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孩子的"叛逆期"頭疼不已,那是你的方法不對,應該理解和溝通

說起叛逆期大家應該都是印象深刻,畢竟我們也是從那些叛逆時代過來的人。叛逆期也是孩子青春期到來的標誌之一,幾乎每個人在青春期的時候都會出現叛逆的心理:對大人的話反感,喜歡與老師、父母對著幹;成績下滑嚴重,有厭學心理;情緒波動大,容易與其他的孩子造成衝突;做事情不計較後果,隨意任性;喜歡彰顯自己的個性,不同之處等等。

青春叛逆期

這些表現都代表了孩子已經進入了叛逆期。這也是老師和父母最為頭疼的一段孩子的成長期。在14歲左右叛逆的性格會尤為明顯,因為此時的孩子心理發育正在漸漸的成熟,開始有了自己的獨立思考,希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和認可,彰顯自己的個性,感覺到自己已經成長為大人,想要擺脫一直以來的家長安排,更多的表明自己的意見,想受到關注。

孩子的

在這個時候家長越是生氣加強管束和教育,越可能起到反的效果,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從而偏激做出讓家長和孩子都後悔的事情。雖然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家長也不能放任孩子的任性,更應該做出一些良心引導。

正確看待

一旦孩子進入到了"叛逆期"的時候,與平時乖巧老實的孩子可能會判若兩人,極難管教,甚至還會做出一些率性而行的事情如:沉迷到遊戲當中,更多的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而荒廢了學業,令許多的家長擔心生氣。許多的家長並沒有注意到孩子心理上的變化,而是把這種情況當做是孩子變壞的表現,從而採取"打壓""放任"的方法

孩子的

1.打壓

面對孩子的不服氣,頂嘴,家長說的話彷彿沒有聽見,許多的家長第一反應就是生氣,以為孩子變壞了,為了糾正這種行為而使用了打罵的手段,殊不知這樣的行為對孩子身體和心理都造成了嚴重的傷害,效果反而適得其反,讓孩子表面上順從,實則心裡與父母之間會更加的疏遠,也會讓親子關係變得更加的難以交流。

孩子的

一味的打壓並不能達到父母想要的效果,就像"大禹治水"一般,不能完全都是堵截,這樣並不能防止孩子"叛逆心理"的產生,畢竟這種心理變化是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家長最好的就是做到疏導,"解鈴還須繫鈴人"讓孩子自己明白道理,從而自己慢慢克服這種叛逆的心理。

2.放任

在孩子的叛逆期,許多家長都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來,緩解孩子的叛逆心理,但是效果卻不理想。而孩子又是自己的一塊"心頭肉",於是想著照顧孩子的心態,放任他自己的行為和思想

孩子的

我的同學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在叛逆期沉迷於遊戲和老師父母都鬧得很不愉快,他的父母就選擇了放任的方法,放養孩子。於是我的同學就休學在家打遊戲,每天都把自己關在自己的房間當中,除了一日三餐也不曾出過房間的門,最終完全荒廢了學業。

孩子的

家長不能過度的放任孩子的思想,畢竟孩子還未成年,在思想上難免幼稚,天真,如果放任孩子自己的想法,非常容易被周圍不好的人或事所影響,而走向了錯誤的道路,誤了自己的一生。

溝通

既然不能打罵又不能夠放任,那麼家長該如何的與孩子進行相處溝通呢?

1.換位思考

在這個時候,家長不妨換一個角度,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問題,來體會孩子的想法。這個時期的孩子都是不服管教,對於長輩的教導都是非常的抵抗,那我們不妨從朋友的角度與孩子相處,既滿足了孩子需要尊重心理,又能夠讓我們的意見被孩子所接受,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孩子的

這個時期家長需要放平心態,不要太著急和生氣,適當的放鬆一些對於孩子的管束,更多的讓孩子也能參與討論,當雙方意見不同時,採取商量的辦法,拿出事實,來證明自己的正確。

2.相信

對於孩子自行完成的任務,許多的家長都是以不放心的心態來看待。不如進行相信孩子,支持孩子,遇到了一些挫折、失敗,更多的不應該是責罵。,而應該是安慰、鼓勵。一些對的事情更應該表揚和讚賞,對於做錯的事情更多的應該是寬容,重點是糾正、改正。這樣的做法才能夠拉近與孩子的"心裡距離"

孩子的

3.尊重

這時期的孩子,隨著心裡的成長也更加的會注重自己的一些隱私,權利。

我們也應該尊重孩子的心裡變化在決定家中的一些大事的時候不妨考慮考慮孩子的意見,徵求孩子的意見,能夠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被尊重。

孩子的

讓孩子能夠自行安排自己的時間,家長不要強行安排孩子的時間,而對於時間安排的不合理之處,以商量的方式來解決。

不妨少說多聽,傾聽孩子的心聲,讓他們能夠更多的發表自己的意見,與孩子說話時儘量不要以命令的方式來交談,孩子可能會更加的抵抗。

尊重孩子的隱私,在這個時期,孩子會將自己關在房間當中擁有自己的小空間,或者是寫日記。如果與孩子沒有過多的交流,不要強迫,也不要去窺探孩子的隱私,尊重孩子的隱私和個人空間是十分的重要。窺探孩子的隱私則會讓孩子更加的厭惡父母,從而更加重了叛逆的思想。

孩子的

結語

孩子進入了"叛逆期",也不一定就是壞事,這是成長路上的"必經之路"。作為家長放平心態,不要過於的著急和生氣,更重要的是如何與孩子相處和溝通,進行良性的引導,多溝通才能夠解決問題,千萬不要和孩子對著幹,從而讓孩子走向了錯誤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