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每天更換微信頭像,這是什麼心理?

用戶5349750041996


沒人覺得經常換頭像是換個心情嗎,或者純粹是覺得那個頭像可愛,搞笑或者好看才換的,哪有那麼多彎彎繞繞,這個那個的,就是想換了唄[捂臉][大笑]





有1點2丫


生活中如果一個人經常換頭像,我認為有兩種可能:

1、受到挫折或打擊

換頭像的這段時間心理狀態不太穩定,可能是經歷了一些人或事,對其心理影響很大,想換一種身份或角度去面對。

2、情緒化

1⃣️.不成熟

這種人隨心所欲,什麼事都全憑自己的心情,很少顧及別人的感受。內心有一個長不大的小孩!說得不好聽點,就是不成熟!

2⃣️.善變

這種人翻臉比翻書還快,喜怒無常。有時脾氣暴躁,有時又成笑面虎了!




星宇然


看見好看的喜歡就換啊,或者有時悲傷有時歡喜 ,更換一下心情會不一樣呢。[笑]



萬事全拋


每天換頭像,其實反映的是一個人的心理。換什麼樣的頭像,就表達著目前什麼樣的心理。

雖然微信頭像呈現的信息比較單一,但它的確是識人的方式之一。因為我們傳遞給外界的任何一個信號都是對自己的一種說明,它代表著你想展示給他人的形象,是一種無聲的語言。

自拍&自己的照片

一般而言,會用自己照片做頭像的人都會有比較強的自我意識,他們願意表達自己,願意交流溝通,渴望與他人產生聯結。但同樣是使用個人照片做頭像,照片風格不同,想表達的東西也有所差別。使用自拍或者大頭照的人,不介意放大展示自己的面部特徵,要麼是比較自戀(自戀是中性詞),要麼心態更為開放、沒那麼在意別人的眼光。

而用半身照、全身照、旅拍照等作為頭像的人,相對自拍頭像而言,性格更為溫和、含蓄,沒有那麼自我中心,對自身形象的認識更為客觀,但是也懂得揚長避短,更注意展現給他人正面的形象。還有一種比較特殊,雖然是用了自己照片做頭像,但照片要麼是背影,要麼是用大墨鏡、手遮擋臉部大部分信息,讓人根本看不出這是明星還是路人。

他們的內心就比較複雜而矛盾了,一方面渴望別人認可,一方面又羞於展示自己的全貌,想保持神秘,同時他們大多伴有對自己的不夠自信。這樣的人接觸起來要稍加留意,往往比較玻璃心,自尊水平又極高。

動物&寵物圖片  

喜歡用萌寵做頭像的一群人,極有可能寵物就是自家親生的。他們大多不擅長社交或不喜社交,被動,孤僻的可能性大,內心有純真的一面,渴望被表揚、讚美,交流姿態比較低,不易與人起衝突,但也很難與人快速熟絡和親近。用動物圖片做頭像基本是出於喜愛自己的寵物或動物,所以索性用愛寵照片做頭像,一方面自己看著開心,另一方面也想展示給他人,渴望寵物得到別人的喜愛、認可。其實這是一種投射,更深層次的想法是希望自己被認為是可愛的、溫順的、調皮的、呆萌的,但自己也像動物一樣弱勢,需要被照顧、寵溺,也有不能完全與人類融入的孤獨感。

卡通形象  

沒長大、長不大或者不想長大,願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偏宅,思維方式接近二次元,有奇怪的、大多數人不懂的梗和笑點,憑喜好結交朋友,熟人面前放肆,不熟的人面前很容易緊張、羞怯甚至退縮,缺乏耐心,三分鐘熱度。他們大多對自己的社會屬性和職業屬性缺少深度認同,也對自己應付生活的能力保持懷疑,不是一個非常有自信的人,但同時又為自己的卑怯和軟弱而著迷。

表情包頭像  

活潑、開朗、熱情、好動、善於交流也追趕潮流,但是沒什麼長性,頭像更新頻率主要取決於新晉表情包的熱度。幽默感足,個性鮮明,樂於彰顯自我,喜好結交朋友,往往屬於自來熟型,更新朋友圈頻率較高,在各大群裡跟誰都認識,參與話題討論熱烈且頻繁,私聊裡最擅長鬥圖及講段子。如果你心情不好,我建議你點開一個以表情包做頭像的姑娘小夥,沒準兒開闊了心境,還能成就一段緣分。

明星&愛豆照

近年來,隨著各種進口、國產老公的風靡,很多男孩女孩的微信頭像變成了他們的愛豆。一般而言,選擇愛豆&老公作為頭像的女生,大多是夢幻型選手,現實感較弱,少女心重,有成癮特質,愛美,愛打扮,有自己獨特的小情趣。選擇明星愛豆做頭像的男生,還真沒辦法一刀切的分析,還要視明星類型而定。不過一般來說,他們性格會比較執著甚至固執,純直男體質,有視作高於生命的興趣愛好,且願意全情投入,這個興趣愛好也可能是自己的事業。如果戀愛的話,很可能會讓女朋友感覺在守活寡。

合照

跟伴侶的、跟孩子的、跟父母的、跟閨蜜的、哥們的、寵物的…不論是跟誰的合照,只要頭像中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生物,都可以歸類為合照。這樣的人大多缺乏安全感,獨立性一般或者較差(不絕對),看重關係,依賴他人。他們很可能沒有特別突出的個性或是特長,在各個方面的發展都比較平均,雖然平凡,但是他們也並不十分在意個人成就,他們最大的快樂和幸福往往來源於跟他人的互動以及關係的建立。

物件

比如手串兒、美食、酒杯、毛絨玩具…等等,大多就是表明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喜歡的生活方式,也有可能頭像裡的物件是份紀念品或者具有特殊含義,可能是示愛、炫富、懷念、祭奠等等,只是含蓄而隱晦。所以,這樣的人個性比較低調,不張揚,不善言辭,內心善良卻不夠開放,習慣與人保持一定距離。

影視劇角色

但凡用這樣頭像的人,都是有相關經歷,或者是想通過這個角色展示自己性格的。同時,也是用頭像來辨識同道中人,畢竟你喜歡的角色和作品也說明了你的品味,這可以幫助你迅速找到同類。這樣的人非常在意精神交流,慢熱,敏感、細緻,但通常比較被動、保守,自尊水平也比較高。

不知所云的頭像

抽象畫之類盯住看一小時也不知道是什麼的圖片做頭像,少見,但依然存在。這樣的人個性強,特立獨行,又常見憤世嫉俗或與世無爭的特點,對事物有獨特見解,但未必喜與人交流,自視甚高,從事的行業也比較冷門。說話做事也常讓人琢磨不透,常常透露著看透世事的蒼涼感,但他們往往年紀較輕。


未初心之助


微信的頭像有以下幾個類別:1.優點放大。2.自我激勵。3.個人興趣。4.情感宣洩。

第一個類型的就是優點放大類,比如說自拍照,馬甲線照片,腹肌照片,眼睛照片。經常更換這類的照片本身可能就是審美要求很高(也有可能是自認為的),長期的同質化的內容容易產生審美疲勞,所以在他們看來,現在的自己永遠比之前更好看或者說更優秀,這些人心理上多數都是比較自戀,喜歡從不同的角度來自戀一下自己。

第二個比較常見的就是自我激勵類的頭像,一些勵志的警句,


或者是勵志的人物,

勵志的圖片。

這種尋求精神食糧的人,天天都會換口味,今天是卡耐基,明天可能就是安東尼羅賓,有可能是一棵松,有可能是一座山,這些都是力量。這種換頭像都是目標比較強烈,性格比較外顯,需要不斷自我激勵和刺激,但是這種頻繁更換頭像,思想和心理多不堅定,容易跟風。

第三個。個人興趣類的,多是個人物品的特寫,單反,汽車,旅行,高爾夫球,籃球,咖啡,美食。頻繁更換一是興趣廣泛,二是生活滋潤,多是追求享受,喜歡錶現自己,渴望得到讚美。

第四個情感宣洩。人的情緒是多種多樣的,對微信使用頻率較高,這個社交載體就可能表現你的心情。人的情緒一天一個樣,今天開心,頭像可能就是大笑,或者色彩明麗,明天難過,或者頭像就是眼淚,或者色彩灰暗。這類人情緒多變,也容易多愁善感,陰晴不定。

有些人換頭像,更或者他/她只是覺得新奇呢,更或者是無聊呢。


葉沉


我在心情特別不好的時候就喜歡去更換微信頭像。那種感覺就是看什麼都不順眼,微信頭像也是,換多少個都不順眼。

在知乎上看到,心理學家認為,頻繁地更換微信頭像的人主要可以分為三類:第一,具有較高的自我靈活性;第二,自我穩定性不足;第三,生活中出現應激事件。

對於具有較高靈活性的人來說,微信頭像就猶如衣服,他們會根據不同的場合來換自己的微信頭像。通過頭像變化給別人帶去不同的印象。

有一個朋友她則喜歡根據自己的心情來改變頭像。遇到好事,心情好,會換一個很明亮的頭像。遇到不好的事,則會用那種顏色很暗的頭像。內心空虛的時候甚至會用一個空白的頭像。

而對於自我穩定性不足的人,內心的不穩定,會通過一些行為表現出來,換頭像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看了一部電影,覺得電影裡的角色不錯,就用這個頭像。明天出去玩,拍到好看的風景,就用這個頭像。化了一個好看的妝,偶爾也會考慮用自己的自拍做頭像。

卡通圖,動物圖,小孩子的圖等等都會被他們用作頭像。每天都會遇到各種不同的事情,頭像也隨之換來換去。

當遇到應激事件時,自己的內心受到了巨大的衝擊,會覺得看什麼都不順眼。

還有一種情況我會想換頭像,就是覺得內心特別空虛的時候。那種時候總會想做很多事情,想要填補內心的空虛,換頭像就是其中一種。

有時候我甚至會通過用這種方式來吸引微信裡的好友的注意,希望他們來問問我為什麼要換頭像。

除了這些情況,換頭像大概還會有其他原因。畢竟這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


少年小雪


應該是和人的性格關係比較大,屬於比較浪漫的一種。因為我也挺喜歡換頭像,比如突然覺得最近自己的心情挺好,或者勵志做個健身達人,保持好身材。我就會換相應能體現心情的頭像了。而且每天看著不一樣的頭像,就像每天可以化不一樣的妝容,讓自己也能賞心悅目啦。分享幾張自己拍的和畫的頭像。


桔色月牙兒


微信的最大價值在於真實,真實的微信好友、真實的社交圈子、真誠的溝通互動是建立真人社交圈的重要基礎。熟人關係的建立需要認識、溝通、熟悉、信任等一系列長期過程,並且這種信任關係一旦確立,就相對比較穩固。

從心理層面來講,更換頭像是對於“自我形象”的構建表達:

一方面,理想化的自我形象是以真實的自我為基礎的,這就解決了現實的和構建的自我形象連貫性的問題,沒有很大的反差,朋友不會表示驚訝,容易被有現實關係關聯的朋友所接受;

另一方面,理想化的自我是通過選擇的信息來建構的,不是一個真實全面的自我形象,是為迎合或適應社會評價標準而準備的,是在真實自我的基礎上經過修飾的自我形象,這個形象更容易被社會所接受,更容易受到他人的接納。


格非,當代中國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包括《迷舟》《人面桃花》《山河如夢》等。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在清華大學本科開學典禮上,格非發表了一個演講,有一段話可以作為“自我形象偏差”的解讀:



格非說:

“為什麼照片所反映的自我形象有時候讓人難以接受?那是因為在照鏡子的時候,我們的自我意識參與了形象的產生。而照片來自於他者,來自於外部的視角。所以說,沒有他者的介入,沒有外部視角的參照,沒有外部知識的刺激,我們就會越來越自戀,我們的想象力也會越來越貧弱。”


所以,通過不斷調整和建構“自我形象”,也更容易使大眾(亦或是潛意識的特定對象)對自己充滿信心,能夠更加積極地面對生活。從廣義上說,人際互動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否定舊我、建構新我的過程,而通過不斷選擇性發布的“頭像”圖像信息,就是在調整對自我形象的表達,從而展現自己理想化的自我形象。

研究發現,男生中個人信息完全不真實的佔多數,而女生中部分真實的較多;女生定期清理聯繫人的比例略高,進一步顯示出女生更在意線上這種微妙的關係;在對男女生更換頭像原因的調查中,男生主要是為了吸引別人注意,而女生多是覺得有趣好玩。

從微信頭像來說,有些男性也會選擇使用花卉圖片、卡通圖片、寵物圖片、子女照片、自拍照等,具有典型的女性性別氣質特徵。

比如,選用花卉、卡通、寵物等圖片作為頭像的男性,可以表現其同樣具有欣賞美、感性、有愛心等特點,體現出男性對自然的關注和對美的追求,以此來凸顯自身的雙性化氣質特徵。

選用子女照片作為頭像的男性,可以展示一個有愛的父親的形象。現代社會開始對父親的家庭角色進行反思,出現了呼籲父親回到家庭、承擔家庭責任的潮流,很多娛樂節目乘勢而起,展現男性的慈父形象。

在微信空間中,很多男性開始將更多的目光投向家庭尤其是子女,特別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和培養,將子女的照片作為微信頭像,就很好地體現了自己對子女的愛,塑造了一個完美的父親形象,從而表現出自己承擔了大量的家庭責任,成功地建構了自己的雙性化社會性別形象。


選用本人真實照片作為頭像的男性,數量也不在少數,大多是沒有經過修飾的照片,但也有部分男性會選取自己精心拍攝的照片作為頭像,不僅講究拍攝地點、拍攝角度、光線等,甚至還會專門細緻地修圖,有的甚至會選擇帶妝的圖片。

也有人喜歡用自拍照,不定期地更換自己的微信頭像,非常注意自身形象,希望能夠通過頭像表現自己的魅力,給微信好友留下更加美好的印象,從而建構一個更加理想化的自我形象,這就展現了雙性化的社會性別角色形象。

同理,有的女性也會選擇使用自己的素顏照、工作照、風景照等作為微信頭像。

選用素顏照作為頭像的女性往往更加自信,對自己有信心或者根本不在意他人對自己外貌的評價,具備典型的男性化氣質特徵。

選用工作照作為頭像的女性往往比較關注自己的事業,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有控制感、支配感,而且不懼怕公共空間,能夠坦然地面對公眾,能夠接納公共性和開放性,而且非常自信,有成就意識,從而體現出雙性化的社會性別角色形象。

選用風景照作為頭像的女性很多,大多是選用比較優美、秀麗的風景照,但具有雙性化氣質的女性會選取壯麗風景照作為頭像,透露出自己博大的胸懷和坦蕩的人生態度。

有鑑於此,建立一個品牌,首先建立識別系統,個人微品牌的打造也不例外。基於微信個人號,建議從VI到CIS系統的構建幾個要素入手。

(1)真人真像。

微信是真人社交圈子,在微信上建立個人品牌的第一步是使用自己的真實照片作為頭像。個人照片要能清晰地顯示面部,可以用大頭照片或上半身照片作為頭像,不要用全身照或景大人小的照片作為頭像,尤其不適合用風景圖、卡通頭像作為個人頭像。

敢於將自己的真實形象展示出來,是在微信上建立個人品牌的第一步,也是在微信上釋放個人誠意的前提條件。

(2)真人真名。

微信號和中文名稱是識別基於個人品牌的重要信息。在真人社交圈子中,由於主要是自己的熟人,所以不需要像在QQ上那樣另外取一個虛擬的名字,最佳選擇是直接使用自己的真實姓名。如果希望與更多的陌生朋友建立聯繫,可以在名字後面添加標籤。標籤內容可以是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領域,也可以是對自己的發展定位,便於新老朋友熟悉自己的行業領域和業務專長。

(3)個性簽名。

個人品牌的廣告語。微信的個人品牌創造是一項系統工程。微信的個性簽名就是個人品牌的廣告語。一句精準描述自己的專長和特點的廣告語會讓人一目瞭然甚至記憶深刻。

與QQ簽名不同,微信的真人社交需要的是真實而準確的信息,不需要心靈雞湯、勵志格言、座右銘一類的語言,真實表達自己的愛好與專長或者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方向的內容更有助於獲得精準的微信好友。

這句廣告語將成為個人品牌的一塊招牌,一般情況下,除非方向出現重大轉移,否則請保持個性簽名不變,這有助於提升個人品牌的可信度。

(4)開放的十條朋友圈。

用戶體驗的預演。一個人在微信上是否建立了自己的個人品牌,可以通過以上要素來進行初步的評估。而我們在選擇要添加哪些好友的時候,除了對基本信息的判斷以外,“陌生人可看的十條朋友圈”的信息就是最後的參照。


總之,面對“人際過載”“內容過載”的微信世界,你可以採取有選擇的忽略,也可以選擇有目標的溝通,否則,只會帶給你更多的焦慮和失控感。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非常感謝。


小小蘋果頻道


這種人一般有二種:第一種為小青年,為了新鮮感,受人關注,自我感覺良好型,認為換了頭像就一定有人觀看,殊不知,這種做法,適得其反,反爾讓人更找不著你,失去客戶的信任與粘度,還有一種就是比較成熟的中年人士,生活發生了變故,或者是行業的改變,必須的改變頭像來增加關注垂直度,能更好的精準引流客戶為目的,而改變頭像的,我想主要的就分這二種,當然不排除也有其它想法和用途而更換頭像的,你是不是也經常更換頭像呢,又是處於什麼目的呢?歡迎大家評論。


蘇晟相術


您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每天更換頭像的人是因為沒有找到一個是自己真心想要的,加上現在網絡下載頭像也很方便,但清晰度不高,不停的更換,不停的尋找自己滿意的頭像。我是手繪師,推薦大家用手繪頭像,真人繪畫,風格多樣,高清晰,獨一無二。分享一組頭像給大家,喜歡的關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