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癌症患者新冠風險更高?北京協和及浙二團隊《柳葉刀》子刊發文

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爆發以來,已有基礎疾病患者的風險一直受到關注。2月14日,《柳葉刀-腫瘤學》發表一篇來自中國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牽頭的研究,首次關注癌症患者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



研究團隊截至1月31日在中國31個省級行政區域575家醫院收集到2007例COVID-19確診病例,排除缺乏既往病史記錄的417例後,對其中18例有癌症病史的COVID-19患者進行分析發現,癌症患者的比例為1.3%,似乎高於中國的總體癌症發病率(0.3%),且癌症患者發生重症的風險更高。


當地時間3月3日,《柳葉刀-腫瘤學》最新發表兩篇相關的通訊文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謹慎探討了COVID-19疫情之下癌症患者的風險。文章分別來自北京協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張力教授團隊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沈華浩教授團隊。


癌症患者新冠風險更高?北京協和及浙二團隊《柳葉刀》子刊發文

截圖來源:The Lancet Oncology


1. 癌症患者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更高?


在2月14日分析中,已知治療狀態的16名患者中,只有4名在一個月內接受過化療或手術,其他12名是原發腫瘤切除後的倖存者,且沒有明顯的免疫抑制。因此,張力教授團隊提出,考慮到人群普遍易感,且發病主要因素是接觸感染源,“不認為這12名癌症倖存者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與癌症有關”。


沈華浩教授團隊也提出,目前數據還不足以得出癌症患者感染風險更高的結論。癌症患者中的COVID-19發病率將更能說明問題。其次,18例患者從樣本量上來說非常小,且異質性較大,患者的癌種、病程、治療都各不相同,不足以理想地代表整個癌症人群。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半癌症患者病程超過4年,提示這些患者的癌症可能已臨床治癒。再者,其中13位患者有手術切除史,我們不能忽視手術帶來的長期影響(包括免疫抑制)。


癌症患者新冠風險更高?北京協和及浙二團隊《柳葉刀》子刊發文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製圖


2. 癌症患者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結局更差?


2月14日研究顯示,癌症患者患COVID-19後更容易進入ICU、需要有創通氣或死亡。


對此,張力教授團隊提出,這些患者中位年齡(63.1歲)顯著高於無癌患者(48.7歲),這提示年齡與較差的預後有關。


沈華浩教授團隊也探討了更多潛在原因。他們提出,對一名COVID-19去世患者的病理學研究提示,嚴重的炎症反應和細胞因子相關的肺損傷可能對誘發這些嚴重事件很重要。而與之矛盾的是,癌症的發展通常與免疫力低下有關,比如免疫抑制細胞因子的過度表達,促炎危險信號的抑制,樹突細胞成熟的受損、功能性免疫抑制白細胞群的增強等。


對於這種差異,一個潛在解釋是,這18名癌症患者具有吸菸史的比例比較高。有數據顯示吸菸會顯著增加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2)的基因表達,而ACE2是新型冠狀病毒進入細胞的結合位點。此外,吸菸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主要原因,COPD也被認為是COVID-19發展為重症的獨立危險因素。



癌症患者新冠風險更高?北京協和及浙二團隊《柳葉刀》子刊發文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製圖


3. 小結


沈華浩教授團隊認為,現有證據尚不足以解釋癌症與COVID-19之間的確切關聯。


張力教授團隊則提醒,疫情期間,除了加強防護,獲得在線諮詢以及對危重病例的識別和治療也是癌症患者的需求,患者接受抗癌治療後的不良反應症狀可能更難及時得到診斷和處理,醫生需結合患者病情和疫情風險來綜合判斷,避免延誤必要治療。

[1] Wenhua Liang, et al., (2020). Cancer patients in SARS-CoV-2 infection: a nationwide analysis in China. The Lancet Oncology, DOI: 10.1016/S1470-2045(20)30096-6

[2] Hanping Wang, et al., (2020). Risk of COVID-19 for patients with cancer. The Lancet Oncology, DOI: 10.1016/S1470-2045(20)30149-2

[3] Yang Xia, et al., (2020). Risk of COVID-19 for cancer patients. The Lancet Oncology, DOI: 10.1016/S1470-2045(20)30150-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