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感覺李子柒在國外網站比國內網站更火,為什麼?

工廠邦


你以為李子柒的影響力僅限於中國?不,她已經火到國外了。

截至2019年12月份,李子柒在Youtube上的粉絲數是735萬,而且這個數字還在飛速增長中。

735萬是什麼概念呢?要知道美國影響力最大媒體之一,可能也是全球影響力最大媒體之一的CNN,在youtube上也只有792萬粉絲。

和李子柒差不多。

然而李子柒達到735萬粉絲只發了104個視頻,而cnn卻發了14萬條視頻,兩個賬號的粉絲粘度也完全沒辦法比。

比如李子柒幾乎每一個視頻,播放量都在500萬以上。

而CNN,就差得多了:

作為對比的,我們還可以看到BBC:

都遠遠不如李子柒。

甚至號稱youtube第一大網紅的pewdipie,他每個視頻的播放量,也和李子柒相差無幾:

而更令人詫異的是,李子柒她上傳到YouTube上面的視頻和簡介,全都沒有翻譯過,上傳到微博什麼樣的,上傳到YouTube就是什麼樣。

而這樣全中文沒有翻譯的視頻內容,底下卻是清一色的催更、羨慕、誇讚等等超級正面積極的彩虹屁。而且絕大部分都是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外國人。

比如:“她比油管上所有廚師都好!”

“我愛她,她就像一個美麗的中國仙女”

“我也好喜歡她對她可愛的奶奶的關心!”

“她絕對是油管上最富有的人...”

“最好的頻道,最好的廚師,最好的農夫,最好的家庭風味,最好的花園都集中於她一個人。”

“如果我能見到她將是我的榮幸...”

還有很多很多由衷的誇讚......

更牛逼的是,李子柒現在在youtube上的粉絲量,讓她每個月賺大幾十萬美元的外匯。

這是她500萬粉絲時的數據

但就是這樣一個從國內火到國外的女孩,卻招致了一場罵戰。

3

關於李子柒的質疑

關於她的質疑和詆譭有這些:

“李子柒沒有團隊怎麼可能拍的出這些視頻!”

“她肯定有替身,一個人怎麼可能會做這麼多事情?”

“她很會裝啊,很多都是假的擺拍的好不好!”

“拍視頻就拍視頻,最後還要賣貨做電商,吃相難看!”

“一頓炒作,有什麼好吹的!”

......

我覺得這些質疑真的很可笑,說她沒有幹過農活?那是你沒有看到她幹農活的利落。

掰玉米的麻利勁,宛如黑虎掏心!

砍東西手起刀落的乾脆利索。

端掉盛有一車磚頭小推車的她,力氣不是一般的大。

她的手放大了看,其實很粗糙,一看就是經常幹農活的。

李子柒手上這一塊淤血,也是在幹活的時候被砸到了。

還有質疑她不是一個人做的,肯定有團隊。

沒錯,她是有一個三人團隊,包括她在內。但她的視頻比一個大製作的綜藝團隊的播放量更高,比一些紀錄片的畫質還好,有團隊又如何呢?

當然,會有許多人說,李子柒的視頻是團隊包裝的,是經過美化後的農村生活,真實的農村不是這樣。

問題在於,美化不好嗎?李子柒的視頻之所以能打動很多人,正是因為符合了許多國人心目中田園牧歌般的生活,是一種典型的中式「桃花源」。






大米說娛樂


一個星期前,也許你跟我一樣,並不知道李子柒是誰。一個星期來,零零星星地,你總瞥過有人讚歎,有人感慨,有人嫉妒,伴隨微博上閱讀超過7.5億次的“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的熱搜話題,這個名字不再陌生。

那麼李子柒到底是誰?出生於1990年的李子柒,6歲時父親去世,她便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生活在四川綿陽農村的李子柒,和爺爺一起做木工,陪奶奶一起做飯,莊稼成熟時,便下地幹活。14歲時,迫於生計小女孩輟學進城打工,300元工資起步,睡過公園長椅,做過各種各樣的工作。8年後,奶奶病重,她放棄了城裡的工作,回到鄉下。為了餬口,李子柒擺過地攤,開過淘寶店,但是沒有成功。後來為了網店的流量,2015年開始自導自演古風美食視頻,意外地火了。

李子柒火到什麼程度?在國內,她的新浪微博擁有超過2000萬粉絲,做菜、釀酒、造紙、納布鞋、做漢妝、編籃子、砌爐灶、蓋涼亭,幾乎每條視頻都有幾千萬次的點擊。一條11分鐘的“筆墨紙硯,中國的文房四寶!”就有超過1.1億次的觀看數。點開一看,從煉煙、和料、製作、晾乾、描金,穿著漢服的李子柒沒有一句臺詞,卻將制墨工藝“娓娓道來”……李子柒2017年註冊了某一海外視頻平臺,入駐兩年,她發了104個視頻,收穫了740萬粉絲。來自世界各地男女老少的粉絲,硬是把釀醬油、蒸窩頭、曬粉條、吊柿餅的視頻看到上頭。與她相比,BBCNEWS(英國廣播公司新聞頻道)發了10750個視頻,只有559萬粉絲;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粉絲倒是比李子柒略多些,但他們發了近15萬個視頻,視頻的平均點擊數和粉絲的粘性都遠遠落後於這個家住深山、初中肄業的中國妹子。

回到熱議了一整個週末的話題,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自然是。李子柒的視頻,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她只是默默地在那裡幹著農活,偶爾地跟奶奶說幾句四川方言,但全世界各地的人,卻開始瞭解“有趣好看”的中國傳統文化,並紛紛誇讚中國人的勤奮、聰慧,進而開始喜歡中國人,喜歡這個國家。

英雄莫問出處,富貴當思原由。其實,更值得思考的是,李子柒為什麼就火了,就贏得了國內外網友的喜愛?

如果你只是也想做一個“網紅”,或者給自己的淘寶店帶貨,那麼你應該看到李子柒最初單槍匹馬做視頻的不易,那些把相機墊在石頭上、架在板凳上,甚至掛在樹上,來回調試只為拍一個鏡頭的辛苦;也應該瞭解那些有條不紊、行雲流水、庖丁解牛、手起刀落背後,是堅持不懈的努力和


泉城娛樂圈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這個問題。

中國有句俗話,牆內開花牆外香。

李子柒這種生活方式在農村來說是見慣不慣的?所以沒有引起太多共鳴,但是在國外就不一樣了。他們希望發現美的東西,自然的東西,淳樸的東西。李子柒的視頻應該正是他們沒有聽過的,沒有聞過的:美食傳統手工藝,那種恬靜,那種古樸,那種鄉村的寧靜……

很多外國人對於中國是沒有什麼認知的,因為每一個國家的媒體的宣導,很可能讓他們國家的國民對中國有認識的偏差,認為中國是一個很窮苦很野蠻的國家,但是他們從李子柒的視頻裡看到了中國農村生活的方式還有中國農村的美,看到了中國古老的文化傳承,看到了一道道,看著就令人流口水的美味佳餚……

李子柒的視頻展示了一種陶淵明詩裡面的世外桃源生活。

美總是所有人都追求的,也是所有人嚮往的!李子柒的視頻讓國外人發現了中國的美,也讓國內的人通過國外人的發現,發現了自己的美!

永遠是不會過時的,永遠是最美好的!希望我們都放下內心的焦躁,尋找屬於自己的那片寧靜。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6389473573ae4e59a791156674aa015b\

江湖一葉風


這些作品可以讓人們回味中國古人的衣食寢居,暢想一種超脫於消費社會的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裹挾的現代性問題席捲世界之時,這種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各國網友的共鳴。

李子柒的海外走紅,與其說是一種文化輸出,不如說是一種文化現象。文化輸出似乎帶有一種預設的目的和動機,帶有不同文明競逐高下的“文明衝突論”意味。李子柒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女孩,她沒有可能承擔起“文化輸出”的重任,事實上,她只是抓住了短視頻發展歷史機遇的一個創業者,用自己的勤奮和纖巧展示山村生活的美好部分,以期獲得觀眾的認可和關注。當然,從結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很好地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落地不同文化語境,傳遞出精緻的、文明的、可親的、具有煙火氣和人情味的中國形象,這是一個全媒體時代傳承與傳播中華文化的生動案例,其中具有值得總結的文化傳播規律。

文化的融合和文明的傳播是一個奇妙的旅程,常常暗合“無心恰恰用,用心恰恰無”的規律。如何讓一種文化理想精準落地另一種文化土壤,讓不同文明之間實現交融和對話,避免陷入文化的自言自語、孤芳自賞,這需要真正深入瞭解不同文化之間的異同。在李子柒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剖析出諸多為世界各國文化廣泛接受的價值理念,如仁愛、勤勞、勇敢、與自然和諧相處甚至性別平等,這也是她能夠受到廣泛歡迎的重要原因。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內在的價值理念也具有很多面向,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繼承和發展其中符合社會進步和人的發展需要的價值理念。樓宇烈先生曾指出,“與西方文化相比,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國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個最重要的特徵。”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敘事,其記錄的是一個普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但卻恰恰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而這正是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對話的重要價值共識。


等一會兒dou


國內的有些人就會覺得會這個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她會的我也會之類的,帶走這種嫉妒的心理。還有就是中國人對自己的傳統工藝不太上心,關於傳統工藝的一些東西都快漸漸失傳了。


橘子說事兒


因為李子柒的視頻中宣揚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很多外國人對中國歷史文化比較感興趣。視頻中給人傳遞的都是正能量,自給自足的生活,一切靠自己的雙手創造一切的勞動成果。如詩如畫的世外桃源,遠離了現代城市的喧囂與浮躁,遠利了現代很多高科技的電子產品,給人覺得自由、快樂,沒有了都市生活中的壓抑。


無畏時光13


這個問題很好理解,因為現在我大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很大,對中華文明都很好奇, 李子染拍的視頻畫面唯美,連接性強能給觀眾很好的帶入感!從基礎瞭解中華美食跟淳樸民風。


七秒逗魚


國內國外都挺火。現在背後的團隊還沒發力。

你知道她有幾千萬粉絲轉化成現 那不比明星差

看視頻拍攝專業度,這策劃了有幾年了·。


走我們去見見世面


因為老外比較好奇中國的農村生活


蟻巢內容


國外想看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