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孩子沒有自我反思的能力?

豪傑成長88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需要先明確兩個前提,一是孩子是指在什麼年齡段,子女年齡再大在父母面前還是孩子。通常認為,在出生到15歲左右這段的人稱為小孩子:二是什麼是自我反思能力,通常是指人對過去事情進行思考和總結經驗教訓的過程。

為什麼一般的孩子沒有自我反思能力?主要是小孩在這個年齡段還沒有形成獨立的和成熟的思維能力。我們常說吃一塹長一智,溫故知新等。怎樣才能長一智?怎樣才能知新?這就要在對過去事情經過理性思維和總結提煉後才能獲取的。孩子思維的成熟必然要經歷不同發展階段,既不能拔苗助長,又要因勢利導,逐步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邏輯思維、逆向思維、理性思維方法和技巧,結合學校和家庭配合教育,就能使孩子隨著年齡不斷增長,同步提高自身的獨立思維能力。


從心開啟1224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我是一名本科生,看到問題我深有感受,因為在初高中的學習中,我也有過這樣的時候。在初中的時候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但是上了高中以後,開始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了,後來索性自己不學了,而且也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有時候偷偷跑出去上網,現在想起來這都很嚴重了。後來高考的時候我產生了厭學情緒,根本不想學習,我父母對我也沒有苦口婆心的教導過,我在學校犯了錯,我父母也不批評也不打罵。第一年高考的時候,沒有過本科三批的分數線,父母沒有說太多,清楚的記得父母的一句話“外人跟你講再多都是客觀的,有壓力以後,自己知道努力才可以”。

後來我去參加征程體檢,因為色弱和近視沒有通過,知道自己無所事事,那段時間開始反思自己了,自己能做些什麼呢?最後父母看到我有悔改的意思,讓我復讀了一年,第二年高考的時候超過了本科一批分數線37分。現在回想,很感激父母的大智慧。

孩子沒有自我反思能力,可能是因為年紀太小,對於未來沒有規劃,沒有來自未來的壓力。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不要給太多壓榨性的管教,需要對孩子進行引導,讓孩子能夠感受到一些壓力,壓力轉化為動力,自己意識到該努力的時候,自然就會反思,在反思中進步了。

如果還有問題,可以關注一下。針對問題我會一直更新哦。



小忑同學


不要臉的說,我作為孩子時,是算比較乖的,除了小時候經常哼哼唧唧黏我媽,有時候鬧人之外,是很聽話的。上了初中高中之後,由於爸媽管得嚴,我又聽話,我就每天在家裡窩著,都不帶出門的,不出去跟朋友同學玩,當然也沒成為家長眼裡的“壞孩子”。

然而我並不認為我這麼聽話是好的。由於從來不出去玩(整天窩在家裡也沒讓我的成績變好),上了大學以後,我就是一個很無趣的人,不會玩,不喜歡跟人交流,缺乏了很多人際交往的能力。同時,由於爸媽管得太嚴,對我的生活幹涉太多,我漸漸覺得厭煩了,覺得被侵犯了,於是我開始反抗他們,反駁他們的意見,慢慢的我跟他們的交流越來越少,在一起也沒什麼話可說,經常一說話就吵架。

所以,有了孩子以後,我反思的更多的是我爸媽對我的教育方式,反思怎麼能避免讓我的孩子接受我這樣的家庭教育。

我會耐心傾聽孩子的意見,好好跟他交流,而不是用粗暴的方式把他帶大,我會陪他玩,而不是沒時間管他。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管理者。


椰姿mint


如何讓孩子具備自我反思的能力?

1、不直接對孩子的錯誤橫加指責

一些愛嘮叨的媽媽傾向於一味斥責孩子,甚至有些媽媽會以吼叫式教育逼迫孩子承認錯誤,這樣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不但影響親子關係,也會使孩子內在心智受損。媽媽可以採取比較冷靜的態度,從側面引導孩子自我反省。

2、讓孩子自己承擔犯錯的後果

孩子做錯事後,一些家長會因為心疼孩子,選擇替孩子去承擔犯錯的後果,從而讓孩子覺得做錯事也沒什麼大不了。久而久之,讓孩子喪失了責任心,並不利於培養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日後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過錯。

家長應嘗試從小事開始讓孩子學著承擔後果,比如打翻了牛奶,就對孩子說今天不能喝牛奶了。這樣能自然地讓孩子自我反省,同時激勵孩子將事情做得更好。

3、重視負面道德情感的良好效應

在引導孩子認識錯誤時,父母要同時要給孩子灌輸正直、善良、勇敢等正面道德情感,這樣做可以塑造孩子美好的心靈,而讓孩子體驗羞愧、內疚等負面道德情感,也會使其受益匪淺,促使他不斷自我反省,區分好壞、是非、對錯和美醜,改正錯誤。

倘若父母不重視這一點,孩子在形成自我人格的時候很可能會出現偏差,這是十分不利的。

歡迎大家關注頭條號自由的二狗子,與我一起來交流。





自由的二狗子


孩子沒有自我反思能力,是因為年紀小,對於未來沒有規劃,沒有來自未來的壓力。他們的大腦什麼都知道,他們能夠用語言回答出所有的問題,但是當這些問題真的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時,他們便不知所措,所以,在孩子做錯事控制不住自己,如愛玩遊戲戒不掉時,不要給太多壓榨性的管教,需要對孩子進行引導,讓孩子能夠感受到一些壓力,壓力轉化為動力,自己意識到該努力的時候,自然就會努力了。

怎樣讓孩子學會自我反思呢?我覺得讓幼兒自己承擔犯錯的後果,孩子做錯了事,許多家長常常替孩子去承擔犯錯的後果,使孩子覺得做錯了也沒關係,喪失責任心,不利於培養其自我反省的能力,使他以後容易再犯類似的錯誤。所以,家長應該讓孩子自己去承擔犯錯的後果,當孩子犯錯時,應讓他懂得羞愧和內疚。如孩子做錯事,家長可直接平靜指出錯誤所在,促使孩子自我反省,激發起他的羞愧感和內疚感,以後不再犯此類錯誤,有錯誤他才會學會反思。



善行天下3


您好,跟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喔。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您呢~

在回答您的 問題前,不清楚具體您說的是孩子哪個年齡階段呢[玫瑰]。因為不同的年齡對所有事情的認知是不一樣的呢。

按照皮亞傑的教育思想理念,他是將孩子的認知發展分成了4個階段,分別是:

1:0-2歲感覺運動階段。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也是屬於早期發育的階段。比如我們常說的孩子練習基本的粗細動作類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孩子的基本生活上的需求階段,那麼這個階段的孩子是隻有通過感官接觸,才能夠得出自己的結論,如:跟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說,杯子裡的水很燙,那麼這時候他是不能夠理解的。只有用手接觸後才知道,下次不能再觸碰了。也就是隻有通過條件反射才能得知結果。猶如斯金納的條件反射理論是一個性質。所以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是不會存在反思的能力。是屬於儲備知識與記憶的階段喔

2:2-7歲的這個年齡段,是孩子學習的階段那麼學習是持續到5-6歲左右。那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呢會開始模仿、自我的想象或者甚至會讓我們大人覺得孩子很幼稚很天真。因為在他們意識裡,都覺得所有的物體都是有生命的,當然內心也是比較脆弱的呢,所以這個年齡的孩子算是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識,但還是不太理解反思的意思甚至其意義喔

3:6-7歲至7-12歲的具體運算階段。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是可以通過一些表象以及儲備的知識進行很好的判斷。那麼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不僅能夠反思的意思也是可以做到反思的。但由於這個年齡階段心智的沒有完全成熟。所以也就是可能到不到我們所期望的孩子自我主動反思。

4:11、12歲左右的孩子,他們的思維也開始轉向抽象邏輯思維。那麼相對來說反思的主動性已然出現,但同時也會存在些叛逆的心理。也不願意主動的自我反思呢。

那麼我們瞭解了孩子的不同年齡階段的特性以後就可以針對性的幫助孩子提升自我反思的主動力喔。

另外這裡,可以提供分享些,幫助孩子主動自我反思的方式方法呢[玫瑰]

一、包容孩子一切的不完美。當孩子犯錯後,儘量控制好我們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負面的情緒轉移到孩子身上。主動幫助孩子分析犯錯的原由以及為什麼錯的原因。久而久之,孩子能夠有自我糾錯的意識。當孩子有了自我糾錯的意識,才是能夠真正的達到我們大人說的反思🤗。

二、引導孩子要用於承擔做措施的後果。以前經常會看到孩子之間的爭執會導致破壞對方的玩具之類的。這時候,都是父母會主動掏錢。那麼潛意識裡,孩子會認為凡事都由爸媽解決。所以在孩子能夠承受的範圍內,可以適當的給予些其壓力,意識到要為犯的錯誤而承擔🤗

作為您能夠提出這樣的題目,尤其可見,您是比較注重孩子的自身身心發展的呢。畢竟孩子能夠經常的自我反思,那麼他以後一定能夠成為一個不斷走向完美與高尚的孩子呢🤗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呢[可愛]也祝您的孩子每天健康快樂成長🤗






喵喵兜裡有糖


孩子的生活習慣與環境有關。老人言,三歲看大。即三週年的時間,即可知,孩子的大腦發育,己構成型體,改變,不易過快。科普一下,孩子三週歲之前,一年,長體,體感敏,感知環境以熱暖聲為主,在一至三米。二年,長骨壯骨長身高,視,聽,體感,均敏。左一至五米。三歲,腦發孕完善,可知敏,好奇心敏,學父母的習慣也敏。

自我反思,這個習慣,須孩子犯了錯,傷害了她(他),及她(他)愛的人。為了,保護好,自己,保護好她(他)的愛人。而心有防備的一個自我保護的一個心機或心眼。這個習慣,如果,父母在孩子三歲時,教育了孩子,孩子會心生這個心眼。如果,孩子的父母,沒有教育,可能,在孩子十八歲時,青春期,有相應,男女交行中,學會,這個心眼。高情商者的遊戲,低情商的災難。


春風十里草草過


孩子身上的自我反思能力非常重要,決定了孩子未來的優秀程度。

孩子身上沒有反思能力,是因為父母們對孩子引導教育的不夠。生活中過分溺愛孩子,不願讓孩子自己去承擔錯誤導致的結果。從而導致孩子不會去思考、不用或不會去處理、解決問題。而隨著孩子不斷長大,不懂反思的能力將會給孩子成長髮展帶來更多的阻礙,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與前途發展,孩子的人生將變得艱難。

孩子的反思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後天形成與培養的。反思對於很多大人來說都不能完全領悟做到,更不要說孩子了。孩子在小的時候,什麼也不懂。作為父母,從小需要對他進行積極的引導。

引導孩子掌握反思的能力,要從孩子做錯事情時開始。沒有做錯事情時,孩子是沒有反思精神,也意識不到反思的重要,更不可能理解反思是什麼意思。當孩子做錯事情,反思的理解往往就深刻,教育引導效果就越好。

引導時,需要對錯誤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給建議,讓孩子大腦裡有反思的模板公式:錯誤產生的後果影響,錯誤是怎麼發生的,錯誤造成的具體原因,怎麼樣能避免錯誤,這件事情正確的處理方法,對於這件事情你需要思考哪些問題,以後該怎麼樣避免。

總結:幾次事情發生後,幾次後果承擔後,幾次引導後,孩子就開始具備反思能力了。孩子越早懂得反思,孩子處理事情就越慎重、認真,做事越仔細,成功率就越高,孩子越自信,看待認識問題就越深刻。未來做錯事的機會就會少,人生境遇更坦途。



虛學理教


孩子思維方式的形成,大多源於孩子的家長。確切的說,孩子的父母才應該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孩子的小腦瓜兒的小程序是由家長來編程。換言之,家長平時的言行舉止,孩子就是錄像機、錄音機、復讀機。所以說,家庭影響很重要。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個例,也不排除。



用戶5806933084


為什麼孩子沒有自我反思的能力?

首先我們要說清,“孩子”的概念指什麼,這樣我們才可以進一步去探討“孩子為什麼沒有自我反思能力”的問題,一般來說,“孩子”多數是指初中之前,年齡十五六以下的學生。

當然,再大一點的我們稱之為“孩子”也未嘗不可,但羊老師以為,針對初中之前的學生談這個問題可能更有針對性。那孩子為什麼沒有自我反思能力?

羊老師以為,反思能力是指一個人主動回過頭去分析自己言行的得失或不足的行為,這是一種很難得,又很珍貴的思維活動。因為,有了這種思維習慣,常常能夠幫助我們較快的成長或成熟。

那為什麼孩子往往沒有自我反思的能力呢?其實,嚴格來說,這個話不能這樣說,孩子也應是有反思能力的,只不過孩子的反思可能多處於無意識或較低級的階段。儘管如此,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孩子們的反思能力是普遍較低的。

這是為什麼呢?羊老師以為,一個人反思能力的形成應當與一個人的個人經歷和經驗有關,而這正是孩子們最缺少的地方。如果說,孩子剛生下來還只是一張白紙,前面的人生經歷還只是往這張白紙上塗寫內容。

至於對錯、優劣、好壞、是非等這些評判的準則是在許多試錯,甚至遭受重大挫折的前提下逐步建立起來的,限於孩子們的人生經歷,這點都尚未完全建立起來。

正因如此,現實中,我們常常看到孩子們做事往往只是憑著簡單的需要或衝動走,而很少深思熟慮以後再去做某事。

另外,反思能力的形成,不僅需要一定的經歷、閱歷做鋪墊,同時也需要有較高的邏輯能力、辯證能力、分析能力等等,不客氣的說,反思能力就是一種在其他思維能力發展基礎上的一種更高級的思維能力。

正因以上種種原因,孩子們普遍缺少自我反思能力,也實為正常。但是,如果完全否認孩子具有一定反思能力,那就又走到了另一個極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