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在什麼情況下願意去養老機構養老,子女是什麼態度?

老左心理工作室


從前,養兒為防老;現在,養兒不一定能防老。除農村及山區外,兒女不是在本地區打工就是在外地甚至是國外打工,大部分人從時間上經濟上只能照顧自己及小家庭,根本沒有精力和財力來照顧父母。且目前步入老年的50後60後大多是一個孩子,故而根本顧不上老人。因此,只要有房產的、有養老金的50、60後們及早做好思想準備,待身體需要進入養老院時,愉快地入住養老院,走完人生最後的歷程。


上海41906254


當做家務買菜做飯,這些事情覺得有些吃力的時候,就應該找一家養老機構了。不會等到不能自理的時候再去找養老機構。

我參觀過養老機構,看到那裡的老人們,都是能夠自理的。和他們聊天兒,他們認為在這裡是很享受的生活,如果在家裡邊做家務,買菜做飯,搬運東西,覺得很吃力,就不如到這裡來享受生活。

我有一個親戚年齡剛剛60歲。他的子女在國外,這個時候他就選擇了和老伴兒一起住進了養老院,每天不用買菜做飯,收拾房間。沒有了這些瑣碎的事情,他們的身體又很好,就整天在養老院唱歌跳舞,下棋,和聊得來的夥伴們談一談天。

而且這家養老院,是一家候鳥式的養老院。你可以在年初的時候向養老院提出你準備去哪兒?組織你到南方去旅遊,或者到其他地方去旅遊。真是一個快樂的去處。

與其在家辛辛苦苦很吃力的買菜把東西搬上搬下勞累,不如到養老院去提前過上這種享受的生活。

有人覺得老了就是要靠著兒女,孩子多現在都不一定能有人為你養老了,不要說兒女少了。

兒女的經濟壓力和生活壓力也很大,他們無暇顧及你。他們要顧及工作,又要顧及老人孩子實在是不太可能的事兒。所以就不要做這種夢了還是實實在在的給自己找個地方,這樣最好。

養兒防老這句話已經成為了故事,是不是這樣呢?

我是寧老師,專注幼兒和青少年教育,歡迎關注我。


寧老師說


我今年68歲了,也許很快就要面臨這個問題了,我認為如果身體能自理,就自己單獨生活,到了身體不能自理的時候,那就到時候再說吧,到那時候自己說了也不算了,我是不願意去養老院,我家對面就是一個養老院,人到那一個地步確實不易。


劉井隆


等我在七十五歲以後獨居時就住進養老院,那時候一個人自居在家有諸多不變,首先是生活,一個人做飯做少了那是頓頓做,做多了天天是剩飯,還有就是買菜,買多拿不動,買少了天天要出去買。其次,每家都有自己的事情,不像年輕人今天聚明天聚方便,年齡大了一般聚少老年人基本都是以家庭為中心,腿腳好一些就下樓和聊得來的朋友鄰居聊會,腿腳不利索的也就不太下樓了,自己獨居的時間多,有個頭疼腦熱就得自己扛,與子女住在一起不方便,我喜歡自己住,子女離我很遠,所以不給子女添麻煩。


方草風色


我希望不會出現這處境、也沒看到這苗頭一一因為我有兒有女、因為到本人四十一世止一一還沒有哪一代先人不是兒女守著終老的。

我目睹的七曾祖父克寬公無子,晚年(1958年大食堂時.)被唯一女兒一一就是我九姑奶奶接去鄰村婆家過老。據說我們家族還為此多年糾結,認為太丟人了[捂臉]。後來由四房把他房產地基買下,湊錢送去給他作養老之資的補償,並過繼一個孫輩上族譜,“承香火”,以免他七房名下空白[皺眉].春秋兩祭、墳頭填土,不能無人。

如今這一支後輩往來不絕,我與九姑奶的小兒子初中同過班,在家叫他表叔,在學校則直呼其名。

我們也都老了,後輩們也只在微信裡互通消息,淡了...[淚奔].





枯木齋


我只有在自己不能完全自理的情況下才有可能考慮去養老機構。但凡有一點辦法的時候也不會去的。因為,我實地考察過,以我目前的收入對應的養老機構那就是一個悲慘世界。也許我真的不能動了我也會自我了斷的。我不想給自己的子女增添一點負擔。我不想遭罪,我想在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帶上一點尊嚴。


玉泉珠珠


在這日益老齡化的時代

①首先,去養老院的應該是失能老人,或者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在子女24小時不在身邊的狀態下,這些老人在養老院可以得到統一的照顧和專業的護理,子女定期去回看。

②有些獨居的老人,在與孩子的相處中有諸多矛盾的,最後選擇了自願或非自願的去養老機構養老的,這些老人的心理相對會更孤寂悲涼一點。

③子女與老人生活在異地的,老人年老體衰的狀態下,應該選擇去養老院養老。子女電話視頻安撫慰問,定期回看。

總之,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和壓力日益加大的情況下,以後社區可以推出日託,周託這樣的養老方式,或者三五好友抱團養老,這對於老人來說,可能是一種更好的養老方式。





曉陽秀秀


我認為每一個人退休後就應該去養老院進行生活,因為那裡都是老年人,相互在一起有很多的快樂和共同的語言,這樣他們的晚年生活就會更加美滿幸福,特別是精神上就會得到更多的快樂,會有更多的自信。

但是,我們現在的養老院,都是以盈利為目的進行組建,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養老式的福利院,所以我認為還是等到我們生活不能自理的時候,或者是自己自理困難的時候再去考慮去養老院。


費意華


我的想法是和老伴能生活多久算多久。己經和老伴商量好了,直到有一天哪一個先走了。盛自己一個人的時候,耐不住寂寞的時候,就去養老院養老。因為現在社會的現實生活中,與兒女在一塊住只能說是邦他們帶孩子,洗衣服,做飯。就等於是兒女的保姆。所以只能自己單過,等老了不能動了,就去養老院是最好的選擇。





放羊老頭


等我老了,生活不能自理了,就會選擇去養老院。

進養老院養老,是大勢所趨,目前國家正在逐步完善養老機制,健全養老機構。更好的醫療條件,更好的服務措施,會讓老年人生活的舒適,無憂。孩子們都會理解會支持。

我們這一代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家庭了,孩子的負擔很重,老了不能動彈了,去養老院也是為孩子了卻後顧之憂。

目前最大的願望就是,退休工資再高一點,身體更好一點,能和愛著的人一起安度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