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謊糧堆”傳說的背後

站在廣武古城的城牆上向北瞭望,數百座荒冢隆起在蒼茫的原野上。這些封土堆大都十幾米高,頂部呈圓形或正方形,在東西寬4公里,南北長8公里的範圍內,一座挨著一座,整整有293座。這就是中國最大的漢墓群——廣武漢墓群。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謊糧堆”傳說的背後


  廣武漢墓群,被當地群眾稱為“謊糧堆”,其背後還有一個廣為傳誦的歷史傳說。講的是當年楊業父子抗擊遼兵,在此安營紮寨,等候軍糧物資。監軍王銑嫉賢妒能,怕楊業父子搶了頭功,扣壓糧草遲遲不予發送。遼軍則緊閉寨門拒不出戰,意在消耗宋軍糧草。眼看軍中餘糧不足三日,楊業在中軍帳內急得團團轉。忽見六郎延昭走了進來說:“父帥莫慌,兒有一計可解您心頭之憂。”隨著耳語數句,楊業含笑點頭。當夜,宋軍以蘆蓆圍裹封土堆近百座,成糧草垛狀。次日早晨,遼軍遠望宋營中糧草堆集如山,懷疑宋軍昨夜增援已到,料難以對峙抗衡,急撤軍北走。


  關於楊延昭“圍席成倉”的傳說,真假難辨。但是,有一個現象卻值得我們細細品味。那就是長城沿線及其迤北,眾多的古墓冢,都被民間傳說為“謊糧堆”。


  由廣武漢墓群向北大約50公里,也有一處漢墓群——位於黃花梁下的金沙灘漢墓群。當地群眾稱之為“幌糧堆”。傳說也是楊六郎迷惑遼兵的“謊糧堆”。


  在《天鎮縣誌·文物勝蹟·古墓》中,也記載著一處“謊糧堆”:沙梁坡漢墓群,縣城南5公里沙梁坡上。俗稱“謊糧堆”。


  在廣靈縣城西2.5公里千福山南麓,有一處漢墓群。墓群佔地面積約333000平方米,南低北高,依山排列。明顯暴露地表上的封土堆有9冢,學界稱之為千福山漢墓群,民間俗稱“謊糧堆”。


  在河北省蔚縣有個叫“八圪墶”的地方。這裡有大大小小的封土堆63座,分佈在古城的東、南、西1至5公里範圍內,據考古專家考證是漢墓群。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些“土圪堆”,在當地老百姓的口裡,被稱作“皇糧堆”。


  河北省懷安縣舊懷安村四周,有規格較高的漢墓16座。當地百姓一直傳為蕭太后的假糧堆。說北宋年間,朝廷發兵攻打遼國,宋將田重率軍先後攻克蔚州、靈丘、弘州,準備攻打懷安時,蕭太后帶十幾萬大軍南下,與宋軍對壘。當蕭太后得知宋軍打探其糧秣情況後,心中頓生一計,令士兵連夜將現成的黃土丘(漢墓)苫蓋起來,並插上大遼旗幟。宋軍得知遼糧秣充足,只好撤走了軍隊。


  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的塔利古城,是一處規模較大、保存較好的漢代古城之一。古城南側的毫沁營鎮塔利村附近,分佈著五個大型的封土堆,蒙語稱“塔布陀羅亥”,當地俗稱“荒糧堆”,實際也是五座大型的漢墓。


  2015年4月,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公佈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有九原謊糧堆漢墓群。從公佈的內容看,這處漢墓群所在地的小地名就叫“謊糧堆”。


  另據《西部商報》2008年12月11日報道,甘肅省肅州區黃糧墩林場在開挖自來水管道溝時發現一座古墓,被確定為漢代磚室墓。


  ……


  至此,我們可以將以上所列的共同之處抽取出來:長城沿線及其迤北、不同時期的古墓群、大致相同的民間俗稱、內容幾近的歷史傳說、這一切的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揭開這一秘密,必須瞭解長城沿線及其迤北,歷史上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這一地區,自古就是農耕和遊牧兩種文化對沖的前沿地帶,也是民族融合的核心區。春秋以前,長城及其迤北,曾是北方戎狄的家園。戰國以降,這裡便呈現出南北兩種文化此消彼長並逐漸融合的歷史景觀。


  漢代以後,長城迤北,鮮卑、契丹、女真……不同時期的不同族群,都曾帶著他們的語言,在這裡生息繁衍。到了蒙元時期,除了早已漢化的鮮卑,遺留在這一地區的契丹、女真舊族,全部被稱作“漢人”(長江以南的漢族,當時被稱作“南人”)。幾百年後,儘管身體裡仍流淌著祖先的血液,但曾經的語言,卻被遺忘在了歷史的深處。


  現代語言學家們經過對不同時期史籍中遺存的詞彙分析,大致可還原這些語言的基本源流。主流的認知是,鮮卑語(屬滿-通古斯語族)、契丹語(滿-通古斯語族索倫語)、女真語(滿語祖語),均為古東胡族語言的衍化。


  “謊糧堆”之“謊糧”(皇糧、荒糧),應該就是其中的一個詞彙。儘管不同時期的發音產生過很大變化,但其基本音節仍保留在滿語中。


  現代滿語中,表示墳墓的詞,大致有三個。其一“eifu”為墳、墓、冢,其二“hvwaran”有墳塋、墓地之意,常與“eifu”連用。此外還有“tomon”,則專指墓穴。其語義差別與漢語的“墳”(專指封土堆)、“墓”(專指墓穴)相似。其中“hvwaran”一詞,就是上述不同地區對漢墓群的俗稱——“謊糧”堆。


  需要指出的是,音韻學裡,尾韻“n”與“ng”是一個極不穩定的存在。如“我”字,山陰、應縣部分鄉鎮讀若“wa”。我們”說成“wa-men”。而在大同市雲岡區和懷仁縣北部,則說成“往們”。再如“咱”,在原雁北地區一帶,往往被說成“掌們”。“hvwaran”衍變為“hvwangrang”,即為“謊糧”(皇糧、荒糧)。同時,在語言演化過程中,即使是同一語種,在不同時期的不同方言區,都存在著“同聲異化”現象。“hvwaran”衍變為“kyarang”,則對應“假糧”(假,明代以前讀音“kja/kia”)。


  上古時期,人類對發生於身邊的各種自然現象無法解釋,便產生了神話。同樣地,當一種語言消失,而以其命名的一個個地名卻保留在俗語中,民間傳說亦對我們釋讀腳下這塊土地提供了另外一種可能。


  還是那句話,瞭解真實,正確讀出這塊土地的歷史。記住傳說,保留一份對於故鄉的美好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