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安家》老嚴夫婦花300萬買了個教訓:養兒防老,得有這個前提

和每個來這裡的人談愛說情,但無關風月。點擊上方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

《安家》老嚴夫婦花300萬買了個教訓:養兒防老,得有這個前提

同言/文

01

看到《安家》的一個片段時,心裡感覺很是堵得慌。

老嚴夫婦在上海開著一個包子店,他們都是老實人,也沒多大的能耐,靠著賣包子這個手藝,在上海有個營生的門道。

賣包子這一行,掙的也都是辛苦錢,老嚴夫婦奮鬥了十多年,可以說是省吃儉用,自己租住在幾平米的小破屋,好不容易攢了300多萬。

這個錢,真的是他們辛苦一輩子的血汗錢。就像是很多父母的想法一樣,他們心心念唸的也都是:反正都是為了孩子。

他們有一個兒子,剛參加工作,談了女朋友準備結婚。

老嚴夫婦可以說是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全款為兒子買了房,並且在兒媳的要求下,加上了她的名字。

他們原本以為,自己終於在上海有個家了,兒媳婦懷孕了,老兩口收拾好東西滿心歡喜搬去想照顧即將出生的孫子,可是門一打開,看到親家已經先住進去了。

親家一開始就把他們當作客人,說:“剛才還在說呢,哪天請你們過來做客,說曹操曹操就到了。”

這個時候,老嚴夫婦的兒子和兒媳也從臥室出來了,兒媳看到公公婆婆,不僅不打招呼,還翻了個白眼,轉身“砰”地一聲關上了臥室的門。

老嚴夫婦的兒子就這樣看著,也不說話。

親家招呼他們進去,說吃個飯再走,他們趕緊說:自己是順路到這來,看看孩子們過得好不好。

看到他們手裡提著的東西,親家還裝傻,故意問是不是過來洗衣服?

這個時候,兒子發言:“爸媽,你們先回去吧,有空我去看你們。”

老嚴夫婦苦澀地說了一聲“好”,臨走還囑咐兒子不要惦記他們,多幫丈母孃乾點活。

《安家》老嚴夫婦花300萬買了個教訓:養兒防老,得有這個前提

02

他們的房子都已經退了。

下樓後,老兩口一邊把東西放到三輪車上一邊說,想當初他們剛來上海的時候,東西就裝了兩個蛇皮袋,一轉眼十幾年的功夫,攢了一車子家當。

嚴老闆說這話的時候,眼裡已經帶著淚花。

最後,老兩口是被小區的保安“趕”走的,因為他們的三輪車停到了業主的車位上,老兩口一邊道歉,一邊推著車回去了。

來的時候,他們興高采烈地騎在三輪車上,幻想著搬進新家的日子,神采飛揚;回去的時候,落寞地推著車,老嚴的妻子還是沒忍住,一邊在後面推,一邊抹著眼淚。

看到這裡,真的感覺很氣憤。

老嚴夫婦用一輩子的辛苦,好不容易掙來的錢全款買的房子,本以為能夠在上海安家好好帶孫子,沒想到壓根沒住進去,就被鳩佔鵲巢。

這真的是在欺負老實人。

兒子兒媳丈母孃其實心裡都懂,但是兒媳摔門而走,丈母孃明知故問,兒子默不作聲。三種不同的反應,卻是相同的態度。

於是,老嚴夫婦只得轉身離開,臨走的時候還在替兒子打圓場。

看到這樣的父母,真的是讓人又愛又恨。

顯然,他們本身是好的父母,一輩子辛辛苦苦,任勞任怨,甘願為兒子付出一切,認為都是應該,是理所當然地。

但是,他們在自己的利益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還是隻為兒子著想,這不是自己把自己往絕路上逼嗎?

我們中國有句話,叫作養兒防老,這句話在很多人尤其是上一輩心中根深蒂固,所以才有那麼多重男輕女的情節出現,才有父母甘願為兒子奉獻一切的做法。

而老嚴夫婦用這300多萬買了個教訓,所謂養兒防老得有一個前提:就是這個兒子要知道感恩。

有多少父母,自己在外辛辛苦苦卻什麼都不告訴孩子,孩子要什麼他們都覺得是應該的,時間長了,嬌慣得多了,反倒把孩子養成了白眼狼。

《安家》老嚴夫婦花300萬買了個教訓:養兒防老,得有這個前提

03

其實,現實生活中,這樣“有了媳婦忘了娘”的事也並不少吧。

父母辛苦一輩子為孩子買房,得給兒子帶孩子甚至是出錢幫著養,到頭來自己買的房自己不能住,還覺得自己住進去會影響兒子兒媳的關係。

有些真的住進去了,兒媳的評價也不好,經常故意挑刺找矛盾,最後老人只得無奈搬走。

以前就聽過一件事。

一個老人辛苦勤儉一輩子,為兒子買車沒房,結果兒子兒媳住進去後,兒媳嫌棄老人不衛生,不讓老人去住。

後來老人只得搬了出來,自己也沒什麼錢,經常去菜市場撿那些別人不要的菜回家吃。這些,她的兒子都知道,但還是裝作看不見。

最氣人的是,外人看著都替老人打抱不平,老人自己卻默許這種做法,心甘情願,大家也只能嘆息,偶爾給那個老人一點菜幫點忙什麼的。

結婚以後,婆婆要不要住進家裡,向來都是一個熱門的話題討論。

我想,多數兒媳要是面臨這個問題的話,第一反應肯定是:為了避免矛盾,最好不和婆婆住一起。

但是,萬事都有例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人活在這個世界上,要講的是良心二字。

有些婆婆,是明明自己有房住,而且房子不是他們出的錢,或者是出了首付,非要和兒子兒媳住一起,然後矛盾不斷,影響到了夫妻感情。

這種情況下,肯定很多人是站在兒媳這邊的。

但是,要是公公婆婆全款買的房子,並且只有這一套的話,我想誰都不能拒絕他們住進去。

《安家》裡面老嚴兒媳的這種態度,真的是很缺德,全款住著公婆買的房子就算了,還妄想和他們劃清界限。

《安家》老嚴夫婦花300萬買了個教訓:養兒防老,得有這個前提

04

父母,沒有義務無條件為孩子付出。

這個世界上,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可以在對方身上傾注愛。

但是不管怎樣,始終都要愛自己多一點才是,把希望放在別人身上,總歸是沒有安全感的。

作為父母,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要為自己著想,而不是把人生所有的一切都押寶在孩子身上,這樣輸的概率太大。

人,要為自己而活,讓自己的生活過好以後再去給他人提供幫忙,就算是有血緣關係的親人,也應該如此。

很多孩子,從小被父母溺愛過頭,父母什麼都給他安排好,所以什麼也都成了理所應當,最後不知道感恩就算了,心理承受能力還低,自己都沒有養活自己的本事。

我想奉勸天底下的父母,不要一味只做無私奉獻的老好人,給子女的幫助和教育,不是隻有辛苦和委屈自己這一條路,讓他們從小知道生活疾苦,長成一個有想法有尊嚴的人,比什麼都重要。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