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今年44,從事財務工作20多年,手握會計師證,經濟師證,審計師證,還能找到工作嗎?

行走的蝸牛哥


如果你現在在想的是還能不能找到工作,確實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以你現在的資歷和能力,完全不必要有這樣的擔憂。除非你拿到的這些證不是你辛辛苦苦學習得來的,如果一旦是你認認真真的學下來考下來的證,那麼你的理論知識肯定是紮實的。作為財務專業的人,理論知識是最重要的一環。

其實你有這種困擾,完全是一個不自信的表現,一個44歲的人對自己的專業表現出來不自信。是不是因為自己手上只是有了這些證,但是自己的業務和實際操作能力並沒有達到自己滿意的狀態呢?

我想從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

職業生涯中考證到底重不重要?

考證無需質疑非常重要,這是你人生規劃當中最好的一個規劃,考了那麼多證,其實已經夠了,夠用了。對於本專業來說,這些證已經夠用了。

關鍵是持續學習的能力,有沒有用這些證產生出來的,實操的東西有沒有,這才是事情的關鍵點。在職業規劃當中把考證納入到其中最重要的一環是非常正確的一件事情,因為這些證就像你的敲門磚一樣,完全是一個能力的證明,因為從事這些專業性比較強的工作,這種證證明你有能力去做你專業的事情。它們是一塊金子招牌,閃閃發亮的在你前面引路。

但是,財會專業又是每年變化最多的一個行業,每年的新政,每年的制度都會有很多的變化,所以即使你有很多的證,也不表示說你的思想和你處理工作的方法能夠跟進時代。

工作能力到底重不重要?

20多年,一個人在職場如果他還沒有構建出一套自己的職場的核心競爭力的規劃圖,那麼這20多年可能就像過了一天一樣,沒有任何的思考在裡面。因為過的每一天都是一樣的,你不去思考你的價值,你不去是搭建你的體系,你不去找出你的核心競爭力,你還在圍繞著取得一堆證以後的喜悅上。證就像學歷一樣,他只是一個敲門磚,一旦你這個敲門磚進去以後,如果你本身沒有你的核心競爭力,沒有你的能力,那麼你同樣的,再有多少證也沒有用。用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操作能力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20多年我們在職場能幹什麼?

一,積累經驗。

職場都是從一年一年的這麼過來,也是一步一步的工作幹出來的,所以從一開始什麼都不懂到慢慢積累了很多經驗,把這些經驗都累積起來,會形成一個自己的寶藏,自己的一個資料庫。會逐漸從一個新手到一個老手,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每一樣東西都要有從很小很小到很多很多,最後到形成你自己的一個領悟和自己的東西。

二,學習理論。

在不斷的實踐工作當中,會有很多知識點是你以前沒有學到的,這個時候就要不斷的進步,不斷的去吸收新的知識,新的變化,新的結構,我們要投入很多的時間精力。在最精華的日子裡,就是在我們職場剛開始的三四年,這個關鍵的時點,投入去學習新的理論。用新的理論來指導我們的工作。這個時段去學習去考證。

三,搭建體系。

當理論和實踐都準備的差不多的時候,你就要去開始搭建自己的職業體系。哪些是你擅長的,哪些是你不擅長的,你怎麼樣在你擅長的項目上更加的上一層樓,在你不擅長的項目你怎麼樣去處理。

這些都是在這個體系搭建過程當中自己要去思考的問題。就像蓋一座房子一樣,地基和材料都準備好了,在蓋的過程當中你想要蓋成什麼樣,在這個過程當中,你想這個房子的功能偏向於哪些功能,比如它更偏向於休閒的,比較偏向於商務的,那你就朝著這個方向去設計去努力去規劃。

就比如你比較擅長實務操作,你就朝著實戰去努力,如果你有管理能力,那麼你就朝著管理方向去努力,如果你有全局掌控能力,那麼你就朝著總管理者的角色去努力。

四,確定核心競爭力。

在這個體系確定完了以後,你就要確定這個體系的核心的東西。就是核心競爭力。就剛才比喻的,你建的這個房子裡面,別人去了你這個房子以後覺得哪一項東西是他們覺得,哇!好厲害好牛,這樣的一個體會,這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你要在你的房子裡面有這樣的一個東西體現出來。如果沒有,你就趕緊去找,因為沒有所以你現在才慌。

職場這麼多年一定是要從這幾個方面來思考的,如果某一個方面缺失,可能到後面的職場,你就會有一些被動,你就會有一些慌忙,甚至有些懷疑自己,因為可能連你自己都不知道,到底自己的價值在哪兒?那麼又怎麼讓別人和老闆知道你的價值在哪裡呢?

怎麼找能力?

在你做一件成功的事情之後,你把這件事情歸納總結,看看你做這件事情為什麼會取得成功,總結出你的核心能力,比如說邏輯分析能力,觀察能力,橫向思維能力等等,這就是你挖取你能力的一個手段和方法。

這麼多年的工作經驗,你肯定挖出了很多很多的能力吧,把你很多重複的能力加在一起,就是你的核心能力,因為你用這個能力處理了很多很多的成功的事情。

所以當你有所彷徨有所猶豫的時候,看一看是不是去找一找總結一下自己的核心能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核心能力,只是你自己可能沒有去找而已,一旦你找到了你的核心能力,你就不會再問出這樣的問題,還能找到工作嗎?而是說我到這家公司,因為我的核心能力能夠給這家公司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和什麼樣的效益,這才這是去跟人力資源部談面試的問題之一,而不是讓他們問你,你光是有證嗎?

不用慌,你只是還沒有挖掘出自己的優秀的一面出來,用我以上的方法來做一個測試,也許你會覺得,哇!我好優秀。

十年高管經歷,專注職場領域,歡迎關注@西紅柿阿達,為您分享職場的大道至簡!

西紅柿阿達


肯定能找到工作呀!

我比你還大六歲,從事財務工作27年,我有註冊稅務師證、會計師證、統計師證,今年10月份剛辦了退休手續。

在我退休前,就有好幾個老闆找過我,希望我到他的公司上班。由於我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肩頸勞損較嚴重,所以我想休息一段時間。

前幾天,我掛證的稅務師事務所老闆給電話我,希望我到她所裡做稅審複核工作。考慮到她已關照我多年,我已答應去她所裡幫忙。

你比我還小六歲,從事財務工作20多年,而且也拿到了會計師證、經濟師證、審計師證,說明你既有理論知識,也有工作經驗,找工作肯定不是問題啊!




小巧玲瓏2019


我媽媽也是會計,她不是科班出身,我上幼兒園時,去上的會計培訓班,她只有會計證,現退休了還在上班,有家公司邀請了她三、四回,她不願去上全職,現在不上全職,只做兼職,接了7家兼職,工資跟退休前差不多,多了份退休金;相信自己,只要專業過硬,會計行業找工作還是比較容易的。


予寧的港漂生活


要說,聽起來還有點心酸哎。財務行業已經這麼不好找工作了嗎?

但是,44歲,可能真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年齡,如果還沒有很多獵頭來主動挖你,手頭沒有一些可以想去就去的目標公司,還需要自己主動去找工作。那應該就是真的會很悲哀吧。

今年,我認識的兩位姐姐考了CMA,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個考起來費錢且費力的證書,但她們都義無反顧地去考了。其中一位姐姐說,我有過想換工作的想法,可出去看了一圈不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裡,應聘一個財務經理都很有難度。

另一個現象是,這兩年原來在外企的財務高管,也面臨一輪洗牌,不少跨國公司的財務職能借助共享外遷,原來享有豐厚待遇的崗位突然就沒有了,再去哪裡?


在一個行業的普通工作經驗,大概3-5年就積累得差不多了,之後需要的是更高層次的能力,要麼是某一個細分領域的深度,要麼是綜合方面的廣度。

如果到44歲,只是有一堆證書,而不是拿得出手的成績,大概是真的很難有優勢了。也許找到工作還是沒問題的,再不濟還能去接小公司的賬務,但是,要有多好就難說。

說起來,還真是很茫然呢,不知道未來在哪裡。


康愉子


四十四歲,工作二十多年還要找工作,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人脈,你沒有人脈資源,我家這邊的四五十歲的老會計都有成熟的人脈了,稅務資源工商資源,都兼職代帳或者自己開事務所了,做的風生水起,學會計之後我深切體會到,情商口才溝通能力的重要性,缺乏情商,溝通能力,幹一輩子會計也就是個基礎做帳,沒多大出息。


嫘祖


我覺得這個問題問的好奇怪,我只有其中一個證…我比你還略大一點,這個年齡要經驗有經驗,要證有證,孩子也大了…精力正好一一怎麼會找不到工作?~不應該直接進任何公司管理級別麼?…可看回答居然好多認為不好找?…難道我錯了麼?…可我真的這麼以為…上面分析的有錯麼?…差距?…人與人之間的…可我還是這樣給自己定位的…只不過我從去年起改行開始作…作自己喜歡的事,因為我以為作自己喜歡的事是一件幸福的事,而我恰好又有這樣的經驗及機會…可這完全是取決於自己而已呀…財務工作依然也有,只不過完全是副業而已…我們這個年齡的人,年少時沒有來得及發現自己的喜好,作自己喜歡的工作…所以當恍然時已經步入中年,時代的悲哀…兒子剛剛上高一就已經考慮將來要作哪一行,時代逼迫你現在就要考慮適合什麼喜歡什麼?…因為將來專業的選擇沒有調劑一說…只要你喜歡你一定能上到喜歡的專業,區別只在於你的學分讓你能上哪一檔的學校而已…所以無論哪個年齡段,要自信,要相信自己…唯有努力,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沒有任何事可以打敗你…



雨中漫步小魚兒


說實話,您這幾個證都是中級職稱證書,不怎麼值錢,想找個好點的工作有點難度。建議您:1、如果現在還在單位上班,爭取儘快進高級職稱,現在副高級會計師考試應該也不難,況且還是開卷(安徽)。2、如果待業在家,自己又有各方面基礎,可以拼一下,在較短的時間內拿下CPA。這兩個證含金量高,尤其是CPA,當然還要看實戰經驗,但總歸對您以後找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


老陳聊天


註冊會計師,英語交流溝通沒有障礙,十幾年外資財務主管,經理。剛從一美資企業財務經理崗辭職休息😊。年齡過了四十五,現在也在準備去找工作。我的看法是不要拘泥於找工作,本於自己專業優勢,對經濟,金融現象多一些深入瞭解和理性分析,提高對行業方向趨勢的把握。畢竟做了多年財務不同於剛入職的小白。


塵緣有情流水無價


年齡和工作時間相仿。談一下個人體會吧。

1.這幾個證書是中級職稱證。到44歲左右的,工作20年的財務,應該拿到高級會計師證或註冊會計師,更能體現專業水平。

2.到這個年齡,業務能力可以的話,應該能做到財務經理以上的。

如果能做到以上兩點,除非單位效益不好,一般薪酬應該還是可以的。已經進入中年,如果不是有特別超值的機會,一般不會再出外找工作的。

但是,沒有做到以上兩點,想通過招聘途徑再找一個好點的工作比較難,現在招聘好像三十五以上的都不好好要了,而且學歷,證書要求都較高。一般財務工作崗位應該能找到。

可以試試通過同學、朋友的介紹。


三楊開泰


經濟師證?審計師證?並沒有聽說過啊,可能我還是孤陋寡聞了吧。我已經快奔三了,在會計所從事審計工作5年了,今年應該可以考過中級,正在努力考稅務師證,沒有從事過會計崗位。有時候真的覺得自己能力不足,都不敢跳槽幹會計,因為沒有經驗,很多人都說會計主要就是報稅,能力在那放著呢肯定不是問題,但是還是沒有勇氣嘗試。在學校時財務軟件應用考試能考基本滿分,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早已更新換代,初入會計崗位肯定需要有人指點,年齡的尷尬就體現出來了,這個年齡對工資報酬的要求肯定不是讓你進公司學習的,而是需要給公司創造更大的財富的,拿著高薪去學習,沒有哪個公司會招這樣的會計。但是對未婚還沒有注師證的女孩子來說,審計真的不是長久之計,未來真的需要好好考慮考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