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生態有機農業有比較好的發展思路嗎?

山東締安小櫃


農業要發展好,就是要做好兩手抓,一手抓農產品質量,一手抓銷售。再好的產品,沒有做好銷售,也不可能給自己帶來盈利,獲得好的發展。

生態有機農業是市場發展的必然方向,市場需求已經越來越大,這是和普通農村品最大的區別。

在抓好農產品質量的基礎上,生態有機農業的市場應該走垂直化銷售,一般不走批發市場,可以建立線上、線下兩條銷售渠道。

線下銷售可以做農場採摘,農家樂特色經營,可以做家庭會員訂購,可以定向銷售月子中心、高端酒店等對食材需求高的群體。

線上銷售可以經營網店,可以利用自媒體平臺做農產品推廣,讓廣大網友通過視頻實時瞭解自己,增加銷售額。這些網絡營銷方式將是今後銷售的主體模式,一定要重視並運用起來。





正道興農


生態農業與有機農業,嚴格來說它們是兩種不同的現代農業發展類型,對其發展思路,我簡單分析如下:

一是生態農業的發展思路。生態農業是通過科學技術、管理科學和人文科學三輪齊驅的農業系統工程,是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型農業。生態農業以先進的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和生產模式為支撐,汲取傳統農業與現代科學技術的雙重精華,建立起各種半自然生態系統以重建與優化農業生態系統。其不斷拓展現代農業的生態功能,積極發揮了人類農業生產活動對生態平衡的正面影響作用,帶動了整個社會物質文明和人文環境的改善,為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建立了新機制。生態農業的建設目標主要是生產綠色農產品,同時防控農業面源汙染。目前,按生態農業系統物質循環利用的方式分類,我國生態農業發展模式主要有如下幾種:種養結合型、種養加結合型、種養沼結合型、種養加沼結合型和休閒農莊型等。

今後,生態農業建設離不開正確的理論和先進的技術作為支撐。生態農業主要應用生態工程技術及傳統農作技術,對農業生態系統的不同層次進行設計與管理,並配合相應的配套技術;運用系統工程的最優化方法,設計分層多級利用資源的生產工藝系統。目前,在我國廣泛開展的生態農業建設就是以農業生態工程建設為主體的,也就是說生態農業是農業生態工程的理論基礎和建設方向,而農業生態工程是實現生態農業的技術手段。從國外農業生態工程技術及我國生態農業發展趨勢看,生態農業的主要技術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立體種養技術、有機物質多級利用技術(畜禽糞便、作物秸稈)、病蟲草害生物防治技術、精準施肥和噴藥技術、再生能源開發技術、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配合的生態治理技術等。

二是有機農業的發展思路。有機農業是遵照有機農業生產標準,在生產中不採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採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體系。2019年上半年,瑞士有機農業研究所(FiBL Switzerland)與國際有機農業聯盟(IFOAM)在德國紐倫堡聯合發佈了《2019年世界有機農業發展報告》(The World of Organic Agriculture 2019)。在全球範圍內,1.4%的農田實現了有機生產。許多國家更是大力推動全國範圍的有機農業生產。在包括奧地利、意大利在內的14個國家中,有機農業用地佔總農業用地的比例已超過10%,其中佔比最高的是列支敦士登(37.9%),薩摩亞(37.6%)和奧地利(24%)。

今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農產品質量安全要求會越來越高,有機食品的消費也會得到廣泛接受。這種有機農業類型與生態農業不一樣,其生產農產品的主要目標就是生產有機食品和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有機農業是傳統農業發展模式創新和現代農業科技的結合,以健康、生態、公平、關愛為基本原則,尊重生態、經濟規律。通過有機農業生產方式建立一種綜合、健康和環保的可持續發展農業生產體系,恢復農業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和良性循環,使農業生態實現自我調節,農業資源實現再生利用,最終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在保障生態環境安全的同時,能為人類提供安全的有機食品,達到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實現環境友好、經濟可行和社會公平的可持續發展。有機農業在推動鄉村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可持續消費意識、保障公眾消費安全、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破除綠色貿易壁壘以及促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等方面,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智農信息


生態有機農業是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這幾年,國內有機農業發展不順利,主要有幾個制約因素:

1、有機農產品魚目混雜,消費者霧裡看花,花了高價買不到真正的有機食品!

2、有機認證滿街跑,花錢就能貼標籤,讓真正的有機產品淹沒在假冒有機產品中,讓消費者對有機產品打大問號,從而對有機產品沒信心,也就沒了消費慾望!

3、有機產品規模太小,產品價格太高,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

4、有機產品宣傳力度不夠,沒有形成品牌優勢,無人問津!

……嗯

我國有機農業發展時間不長,建議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按照生態特點,劃分發展有機農產品的優勢區域如:東北五常大米、山東壽光蔬菜、陝西獼猴桃、寧夏枸杞、陝西延安蘋果……

2、制定有機農產品生產過程標準和質量標準:包括土壤情況、水質、周圍環境、生產過程中的有機營養肥料、藥物控制、除草劑控制、有機產品檢測,包裝、運輸等等。

3、嚴格檢測和認證!規範有機認證流程,把好認證發證關口!

4、制定合適的產品價格,既要讓生產者有利可圖,又要兼顧消費者的消費能力!

5、擴大有機產品的宣傳,提高消費者對有機產品的認識!可以設立體驗區!

6、開發階段,政府可以對有機產品實現適當補貼!

7、試行先蔬菜、水果,後主糧的順序,把我國有機農業逐步在全國推廣開了來!

……

關於有機農業的話題,內容太多,這裡不再一一贅述,以上僅是個人意見,不妥之處請諒解!





風雨陽光1230


你好,非常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生態有機農業有比較好的發展思路嗎?就這個問題談談個人看法和見解:

首先,隨著社會發展,工廠,企業增多。同時汙染性垃圾增多,人們對健康也比較關注起來,在這個時候發展生態有機農業是有市場的,但必須要有一個好的思路和策略要做好。

第一、要明白有機農業的特點定義

有機農業(Organic Agriculture)是指在生產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畜禽飼料添加劑,而採用有機肥滿足作物營養需求的種植業,或採用有機飼料滿足畜禽營養需求的養殖業。

第二、有機農業技術要到位

有機農業對種植和養殖技術有較嚴格的要求,有機農業在不使用用農藥,化肥的前提下要能想辦法提高產量上下功夫,養殖業不能使用生長激素,不能使用轉基因技術,所生產出的產品安全健康並取得有機認證,這樣才能讓消費者放心。

第三、銷售上下功夫提升檔次

有機農業產品成本較高,產品出來了,銷售才是重中之重,產品再好,銷售不出去,沒有利潤的支撐,也是做不下去的。因而做有機農業在銷售上要做到以下幾點。

1、價格要定位,市場要了解同類型產品的價格對比,取長補短,制定出適合自己產品的價格體系。

2、消費者定位,作為有機農業產品,價格相對較高,不是一般普通消費者能接受的,因而我們在這方面人群定為高端人群,特別是一些高檔小區,高端超市。

3、品牌要定位,有機農產品,要有自己的品牌建設,要讓消費者認識自己的品牌並能深入人心,這也要我們在品質上保持始終如一,讓消費者信任並持續購買。

4、平臺要定位,產品持續健康發展也需要好的平臺來推廣,利用互聯網,把線上線下相對應,配送要快,服務要到位,建立客戶數據庫,這樣才能更好後推廣下去。

總結,有機農業發展是未來農業發展的一種趨勢,但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只有堅定不移的走下去,希望一定會迎來。

以上是我一些個人看法,不當之處,敬請理解!





瀟風vlog


有機農業發展思路肯定是有,可問題是市場出路有沒有?

答案是——有!只是很窄很窄!玩兒情懷可以,要效益很難!

為什麼???

其實曾經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既然大家都喊著追求健康,那麼為什麼有機農業不受待見呢?為什麼???

其實原因很簡單,我們國人的消費現在大多數還是停留在外在消費上,比如豪車,比如洋房 比如勞力士,比如LV。這些,可以第一時間展示在眾人面前。

而有機食品屬於內在消費,也就是說你今天早晨吃了一根有機黃瓜,當你出現在同事面前的時候,你已經消化了大半部分的有機黃瓜是無法提現出來的。

生性靦腆的你又不大可能逢人就講:“你好,我今天早晨吃的是有機黃瓜…。”假如你真這麼做了,“有病吧……!”有可能這是同事們的第一反應。

當然,凡事沒有絕對。當下有機食品還是有一定消費群體的,但是不足以支撐起一份生意。

綜上所述,如果為了情懷,可以!反之,請三思再三思。

玩情懷的思路很簡單,比如有機農場共享,比如有機黃瓜(舉例)私人訂製等等!


三坊之路


我認為生態農業很有發展,以我們黑龍江海倫市為例現在土地一般都還在使用化肥。現在我們海倫市又被認證為黑土硒都,也就是說在海倫富硒的地塊種出來的農作物都含有微量元素硒。如果做好生態有機農業可想而知各種莊稼的農作物的價格會翻幾倍。五常大米全國出名,就是因為他是有機的。如果要是我們這裡種出來的農作物我覺得會比他們那裡賣的價格更高!要是做還是去你想要發展的當地考察。考察好了才可以繼續發展,畢竟老百姓還是不考慮有機產品 他們只知道產量高就可以多賣錢!不注重質量! 再就是做生態有機農業資金必須充足,還有就是可以和當地有共同想法的種地大戶,種植合作社合作!這是我個人意見。


黑土農業喜子


有機農業有發展前景嗎寫回答

有機農業有發展前景嗎

寫回答 共3個回答

中國農業出版社

農業農村部直屬的大型綜合出...2019-03-01

目前,世界有機農產品主要種類及其比例為:蔬菜水果為18.2%、牛奶和蛋類16.1%、糧食14.3%、嬰兒食品與用品11.1%、加工食品7.1%、肉類6.1%、其他(飲料、食油等)27.1%。

儘管目前有機食品零售額在整個食品行業中的份額很小,只有2%~3%,但增長潛力巨大。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判斷,未來一段時間將出現顯著增長:

(1)消費者對健康和環境問題的認識提高,對健康和環境保護的意識增強,促進有機食品生產消費迅速增長;

(2)一批大的食品商如麥當勞、雀巢等已進入有機食品行業,正雄心勃勃地進行有機產品的營銷開發,試圖搶佔國際有機產品市場;

(3)食品加工部門調整結構進行有機產品開發,改進包裝,促進有機食品國際貿易;

(4)許多國家政府採取積極的扶持政策。


萬物為芻


1.標準化、組織化發展。一是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生產出外觀統一、內質符合要求的優質農產品,提升農業產業的標準化水平;二是加強農業合作文化建設,扶持和幫助農民走合作的路子,根據農田、園地、林地等資源優勢和不同的區域生產特點,在相對集中的區域內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的組織形式,提升組織化水平。

2.區域化、規模化發展。按照集中連片、規模開發的原則,優化區域佈局,培育產業優勢,確立優勢特色主導產業,在短期內形成規模,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重點突破,快見成效。

3.產業化、市場化發展。按照有利於形成高效產業的原則。以提高農業效益和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按照產業化方向安排項目、組織生產和經營。堅持把高效生態農業建設與產業開發、農民致富和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一頭對接市場,一頭對接農戶,按照“企業+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水平和市場化水平。



四正優選


生態農業不同於一般農業,它不僅避免了石油農業的弊端,併發揮其優越性。通過適量施用化肥和低毒高效農藥等,突破傳統農業的侷限性,但又保持其精耕細作、施用有機肥、間作套種等優良傳統。它既是有機農業與無機農業相結合的綜合體,又是一個龐大的綜合系統工程和高效的、複雜的人工生態系統以及先進的農業生產體系。

以生態經濟系統原理為指導建立起來的資源、環境、效率、效益兼顧的綜合性農業生產體系。

中國的生態農業包括農、林、牧、副、漁和某些鄉鎮企業在內的多成分、多層次、多部門相結合的複合農業系統。20世紀70年代主要措施是實行糧、豆輪作,混種牧草,混合放牧,增施有機肥,採用生物防治,實行少免耕,減少化肥、農藥、機械的投入等。

創造了許多具有明顯增產增收效益的生態農業模式,如稻田養魚、稻田養萍,林糧、林果、林藥間作的主體農業模式,農、林、牧結合,糧、桑、漁結合,種、養、加結合等複合生態系統模式,雞糞餵豬、豬糞餵魚等有機廢物多級綜合利用的模式。

生態農業的生產以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為重要前提,根據生物與環境相協調適應、物種優化組合、能量物質高效率運轉、輸入輸出平衡等原理,運用系統工程方法,依靠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信息的輸入組織生產。

通過食物鏈網絡化、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充分發揮資源潛力和物種多樣性優勢,建立良性物質循環體系,促進農業持續穩定地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統一。因此,生態農業是一種知識密集型的現代農業體系,是農業發展的新型模式。


負重前行家為重


首先,需要你怎麼定位生態農業。

如是想做有機的,建議別做,99%都得死,即使你做到有機,也沒人信你的是有機的,價格上更是以為你是神經病!

如是介於有機和批發市場之間的品質的,需要有足夠的優勢,就是能吃得出差異,否則都是扯淡,這類價格會比菜市場貴,但比有機便宜,即使口感上能吃得出來,起量還是不容易;

如是批發市場品質的,除非能起量,否則也是沒法玩的。

鑑於上述三種情況,如要做,你需要:足夠耐心、一定經濟基礎(三兩年不賺錢或虧錢不會餓肚子,家庭能維持穩定)、有比較強的市場能力、還需要能吃苦,那可以試試第二種產品,但要成功也是不容易。除非要有大平臺(如能拿到盒馬訂單、每天爆棚的餐廳、能供幾個的單位也不錯)

其次,關於做這事情的一些建議。

1、不要盲目投資,尤其生產上的,不熟不做;

2、儘量用別人的產品起步;

3、不要和太多人一起搞,最多2個志同道合的,關鍵是兩人的經濟條件都差不多的;

4、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可以多方尋找出路;

5、不要做全鏈條,也不要做所有品類,做三兩個產品,要麼做好生產,要麼做好物流,要不做好銷售,別什麼都想做,那是不行的。

最後,做好前2年吃虧交學費的準備,並做好2年後持續無大盈利的思想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