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佛山三水這片“福地”,有超乎你想象的浪漫......

“崇讓挹崇山崇暉遐遠,福田種福地福澤綿長。”雲東海北湖畔,正如這副曾掛于徐氏宗祠對聯的內容所述,雲東海街道楊梅村委會福田村正“福”名遠播。

曾經,傳說六祖慧能在此畫格為田,稻穀年年豐收,福田村由此“因福得名”。進入新的發展時期,福田村之“福”內涵更為豐富,既是安居樂業,更是以生態為筆,在這片生態福祉上勾勒“遊湖賞花觀鷺”新圖景。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這條逐水而居的小村莊,正在因水而興。

佛山三水這片“福地”,有超乎你想象的浪漫......

福田村擁有毗鄰雲東海北湖的生態福祉,珍惜生態之“福”。

因福得名:六祖慧能傳說寄村民“福”望

來福田村的人,總能迅速被雲東海北湖畔的一片浪漫花海所吸引。連片波斯菊奼紫嫣紅,絢麗多姿。倘若登上觀景臺,還能發現花叢中的小秘密——各色綻放的花朵巧妙地組成一個“福”字,這既呼應著福田村的村名,也隱藏著它的“福”密碼。

福田村原名為隔田村,以徐氏村民為主。該村村民小組長徐耀忠介紹,徐氏先祖來自河北一帶,經珠璣巷南遷,其中一脈定居在古云東海範圍。到了明朝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徐氏族人不斷髮展壯大,部分族人從原來的徐局村遷出,以一田為隔另闢新村,取名為隔田村。

為何後人又將村名改為“福田村”?這或許來源於一則廣為流傳的傳說,飽含著村民們對居住之地的喜愛。

佛山三水這片“福地”,有超乎你想象的浪漫......

如今,福田村打造了打造十里花海等景觀。從空中俯瞰,由花海組成的“福”字清晰可見。

相傳六祖慧能在三水、四會佈道時途徑此地,見湖水碧波盪漾,湖畔蘆葦隨風搖曳,心情隨之安定下來,便隨手摺下一根蘆葦,在湖畔畫格,化為一片福田,從此該村年年豐收,人丁興旺,福田村因此得名。

在福田村南邊,有個小山崗名為“望留崗”,相傳為六祖慧能面朝大湖、不捨離去之處。至今山崗上仍有一塊凹痕形似足印的石頭,村民們說,這是六組慧能腳踩湖畔淤泥而留下來的足跡。

在徐耀忠看來,這則傳說裡,寄託著徐氏族人以勞動創造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和追求。在福田村修繕前的徐氏宗祠中,一副對聯——“崇讓挹崇山崇暉遐遠,福田種福地福澤綿長”亦表達著類似的情感。

人才輩出:勇擔當衛國守家園

數百年來,徐氏族人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從未變過,他們勤學、好學,不斷開創幸福生活,並在戰爭時期保家衛國,守護幸福家園。

“開村以來,族裡一直崇文重教。”徐耀忠說,福田村人口不多,卻有三個書舍。幾百年來,從這裡走出了不少文人武士。

如今,在徐氏宗祠有兩根石碑,是為紀念考得進士的徐臺英。徐耀忠介紹,徐臺英在清道光十二年(1833年)中舉人,隨後考取進士,曾回鄉修葺祠堂、書舍等,讓故鄉書香更濃。

近代以來,徐氏族人愛國義士輩出,在戰爭中挺身而出,守護幸福家園。其中,後人最津津樂道的當屬徐化龍。

徐化龍畢業於廣州講武堂,在抗日戰爭期間擔任三水抗日聯防大隊長,曾帶隊與南海聯防合作,在南海小塘火車站成功襲擊日軍運送糧食的火車,成為戰役取得成功的一大助力。後來,徐化龍還率部下北上韶關,增援粵北地區抗日戰爭。

在徐氏族譜的記載中,與徐化龍一般的忠義之士還有徐賀良、徐俠飛等。徐賀良曾為抗日名將劉振湘的部屬,在蘆苞一帶領軍抗日,時任連長,後官至團長。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族人徐俠飛定居香港,擔任香港三水同鄉會主席的20多年。期間,他凝聚在港三水同鄉力量,支持家鄉建設,曾牽頭建設香港三水學校、越南堤岸三水中學,成為香港三水同鄉會永遠名譽會長。

時光荏苒,先人已逝,但徐氏一族的榮光與精神皆濃縮在徐氏族譜中,在後人的敬仰與傳承中進一步發揚光大。

生態福址:勾勒“遊湖賞花觀鷺”新圖景

在新的發展時期,福田村的“福”內涵發生著改變。過去,人們認為“福”在於五穀豐登,人丁興旺;如今,福田之“福”的內涵更加豐富,福田人更希望能用好當地的生態環境,用勞動創造幸福生活,在這片福祉上勾勒嶺南水鄉新圖景,與更多人共享生態之福。

佛山三水這片“福地”,有超乎你想象的浪漫......

憑藉鄉村振興的東風,如今福田村農村人居環境大幅提升,打造的花海景觀已然盛放,與毗鄰的雲東海北湖相呼應

倘若從高空俯瞰福田村,遠處,7000畝的浩瀚湖泊雲煙繚繞,近處,福田村屋舍儼然、池塘連片。一個世外桃源般的生態福地進入眼簾。

如今,隨著鄉村振興相關工作的開展,這片生態福祉正在迎來蝶變。如今走進福田村,徐氏宗祠等古建築都翻了新,鑊耳橫飛、龍脊蜿蜒;閒置荒地變成連片花海,奼紫嫣紅,隨風掀起陣陣彩色波浪;村後,一鏡湖面廣袤無垠,偶有白鷺結群成對,遠看如一條白綢緞,掠過水麵,向灌木叢中飛去……在這裡,一幅“遊湖賞花觀鷺”的嶺南特色鄉村圖景漸漸成形。

福田村的美麗蝶變,得到多方點贊。上週末,一班攝影發燒友從周邊城市慕名而來,扛著“長槍短炮”,一邊將浪漫花海、特色鄉村民俗風情裝入鏡頭,一邊驚歎福田村之美。

而在徐耀忠看來,這僅是福田村蝶變之路的開始。依託正在打造的雲東海國家溼地公園,福田村還將引入特色農業採摘、民宿等項目。在他的描述中,未來的福田村,將是一個集溼地景觀觀賞、廣府文化體驗、特色農業採摘等於一體的嶺南特色鄉村。

望向未來,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這條因福得名、逐水而居的小村莊,正在因水而興,以生態為筆,勾勒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

小檔案

村名:雲東海街道楊梅村委會福田村

特色:六祖慧能畫格為田,福田村因“福”得名;如今,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勾勒“遊湖賞花觀鷺”新圖景,十里芳菲沿湖綻放,白鷺紛飛聯雪翩。

文/佛山日報記者黃妙哲 通訊員徐豔芬、楊曉蓉

圖/佛山日報記者洪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