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活出生命的光芒 ——讀《思維的囚徒》有感

2020年3月5日於武漢

活出生命的光芒 ——讀《思維的囚徒》有感


《思維的囚徒》這本書的作者亞歷克斯·佩塔克斯師從著名心理學家、意義療法奠基人維克多·弗蘭克爾,與弗蘭克爾的《活出生命的意義》一脈相承,將弗蘭克爾的意義療法應用到了現代的工作和生活當中,啟發讀者發現工作和生活當中的意義,並通過“意義”來對抗焦慮、抑鬱和空虛等人生困境。本書提出了活出生命意義的七大原則。


一、自由地選擇你的生命態度


作為現代人,我們首先應該明白自己從何處來,又該向何處去,這也是千百年來,無數人一直都在追尋的生命主題。只有真正明白它的真諦,我們才會活得自由,才會讓自己的生命意義得以昇華。我們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無論地位是顯赫還是卑微,是貧窮還是富貴,我們都應該有權力去追求自己的生命價值。


二、實現有意義的生命目標


我們許多人之所以找不到生命目標,多數是因為不自信。說實在的,多給自己一些信心,一些機會,去描繪自己理想中的未來,相信世界因 “我” 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生命目標其實早就存在於生活中,所以,我們現在所要尋找的並非是子虛烏有的幻想,而是在累積的生命旅途中,找尋生命目標的過程,發掘自我、接受自我,瞭解自己獨特、與眾不同的一面,接受自己有待實踐的生命目標。


三、發現生命瞬間的意義


武漢的某一天,氣溫驟降,天空飄起鵝毛大雪,這是庚子年江城的首場降雪。在雪中我們看一幕幕感動生命的瞬間。有身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有運送捐贈物資的卡車;有自願者在搬運捐贈的消毒液;有民警冒雪將物資送至醫護人員手中;有環衛工人在雪中作業;有外賣小哥冒著大雪送餐;有武漢某社區的工作人員在街頭進行防疫宣傳。他們,這一個個平凡的人,為我們呈現了冬天裡溫暖的生命瞬間,這就是有意義的生命瞬間。


四、千萬不要違心做事


我們每個人要想不說一句違心的話,很難。尤其是在我們這個人情味極濃的國家,若想不說違心的話,更是難上加難。一方有難,我們會去安慰一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其實我們明明知道,這個災難可能是毀滅性的,但話要說的好聽些,才不會失去安慰的意義。相反,不去說違心的話,帶給我們的可能是一系列的麻煩和難堪。但我們可以去說一些善意的違心話,但違心的事千萬不要去做,歐洲盛傳的 “槍口抬高一釐米” 的案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當我們去處理一件事情的時候,即使有某些組織的命令,也必須要把良心與良知拿出來,千萬不要違心去做,否則,同樣會給別人、給自己、也給社會帶來麻煩。這次新冠肺炎,某些人就做了一些的違心的事,我們只好用 “報應” 一詞來解釋此事了。


五、從遠處審視自己


人生,最大的遺憾是無法站在遠處審視自己,最大的困難是無法戰勝自己。成就往往喜歡眷顧那些虛懷若谷,並能時常審視自己的人。審視自己,就是把自己放在旁觀者的角度,打量自己,反思自己,修正自己,這樣才能揚長避短,才能在生活、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所以請時常審視自己,調整心態,做好當下。


六、改變你的關注焦點


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一邊說自己有多忙,而又總是不斷地浪費時間。如果我們不斷地談論缺乏某樣東西,我們就有可能把它表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這就是大腦的工作方式。真正的問題是,我們不明白我們的專注力有多弱,所以我們要改變我們的關注焦點。首先要一心專注,這樣既節省時間又有效;其次生活是艱苦的,所以成功需要艱苦的工作;最後,沉思和安靜,實際上它能使人恢復精力。


七、要敢於超越自己


牛頓,一個蘋果成就了他的精彩人生。年少時,他也是一位學習不好的學生,發明了一個小玩具卻說不出原理遭到同學們的嘲笑,然而,他發現了自我,細心鑽研,終於成功了。他發現了牛頓三定律,並且創立了微積分,推動了整個時代的發展,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發現了自我,超越了自我。而那些視藝術為生命、視科學為靈魂的人,就是因為超越自己,才成就了自己的一生,也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個超越生命的典範。哥白尼的日心說,拿破崙的壯舉,莎土比亞的傳世之作,馬克思的革命理論……他們都超越了時空架起的天然屏障,去征服和影響了全人類。

這本書,讓我感悟到一種對待人生的方法。讓有意義的生命目標突破眼前的諸多困境,用真正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人生,採取積極的行動把理想變成可能。人生最困難的事情莫過於認識自己,我們需要花點時間和精力來質疑、反思和真正認識自己,而不是成為別人希望的樣子。

面對生活,請記住:除非我們的一言一行受到荷槍實彈的控制,否則我們依然有選擇的自由。

活出生命的光芒 ——讀《思維的囚徒》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