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哪首描寫梅花的詩或詞,寫的最有神韻?

羈文


至於寫梅我也寫過一首。自我感覺良好,不知大家是否認可?歡迎大家留評!

問梅

風雨問弦弦問雪,

多少枝椏未曾折?

鐵骨傲寒抱天地,

明如聖火靈如舌。

2018年10月13日廣


在線靈童


描寫梅花的詩,舉不勝舉。梅花與雪的搭配,卻是寫梅詩的上承之作。比如下面這首:

庭院開紅梅,

招惹萬蝶飛 。

玉幕遮不住,

張臂迎春歸。

整首詩中,沒有一個雪字,卻展現出了大雪狂亂,和紛飛的景象。通俗易懂。形象的把雪描繪成蝴蝶亂舞。從另一個角度襯托出梅花的豔麗和妖嬈。歌頌了梅花歡喜滿天雪的情懷。

這首詩立意新穎。形象擬人的寫法卻實讓人愛不釋手,玩味無窮。

最後說明一下,這是我寫的詩。








玉蝶侵梅


我個人認為,韓偓的一首首描寫梅花的詩最具神韻,詞句洗練、優美,意境高遠又極具浪漫色彩。

韓偓,晚唐五代詩人,李商隱是他姨夫,10歲作詩就曾驚豔四座,後中進士,入朝做官。下面請大家欣賞。

《梅花》 韓偓

梅花不肯傍春光,

自向深冬著暖陽。

龍笛遠吹鬍地月,

燕釵初試漢宮妝。

風雖強暴翻添思,

雪欲侵凌更住香。

應笑暫時桃李樹,

盜天和氣作年芳。

第一二句:描寫梅花不憑藉春光,偏要在冬天的一點豔陽中活著和竟放;

第三四句:描寫梅花枝幹的姿態,貼切、形象、深厚、高遠;

第五六句:描寫梅花的品格;

第七八句:描寫梅花的傲氣,桃李不可比,只是苟活之輩。





九思堂筆記


我覺得毛主席的《卜算子·詠梅》這首詞最能表現出梅花的神韻。“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這是毛主席讀了陸游的《卜算子·詠梅》之後,按照它的原調填寫的一首詞。風雨裹挾著春天即將歸來的氣息。飄揚的飛雪迎接春的到來。現在懸崖上還是是萬丈冰雪,而梅花卻獨獨地在山崖上俏麗的開放著。雖然他這麼的俏麗,這麼的優雅,她也不與春色爭輝。她只是為我們送來春天的氣息和信息。等到春天真的來的時候,滿山遍野的花開的非常絢麗奪目,她卻躲在花叢中微微地笑著。

毛主席的這首詞拋棄了陸游的那首詞的消極沉淪的語調。而是用一種樂觀、豁達的態度描寫了梅花不居功自傲,甘於奉獻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現在仍然是寒冬的天氣,寒風盡吹,飛雪飄飄。野地懸崖萬丈冰封。這時候人們猛然間看到樹枝上梅花俏麗的開放,展現了錚錚傲骨。讓人心情非常的振奮,它一改陸游詞的陰冷壓抑的心情,給人以希望。

雖然她迎著寒風怒放著,卻不是為了與春天的百花爭豔,他只是為了與我們把春的信息報告到人間。為我們送來春天的氣息,為我們送來溫暖的消息。等到春天真正來了,百花爛漫,滿山遍野絢麗多彩的時候。她卻躲在花叢中微微一張,從不不居功自傲,這種豁達寬容、犧牲自我的高尚情操多麼的令人佩服啊!


一隻小杜鵑


最喜歡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這一句一方面寫出環境之惡劣,正是“高天滾滾寒流急”;另一方面寫出梅花的超凡脫俗,傲然挺拔,正是“梅花歡喜漫天雪”。

特別喜歡毛澤東革命的浪漫主義精神,無論面對什麼樣困難,什麼樣的艱難險阻,都始終充滿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這是《七律•冬雲》中的幾句,這裡的梅花歡喜粲然。“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這裡的梅花智慧曠達!


金風359


毛主席告訴我們:她不願與百花爭豔,開在這隆冬,就是為了報春。等到春日山花浪漫時,就是她功成身退,安心休息的時候了。

卜算子·詠梅

近代·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無相茶話會


我個人推薦陸游的《卜算子·詠梅》。作者以梅喻人,託梅言志,意味深雋,實屬詠梅詞中的絕唱!

《卜算子·詠梅》(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陸游一生主張抗金,志在恢復中原,但遭到投降派的忌恨,受人排擠,結果被黜免。晚年退居山陰,但始終保持昂揚的愛國熱情,是南宋傑出的愛國詩人。

“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驛”, 驛站,供驛馬或官吏中途休息專用的建築,常建在荒僻、冷清之地。“無主”,無人照管和欣賞。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孤單寂寞的綻放,無人照管和欣賞。作者運用擬人手法,寫出了梅花孤獨寂寞。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著”,遭受、承受的意思。 夜色降臨,梅花已經感到愁苦,更何況又遭到風雨的摧殘! 驛外斷橋,無人過問,黃昏風雨,象徵著作者一生艱難的政治處境和嚴酷政治打擊,所以作者感到“寂寞”“獨自愁”。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苦”,盡力;“爭春”,與百花爭奇鬥豔。“群芳”,百花,比喻苟且偷安的投降派。 梅花並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豔鬥寵,對百花(投降派)的妒忌與排斥毫不在意。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化作塵埃, 依然和往常一樣散發出縷縷的清香。 爭春無意,妒任群芳,寫出作者不屑媚俗邀寵的傲岸性格;成泥做塵,香猶如故, 表現作者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堅持愛國理想、民族氣節的頑強意志。

這首詞運用託物言志和擬人的手法,詞中“梅花”,是他人格的化身,同時借“梅花”表現詞人自己的堅貞品質和高尚情操。不愧是詠梅詞中的絕唱!


三尺講臺兩袖清風


最有神韻的是北宋林逋的《山園小梅》: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冬日,一株寒梅靜開在一座小園,獨自暄妍,佔盡風情。

熱烈而寂寞地綻放,於黃昏之中,獨自愁。它橫斜的枝幹,疏疏落落,它幽然的芳香,悠悠浮動。

是誰久久地徘徊在梅樹下?是誰的纖手摘下一朵梅來嗅?

霜禽痴戀梅花,粉蝶如果知道,也會為梅花斷魂。寒冷的冬日,竟有這麼美麗的花朵,優雅地開放?這一錯過,就是一季,甚至是一生。


沒有檀板,沒有金樽,你微吟低唱 。 那個梅一樣的高潔堅貞的女子,無意爭春,淡泊明志,即使群芳妒忌,即使零落成泥,也還是香氣襲來。

擷心香一瓣,許一世安寧。


融融118


贊梅/詩

王安石梅花一詩,在小學語文課本,凡上小學的小學生都能熟背下來,還能說出詩的意思,並能看出他們對梅花精神的讚美和喜愛之情。

一年之中花眾多,花兒嬌豔又美麗。

惟有梅花眾不同,花兒開在臘月裡。

梅花香從苦寒來,人人都把梅花頌。

梅花傲雪頂風寒,香氣濃郁心歡喜。

今逢鼠年慶新春,梅花精神依神怡。



澤孚


收集詩詞供參考:

《卜算子·詠梅》(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韓偓,晚唐五代詩人,李商隱是他姨夫,10歲作詩就曾驚豔四座,後中進士,入朝做官。下面請大家欣賞。

《梅花》 韓偓

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暖陽。

龍笛遠吹鬍地月,燕釵初試漢宮妝。

風雖強暴翻添思,雪欲侵凌更住香。

應笑暫時桃李樹,盜天和氣作年芳。

《雪梅》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