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人說王冬齡的書法是空前的,但是也會絕後的,大家覺得會絕後嗎?

千千千里馬


王冬齡的書法並不空前,他玩過的古人已經玩過。他並沒有原創。他寫的是漢字,只不過寫在人體上,竹子上,玻璃上,字還是漢字,只是重疊了看不清楚,他自己大概也看不清楚,你不要覺得書寫載體變了就是創新,也不要以為裸體上寫字也是創新,其實都是形式上的小變化,不是原創。他跟徐冰也沒法比,徐冰寫的你以為是漢字,其實人家不是漢字,尤其值得稱讚的是發明了英語書法,這個是原創。跟魏晉南北朝的那些人比,也不是對手,人家他玩得更瘋狂,阮咸可以跟豬共飲酒,用手指蘸著酒或者墨寫字,也是創新。漢字發明初期,人家都不是光著身子嗎寫嗎?原始部落用礦物質作畫,寫字(大概是符號)都不是隨心所欲想怎麼寫便怎麼寫,我看人家更自由。



壹-書法家必須有功夫

今天我特別想說“書法家的功夫就是書法家的人格底線”!

我曾經寫過文章論述,可惜文字太長配圖不好並沒有多少人來閱讀,但我今天還是要搬一些內容過來再次重申我的觀點:

書法家的人格總評是經過歷史的長河篩選的。有的書法家人已仙逝,字還活著,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人;有的書法家人還活著,字已經死了,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活過。



所謂功夫,第一層意思就是按傳統套路練習、臨摹、研習。選帖是下功夫之前的第一要務。原則就是選最好的,最好的帖即使練不好,也不致於練壞。練壞比不練更要命!因為惡札臨的功夫越深,積習越難改。嚴羽在其《滄浪詩話》中曰:“學其上,僅得其中;學其中,斯為下矣。”詩歌如此,書法亦然。選對帖了,臨帖的功夫要專、狠、精。因為專所以有深度,雖然會失之於全面,但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是必要的也是萬里長征第一步。要狠就是要加大練習強度,每天至少六七個小時,這樣的強度對想要脫胎換骨的書法練習者來說不啻於靈丹妙藥。當然不要刻板理解天天六七小時像小和尚撞鐘一樣,你得方法正確,全身心都投入才會有好的效果。一專一狠是精的必要條件,這個邏輯類似於孫過庭《書譜》中感嘆的“蓋有學而不能,未有不學而能者也”。 功夫一詞在歷代書論中並不鮮見。南朝宋王僧虔在《論書》中雲:“宋文帝書,自謂不減王子敬。時議者雲:“天然勝羊欣,功夫不及欣。””南朝梁庾肩吾在其《書品》中說:“張工夫第一,天然次之,衣帛先書,稱為草聖。鍾天然第一,工夫次之;妙盡許昌之碑,窮極鄴下之牘。王工夫不及張,天然過之;天然不及鍾,工夫過之。” 事實上,古今書法大家,只要史冊中記載他的臨摹功夫是如何了得,往往會讓人心生崇敬。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贏得王羲之稱讚與羨慕,並說要是他自己耽之若此,書法未必不如張芝的好。隋唐時智永和尚,曾住在永欣寺樓上,刻苦學書三十年。他身邊備有一個大竹簍,將寫禿的筆扔進竹簍裡,整整裝滿了五簍,後來將禿筆取來埋在一起,稱為“退筆冢”。經他親手臨寫的《千字文》有八百多本,分別散在江南各寺廟裡。唐代的大書法家懷素和尚取芭蕉葉來寫字,後來把他種的一萬多株芭蕉樹葉都摘光了,於是又作了個木盤子,刷上漆,在上面練習寫字,時間長了,筆尖竟把木盤也磨穿了。宋代書法家米芾臨帖很下功夫,能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明清時期王鐸,臨帖能更是驚人,能把《淳化閣帖》中的字,背臨的不差毫釐。 所以,功夫是一個書法家作品傳世、受人尊敬的最低要求。名人書法另當別論。 功夫的第二層意思是廣泛讀帖、意臨、研究筆法、推敲字法、探索章法。從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層面來要求自己。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從形而下的純技藝練習轉向形而上的書法之道的探究。 讀帖讀得多了,對筆法和結字的認識就會加深。就不會被油腔滑調的二流書法家的字所迷惑,更不會拿自己還不成熟的作品賣弄玄虛、沾沾自喜,從而避免了井蛙之譏。字寫好了,功底深厚了,就要不斷琢磨成功之處與不滿意之處。學無止境,書法一輩子沒有練完的時候,學問也沒有做完的時候,終身學習和探究,是一個書法家應有的角色品格。 在這個專業化探究的過程中,需要大量對比碑帖、讀相關的歷史、理論著作。古人認為才氣乃是天生而來,現代學者們認為,才氣除了先天的遺傳還離不開後天的培養。並且很多人認為:讀專業書可以培養才氣;讀哲學書可以培養大氣;讀休閒書,可以培養靈氣。因此,不可不在廣度和深度上進行專業書籍的閱讀,這是一個蓄養才氣的必由之路。在不斷砥礪、不斷淬火後才會在書法的創作中漸入佳境。很多人剛入了點門道就懈怠了錘鍊;剛出了點小名就忙著應酬;剛換了點頭面就忘乎所以,結果靠著吃老本混日子,時間久了才氣也會鈍消殆盡。當今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貳-書法家要出神入化

一味模仿古人,也會引起視覺疲勞。所以在臨習研究之後也要有創作,有突破。有突破就是要有變化區別於古人,這就要求書法家必須有“學、才、識”,三者缺一則不能成大師。書法家欲脫凡胎除了積澱寫字專業上的功夫,首先需要培養和砥礪才氣,下字外功夫。古訓雲“功夫在字外”,古語云“腹有詩書氣自華”是也。再搬一段:

那為什麼要下字外功夫呢?因為書法是一種載道的文化。一幅書法作品中“道” 無處不在,筆法、章法、墨法、結字、印章、載體、書寫工具、書寫內容等等凡所涉及皆有“道”的存在。因此日本人稱之為“書道”,而我們國家稱為書法。對此,許多書法家心耿耿於書法之名格局小於書道之名。其實沒必要,書法裡有道,能寫出道來,講出道來才是名至實歸,否則,名字叫得再響也沒有用。 道是自然的道,是社會之道,是個體的人之道,發之於情,形之於書皆是人內心的反映。正因為此,所以它與詩、畫都是姊妹藝術。書法風格是人格特性的跡化,沒有字外功夫焉得高雅情趣?近年來許多書法展逐漸提倡把自創詩詞作為書寫內容,考驗書法家的字外功夫。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書法家需要守正出新:守正需要功力、勤奮;出新需要字外功夫——才識。勤奮可以熟練業務、激發靈感,但勤奮未必能補出天分。勤能補拙在藝術追求上缺乏驗證,勤是一個書法家乃至其他什麼家最基本的角色要求。勤奮的人歷代都多極了,但沒有成功的還在多數。出新最重要的就是才和識,一個書法家沒那個天分,一輩子把鐵硯磨穿也不會躋身一流的書法家。 識見,在古代有器識一詞意思頗近之。孔子說:士先器識,而後文藝。宋代的劉摯曾告誡晚輩:“士當以器識為先,一命為文人,無足觀矣。”清華老校歌有詞雲:“器識其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李叔同也倡導“先器識而後文藝”。可見在中國傳統的文化裡“化育人才,以器識為先”已經深入人心。然而何為器識呢?器識就是器量與見識。筆者認為現在的識見之意是人生閱歷加上品行修養,錢穀融先生說:“在學、識、才三者中,才是天生的,學是可以積累的,而唯有識是極難得的。”這個意義上說,識見差不多等於 “學”和“才”的綜合。器識或識見,說到底就是講一個成功者要有寬大的胸懷,要有遠見和辨別力,要有格局感。這就要求首重人格修養,次重文藝學習,更具體地說:“要做一個好文藝家,必先做好一個人。” 這就要在廣度上師法古人,師其為人、處事、胸懷、氣節、情趣、好惡等等,凡所應學,無所不學,師古而不泥古,要有自己的東西,逐步到達化境,不能“食古而不化”。這才能談得上所謂的書法創新,創新就是在繼承傳統的前提下別開生面。這個要求很難,惟其難所以更顯可貴。這就要求因性以練才,也就是根據自家的性情選擇好帖,也即適合自己的好帖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很顯然,能準確反觀自己的性情選擇恰當的書法模範不走彎路或者少走彎路就需要識見。 沒有識見,練書法只能是修身養性的愛好;但是想要有所建樹,對得起書法家這個名號就如盲人摸象了!



叄-祛邪避俗的辦法

一個創新不知害了多少人!王冬齡就是走火入魔的受害人。他們醜書四狂個個都會拿兩把刷子不是跳就是蹦,橫塗豎抹名為釋放壓力,實為西方後現代主義的殘羹冷炙。不只他們,全國各地有很多學習書法的往往都想一步登天,一不怕丟人二不怕捱罵,整天想創新的事,結果在形式上、結構上、行為上、執筆上閉門造車!殊不知這些只是書法的一個方面,你沒有在本體精神上吃透,一心想著創新,就有譁眾取寵、欺世盜名之嫌。

字外功夫首先是做人之道。清代著名思想家、醫學家、書法家傅山《作字示兒孫》中說得最為透徹直接:“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綱常叛周孔,筆墨不可補。”傅山先生認為尊崇儒家的綱常才會有高尚的人格,才會寫出不俗氣的字。做人就要做真誠之人,不真不誠,不能動人。真誠之人故能出真情筆墨,性情所致,筆墨隨之。明代散文家張岱說:“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痴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筆者以為書法家可以狂、可以野、可以痴迷、可以有點癖好、可以放浪形骸,但就是不能不真誠。因為不真誠,故多矯揉造作之態;故多諂媚巴結之姿;故多附庸風雅之好;故多唯利是圖之心;故多攀龍附鳳之意;故多自我標榜之能;故多急功近利之舉。文人書家一旦如此,則俗不可耐了。下筆用力,全是俗氣。宋代蘇東坡雲:“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讓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士大夫高雅脫俗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擺脫俗氣,靠的不是故作姿態,故弄玄虛,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皆關乎性情。俗氣在東坡先生看來乃為絕症,我以為不妨試試真誠這味良藥。



肆-結語

王冬齡的書法既不空前,也不會絕後,因為瘋狂的人每個時代都有,當代人瘋的比較重,狂的沒文化含量沒水平。惡俗者遍地,附和喝彩的看客大都是人云亦云沒有頭腦的豬腦子,時代之悲哀啊!古人瘋狂會很自然,王羲之人家東床袒腹成了郗家快婿,劉伶醉酒裸在家中,人家是把天地當成家了,胸懷實屬廣大。張旭喝醉酒把頭髮解開蘸了墨就成了絕佳作品了,人家法度嚴謹,性情上放飛自我而已。傅山先生寫的太原府,據說是先寫了大原府,最後拿弓搭上箭射出去完成的一點。不知道這個傳說是真是假,但這個寫法肯定比王冬齡要高明的多。



即使老王也寫個什麼大師或什麼的,再用槍打個點變成太師,也不過是模仿,也不是原創。原創------你以為原創就那麼簡單嗎?


情棋書畫


王冬齡的書法,是空前的但不會絕後。

關鍵是從哪方面來看。

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一下王冬齡

王東玲(1945.12-),別署冬令,悟齋,江蘇省如東馬塘人。著名書法家,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書協理事,浙江省書協副主席、中國書法進修學院副院長、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客座教授。



從以上資料來看,王冬齡在中國目前書法界中是有很大影響力的。而引起人們最大爭議的是他的現在的“怪書”,“醜書”,“人體書”

尤其是“人體書”,在一個赤身奔跑的女子照片周邊,寫下白居易的《花非花》: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在一張趴在沙漠上的女子上下,洋洋灑灑地揮寫著《心經》的全文:觀自在菩薩,行深波若波羅密多時……色即是空,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王東齡的出格與大膽可以說顛覆了世人的眼球,極盡譁眾取寵之能,讓整個書法界為而轟動。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王冬林齡的書法絕對是空前的。王東齡以中國書協理事,中國美術學院的身份開創此風,在整個社會的影響不可為不大,縱觀中華兩千年的書法史,絕無此例,說他的書法是空前的,確實名副其實。

但是他的書法是絕後的嗎?

不,王東齡的醜書,怪書,人體書,在目前的中國書法界,事實上正在茁壯成長。

從主流官方大型書畫展來看,現代書法已經完全不同於傳統書法,眾所周知,現代的書法“蘭亭獎”,歷屆全國書法展,正如網友所言,即使王羲之,趙孟頫在世,他們的作品也不能入展,那麼數以千萬的書法愛好者想要通過學習古人而參展獲獎,基本上就更無可能了。


現代書法靠奇,醜,怪,邪來奪人眼球,靠名人,金錢,團體操作開道早已經是無人不知了。至於書法水平到底高還是低,爭爭吵吵,莫衷一是,多年爭論也沒個結果。

也正因如此,像王東齡這樣的書法,這樣的作派大行其道早已習慣成自然了。“從來如此,便對嗎”?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裡所說的話,在今天依舊具有振聾發聵的意義。

當代書法,類似於王東齡書法之風在江湖上,在各類展覽中,人們觸目皆是,尤其是一些為了博人眼球,把各種能用的手段用到了極致,比如,有把美女倒立用其頭髮寫字的,有用針管在牆上寫字的,有用大拖把寫字的,有看也不看直接在美女裸露處糊塗亂寫的,有在奔跑中大聲呼喊狀如瘋子般寫字的……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所以說,王東齡式的書法絕不會絕後,尤其是目前的社會。


那麼將來呢?

時間會給人們最後的答案。

有些東西,是被人們刻進石頭裡的,是被後人刻進生命裡的,比如歷代公認的大書法家們,他們的作品經過大浪淘沙,在今天愈發珍貴。而那些靠各種營銷手段,唬人手法,迷人心魄的醜怪惡俗的東西,無非是沙漠裡畫畫一樣,一陣大風過去,上面沒有一絲痕跡。


素心明月


對於王冬齡的書法以前還是比較瞭解的,他是大學書法專業的教授,也是中國最早的科班出身的一批研究生之一,早年在書法教育以及書法理論方面在全國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記的前幾年庫克中國行的時候,專門向他請教中國書法,他的大字書法作品還被刻在蘋果的旗艦店。

  但是最近看他又出名了,因為他創造了一種新的書寫方式“亂書”,這應該是網友給他的這種書寫起的名字,原因是他的字看上去亂成了一團,有的網友直接拿刷過的鋼絲球來比喻,感覺這樣的比喻很有意思,也很形象。

  王冬齡在北美的人氣很旺。大有將中國書法普及到美利堅合眾國的陣勢。曾任明尼蘇達大學和加州大學中國書法教授。在北美期間,哈弗,伯克萊等二十多所名校舉辦過書法展和書法講座。

  從北美回國後,憑藉著林散之、陸維釗,沙孟海等人弟子的身份,在書法界風生水起。同樣的一堆亂麻繩,在九十年代以及本世紀初始,人們對這堆亂麻繩大加讚歎。

  上世紀末,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書法界的人也不甘落後,對傳統書法進行大膽的創新。湧現出一大批現代書風的弄潮兒。王冬齡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人物。以其亂繩成為招牌,揚名立萬。

  隨著現在媒體平臺的開放,話語權不再是專家評委、協會組織的專利。大家都有發表意見的機會。我覺得空前算不上,中華文化數千年,像他如此的必定不再少數,同樣,他也不會是絕後的。


劉明亮


所謂空前不見得,在孩提時學書法,因不喜歡而胡塗亂畫者有之,所以空前談不上。那麼是否絕後呢?也很難說。有些狂人對書法只想所謂的創新,開山立宗,就去掉漢字書法之法度,而亂塗鴉也會有步其後塵的。人怕出名,豬怕壯。有點名氣,飄飄然然。不知所以,失之晚節。








一葉小舟82704


關於王冬齡,本人很少聽說過,今天看了網友介紹,原來王冬齡是一個大書法家呀,怪不得我孤陋寡聞了。既然是大書法家,應該有大家的高度風範,所以我又懷著對書法藝術的好奇在網上搜尋了相關資料。

當我看了王冬齡書法家的作品後,感覺很是愧疚,沒想到自己酷愛書法多年,競然對他的書法藝術一點也看不懂,而且有些莫名其妙的感覺,但我也不敢多加評說。

關於王冬齡的書法能否絕後,我認為是不會絕後的,因為作為一個著名的書法家必定會有許多跟隨的弟子,我相信他們會傳承下去的。

書法,作為藝術的反映,並且有它的不同風格存在,更是反映了作者的人格風采,這恰恰是藝術的千秋所在,也正符合毛主席所言‘’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觀點。








天山冰川愛好書法


我不懂書法。但書法肯定讓人欣賞,有美感,符合書寫法度。基本的文字功能不能丟。拙見[祈禱]



安然157188239


什麼空前絕後?!狗屁不通。雜草叢生,亂柴堆積,枯枝敗葉,一群烏鴉。如果你說我無知,不識貨,小兒,沒水平欣賞,我認了,難道這也叫“藝術?”


莫闕


這上圖是書法家的字嗎?叫他每個字分別讀以出來,他可能自己都不知道了[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


順其自然za


一個真正的藝術家當他到達一定高度時便開始了創新的嘗試!只可惜能闖出來的了了無幾。在書法藝術領域裡更是少之又少。歷史上有幾個闖出來的?沒有一個!中華書法藝術博大精深,前賢之高,後人無法超越!既然沒有超越創新就是一句空話!!!

劍走偏鋒!

王冬齡先生書法功力了得,狂草更是非同凡響!

我認為先生的狂草疊字只是把書法的元素揉進了繪畫裡。所以王冬齡先生的狂草疊字作品只能看做先生的個人行為藝術。讓多數人不能讀懂!不能接受的一原因就是不在一個層面上!

王冬齡先生的疊字書法藝術就狂草書法而言,看似也不是,是也不似,不似也是!所以,肯定前無古人!因為他是一種行為藝術!但是不一定今後無來者!因為現代進行時在繼續!

順便侃一句,您知到歐陽鋒嗎?


楚天愚人1


賴漢割麥子,撲騰一地,來了一陣旋風,把滿地的麥子吹得亂七八糟。一個書法教授看到後靈機一動,隨創造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書法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