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上線外賣、團餐配送、倡議減租……義烏餐飲企業危中尋“機”

上線外賣、團餐配送、倡議減租……義烏餐飲企業危中尋“機”

外賣小哥忙送貨

門店停業、員工待命、收入不增、成本不降……疫情期間,餐飲等服務行業遭遇重創。在租金、人工成本等重壓下,除政府部門的幫扶外,餐飲企業也積極開展自救,有的餐飲企業危中尋“機”,反而拓展了新路徑。

【外賣小哥的觀察】

做堂食的開始主動送外賣

3月4日中午12時,剛吃了口飯,又有新訂單,朱浩騎上電動自行車趕往店家取貨。10多分鐘後,成功取到一份快餐。40分鐘後,這份餐點被送到點單者手中,隨後他又趕往下一家取餐。

朱浩負責義烏江東區域的配餐工作。這些天來,隨著返工人員增加,餐飲企業有序復工,配餐需求較之前明顯增加。在他配送的訂單中,快餐類居多,平時一些不太常見的餐飲企業也開始出現在外賣序列中。

“昨晚送了一份烤肉套餐,店家還貼心準備了一次性烤盤等器具,在家也能動手烤肉吃。”朱浩說,火鍋、烤肉等原本只做堂食的餐飲企業如今也走上外賣之路。前兩天,他還送了一個火鍋訂單。“儘管配送不易,但在當前不便堂食的前提下,這類外送服務正在不斷增加。”朱浩說。

【餐飲企業】

向多業態、線上化轉變

疫情防控改變了消費模式,無接觸、線上點單等方式備受推崇。為適應這一變化,義烏傳統餐飲企業正在向多業態、多場景、多渠道等方向進化,以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義烏市孔福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是本次嘗試外賣的餐飲企業之一,旗下有渝辣火鍋、孔姐串串等品牌門店,僅渝辣火鍋在義烏就有6家門店,在本地吃貨中具有一定知名度。

“前段時間關門歇業,員工工資、房租等固定支出少不了,年前囤的食材也是一種浪費。為儘可能彌補損失,10天前我們開始嘗試做外賣。”該公司負責人吳雪瑩說,為減少人員接觸,公司配了3輛車,專人負責配送。“客戶下單後我們再準備食材,統一包裝,提供相應的調料、一次性餐具、圍裙等,一般市區一小時內可以送達。”如果客戶有需要,他們還會提供鍋具和電磁爐等租賃服務。

相比轉戰外賣的火鍋、烤肉等企業,快餐類原本就是外賣平臺上的熱門品類。這次疫情,也讓相關餐飲企業意識到,企業需匹配客戶的多種消費場景,開發避免人員聚集的用餐方式。

王文慶是義烏八婺飯堂負責人。節後該公司將留崗員工分為業務線和生產線,廣泛發動員工進行團餐銷售,爭取開拓復工的各大物流園區、市場集群等客戶群。截至目前,八婺飯堂在義烏的24家門店中有19家復工,同時逐步恢復堂食,有效減少疫情帶來的影響。

【行業協會】

餐飲市場的春天終將到來

王文慶還有另一重身份,即義烏市餐飲行業協會會長。“義烏共有1萬多家餐飲企業,從業人員逾16萬,一些企業通過發展外賣等形式開闢新戰場,為整個行業起到了積極示範作用。”王文慶表示,當前政府部門在稅收、電費等方面推出了減免措施,為企業減負。希望房東也能減免部分房租,幫助小型餐飲企業渡過難關,增強抗風險能力。

有業內人士認為,疫情過後,市場有望快速恢復常態化運行。“隨著人員逐步迴流,餐飲市場的人氣也會逐漸迴歸。趁休店期間,我將店面重新裝修了一番,恢復堂食時,會以更好的面貌迎接消費者。”義烏大渝火鍋店負責人陳凱表示,作為餐飲行業,食材、服務、環境缺一不可,只有做強做大、完善服務才能贏得顧客口碑,提高生存能力。

(原標題《上線外賣、團餐配送、倡議減租……義烏餐飲企業危中尋“機”》,原作者方靜。編輯童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