候,對方不背臺詞,輪到的時候嘴裡就一直念"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見多識廣的李大團長立刻被嚇得不知所措。

成龍大哥也曾經提到過一個和自己合作過的小鮮肉。

一來就把自己當大牌,幾千人前呼後擁地陪著來劇組,拍兩個動作鏡頭就覺得辛苦得不得了。

這樣的例子不少,也有不少早就已經被爆料。

聽到這些的時候,身為觀眾的我們難免會義憤填膺想要打抱不平。

其實大可不必。

記得徐崢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曾說,以前拍一部片子想要找一個大明星出演。

可是這位大明星耍大牌,說自己只出演十億票房的電影。

真不知道現在這位大明星作何感想。

人,早晚要為自己的選擇買單。

短期過氣之後,終究要被歷史長流拋棄,只有那些有本事的才能一直安全。

可是有的人就偏偏選擇了短期收益,而且還沉溺於其中無法自拔。

所以說你著什麼急?

就靜靜的看個笑話,難道不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