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畢業後加班到吐血的四大專業,你的專業“上榜”了嗎?

畢業後加班到吐血的四大專業,你的專業“上榜”了嗎?

敢於把“快樂加班”當成終生的職業素養。

但是在當初選專業的時候,真的沒人想過自己畢業後會過上這樣的日子。

雖然說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加班,但是有那麼幾個專業,真的成了“加班狗”養成重災區。

01

計算機專業 程序員

有人說,計算機專業是拿命換錢,有人問,為什麼程序員有那麼多過勞死的?

作為一個非計算機專業的人,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樣,對程序員的工作印象是,會不會很容易禿頭啊?會不會容易長白頭髮啊?

可能IT行業也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恐怖,但是加班在IT行業確實是比較普遍。人民日報也曾報道:IT已成為最瘋狂的加班行業,沒有之一。



問起在某遊戲公司工作的程序員,他們的工作日常是什麼,他給我截了幾個對話框:

23:11 “不好意思啊,這邊還要多加幾個需求。”

22:50 “這個界面還是不夠好看和人性化,用戶體驗還不夠好。”

02:36 “有!Bug!”

......

上海社會科學院亞健康研究中心發佈的數據顯示,IT階層“過勞死”的平均年齡僅為37.9歲。

長時間對著電腦編程、測評、調試,每天一個姿勢窩在椅子上。如果遇到新工程或者技術研發,加班到一兩點都是常態。

02

新聞學專業 新媒體從業者

由於媒體行業的工作性質,記者、編輯可以說是隨時待命的狀態:

上級要你去蹲點,你有不去的道理嗎?半夜兩點爆出的新聞,別人都在寫稿子,你有不寫的道理嗎?

新聞媒體從業者從事的是高強度的、腦力體力勞動相結合的工作,工作時長有時會超過10個小時。

996算什麼,簡直是24小時不下線,手機被迫完全變成生產力工具:沒帶電腦?沒關係,手機上也能寫稿。

之前聽一個前輩說她剛畢業的時候,週末跟男朋友約了去玩,剛下飛機發現主編給她打了十幾通電話——某頂級流量官宣戀情!

她馬上掏出筆記本就開始碼字,2個小時寫完,再和主編磨稿,定稿的時候,天已經亮了。

那個本應該在海邊盡情嬉戲的週末,她蹲在落地窗邊,就著海景追熱點。

她這兩年來,一直是這種狀態,經常半夜被轟炸,一有熱點就馬上爬起來,腦子還沒清醒就打開電腦碼字,擁有了高級應激反應。

03

醫學專業 醫生

只要有病人,就需要醫生,醫生不加班,根本不可能,而醫生猝死的新聞報道也是屢見不鮮。

“早上7點上班,7點30分查房,8點病房早會交接班。如果是門診日,8點10分左右開始,一般來說,一個上午170個號,看完差不多都是到下午一兩點。

如果是手術日,8點30分去手術室開始手術,一般來說,一個手術日平均十臺手術,一週三個手術日。”

這是一個外科醫生的普通日常,趕上手術病人多,晚上八九點下班很常見,偶爾還會有到深夜的時候。

而且醫院的叔叔阿姨,基本都住在旁邊的職工宿舍,主要就是為了方便無論幾點鐘來電話,三分鐘內能跑到病區。

04

會計專業 “奧迪特”


提到加班怎麼能沒有審計行業呢?

尤其是四大、八大的奧迪特們,地獄式的加班模式,是烙在每個人職業生涯中的重要印記。

審計行業也不僅僅是會計專業會從事,財管類的很多學生可以進入這個行業,就是不知道加班的強度,是否有提前預料到了。

四大的工作強度確實是很高的,淡季雖然說沒有太大的壓力,但是忙季的時候是幾乎每天望不到頭的。

最忙的時候是每年的1-5月份是最忙的時候,一個小可愛和小信分享了她年審時候的狀態:

每天早上9點半開工,晚上12點收工回家,雙休日至少同樣的節奏加一天班,這種日子要持續3個月。

而且其實你在忙季並不只是做著一個項目的,你還要做好幾個項目,很多都會重疊在一起。


運氣好點跟的老闆撐你或者比較能體諒人。

很多人戲稱審計行業是“勞動力密集型”行業,薪資高完全是超長的工作時間換來的。

不過有的時候也慶幸,幸好薪資還算不錯,要是每天加班累成狗,還只能拿兩三千那才是真的沒地兒哭去了...

工作本質就是辛苦的,各行各業都有外界所不知的辛酸,沒有誰比誰更輕鬆,苦中找樂子,是每個成年人的基本技能。



小結:



不管是剛畢業的,還是還在校的小夥伴們,希望大家踏上崗位的時候,都能做好心理準備,積極地迎接生存下去必須要面對的挑戰。

文章裡提及過的每一類人,他們雖然吐槽自己的工作有多苦逼,然而完全不耽誤他們成為優秀的職員,認真地工作和生活。

當然,健康最重要,還是要保重身體~

私信回覆“2020 CPA備考”即可獲取更多考試資訊以及真題資料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