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学校网络开学的尴尬 其实是我们还没适应时代的变化

2020年初的疫情,无奈地让学校选择网络开学,相比17年前非典时期的“空中课堂”(北京地区的电视直播课),如今的网络课堂的技术突飞猛进,已经成熟得太多。但实际学习效果,距离我们的想象与需求有着巨大差距。那么,原因何在?

学校网络开学的尴尬 其实是我们还没适应时代的变化

还不够智能的网络技术

在线课程对于网络的要求很高,虽然近年来国内网络发展迅速,但是还并不能满足人人都能在家里开直播课堂的需求。与普通的视频直播不同,在线授课不仅要把自己的画面传送出去,还要接收每个学生传来的画面,这对于国内宽带不对等的上下行网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同时,技术还没有进步到足够智能的阶段,太多的功能需要手动调试才能正常使用,这对于普通教师来说,确实存在困难。同样,对于学生端来说,为了更好的使用效果也需要很多手动优化的步骤,这不仅限于直播软件,还包括家里的无线网络等等方面。

学校网络开学的尴尬 其实是我们还没适应时代的变化

授课逻辑的转变

现在我们的网络课程,仅是单纯的将线下课堂的知识搬移到网络上来,这与17年前非典时期“空中课堂”的电视直播课逻辑相同,只是技术手段有所升级,所以实际效果很一般。因为,在线课程与线下课程在底层逻辑上就有很多不同。

比如对于老师来说,板书、教具、犀利的眼神都是必备技能,但是转战网课后,这些都是可有可无。而资源力、课件设计能力和段子则成为了在线课堂的必要技能。好看的软件千篇一律,有趣的老师万里挑一,在线课程的互动效果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结果,但是很多线下老师还没有做好这样的调整。

同样,以往线下课堂是我们传授知识的主阵地,学生遇到问题后可以非常迅速地提出问题,老师也能当场解决。但是,基于现在网络技术的限制,很难做到在线课堂中的及时答疑,这对于现在公立校中非常普遍的大班网课来说,情况更为复杂。所以,在网络课程时代,学习流程重于授课流程,也就是说孩子从预习到课上,再到作业和复习的流程,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关键。

其中,国外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模式最值得借鉴,这对于习惯了统一备课、统一授课的老师来说,有着巨大的工作量。但如果能将学习转为线下自主学习,线上答疑解惑,课后复习巩固,学习效果并于亚于线下课堂。

学校网络开学的尴尬 其实是我们还没适应时代的变化

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吸引力全世界的目光

学习方式的翻转

对于学生而言,在线学习最大的改变是从他律到自律。在线下课堂中,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甚至是学习方式都牢牢地被老师控制,所以孩子们习惯了被约束和管理。但是对于网络学习来说,更多时间是需要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所以,学什么、怎么学、学不学都成为孩子自己的选择。只是这个改变来得太过突然,孩子们几乎没有准备的时间。未来已来不再是一句空话,那些很早之前就注重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家庭,面对突然的疫情,对于学习的影响就很小。

学校网络开学的尴尬 其实是我们还没适应时代的变化

同时,很多新技术我们也没能合理运用。比如关于笔记,在以往的线下课堂中,除了听课还要勤于记录笔记,生怕遗漏什么。但对于网课来说,孩子的专注力应该更加集中在课堂本身,笔记可以课后整理,记不住了翻看一遍课堂视频即可,而这样的笔记方式反而记忆深刻。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过度依赖技术。比如关于问题答疑,身边没有了老师和同学,问题的解决会更多依赖于一些搜题软件。但是请一定记住,搜题软件不是脑外挂,它带不进考场。所以,对于疑问不能“一搜了之”,还需要事无巨细深入理解,自己整理错题并巩固练习。


笔者相信,现在网课的种种不足终会被时间所解决,网络学习也必将成为未来学习的普遍模式。未来已来,谁先适应谁就取得先机;互联网的发展虽然让获得知识变得更加容易,但是人性的趋势依然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差。互联网络中的宇宙苍生,看似平衡公正,其实最大的不公来自我们每个人的不同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