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人說,攝影是“用光”——那麼,攝影都包括哪些“用光”呢?

柳侍墨


攝影不單是用光來表現的,沒有光就沒有攝影;同時,攝影也是用光的藝術,是光影的藝術體現。

光從來源上: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之分

光按屬性:有軟硬、有冷暖之分

光按方向:有順光、前側光、側光、側逆光、逆光、頂光和腳光之分

光按影調:有高調、中間調和低調之分

另外,光線照射到一個場景中,不同的物體有不同的亮度,這就存在一個光比的問題,場景中不同區域的光比也是一個重要的概念,瞭解這個概念,對我們用好光有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光線適合表現不同的對象

  • 順光

順光(平光)和柔和的散射光適合表現美女,由於沒有較大的光比,美女面部的瑕疵就得不到突出,從而有利於表現柔美光潔的女性特徵,而男性的用光就不同了,往往用側光來塑型,增加立體感,體現面部的稜角,突出男性的力量感。如下圖。


在風光攝影中,特別是遠景、大場景的展現,往往採用順光拍攝,這種光線的好處是可以照射到物體的方方面面,使景物的細節得到了完全的表現。但是這種光線也有很大的缺點,就是拍攝的物體沒有立體感,也不容易塑造質感。如下圖。

  • 側光

在側光的照射下,物體的受光面和背光面有較大的光比,造成了物體各個面的的亮度不同,因此,很好地表現物體的立體感和質感。如下圖所示,從側面照射過來的陽光,使群山顯得層巒疊嶂,山峰被被光線雕刻成排列有序的線條,充滿了節奏和韻律,有很強的藝術美感。

  • 逆光

逆光和側逆光是從景物背後照射過來的光線,當它穿過透明或者半透明的物體時,物體就像會發光一般,光感和質感十足,給人以亮堂堂的感覺,特別是在暗黑背景的襯托下,尤其明顯。

逆光下拍攝透明物體要注意一條原則,那就是,要儘量選擇暗黑的背景。當然,由於環境的因素,有時相對暗黑的背景並不那麼容易尋找,就需要我們用心觀察周圍的環境,多移動腳步來變化視點。

另外,在這種狀況下,我們腦海中要有光比這個概念,對主體和背景的光比要做到心中有數,根據經驗,當對主體測光時,選擇的背景曝光值要比主體暗兩檔以上,這樣才能做到比較好的明暗對比效果。

如下圖,不過,背景還是有點亮,如果再暗一點就好了,之所以選擇這幅作品,是因為主體樹枝的造型太美了。

如下圖所示。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雖然也是逆光,但物體並不通明,當對背景測光時,主體會形成漂亮的剪影。這種情況下,拍攝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1、主體要形態舒展、造型優美生動,這樣拍出的剪影才漂亮。

2、背景往往選擇充滿絢爛彩霞的天空。

3、對背景測光。

  • 區域光

當天空有云朵,光線通過雲朵的縫隙照射到場景中的局部,就形成了區域光。區域光和周圍的陰影會形成明顯的光比,因而產生了明暗對比,由於多處有明暗對比,因此畫面就產生了節奏和韻律,顯得非常生動和跳躍。如下圖。

  • 耶穌光

耶穌光是一種丁達爾效應,是光線穿過充滿某種介質的空氣時,所產生的光束效應。如下圖,清晨溫暖的陽光,穿過霧氣照射到森林中,充滿了夢幻。

  • 物體的反光

具有反光特性的物體,它的亮度要明顯大於周圍的環境,特別是在清晨或者黃昏,由於光的照射角度較低,周圍的環境還處在陰影當中,因此現場光比較大,這時的主體就愈發明亮。如下圖,由於較大的光比,畫面被簡化,突出了排列有序的線條,很有美感。

  • 窗光

這是一幅低調的畫面,一束光線透過窗戶照射到搖椅上,氛圍沉鬱。光沿著照射的方向不斷衰減,使景物的表現很有層次感。見下圖。

  • 光的層次

見下圖。這幅作品的美不在景色,美在用光,光在這幅畫面中,有著豐富的層次。場景中,不同的區域亮度不同,充滿了對比和變化,也是因為有了對比和變化,才產生了藝術的節奏和韻律,你可以想象一下,和一幅平光下的風景圖片進行對比,是不是這幅作品更有韻味。

一幅好的攝影作品,用光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們在創作時,要仔細觀察場景中光的分佈,一定要追求豐富的光影變化,如果將平淡的景物用高超的用光技巧表現出來,那才是攝影用光的最高境界。

以上粗略介紹了攝影用光的幾種技巧,還有很多用光知識沒有涉及,希望在以後的交流中再和大家分享。


攝影點評


有人說,攝影是“用光”——那麼,攝影都包括哪些“用光”呢?


在攝影當中,很多元素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第一重要的,當屬“光”。用好光,可以幫我們拍出很多漂亮的照片。有哪些好用易用的“用光”技巧呢?

攝影自學班,4句“用光”口訣:

逆光可以拍透亮。淨化背景主體棒。

亮斑剪影要逆光。對比色彩效果強。

結合相關照片,為朋友們解說下,這4句用光口訣包含的攝影技巧:

1、逆光可以拍透亮。

很多朋友喜歡強調攝影作品的質感,那這個用光方法,可能會幫到你。有這幾個要點:


(1)把一些景物,尤其植物,拍成透亮,會讓其質感更明顯。咋拍呢?

(2)逆光拍攝:點測光,對焦在主體上。

(3)要找縫隙光:如果不是縫隙,沒有其他枝葉遮擋,光容易從旁邊漏過來,形成光暈。如果想拍到透亮,需要有穿過縫隙的一束光,照在要拍攝的主體上。

(4)怎麼找縫隙逆光:在一些枝葉下面,容易形成這種光。有時需調整角度,有時需等待,有時需自己搭建。


2、淨化背景主體棒。

(1)縫隙光下,除了拍透亮,還可以拍到暗黑背景。背景顏色單純,主體會更被突出,照片看起來更乾淨。

(2)如果前景主體的顏色,與背景顏色較接近,導致前景主體不突出,我們可以把背景“淨化”。

通過後期,把背景變成黑白,保留主體的顏色:

(1)用手機修圖軟件Snapseed打開葉子照片。

(2)工具,黑白。選擇中性黑白濾鏡就可以。



(3)背景局部過於黑,可以手指在照片上下滑動,選擇亮度,降低。


(4)用蒙版,保留主體色彩:右上角彎曲的箭頭,下方彈出查看修改內容,右側黑白,中間畫筆。進入蒙版。



(5)在蒙版界面,把下方黑白數值設置為100,對主體葉子以外的部分,進行塗抹。塗抹到葉子邊緣時,放大再塗。如果塗錯了,黑白數值調為0,修改。


(6)完畢,導出即可。

3、亮斑剪影要逆光。

逆光,如果沒有遮擋,可以拍出光斑和剪影。怎麼拍呢:


(1)拍光斑:逆光,用大光圈,或者用鏡頭長焦端。有些手機可以調出大光圈模式:

(2)比如拍如圖的葉子,需要另外一隻手,從上向下撒樹葉,對焦在地面的葉子上即可。

(3)拍剪影:點測光,測光點設置在人以外。對焦在人,調小光圈。



(4)有些手機支持測光與對焦分離:在屏幕點擊一下,長按,會提示有測光點。把測光點,拽到人以外,再拍,人就是剪影了。


4、對比色彩效果強。

除了光,色彩也很重要。而且很多時候,色彩是隨光而變化的。

(1)清晨光,偏冷(藍)。

(2)傍晚的光,偏暖(黃、紅)。

(3)以上兩種情況,只是大概率講,不絕對。有時早上,也有漂亮的粉色朝霞。


(4)順光的照片,如果想拍好看,需要景物自身也尚可。攝影人應該同時注意構圖,比如航拍這張,對角線構圖,順光拍攝,可以很好地體現,“對角線”兩邊顏色的對比。

希望我的分享,能幫您用好光,拍出漂亮的照片!

如果喜歡本篇教程,有勞朋友們,幫我轉發和點贊哦!感謝啦!

歡迎大家來關注我呀,等你呦!

歡迎您把照片,在留言中分享交流哦!


攝影自學班


攝影是用光的藝術,攝影是用光影繪畫。這說明攝影與光影關係極其重要。好的攝影作品必須有理想的光線條件,也可以說,光影是攝影作品的靈魂,沒有光影,可以說就沒有攝影。所以說,攝影師就是要熟練掌握和運用光線,用好光、拍好我們每一張理想的照片。

那麼,攝影的用光都包括哪些呢?

一、從光的性質上講,有直射光、散射光、反射光。直射光有明顯的發光源,會產生高亮、一般亮部位和暗部。直射光要注意控制明暗部的曝光程度,既不過曝,也要注意曝光不足。散射光沒有明顯的發光源。所以,曝光的過程容易控制,但要注意畫面的影調層次。反射光,弱於直射光,強於散射光。一般常見於自然光線下的人像拍攝。

二、從光線的方向上講,有順光、斜射光、側光、逆光、頂光等。順光易掌握,好拍照,但不生動,色彩和表面紋理會損失細節,在記錄和證件拍照較多。斜射光,不僅適合表現輪廓,更能增加明暗層次,立體感強。風光、建築攝影多適用。側光,能表現被攝體的立體感,有較強的造型效果,適於強調層次、空間效果好的拍攝,但不宜於人像拍攝。逆光,畫面反差大,可以拍攝出剪影效果和感召力和視覺衝擊力的攝影作品。頂光或腳光,頂光不太適合人像拍攝,腳光也可作修飾光用。



三、從光線的時間段講,有早上、上午、中午、下午、黃昏、晚上的光線。早上光線畫面光影效果極佳,立體感很強,是攝影人的最愛。上午的光線比較平淡,要獲得拍攝效果,就要從影調、構圖、色彩等方面考慮,利用天氣變化,採用不同的光線手段進行拍攝。中午的光線,不大適合拍攝,但可以拍一些紀實的攝影。所以,攝影人一般都是早出晚歸,中午休息。下午的光線,下午拍攝的題材很多,人物的膚色和質感有很好的表現力,建築攝影也會非常完美。黃昏的光線拍攝的題材也非常廣泛,絢麗的晚霞,靚麗的人像都可以拍。夜晚的光線,光照不均勻,要設定合適的色溫、正確的曝光,才能拍出好的攝影作品。



四、從光影的藝術上講,有質感、氛圍、情感的各種光影表達。好的攝影影調出色、明暗相間、疏密得當,紋理清晰、色彩豐富、氛圍強烈、情感純潔、魅力無限。同時,主題鮮明、主體突出、畫面簡潔。




張衛國手機攝影


首先這個問題有點大,攝影中談光線的運用如果細分到每個攝影領域,這個問題可以寫好幾本書了!今天就籠統的來回答下你這個問題!

為什麼光首先在攝影中最重要?

這是因為攝影就是以光作畫。攝影藝術也是用光的藝術,沒有光就不能拍攝照片,就像人就不能沒有空氣。

光線是拍照的不可替代的因素。

1,順光,就是太陽光從攝影師的背後照射過來,這種光線比較好掌握,初學者可以多嘗試這種光線,特別適合年輕的女性,一般影樓拍婚紗,寫真用的比較多,缺點是光線太平沒有立體感,對質感和空間感表現不夠!

2,前側光,是光源在相機主題之間有一定夾角,它的特點是立體感強,可以在被攝主體表面產生明顯的陰影,對質感和空間感的刻畫很好,一般在風光攝影,建築攝影中運用的比較多,人像攝影中男性人像以及對年歲比較大的人物刻畫多用這種光線!在運用這種光線的時候要注意陰影面的大小及層次,必要時需要補光!

3.正側光,就是光源跟相機成90度角,這種光線立體感最強,反差很大,對比度強烈,用在人物身上就呈現陰陽光,對男性男性刻畫用的比較多,有藝術性,一般女性這種光線用的比較少,在風光攝影和建築攝影中,常用這種光線,立體感強!

4.逆光,就是光源從被攝主體背後照射過來,逆光是最有感染力的光線,最能體現空間感和神秘感,也是最具藝術性的光線,但是在用逆光拍攝時,我們要注意暗部層次的表達,所以在拍攝逆光時對攝影技巧相對來說也是要求比較高的,對角度的選擇,背景的選擇,怎麼補光等等,如果控制的不好,可能就會出現過曝或者曝光不足!


愛拍照的FRED


有人說攝影是用光藝術,一定是用光藝術,首先要把錢用光...再把時間用光..哈哈,開個玩笑。有光才能攝影,所以攝影必須會用光,攝影用光基本分為兩種,自然光和人造光。先說說自然光拍攝,要想在自然光下拍攝好照片,就必須要了解陽光在不同季節不同時間段的光照特點和色溫變化,除此之外還要學會對不同光線的合理運用。從攝影的角度對太陽光進行分析,大致可分為四種光線:順光、測光、逆光、散射光。

順光:順光又稱為正面光,平光,這種光線下的人物往往因缺乏立體感二顯得較為平淡,但是順光的優勢是光照均勻,而富有整體感在晴朗的天氣下,採用順光拍攝,無論是曝光,技術和景深範圍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側光:是拍攝戶外人像最常用的一種光線在側光的照射下,人物形象顯得特別生動,富有質感和立體感測光拍攝要控制好光比,光比過大會損失皮膚的質感,顯得不自然,所以必要時要用反光板對暗部進行補光。

逆光或側逆光:這也是外景拍攝常用的一種光線,逆光對於勾勒人物輪廓,表現細節很有幫助,具體一定的視覺衝擊力,但要注意鏡頭吃光,拍攝時儘量使用遮光罩和較小光圈,逆光拍攝最佳時間段是在日出後的一小時或日落前的兩小時,逆光拍攝時一般要使用閃光燈對人物面部進行補光。

散射光:是在陰天或多雲的天氣下,陽光透過雲層形成的一種光線,反差適中均勻柔和,不會出現陰影,比較適合拋射柔美的人物照,散射光沒有高光點,光線顯得平淡。

人造光的應用

通常我們只需使用一盞閃光燈,首先要遵循自然規律,就是不要破壞自然光規律,才能使照片看起來真是自然,無論什麼情況下主光只能有一個,其他全是輔助光,他們必須弱於主光。主光燈可能是外拍燈,也可能是太陽,這取決於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光效照片。

1、在晴天的早上和下午順光拍攝時,外拍燈打補光,逆光拍攝時外拍燈做主光使用。

2、在晴天中午拍攝時,外拍燈作為人物正面主光來使用效果很好,此時的陽光會給人物留下漂亮的輪廓光,使之與背景很好的區分開。

3、在陰天裡外拍燈減少輸出,正面大象人物,可以作為主光或補光,此時注意燈光高度不易過高或過低。

4、在陰天將外拍燈放在人物身後,我們可以模擬陽光效果,此時要根據環境特點來決定燈光高度。

5、在晚上,最好使用兩盞或以上閃光燈,某些場景暗淡無光,閃光燈就派上用場了。






盜驪


除了構圖之外,對攝影作品起著關鍵作用的因素還有“光”,它是攝影的基礎,攝影實際上是「用光創作」,也就意味著一名優秀的攝影師同樣也是光學方面的專家。所以下面還要給大家呈現的是攝影用光的一些小竅門,讓大家都能拍出光線到位的照片!

1、對明亮的背景測光而對前景完全不進行補光可以得到對比強烈的剪影效果,很好的渲染氣氛。

2、使用閃光燈對前景適當補光可以得到更多的細節,更多地展現還原出當時場景。

3、逆光拍攝時可以在物體周圍產生耀眼的輪廓光,強烈的勾勒出物體的外觀,還能讓圖片蒙上一層神秘的氣息。

4、拍攝花卉、樹木等容易透光的主體時可以採取逆光的光位,被照亮的被攝主體會表現出更強的質感。

5、逆光拍攝時會影響自動對焦準確性,可以改用手動方式精確調焦,這樣能讓作品清晰地展示出主體。

光對於拍攝真的非常重要,所以在拍攝前,頭腦中一定要有光的概念。注意拍攝主體、拍攝位置和角度、與光這三者構成的關係,是順光、側光,還是頂光、逆光。

Get完這7個構圖小技巧,5個用光要點之後,不知道你對手機攝影開竅了沒有呢!理解完之後,別讓手機閒著,拍拍拍走起呀!


手機報價


光之與攝影,就像人之與空氣!

所以,光對於攝影來說,無疑是最重要的因素,沒有之一。如果沒有“光”,就沒有明暗關係,沒有對比關係,也沒有了色彩,攝影將無從談起。

不管是攝影大師,還是剛入門的攝影新手,必須把如何用光放在首要位置,只要能把光用到極致,攝影作品不精彩都難。

要想對光線有個基本的瞭解,我想從以下三個方面,談談光線對攝影中成像的重要性:

從光的性質來分,可分為自然光和燈光

自然光也可以稱之為“天然光”,最有代表性的自然光源就是太陽,只要是白天在戶外拍照,就不得不學會利用陽光,陽光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會產生不同的顏色,同時也會發生不同的角度變化。


晴天的時候陽光燦爛,陰天的時候霧氣濛濛,都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拍攝效果。

陽光

燈光就是各種燈具通電後發出的光,燈光的種類比較多,比較常見的有日光燈、熒光燈、白熾燈、閃光燈等等,所以燈光也稱為“人造光”。

燈光可以讓攝影師在室內沒有陽光,或者陽光很弱的情況下,仍然能順利進行拍攝工作,所以多用於影樓、工作室進行人像攝影、產品攝影、寵物攝影等

從光的質地來分,可分為軟光和硬光

軟光也可以理解為散射光,比如陽光透過雲層後,光線就變的柔和了許多,沒那麼刺眼了,還有影棚裡的柔光箱,就是在燈具前面遮擋一層半透明的紗布,起到降低光線強度的作用。

軟光最直觀的感受是柔和,照射在物體上產生的投影很微弱或者模糊。

硬光最典型的光源是晴天時的陽光,還有室內燈光直射的效果,硬光最直觀的感受是刺眼,照射在物體上產生的投影很明顯。

從光的方向來分,可分為順光、側光、側逆光、逆光

光從不同的方向照射被攝體,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一般從被攝體的前方照射的光線,叫順光;從被攝體的旁邊照射的光線,叫側光;從被攝體的後面照射的光線,叫逆光。

順光拍攝

側光拍攝

逆光拍攝

以上就是我對光基本的理解和說明,希望每一位喜歡攝影的朋友,在拍攝的時候,多多觀察,體會光線變化帶來的無窮魅力,拍出更多更精彩的照片。


攝影人人拍


對於攝影來說。用好光,用對光,是非常的重要。

簡單的來說,光有兩種。一種是自然光,另外一種是人造光。

自然光用的最多的就是陽光,當然晚上還可以,用月亮的光,來進行拍攝。在陽光下拍攝,又分為順光,逆光和測光。在不同的光線照射下,我們拍出的作品,會有各種不同的變化,也可以說是萬千變化。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會拍一些順光的照片。這個也是比較容易掌握的一種。就是把拍攝的主體至於陽光下,然後給予適當的光圈和拍攝速度就可以了。如果拍攝逆光照,那就有很多的講究了,虛和實的控制是關鍵。

有的時候,比如說陰天或者室內光線不足,我們就要用到人造光,比如說燈光,還有反光板,這些材料都是必須具備的。人造光的人,光線比較柔和,用的好,拍出來的照片比自然光下拍攝的還要好。一般的婚紗攝影,採取的比較多。

要想把光運用的好,最好的辦法還是要多拍多試。






芸五


一、文章總論述

攝影是用光藝術,用光寫人,用光影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影畫合璧”,用光影描繪人類與大自然的萬千世界。“光的畫,影的歌”,光影造就攝影藝術,在世界攝影史上,一代代攝影大師們,用光創作出不朽的攝影藝術作品。

二、有人說攝影是“用光”,那麼攝影都包括哪些人"用光”了。

1、攝影的光線分為兩種:一個是自然光,另一個是人造光。自然光一般來說都是就是在大自然當中進行拍攝;人造光一般來說都是在攝影棚裡進行拍攝。當然自然光也可以在室內進行拍攝。人造光也可以在室外進行拍攝。

2、攝影用光的內容和六大基本要素,光度,光位,光質,光型,光比和光色。

3、光度:光度是光源發光強度和光線在物體表面的照度以及物體表面呈現的亮度的總稱。光源發光強度和照射距離影響照度;照度大小和物體表面色澤影響亮度。在攝影中,光度與曝光直接相關。從構圖上來說,曝光與影調或色彩的再現效果密切相關。豐富的影調和準確的色彩再現是以準確曝光為前提的。有意識的曝光過度與不足也需以準確曝光為基礎。

3、光線按照光質又分為:聚光,散射光,硬光,軟光。在大自然中,太陽直射光就叫硬光;陰天和多雲的光線就叫散射光。在攝影棚裡的光線,所謂聚光也就是聚光燈所發射出來的光線;軟光也就是帶有柔光箱的光線叫軟光;硬光,也就是帶蜂巢照的光線叫硬光。

4、按照光位來分:正面光,前測光,測光,後側光,逆光,頂光和腳光。腳光是比較特殊的光線,一般來說在攝影棚裡使用。

5、按照光型來分:主光,輔助光,修飾光,輪廓光,背景光,髮型光和腳光。

6、按照攝影的光色來分:紅綠,橙,黃,青,藍和紫色。有光就有色,光線的利用色彩會在不斷的轉化之中。圖片為了照應文章的內容,部分來源於網絡,如有疑問可以私信給我。

趙許生原創,個人創作經驗與之分享。感謝您的關注。








攝影家趙許生


光可以這樣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