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當土壤越來越“饞”,減肥增效勢在必行,肥料行業如何突圍再突圍

歡迎關注《作物研究院》,以作物為抓手,構建中國農業新未來;以人為本,挖掘農業人的故事。

當土壤越來越“饞”,減肥增效勢在必行,肥料行業如何突圍再突圍

化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被稱為糧食的糧食,改變了我國糧食由供給全面短缺轉變為供求總量基本平衡,為14億人的糧食安全保駕護航。可是伴隨著農藥、化肥的不合理濫用,對土地的傷害越來越大,造成了土壤變得越來越“饞”。

我們都知道,我國用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但鮮為人知的是:為養活22%的人口,我國使用了世界上30%的化肥。農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化肥平均利用率僅為30%~35%,導致土壤生態平衡、養分平衡出現問題,同時肥料的流失也造成環境汙染,盲目依賴化肥等因素都易使得土壤陷入“亞健康”。氮肥、磷肥等肥料的過量施用都會造成土壤內源汙染,帶來土壤物理性質惡化,如土壤沙化、板結、土壤自我修復能力變差等,還會引發病蟲害增加,抑制農作物對有益營養元素的吸收。土壤是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主要資源之一。保護土壤,刻不容緩。

當土壤越來越“饞”,減肥增效勢在必行,肥料行業如何突圍再突圍

2015年2月,原農業部發布《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提出力爭到2020年,主要農作物化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減肥增效勢在必行。這對於肥料行業來說,無異於是一場大考,而且是一場必須拿出好成績的考試。

考試到來,新的知識、新的規則、新的體系,對於正處輝煌的、快速發展的、剛剛起步的等都是一場公平的較量。化肥使用量零增長這一聲槍響,每個肥料都要企業都要快速的動起來。在作物君看來,曾經輝煌不代表永遠輝煌,市場在變、需求在變,競爭環境日趨激烈,真正的市場總是優勝劣汰,只有保持產品穩定、再不斷地挑戰不斷地突破,用心去感受市場存在可能的變化,將目標進行到底,才能突圍再突圍,實現優勢的存在。

當土壤越來越“饞”,減肥增效勢在必行,肥料行業如何突圍再突圍

梳理過去肥料行業的一些軌跡,作物君發現突圍的邏輯是一直都存在的。從深圳市芭田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芭田)1999年推出中微量元素的應用、2004年推出高塔和硝硫基肥,1995年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脊)推出硝酸磷肥料,2006年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正大)推出緩/控釋肥等等,肥料行業一直在用前瞻性的市場眼光,通過投入大量精力和資金專研精品,堅持走自己的路,彌補市場上的產品短板,最終贏得市場認可

那麼在這場“減肥增效”的大考中,肥料行業如何突圍再突圍呢?結合在農資行業的認知以及分析,作物君認為以下幾個策略可以採用:

一 深度認知肥料行業正在發生的變化

中國農業十年的快速發展,在保障糧食豐產和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同時,也帶來了中國農業的高投入、高殘留難題!土壤迫切需要養護與修復,中國農業需要回歸生態健康。這是給傳統肥料企業必須面臨的挑戰。挑戰是什麼,舊世界正以最快速度崩塌,新的世界秩序標準正在建立。

土壤健康、農產品高品質要求、特種肥料市場的崛起等,如一個個新物種般,肥料行業要思量好怎麼去擁抱、融合、共贏共發展。

二 死磕核心技術,構建競爭護城河

把技術嵌入產品,提高產品本身利用率,提高肥效,把技術嵌入使用過程,通過科學施肥,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把技術做到精緻,真正符合減肥增效的要求。市場競爭到最後,往往就是誰擁有不可獲取的鑰匙,誰就能立於不敗之地。死磕肥料的核心技術,就如打造一把尚方寶劍,在開闢中國農業的服務中佔據有利地位。

三 解析未來方向與需求進行卡位

未來的肥料行業方向是什麼,作物君認為,未來的生產將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向資源型與渠道型轉移;傳統的肥料產品將要向健康、環保、綠色等多維發展。消費升級必然會更加催生對農產品安全的強烈關注,種植者也必將會更細緻關注作物的營養問題。另外在作物方面,大田作物正在朝著大配方發展,而對於經濟作物來說需要使用專用肥,節水農業、設施農業作物使用水溶肥。卡位就是卡準肥料行業在未來的節點裡,你要明確你到底提供的關鍵價值是什麼,從而放大它。

當土壤越來越“饞”,減肥增效勢在必行,肥料行業如何突圍再突圍

當然,並不是掌握了這三種策略就可以能夠佔據肥料行業的優勢地位。從市場的表現來看,國內傳統化肥產品產能過剩的情況沒有得到有效緩解,出口產品國際競爭力不強;國際、國內有效需求仍然不足,現有品種結構還不能完全滿足農業發展需要。肥料行業要走的路還很艱鉅,誰能從提高肥料利用率為切入口進行創新技術和服務,誰能更快的將減肥增效實踐出優異結果,誰能更好的尊重土壤,保護土壤,讓土壤更健康,誰就能在突圍之後的道路上走的更好,更能為中國的現代農業賦能,更能成為未來安全糧食安全保駕護航的優選“糧食”。

歡迎關注《作物研究院》,以作物為抓手,構建中國農業新未來;以人為本,挖掘農業人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