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舌尖上的《詩經》:你經常吃的十種蔬菜來自哪兒?

導語:有人寫《詩經》裡的植物,有人寫《詩經》裡的動物,今日詩經女孩來寫寫《詩經》裡的蔬菜吧!疫情期間,綠葉菜的價格上漲了不少,有些菜我們現在去超市也買不到。

詩經女孩就帶你走進《詩經》這片菜園子裡,看看裡面都種滿了啥吧!你看:有荇菜、葑菲、蔞蒿、苦菜、蕨菜、薇菜、芹菜、韭菜、薺菜、蓴菜等。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


舌尖上的《詩經》:你經常吃的十種蔬菜來自哪兒?

荇菜

一、江南名菜——荇菜

這個荇菜呢,出自於詩經《周南·關雎》“參差荇菜,左右流之。”作者喜歡的姑娘去採荇菜了,按當今說法就是摘野菜去了唄!我們看看姑娘採的是啥?

荇菜呢,今名莕菜,這種菜生長於城郊池沼或者不怎麼流動的河水湖泊中,所以採的時候它“左右流之”,一個“流”字,道出了它在水中順滑、光潔、不好採的情況。《本草綱目》裡解釋說這種蔬菜:“葉似蓴而稍銳長者,荇也。”

所以你看它的莖和葉均柔軟滑嫩,根也可以吃。全身是寶,可以入藥哈。那麼怎麼吃呢?這個菜可以加米煮成菜羹,還是江南名菜呢!

舌尖上的《詩經》:你經常吃的十種蔬菜來自哪兒?

蔓菁

二、渾身是寶——葑菲

北方人,尤其是東北人,一到了冬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醃鹹菜。鹹菜可以是用蘿蔔、用蔓菁、用大白菜等等,總之,一切皆可醃。

這裡說的蔓菁和蘿蔔,就是葑菲,來自《邶風·穀風》:“採葑採菲,無以下體。” 葑,即蔓菁,俗稱大頭菜,菲,就是蘿蔔。這句詩太有名了,本來說的是女主人嫁給老公後,一心為家裡卻慘遭拋棄。女主人說這句話意思是採來蔓菁和蘿蔔,卻將根莖全拋光。因為根莖在下面,沒有葉子光鮮。這裡暗示她是根莖,她才是寶呢。

蔓菁和蘿蔔,古代人們一直在吃,到了今天依然是我們經常見經常吃的蔬菜。三國時諸葛亮曾經作為軍糧,如今成為北方人一年四季的佳品,春食苗,夏食心,秋食莖,冬食根。還有大咸菜缸子等著存儲,真的很實在哈。

舌尖上的《詩經》:你經常吃的十種蔬菜來自哪兒?

蔞蒿

三、春天使者——蔞蒿

蔞蒿我們都不陌生,現在也在吃呢。詩經女孩有關蔞蒿的記憶,來自於蘇軾的那首詩《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首詩描寫了春天到來時,河灘上已經長滿了蔞蒿,蘆葦也開始抽嫩芽了,這時候正是河豚逆流而上從大海回到江河的好時節。

詩經裡的蔞蒿來自於《周南·漢廣》這首詩。這首詩裡有一句: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這裡的簍,就是蔞蒿。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堆堆錯雜的柴草,乃是我砍下來的蔞蒿。這位姑娘要是出嫁的話,那我情願替她餵馬。”主人公是個樵夫,追求佳人思而不得獨自苦惱。

蔞蒿呢,水生植物,正月里長芽,芽是白色的,所以嫩芽可以生著吃,味道香而脆。詩經女孩想起小時候去地裡採野菜,也是隨手咬一口,嚐嚐味道如何。蔞蒿的莖幹可食,口感爽脆,營養豐富。葉子可以蒸煮著吃。所以

這種綠色無汙染的蔬菜,可以炒、可以涼拌、可以燒湯,味道鮮美,直到現在還是江浙地區春季餐桌上的“名菜”呢。

舌尖上的《詩經》:你經常吃的十種蔬菜來自哪兒?

苦菜

四、清熱解毒——苦菜

舌頭或牙齦上火時,你的媽媽是否都會讓你吃一樣菜,要麼是苦瓜,要麼是苦菜。

苦菜,來自

詩經《唐風·采苓》:“採苦採苦,首陽之下。”苦,苦 菜,又名苦苣菜。這本來是一首諷刺謠言的詩,這句話的意思是攀山越嶺採苦菜啊採苦菜,那苦人兒尋到首陽山下來。看來這菜也是長在山腳下的。

這個苦苣菜呢,藥用價值很高,菜性寒,味苦,產地中國北部、東部和南部,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是消暑保健的佳品,所以夏天來個涼拌苦菜,也是非常美味的。記得用蠔油拌哈!

舌尖上的《詩經》:你經常吃的十種蔬菜來自哪兒?

蕨菜

五、山珍之王——蕨菜

蕨菜不用說了,我們今天仍在吃,營養價值很高,是一種鮮香美味的野菜。

蕨菜來自於詩經《小雅·四月》的最後一句,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維以告哀。”這首詩裡出現了兩種菜:蕨和薇,即蕨菜和薇菜。這首詩本來寫的是一位被周朝放逐的臣子,他在被貶去南方的流放途中,有家不能歸,最後一句是他的嘆息,高高的山上生長蕨菜薇菜,低窪的溼地生長枸杞赤楝。不知何以自處的我寫此詩,渲洩我心中的悲苦與哀憐。

蕨菜呢,營養豐富,富含人體需要的多種維生素。我們今天仍在吃,它的嫩葉、葉柄均可入菜,有“山珍之王”的美譽。蕨的根莖還可供藥用,具有清熱、降氣、化痰的作用。春天快到了,來個涼拌蕨菜,清涼爽口,是典型的綠色食品。再來個臘肉炒蕨菜,也是非常美味啊!我都要流口水了!

舌尖上的《詩經》:你經常吃的十種蔬菜來自哪兒?

薇菜

六、歲歲平安——薇菜

這個薇菜詩經中還有一首特別有名的詩提到過它——《小雅 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根據《史記》記載,伯夷、叔齊隱居山野,吃的就是這種菜。

說起薇菜,你一定也不陌生,我們涮火鍋時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青菜,它其實就是薇菜,今天大名鼎鼎的豌豆苗

。這是一種一種營養價值高,鮮香味美的野菜。

豌豆苗又被稱為“豌豆尖”“龍鬚菜”,在南方特別是江南地區最受歡迎,揚州人在歲首的餐桌上必擺上一盤豌豆苗,以表歲歲平安之意。現在北方人也能吃到這種美味的蔬菜了。它味道清香、質感柔嫩、滑潤適口,色、香、味俱佳。

你們都怎麼吃呢?詩經女孩主要還是拿來涮鍋,這種菜營養價值高,綠色無公害,而且吃起來清香滑嫩,味道鮮美獨特。恩, 我又開始流口水了!

舌尖上的《詩經》:你經常吃的十種蔬菜來自哪兒?

芹菜

七、降壓良藥——芹菜

詩經中有芹菜嗎?當然有了。芹菜來自於詩經《小雅·采菽》“:觱沸檻泉,言採其芹。”芹,就是芹菜啦。這個芹菜常在水田溝渠畔和潮溼處生長,嫩莖及葉柄可供食用,是上好的蔬菜。

所以對於芹菜,我們並不陌生。這個冬天,詩經女孩吃了一冬天芹菜呢。芹菜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等多種維生素,同時,具有平肝清熱、除煩消腫、涼血止血的作用。如果家裡人有高血壓的話,不妨讓他們多吃一點芹菜哈。

舌尖上的《詩經》:你經常吃的十種蔬菜來自哪兒?

韭菜

八、餃子專用——韭菜

說說你最喜歡吃什麼餡的餃子?當然是韭菜雞蛋啦!

詩經裡有韭菜嗎?當然,這句來自詩經《豳風·七月》:“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韭,即韭菜。我們知道,《七月》是一首勞動人民的讚歌,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勞動豐收了認為是老天爺賞飯吃,所以一定要祭祀。那這句話意思就是二月開初祭祀祖先,用什麼祭祀呢?當然是羔羊和韭菜。所以你看,韭菜在古代也是一種好吃的食物,才可以拿出來祭祀祖先呢。

韭菜,顏色碧綠,味道濃郁,是北方人最受歡迎的盤中美食之一了,杜甫就有詩云:“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如今韭菜不僅僅是春天可以吃了,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了。前兩天詩經女孩還做了韭菜盒子呢,說說你們怎麼吃韭菜吧!

舌尖上的《詩經》:你經常吃的十種蔬菜來自哪兒?

薺菜

九、野菜珍品——薺菜

你們去野地裡,公園裡挖過野菜嗎?挖的最多的菜應該是薺菜吧!對於北方人來說,挖來薺菜怎麼吃啊?包餃子啊!總之,一切都可以成為餃子餡,薺菜餃子尤其好吃哈!

薺菜來自於詩經《邶風·穀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薺,即今天的薺菜。這首詩本來是怨婦詩,女子被丈夫無情拋棄,卻說:誰說苦菜味最苦呢?我覺得它像薺菜一樣甜。生活本來就不容易了,可是嫁人後毫無怨言,任勞任怨,卻慘遭拋棄,為女主人公默哀。

薺菜比較鮮嫩,適宜作為鮮蔬,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預防降低癌症。所以有癌症的病人可以適當吃一些薺菜哈。

舌尖上的《詩經》:你經常吃的十種蔬菜來自哪兒?

蓴菜

十、西湖名菜——蓴菜

去杭州西湖遊玩,你有沒有吃過一道名菜——西湖蓴菜湯?

蓴菜,來自於詩經《魯頌·泮水》:“思樂泮水,薄採其茆。”茆,即蓴菜。這是一首歌頌魯僖公的詩,魯侯興高采烈地趕赴泮宮水濱,採擷蓴菜以備大典之用。你看,蓴菜和韭菜一樣,也是用來祭祀用的。

這個蓴菜呢,又名蒪菜、馬蹄菜、湖菜等,為睡蓮科植物。嫩葉可供食用,蓴菜口感圓融、鮮美滑嫩,為珍貴蔬菜之一。因為它含有豐富的膠質蛋白、碳水化合物,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吃和入藥均可。北方人一般吃不到,所以去你杭州旅遊,一定要吃一吃以“西湖蓴菜湯”呀!


後記: 其實《詩經》裡還有一些蔬菜,比如《周南·卷耳》中的:“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召南·採蘋》:“於以採蘋,南澗之濱。”但是這些蔬菜我們今人不常見了,我就不一一列舉了。詩經女孩在這裡等你,願和你聊一聊,《詩經》裡還有哪些能吃的蔬菜,你能列舉出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