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半成品雀舌羅漢松盆景創作:“破相”小技巧,讓幹身更顯老相


半成品雀舌羅漢松盆景創作:“破相”小技巧,讓幹身更顯老相

眾所周知,適合作為盆景的樹種大多以生長緩慢,葉態優美,樹身蒼古奇絕者為上。羅漢松生長緩慢,且壽命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之久,清雅,雄偉,樹性極佳,是做盆景的優良素材。

半成品雀舌羅漢松盆景創作:“破相”小技巧,讓幹身更顯老相

羅漢松的造型多樣,可製成大樹形、飄斜形,懸崖形等諸多形態,由於羅漢松木質韌性較差,要製作成樹身扭曲如游龍探海的懸崖式造型等扭曲樹式,則就需要從小苗時開始拿彎造型,而後再逐年蓄養栽培創作,較大型盆樹會以捆壓、吊等方法根據造型需求,進行拿彎改變樹勢走向。

半成品雀舌羅漢松盆景創作:“破相”小技巧,讓幹身更顯老相

作為經典的觀賞樹,羅漢松的品種多樣,常根據葉片形態分成小葉、短葉、狹葉、斑葉等等,盆景製作尤以小葉性的為佳,如珍珠羅漢松、金鑽羅漢松、米葉羅漢松、雀舌羅漢松等等,都是眾人追捧的寵兒。

半成品雀舌羅漢松盆景創作:“破相”小技巧,讓幹身更顯老相

雖然同是小葉性的羅漢松,但各自的風味截然不同,如珍珠羅漢松葉質較薄,而金鑽羅漢松葉片較厚,但葉片末端較為“圓潤”新葉金黃,您可以通過觀察它的葉脈來做一比較。

半成品雀舌羅漢松盆景創作:“破相”小技巧,讓幹身更顯老相

本期內容,筆者將同盆友們分享的是雀舌羅漢松半成品素材3載的創作中的一些技巧方式,一孔之見,希望藉以拋磚引玉,歡迎盆友們一起探討交流。

“截與蓄”半成品養護與創作歷程

早期的羅漢松盆景造型制式通常是規則的盆景制式,此類制式的盆樹造型嚴整且富有變化,清秀而不失壯觀。越來越多的人崇尚自然的美感,作為後起之秀因此嶺南盆景,近年來在羅漢松盆景造型上的應用層出不窮,其中精品之作亦不在少數。

為了讓盆樹適合於侷限的空間內發揮特性而創作,有許多大中品羅漢松會順著樹身的彎度而進行矮化作業,越上年份,樹皮的縱裂皺皮紋路愈發明顯,而一株適合製作盆景的羅漢松素材,從培育初期到成型,亦需要不少時間。

半成品雀舌羅漢松盆景創作:“破相”小技巧,讓幹身更顯老相

培育階段:雀舌羅漢松中品素材盆友入手的時間為16年9月份,素材根基部位飽滿,尚處於向半成品培育過渡階段,各枝出枝點還未達到理想的創作狀態,需要再經過幾回的內縮逼出內側芽點,後續的生長整理令人期待。

半成品雀舌羅漢松盆景創作:“破相”小技巧,讓幹身更顯老相

修剪方向:原先盆樹的枝葉繁亂,需要先進行修剪整。由於入手之時就是在盆器內養護的,植株的根系只僅做了簡單的修剪。對樁材上部修剪作業時,根據造型需求,除了留下頂生枝芽以及造型需要的枝幹之外,其餘的側枝芽全部剪除,剪除之後讓造型佈局看起來更加清晰直觀。

同時,新換的盆的羅漢松植株根鬚受損,吸水能力變弱,減少葉量能讓盆樹的養分更加集中,疏鬆於留下的乾枝之間,縮短樹幹增粗的時間,並減少水分的蒸散。

栽培基質:修剪完畢對盆樹洗根配盆,這件珍珠羅漢松栽培時用的介質主要為赤玉土,日常栽培羅漢松微酸性富含腐殖質疏鬆透氣的基質即可。植株栽種完成後,需浸透或澆一次透水,然後將植株置放於遮蔭通風處養護半個月後再逐步轉入正常環境養護。

半成品雀舌羅漢松盆景創作:“破相”小技巧,讓幹身更顯老相

施肥有助於養樁:羅漢松較喜肥,在養樁期間可用富含氮磷鉀的餅肥稀釋後施用,3~4月份開始植株進入生長季節,期間可略施薄肥,到5月底6月份左右植株進入生長旺季,施肥濃度可酌量增加,入秋之後可每10天左右施1次薄肥,施2~3次左右即可。新換盆的植株不施肥,夏季高溫炎熱時,需對盆樹適當遮蔭,且不施肥,避免肥傷灼傷根系。

素材在養枝階段需要讓它有充足的生長空間,搭配以稍大的圓盆進行養樁,待盆樹定型之後,只需要每年對樹型加以適當的調整修剪,隨著時間的流逝,乾枝也會逐年增長。

“破相”小技巧

半成品雀舌羅漢松盆景創作:“破相”小技巧,讓幹身更顯老相

2016-09-20

為讓平滑的主幹更具蒼古,在乾枝之間做了一個較為大膽的實驗,既使用刀具輕劃了一條微型傷口,此做法需要樹勢旺盛時才會快速癒合,癒合後的傷口呈自然隆起。

半成品雀舌羅漢松盆景創作:“破相”小技巧,讓幹身更顯老相

頭部特寫:逼出的枝點,以及癒合後的幹身

經過三年多的培育整理,中品雀舌羅漢松,由2016年9月換土洗根之後,整理到現在也三年多的時間,過程中不斷內縮繼續的逼出枝點,到去年終於有一個小芽點長在了理想的位置上,原先人工刻畫的傷口處也呈微微隆起的形態(如圖圈內所示),幹身過渡更加自然生動!

有了這次的經驗之後,下次再做此類幹身時,便可嘗試順著幹身滑幾道小傷口,讓其逐漸恢復,而後重複幾次,應該可讓樹身更具老相。刻意的留枝抽長近半年的時間之後,就可以開始第一回的造型整理了。

半成品雀舌羅漢松盆景創作:“破相”小技巧,讓幹身更顯老相

2020-02-22

羅漢松的蟠扎適期在休眠期間進行,羅漢松枝條較為脆弱,在蟠扎的過程中,一些較粗枝條拿彎時亦有可能出現斷裂的情況,可在蟠扎之前將枝條纏上布條或電工膠布之後再做拿彎作業(若操作過程中,枝條不慎斷裂,可在斷口可塗抹癒合劑並及時包覆,兩三個月後就會恢復)。

半成品雀舌羅漢松盆景創作:“破相”小技巧,讓幹身更顯老相

蟠扎造型時,通常以金屬線進行蟠扎,便於拿彎造型,但需要適時拆線,以免掐絲,破壞植株美感。這件雀舌羅漢松中品素材便是利用纏線蟠扎的方式做好冠頂枝及背景枝打底,拆除上一回纏的鋁線後,分枝枝尾也因向陽而往上翹,這回的整理就要將枝尾再次纏線整理出層次感,等應力消除枝條定型後就可以做第二次調整及修剪,未來養成後縮芽及縮葉會更加完整。

半成品雀舌羅漢松盆景創作:“破相”小技巧,讓幹身更顯老相

整體特寫

利用截幹蓄枝的方式做出的羅漢松盆景造型成型時間緩慢,需要一個長期的創作過程,因此嶺南派的截幹蓄枝技巧在其中就非常適用,經過多年累次的截幹蓄枝,一件成型的羅漢松盆景極具年功。

篇幅所限,關於羅漢松盆景的日常養護技巧在此便不做贅述,此外,還可以利用嫁接等方式來彌補一些品種上的缺陷,

希望瞭解各類羅漢松栽培的盆友可參考集匠坊往期內容,下為養護技巧之一(可參閱):


半成品雀舌羅漢松盆景創作:“破相”小技巧,讓幹身更顯老相

文章均在今日頭條首發!歡迎喜歡盆景的盆友們留言關注分享您的經驗和看法, 與您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