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對於一個學生,如何定義自律?

shabusi


自律是所有人在所有階段,都應有的素質。

康德說,自律即自由。也就是說,一個人能夠不做那些他不應該做的事情,這時候他就是自由的。

自律不是紀律,而是發自內心的需要,因此他自律的人是自由的,對一個學生而言,能夠形成獨立的人格,愛思考,按時休息,努力學習,加強鍛鍊,這些都是自律的表現。

更重要的是,在老師家長的引導下,形成清醒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知道自己未來發展的路該如何走,積極做準備。

當然這個過程可能是不舒適的。每個人都生活在重力和地心引力之下,都有向下墜落的危機,所以需要經常警惕各種誘惑。

其實,我覺得最緊迫的,最開始時,是養成自己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俗話說,習慣成自然。養成了良好的習慣,等於成功了一半。自律慢慢會紮下根,不會跟隨世俗搖擺不定。

一言蔽之,學生的自律開始養成於習慣;然後,學生的自律需要家長和師長精心的呵護與培養;最後,學生的自律的力量來自於內心的信仰。


蟲蟲叔


分享一下參加工作的我,希望你能借鑑。整天讓我們暈頭轉向的,並不是繁重的工作,而是我們沒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工作,應該先做什麼工作。

下面有4種工作習慣是經過專門的檢驗,並被證實行之有效的良好習慣:

第一種:將你桌上所有的紙張都收拾好,只留下你正要處理的問題。

芝加哥西北鐵路公司的董事長羅南·威廉士說:“一個桌子上堆滿很多文件的人,如果把他的桌子清理一下,只留下手上正要處理的文件,那麼,他就會發現自己的工作更容易,也更實在。我稱之為‘料理家務’,這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第一步。”

著名的詩人波浦曾寫過:“秩序,是天國的第一條法則。”

“講究秩序”也應該成為做生意的第一條法則。現實當中是否如此呢?

普通的生意人,桌子上都堆滿了甚至幾個星期都不會看一眼的文件。僅僅是桌上的那些還沒有回的信、報告以及備忘錄等,就足以讓人心煩意亂、精神緊張了。

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醫學院教授約翰·史托克博士曾在美國的醫藥學會全國大會上宣讀過一篇論文,名字叫《生理疾病所導致的心理併發症》。在論文中,史托克博士列出了11種心理狀況,其中一種是:“一種必要或是不得不這樣做的感覺,好像必須要做完的事情,永遠也做不完。”

清理桌子、作各種決定等,這些都是最基本的事情,怎樣才能幫你避免那些沉重的、“必須做卻永遠也做不完”的感覺呢?

著名心理治療家威廉·桑德爾博士便採用了這種簡單的辦法,使一個病人免於精神崩潰。這個病人是芝加哥的一家大公司的高級主管,他剛到桑德爾博士的診所就診時,感覺非常緊張,而且很憂慮。他知道自己很可能會精神崩潰,但他不能辭去工作。所以,他需要別人的幫助。

“當這個人正在跟我講述他的問題時,”桑德爾博士說,“突然,我的電話鈴尖銳地響了起來,那是醫院打來的電話。我沒有和電話中的對方多討論什麼,當場就給對方作了一個回答。我總是儘可能當場解決問題的。我剛掛上電話,鈴聲又響了。這次這個電話也是一件很緊迫的事情,我卻只花了一點時間和對方討論。而第三次打來的電話,是我的一個同事,他為一個重病人詢問我的意見。在我和他討論完之後,轉過身想向我的病人道歉時,他臉上的表情卻完全變了,顯得非常開心。”

“不必道歉了,大夫,”這個病人對桑德爾說,“在剛才的那10分鐘裡,我想我已經知道我的問題出在哪裡了。現在我要回我的辦公室,改掉我的工作習慣……”

“可是,在我臨走前,你能不能讓我看看你的桌子呢?”

桑德爾博士打開了他辦公桌的幾個抽屜,裡面全都是空的,只放了一些文具。

那個病人又說:“請你告訴我,你沒有辦完的事情都放在哪裡呢?”

“都做完了。”桑德爾說。

“那你那些還沒有回的信件放在哪呢?”

“都回了,”桑德爾告訴他,“我的原則就是,信不回覆絕不放下。我一般都是馬上口述回信,讓我的秘書打出來。”

6個星期之後,那位高級主管把桑德爾博士請到了他的辦公室。他完全改變了,他的辦公桌也不同以往了。他打開辦公桌的抽屜,裡面已經沒有未做完的工作了。

“6個星期以前,”這位高級主管說,“我的兩個辦公室裡有三張寫字檯。我整個人都埋在工作裡,事情好像永遠也做不完。在我和你談過那次話以後,回到辦公室,我清理出了一大車的報表和舊文件。現在,我只需要一張寫字檯工作,事情一出現也會立即處理。這樣便不會再有堆積如山的工作等著我去做,也就不會讓我感覺緊張和憂慮。但最讓我意料不到的,是我竟然完全恢復了健康,現在我一點病都沒有了。”

曾擔任過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查爾斯·伊文斯·休斯說:“人不會因為工作過於疲勞而死亡,卻會死於浪費和憂慮。”

是的,他們會死於精力浪費。而之所以憂慮,是因為他們的工作看起來好像永遠都做不完。

第二種:根據事情的重要程度來安排做事的先後順序。

分公司遍及全美的市務公司創建者亨瑞·杜哈提曾說,不論他出多少錢,都找不到一個具有兩種能力的人。這兩種能力分別是能思想和能根據事情的重要程度來安排做事的先後順序。

查爾斯·盧克曼在12年內,從一個默默無聞的人,一躍成為培素登公司的董事長,年薪高達10萬美元,還能得到額外的100萬美金的獎金。他說這都要歸功於自己具有亨瑞·杜哈提所說的那兩種幾乎不可能找到的能力。查爾斯·盧克曼說:“就我的記憶所及,每天早上我都在5點鐘起床,因為那時候的思路比其他時間都更加清晰。我在那時候可以考慮周到,計劃自己一天的工作。我可以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來決定做事的先後順序。”


微心靈看世界


什麼是自律?

自律就是自己約束自己,換句話說也就是要自己要求自己。

紀律和規則是我們平時工作、學習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很多事實都能說明這個道理,比如買票要排隊;走在馬路上要遵守交通規則;甚至我們平時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一定的要求和約束,否則任何事情都毫無秩序可言。

而我們作為在校的學生,處在向邁進社會過度的時期,更是有數不清的紀律和規則來要求我們,告訴我們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 但是,如果我們總在一種被要求的環境下學習和生活是很難進步的,所以我們應該學會自己約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拿它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畢達哥拉斯說:不能約束自己的人不能稱他為自由的人。我們的自律並不是讓一大堆規章制度來層層地束縛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動創造一種井然的秩序來為我們的學習生活爭取更大的自由。

要自律,當然要有具體的要求。

在配合現在正在實行的素質教育方面,我們要提高自身素質,樹立自尊、自愛、自強的自律意識,對學校、班級和個人都要有強烈的責任感,並且能夠正確處理日常學習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和矛盾衝突。在學習方面,我們一要獨立,獨立思考、獨立解題、獨立完成作業;二要自覺,自覺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包括做好預習複習工作、上課專心聽講和按時完成作業。在行為上,我們應該以中學生日常行為守則來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到文明禮貌、愛護公物。在外表上,我們應該以簡單大方、乾淨整潔的衣著表現出學生樸素的本質。



大老師就我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理解如下,我覺得一個學生也好一個成年人也罷,任何一個人都是一樣的。

所謂的自律就是知道當下什麼最重要,什麼次重要,什麼不重要。

就是知道現在該幹什麼,明天該幹什麼,後天該幹什麼。

然後做好當下,規劃好未來,不把時間無謂的浪費掉。不去做那些不重要或者是當下不重要的事情。


化學一加一


你好,自律的真正含義為:遵循法紀,自我約束。自律是一種不可或缺的人格力量,沒有它,一切紀律都會變得形同虛設。真正的自律是一種信仰、一種自省、一種自警、一種素質,一種自愛、一種覺悟,它會讓你發覺健康之美,感到幸福快樂、淡定從容、內心強大,永遠充滿積極向上的力量。

但對於不同階段的學生而言,自律的意義是不一樣的。例如,對於小學生而言,自律就是按時吃飯,按時睡覺,按時寫作業等,只要他們按照家長和老師的要求做好就是最好的自律。對於中學生而言,自律為“主動”,主動做好每一件應該做的事,即為自律。對於大學生和成人而言,“高度自律即絕對自由”的意思是指一個人如果能夠高度自律,那麼能夠達到的人生高度越高,也就能夠擁有更多人生的選擇權!所以越自律,也就越自由。


艾尼優教育客服


吃飯的時候只吃飯,學習的時候只學習,上課的時候只上課,休息的時候只休息,就這4點,做好了,還不自律,你來找我


學哥哥講故事


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腿。能做到就是自律!大人也是!


美文擷英


堅持早睡早起,堅持一個月就會養成一個習慣


天津科美教育


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


跟老李學數學


第一,是否制定學習計劃並認真執行;第二,是否有鍛鍊身體的主動性並堅持每週進行三次以上的運動;第三,休息娛樂不過度,能適可而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