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民國時期有什麼好詩詞?

春水儒林


聞一多在我國新詩創作理論建設上也很有成績,他的新格律詩理論被後人稱為現代詩學的奠基石。

1922年,詩人懷著報效祖國的志向去美國留學。在異國的土地上,詩人嚐到了華人被凌辱、歧視的辛酸。1915年,詩人懷著一腔強烈愛國之情和殷切的期望提前回國。然而,回國後呈現在他面前的祖國卻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景象——軍閥混戰、帝國主義橫行詩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轉至極度的憤怒。《死水》一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創作的。

全詩共分五節,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節),表達了詩人對“死水”一般的舊中國腐敗現實的激憤之情。

詩的第一句“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有著深刻的寓意:它象徵著當時那個處於軍閥混戰中的腐敗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當時,舊中國封建傳統勢力根深蒂固,滲透於各個領域;帝國主義的入侵,資產階級的所謂文明,又使一些無恥的中國人滋長了洋奴思想;反動派相互勾結,殘酷地扼殺著一切進步的新思想、新事物正是這一切,使當時的中國成了“一溝絕望的死水”。在這句詩中,“絕望”二字,寫出了詩人深沉的失望心情。詩的第二句,“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清風”是與“死水”相對照的事物,可以用以比喻一切新鮮的思想和力量。然而,這些新鮮的東西卻引不起“死水”的半點反應。清風吹處波不生,可見死水已沉寂到了極點。這一句是對“死水”的更進一步的描繪。詩的第三、四句“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寫出了詩人面對“死水”,繼失望而產生的恨極心情。現實既然如此黑暗,讓人絕望,倒不如讓它徹底腐爛發臭,也許病入膏肓,不可就藥,爛得更快、更透,舊的徹底死亡了,新的才會成長得更茁壯。這兩句詩,又表現了詩人激憤中飽含著對美好事物的殷切希望。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節),詩人對“死水”進行了細緻描繪,具體形象地揭露出了舊中國腐朽頹敗的社會現狀,表達了對舊中國憎惡、憤怒、嘲諷的感情。

在這幾節詩中,詩人以豐富的想象、形象的比喻、鮮明的色彩描寫以及譏諷的筆觸,逐步深入地寫出了扔進破銅爛鐵、潑入剩菜殘羹後死水的進一步變化。扔進死水中的“破銅爛鐵”,會生出綠色、紅色的鏽,銅鏽綠的如“翡翠”,鐵鏽紅的如“桃花”;再有,“剩菜殘羹”的油膩,散在水面,陽光一照,猶如閃光的“羅綺”;有的地方發了黴、生了毛,又宛如“雲霞”;死水發酵後,還會變成有著“綠酒”般顏色的臭水,那上面泛起“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正是在這樣的一溝死水上,成群的花蚊在上面雜亂地飛舞,有時,還要加入鼓譟的蛙鳴。這令人作嘔的死水,骯髒腥臭,令人無法立足!這裡,詩人借對死水的進一步細緻描繪,對舊中國黑暗現實給予了細緻形象的再現。在這部分內容中,詩人用色彩鮮明、形色美好的“翡翠”、“桃花”、“羅綺”、“雲霞”、“珍珠”等來描繪汙濁、骯髒的死水,猶如給惡魔穿上了精美典雅的外衣。這是用虛假的美來反襯真實的醜,詩人這樣寫,使醜類變得更為醜惡。以美寫醜,醜更醜,詩人用這種獨特的方法,更鮮明地表現出死水的腐臭本質,同時也使詩歌具有了強烈的嘲諷意味。

第三部分(最後一節),表達了詩人詛咒現實,迫切希望改變現實的強烈願望。

這一部分的頭兩句,詩人以十分斷然的口吻,對黑暗的中國社會予以了徹底的否定“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這裡斷不是美的所在”。在徹底否定之後,“不如讓給醜惡來開墾,看他造出個什麼世界”一句,又寫出了詩人在絕望之中的一絲期望。醜惡開墾出的世界,只能更醜惡,但醜惡到極點,就有可能會產生轉機。因此,這最後兩句,既包含著詩人對舊中國的絕望,也包含著對新中國的期望和嚮往,包含著詩人迫切希望改變現實的強烈願望。儘管對詩人來說,這種期望在當時是非常朦朧的。

全詩把軍閥統治下黑暗陳腐的舊中國比作“一溝絕望的死水”,對其進行了強烈的鞭撻與詛咒,表現了詩人深沉的愛國熱情。

聞一多是最早提倡和實踐新格律詩的詩人,這首詩也是實踐其新格律詩主張的範例。

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中主張“詩的實力不獨包括音樂的美(音節),繪畫的美(詞藻),並且還有建築的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這首詩完全符合他的上述主張。

首先,從音節上看,該詩具有音節的和諧美,這主要表現在詩的節奏上。這首詩的節奏非常整齊,每一行詩都有四個停頓,如: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

這裡,每四個停頓又是由三個“二字尺”一個“三字尺”組成,這樣整齊的停頓,使這首詩的音節十分和諧,就如同四拍子的歌曲一樣,使其節奏具有了格律化的音樂美。這首詩的音樂美還表現在韻律上。全詩除第一節外,第二、三、四、五節都採用隔句韻的形式,並且每節換一次韻,在統一中有所變化,使聲律整齊而不呆板。這也就使新格律詩與舊格律詩在形式上有了明顯的區別。另外,這首詩的首尾兩節都用“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做首句,這種復沓不僅在意義上是一種強調和呼應,在韻律上也有回還往復之美。

其次,這首詩的建築美也是顯而易見的。所謂詩的建築美,是指詩行與詩節的排列均齊而言。這首詩共五節,每節均四句,每句九字,做到了節的勻稱,句的均齊。每節詩都四四方方,整整齊齊,好像一座有稜有角、剛勁挺拔的大廈,具有建築美。

再次,這首詩也具有較強的繪畫美。這主要表現為詩的詞藻美上。詩人在描寫死水時,特別注意選取那些易於引起人們視覺聯想的詞藻,以加強詩句的繪畫美感。如詩中既有色彩豐富、鮮明的“翡翠”綠,又有“桃花”紅,“珍珠”白,再加上“羅綺”、“雲霞”、“綠酒”等描寫,使死水顯現出繁複的色彩來,這無疑大大增強了詩歌的繪畫美。詩人用美麗的色彩來描繪死水的“表”,當然正是為了有力地揭示它那醜惡的“裡”。表與裡的強烈對比,造成強烈的反諷效果,猶如漫畫中的誇張,修辭中的反語。

《死水》一詩相當成功地實踐了聞一多自己的詩歌主張,不愧為詩人眾多詩作中的精品。

作品內容

死水(詩歌)

死水(詩歌)

《死水》 聞一多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

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

鐵罐上鏽出幾瓣桃花;

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

黴菌給他蒸出些雲霞。

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

漂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聲變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麼一溝絕望的死水,

也就誇得上幾分鮮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這裡斷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讓給醜惡來開墾,

看它造出個什麼世界。


跪射俑


1、 依然院落溶溶月,悵絕星辰昨夜風。—錢鍾書《代擬無題》

2、 月似解人離別苦,清光減作一鉤斜。—弘一《夜泊塘沽》

3、 所恨芳林寥落甚,春蘭秋菊不同時。—魯迅《偶成》

4、 已恨年華留不住,爭知恨裡年華去!—王國維《蝶戀花》

5、 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蘇曼殊《本事詩》

6、 蟲聲搖絕壁,花影護禪扉。—郁達夫《癸丑夏夜登山》

7、 已向天涯傷日暮,黃昏更送瀟瀟雨。—沈祖棻《蝶戀花》

8、 春去能來,人去能來否?長亭暮,亂山無數。只有鵑聲苦。—王鵬運《點絳唇》

9、 停車頻買酒,問路倍思家;—老舍《北行小詩》

10、 心篆已灰猶有字,清歡化淚漸成冰。—沈祖棻《浣溪紗》

11、 故人云散盡,我亦等輕塵!—魯迅《哀範君》

12、 乍別暫歸情味似,一般如夢欠分明。—錢鍾書《還鄉雜詩》

13、 蜀隴雲山皆北向,巴渝風雨自東來。—吳佩孚《失題》

14、 子固補之多應俗,梅花君是舊前身。—郁達夫《謝十萬山人寄贈梅花》

15、 一杯顏色和雙淚,寫就梨花付與誰?—蘇曼殊《本事詩》

16、 人間孤憤最難平,消得幾回潮落又潮生。—王國維《虞美人》

17、 衫痕新舊淚,柳色短長亭。—沈祖棻《臨江仙》

18、 迷離睡醒猶餘夢,料峭春回未減寒。—錢鍾書《老至》

19、 西來兩宿禪源寺,為戀人間水一灣。—郁達夫《西天目……》

20、 一天風雪孤寒在,到底梅花不世情。—張瑞璣《誰園即事》

21、 讀史早知今日事,對花猶憶去年人。—陳寅恪《殘春》

22、 灑剩兩行淚,吟成一夕秋。—弘一《題夢仙花》

23、 輕風細雨紅泥寺,不見僧歸見燕歸。—蘇曼殊《吳門》

24、 郎似梅花儂似葉,朅來手撫空枝。可憐開謝不同時。漫言花落早,只是葉生遲。—王國維《臨江仙》

25、 寫盡相思千萬紙,東牆消息費沉吟。—陳寅恪《無題》

26、 薄醉欲傾前日淚,紅顏未是少年痕!—老舍《沫若先生邀飲》

27、 半暝湖吹雨,一痕山臥煙。—陳三立《莫愁湖看雨》

28、 誰知詞客蓬山裡,煙雨按臺夢六朝。—蘇曼殊《東居》

29、 滿目山河,且留向、新亭悲泣。漫關心、斷腸舊句,幾人會得?—沈祖棻《解連環》

30、 解識陰晴圓缺意,有人霧鬢獨登樓。—陳寅恪《舟中作》

31、 此恨拚今生,紅豆無根種不成。數遍屏山多少路,青青,一片煙蕪是去程。—王鵬運《南鄉子》

32、 有人已把中原賣,畫裡江山不值錢!—張瑞璣《贈俞瘦石……鬻畫為生》

33、 風枝和影弄,似妾西窗夢。夢醒即天涯,打窗聞落花。—王國維《菩薩蠻》

34、 蝶招裙屐迷荒徑,蝸篆亭臺認斷痕。—陳三立《半淞園》

35、 欲寄數行相問訊,落花如雨亂愁多。—蘇曼殊《寄廣州梅公》

36、 燭照已非前夕影,枝空猶想去年人。—陳寅恪《送春》

37、 獨立江城無限意,我來不見落梅花。—甯調元《秋興》

38、 最難義俠求滄海,如此河山對夕陽!—柳亞子《吊劉炳生》

39、 我是江南第一燕,為銜春色上雲梢。—瞿秋白《江南第一燕》

40、 周郎未遇春衫薄,沽酒無顏過二橋。—陳獨秀《本事詩》

41、 芙蓉生在秋江上,何事開花又落花。—甯調元《秋興》

42、 閒中心事,忙中情味,併入西樓雨。—王國維《青玉案》

43、 魂歸滄海憐精衛,人向空山拜杜鵑。—柳亞子《八月二十七日》

44、 只今猶聽宮牆水,耗盡民膏是此聲。—李大釗《玉泉流貫頤和圓牆根》

45、 更堪此夜西樓夢,摘得星辰滿袖行。—王國維《鷓鴣天》

46、 昔時曾此見依依,爭遣如今憔悴不成絲。—汪精衛《虞美人》

47、 百年牽掛如何了,一念輪迴未有涯。—甯調元《遊白雲歸》

48、 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秋瑾《黃海舟中日人索句》

49、 人間事事不堪憑,但除卻、無憑兩字。—王國維《鵲橋仙》

50、 如許傷心家國恨,那堪客裡度春風。—秋瑾

51、 欲憐畫筆太纏綿,妝點山容水色似當年。—汪精衛《虞美人》

52、 一樣不堪回首處,卅年身世似飛花。—甯調元《秋興》

53、 一樣飄零,寧為塵土,勿隨流水。怕盈盈,一片春江,都貯得,離人淚。—王國維《水龍吟》

54、 無邊家國事,併入雙蛾翠。若遇早梅開,一枝應寄來!—秋瑾《菩薩蠻》

55、 雙槳不來閒夢遠,誰迎?自戀蘋花住一生。—馮煦《南鄉子》

56、 腸斷杜陵詩句,落花時節江南。—王國維《清平樂》

57、 自從一病懨懨後,瘦了春山幾道眉。—弘一《戲贈蔡小香》

58、 悽然不作零丁嘆,檢點生平未盡心。—汪精衛《北宮丸上作》

59、 世味早知成腐鼠,人情何況逐浮鷗。甯調元《秋興》


亦有所思


我選一首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元帥的絕命詩詞《梅嶺三章》:

(一)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

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二)

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

後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

(三)

投生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

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

陳毅元帥的這首《梅嶺三章》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因為曾入選過小學語文教材。我是在初一(我們當年是小學五年制)第二學期語文課本曾學過。

1934年10月,江西中央蘇區的主力紅軍開始長征,陳毅同志由於傷病,被留下領導了艱苦卓絕的三年南方游擊戰爭。這三年游擊戰爭,是他及留守將士最艱苦、最困難的階段。

1936年冬天,陳毅率部在梅山被圍,帶傷潛伏在密密的草叢中20多天。當時情況萬分危急,命懸一線,考慮到難以脫身,隨即寫了這首豪氣沖天的絕命詩句藏於自己衣袋裡,為我們留下這組絕境中展現革命人本真情懷的難得之作。

後來,敵人圍困無果而撤退。解圍後,陳毅為這首詩留下序言: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困。餘傷病伏叢莽間二十餘日,慮不得脫,得詩三首留衣底。旋圍解。”

這首《梅嶺三章》,讀來從不懷疑蘊藏在字裡行間忠於革命、忠於自我的情懷。當一個人身處絕境,看不到生還希望時,從而毅然決然地書寫如此悲壯而不失慷慨之詞,實在彌足珍貴!

第一章開頭的“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一句,蒼茫悲壯之情撲面而來,掉頭決不可怕,不是還有詩句“殺了夏明翰,自有後來人”嗎?但是在犧牲之際,心中難免悲涼,畢竟革命尚未成功,正是艱難階段,流血在所不惜,未見光明前倒下,是心有不甘。

固然赴死難免,生不能繼續革命,於是便有了“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這樣的奇思妙想,表明了對革命事業無限忠誠,即使我化作鬼魂,也要在九泉之下帶領十萬雄兵,將反動派徹底斬盡殺絕!這裡展現的不僅是共產黨人視死如歸的精神,更體現出革命者浩然正氣的形象,以此震懾敵人,激勵後來者,真乃豪情萬丈之句!

第二章“南國烽煙正十年”,則書寫了因壯志未酬而死不瞑目的情懷,並且也對戰友們進行了豪情滿懷的鼓舞。“此頭須向國門懸”不僅展示視死如歸的氣概,還包含有對革命的堅定信念。這裡借用了伍子胥的“扶吾眼懸東門之上,以觀越寇之滅吳也。”,不出伍子胥所料,吳國果然被越國滅掉。陳毅也在預言勝利,不過相較比伍子胥,他有幸親眼目睹了革命的成功。

“後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這兩句與陸游的《示兒》“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有異曲同工之妙,悲壯中彰顯革命意志之堅定,令人唏噓,感人至深。

第三章中“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進一步體現陳毅同志的坦蕩胸懷與對堅定信念。而最後兩句“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是整首詩的點睛昇華之筆,胸懷何其之博大!氣概何其之壯烈!

身處絕境,陳毅譜寫了一曲壯烈豪情的革命者之歌,這是在革命最艱難的時候的吹起的前進號角,也是鼓舞自己不怕困難、追求理想的革命樂章。

多少年來,這首詩一直在給後人講述著共產黨人在艱難的革命歷程中頑強鬥爭的故事,讓我們感動,激勵我們前進!

革命無止境,經典永流傳!


老武小侃


民國時期的好詩詞,不算一些領袖級的詩詞,具影響力的,被國內外詩詞界公認的主要有以下8首:

1.《讀陸放翁集》

梁啟超

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

集中十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

晚清民國,風雨飄搖,頗似當年南宋。仁人志士一心報國,古今心情相通。一心變法,渴望救國的梁啟超推崇有著同樣報國志向的陸游也就不足為奇了。

2.《蝶戀花》

王國維

閱盡天涯離別苦,

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

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莫。

待把相思燈下訴,

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這是王國維代表作之一,表達的是濃濃的相思之愁。當年,長期奔走在外的詞人回到家鄉海寧,與原本就體弱多病的夫人久別重逢。只見她面色更顯憔悴,不禁萬分感傷。這首詞,或許就是那時而作。

3.《自題小像》

魯迅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自嘲》

魯迅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魯迅的作品,遭受的過度解讀實在是太多了,似乎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是憂國憂民的匕首投槍。其實他也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開心煩惱,喜怒哀樂。解讀太多,反而失真。

4.《七絕·以詩並畫留別湯國頓二首》

蘇曼殊

蹈海魯連不帝秦,茫茫煙水著浮身。

國民孤憤英雄淚,灑上鮫綃贈故人。

海天龍戰血玄黃,披髮長歌覽大荒。

易水蕭蕭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民國舊體詩,繞不開蘇曼殊。他是郁達夫的老師,詩風“清豔明秀”,別具一格,在當時影響甚大。這兩首絕句是他最早的作品,其時他因反清,被迫中斷學業,由日本回國,但詩中情懷高蹈,充滿了奮發昂揚的激情。

5.《釣臺題壁》

郁達夫

不是尊前愛惜身,佯狂難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數東南天作孽,雞鳴風雨海揚塵。

悲歌痛哭終何補,義士紛紛說帝秦。

若論民國舊體詩,首推郁達夫。這首詩就是他最膾炙人口的作品之一。這首詩寫於1931年,左聯烈士就義之後,戟刺時事,間抒中懷,最能表現郁達夫詩憂傷憤世的特點。張狂之態畢出,而哀婉之情難掩,實為絕唱。

6、《孤憤》

柳亞子

孤憤真防決地維,忍抬醒眼看群屍?

美新已見揚雄頌,勸進還傳阮籍詞。

豈有沐猴能作帝?居然腐鼠亦乘時。

宵來忽作亡秦夢,北伐聲中起誓師。

孤憤是韓非子的篇名,本指正直有才能的人不見容於世的憤慨。這首詩寫的是為袁世凱稱帝而憤,作於民國四年(1915年)。“豈有”句:斷言袁世凱必失敗。亡秦:指推翻袁世凱。“北伐”句:夢中起兵參加討袁戰役。袁世凱稱帝不久,蔡鍔、唐繼堯等起義雲南,出兵北伐。

7、《訪安如》

陳去病

梨花村裡叩重門,握手相看淚滿痕。

故國崎嶇多碧血,美人幽抑碎芳魂。

茫茫宙合將安適?耿耿心期只爾論。

此去壯圖如可展,一鞭晴旭返中原。

陳去病的詩大多為詠懷之作,集中抒發了詩人推翻清朝統治的壯志。《訪安如》寫向摯友辭行,“此去壯圖如可展,一鞭晴旭返中原”,相信儘管道路崎嶇,但終有勝利相見的一日。

8、《減字木蘭花》

吳昌碩

為燕京大學學生抗日會至長城前線各口勞軍,歸途作此

文章誤我,赤手書生無一可。

我負文章,只向高城賦國殤。

江山如畫,到處雄關堪駐馬。

水剩山殘,任是英雄淚不幹。

吳昌碩是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






依楓的微博


民國時期的詩詞名家不少,比較熟悉的有陳三立、秋瑾、王國維、陳寅恪、郁達夫、蘇曼殊、柳亞子等人(因為正值時代劇變,有些人歷晚清、民國和新中國三個時期,不能硬歸到哪個時期),魯迅創作的詩詞數量雖不多,但影響較大。民國時期,詩詞已非主流文學,有些詩人雖然詩詞寫得很好,但他本人不以詩聞名,可能在其他文體創作上享譽文壇,陳寅恪、郁達夫、魯迅皆是如此,齊白石先生自己還說:“我詩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畫第四。”但時人都知齊白石善畫,又有多少人知道白石老人能詩呢?而又有些人雖然不怎麼寫詩,但卻有一二首能傳世,比如譚嗣同、孫中山、徐錫麟等等。

因為西學東漸,時逢新文化運動,國學包括古詩詞漸離大眾,很多質量上乘的詩詞也難有讀者。文學史和教材中,也鮮有提及這些詩人和詩篇,所以我們現在知之不多。且列幾首,以饗見此帖者。


蝶戀花

王國維

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暮。

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讀陸放翁集

梁啟超

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

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


對酒

秋瑾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滿江紅

秋瑾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溼!


鷓鴣天

秋瑾

祖國沉淪感不禁,閒來海外覓知音。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

嗟險阻,嘆飄零。關山萬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自嘲

魯迅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自題小像

魯迅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憶故居

陳寅恪

渺渺鐘聲出遠方,依依林影萬鴉藏。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破碎山河迎勝利,殘餘歲月送淒涼。

松門松菊何年夢,且認他鄉作故鄉。

本事詩十首·選二

蘇曼殊

烏舍凌波肌似雪,親持紅葉索題詩。

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

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起義歌

孫中山

萬象陰霾掃不開,紅羊劫運日相催。

頂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轉來。


贈宮崎

黃興

獨立蒼茫自詠詩,江湖俠氣有誰知?

千金結客渾閒事,一笑相逢在此時。

浪把文章震流俗,果然意氣是男兒。

關山滿目斜陽暮,匹馬秋風何所之。


出塞

徐錫麟

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贈語心樓主人

李叔同

天末斜陽淡不紅,蛤蟆陵下幾秋風。

將軍已死圓圓老,都在書生倦眼中。


滿江紅·民國肇造填滿江紅志感

李叔同

皎皎崑崙,山頂月,有人長嘯。看囊底,寶刀如雪,恩仇多少。雙手裂開鼷鼠膽,寸金鑄出民權腦。算此生,不負是男兒,頭顱好。

荊軻墓,咸陽道。聶政死,屍骸暴。盡大江東去,餘情還繞。魂魄化成精衛鳥,血花濺作紅心草。看從今,一擔好山河,英雄造。


高觀亭春望

陳三立

腳底花明江漢春,樓船去盡水鱗鱗。

憑欄一片風雲氣,來作神州袖手人。


被逮口占

汪精衛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金縷曲

汪精衛

別後平安否?便相逢、淒涼萬事,不堪回首。國破家亡無窮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離愁萬鬥。眼底心頭如昨日,訴心期、夜夜常攜手。一腔血,為君剖。

淚痕料漬雲箋透。倚寒衾、循環細讀,殘燈如豆。留此餘生成底事?空令故人僝僽。愧戴卻、頭顱如舊。跋涉關河知不易,願孤魂、繚護車前後。腸已斷,歌難又。


登華山有感

張學良

偶來此地竟忘歸,風景依稀夢欲飛。

回首故鄉心已碎,山河無恙主人非。


釣臺題壁

郁達夫

不是樽前愛惜身,佯狂難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數東南天作孽,雞鳴風雨海揚塵。

悲歌痛哭終何補,義士紛紛說帝秦。


感事

柳亞子

龍虎風雲大地秋,酸儒自判此生休。

功名自昔羞屠狗,人物於今笑沐猴。

痛笑賈生愁賦鵩,飄零王粲漫依劉。

不如歸去分湖好,煙水能容一釣舟。


述懷

張恨水

不是嗟來四十年,戴將白眼看青天。

解嘲本屬尋常事,莫把文章事乞憐。


減字木蘭花·為燕京大學學生抗日會至長城前線各口勞軍,歸途作此

吳昌碩

文章誤我,赤手書生無一可。我負文章,只向高城賦國殤。

江山如畫,到處雄關堪駐馬。水剩山殘,任是英雄淚不幹。


廢舊詩六年矣復理鉛槧紀以絕句

聞一多

六載觀摩傍九夷,吟成鴃舌總猜疑。

唐賢讀破三千紙,勒馬回韁作舊詩。


生查子

顧隨

身如入定僧,心似隨風草。心自甚時愁,身比年時老。

空悲眼界高,敢怨人間小。越不愛人間,越覺人間好。


就義詩

夏明翰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揚州慢·秋碧傳真

張伯駒

秋碧傳真,戲鴻留影,黛螺寫出溫柔。喜珊瑚網得,算築屋難酬。早驚見人間尤物,洛陽重遇,遮面還羞。等天涯遲暮,琵琶湓浦江頭。

盛元法曲,記當時詩酒狂遊。想落魄江湖,三生薄倖,一段風流。我亦五陵年少,如今是夢醒青樓。奈腰纏輸盡,空思騎鶴揚州。


浣溪沙

沈祖棻

芳草年年記勝遊,江山依舊豁吟眸。鼓鼙聲裡思悠悠。

三月鶯花誰作賦?一天風絮獨登樓。有斜陽處有春愁。


梅嶺三章

陳毅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

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

後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

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

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


無題

周恩來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壁破,難酬蹈海亦英雄。


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候。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詩詞在線


《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苦》

王國維

閱盡天涯離別苦,

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

花底相看無一語,

綠窗春與天俱莫。

待把相思燈下訴,

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

最是人間留不住,

朱顏辭鏡花辭樹

這首詞寫出一幅畫又寫出思念之情,詞裡有畫詞裡有情



小黃微筆記


民國時期,國人方經歷過三千年未遇之變局,人們在痛心家國命運的同時,也在尋求著救國之道。在這個古今中外思想混融的時代,所產生的詩詞也自有其特點,除樓上已經說到的外,筆者再補充幾首:

1、自礪

梁啟超

獻身甘作萬矢的,著論求為百世師。

誓起民權移舊俗,更研哲理牖新知。

十年以後當思我,舉國猶狂欲語誰。

世界無窮願無盡,海天寥廓立多時。

2、蝶戀花·窗外綠陰添幾許

王國維

窗外綠陰添幾許?剩有朱櫻,尚系殘春住。老盡鶯雛無一語,飛來銜得櫻桃去。

坐看面梁雙燕乳。燕語呢喃,似惜人遲暮。自是思量渠不與,人間總被思量誤。

3、讀史二十首

王國維

回首西陲勢渺茫,東遷種族幾星霜?

何當踏破雙芒屐,卻向崑崙望故鄉。

兩條雲嶺摩天出,九曲黃河繞地回。

自是當年遊牧地,有人曾號伏羲來。

及及生存起競爭,流傳神話使人驚。

銅頭鐵額今安在?始信軒皇苦用兵。

澶漫江淮萬里春,九黎才格又苗民。

即今腿髻窮山裡,此是江南舊主人。

二帝精魂死不孤,嵇山陵廟似蒼梧。

耄年未罷徵苗旅,神武如斯曠代無。

銅刀歲歲戰東歐,石弩年年出挹婁。

畢竟中原開化早,已聞昉鐵貢梁州。

誰向鈞天聽樂過,秦中自古鬼神多。

即今《詛楚文》猶在,才告巫咸又亞駝。

《春秋》謎語苦難詮,歷史開山數腐遷。

前後固應無此文,一書上下兩千年。

漢作昆池始見煤,當年貲力信雄哉。

於今莫笑胡僧妄,本是洪荒劫後灰。

揮戈大啟漢山河,武帝雄才世詎多。

輕騎今朝絕大漠,樓川明日下洋河。

十一

惠光東照日炎炎,河隴降王正款邊。

不是金人先入漢,永平誰證夢中緣。

十二

西域縱橫盡百城,張陳遠略遜甘英。

千秋壯觀君知否?黑海東頭望大秦。

十三

三方並帝古未有,兩賢向厄我所聞。

何來灑落樽前語:天下英雄惟使君。

十四

北臨洛水拜陵園,奉表遷都大義存。

縱使暮年終作賊,江東那更有桓溫。

十五

江南天子皆詞客,河北諸王盡將才。

乍歌樂府《蘭陵曲》,又見湘東玉軸灰。

十六

晉陽蜿蜿起飛龍,北面傾心事犬戎。

親出渭橋擒詰利,文皇端不愧英雄。

十七

南海商船來大食,西京襖寺建波斯。

遠人盡有如歸樂,知是唐家全盛時。

十八

五國風光慘不支,崖山波浪浩無牙。

當年國勢凌遲甚,爭怪諸賢唱攘夷。

十九

黑水金山啟伯圖,長驅遠摭世間無。

至今碧眼黃鬚客,猶自驚魂說拔都。

二十

東海人奴蓋世雄,卷舒八道勢如風。

碧蹄倘得擒渠反,大壑何由起蜇龍。

4、

獄中雜感

汪精衛

煤山雲樹總悽然,荊棘銅駝幾變遷。

行去已無干淨土,憂來徒喚奈何天。

瞻烏不盡林宗恨,賦鵬知傷賈傅年。

一死心期殊未了,此頭須向國門懸。

5、挽劉道一

孫中山

半壁東南三楚雄,劉郎死去霸圖空。

尚餘遺孽艱難甚,誰與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風悲戰馬,神州落日泣哀鴻。

幾時痛飲黃龍酒,橫攬江流一奠公。

6、吳淞退赴金陵口號(二首)

黃興

東南半壁鎖吳中,頓失咽喉罪在躬。不道兵糧資敵國,直將斧鉞假奸雄。黨人此後無完卵,民賊從茲益恣兇。正義未伸輸一死,江流石轉恨無窮。

誅奸未竟恥為俘,捲土重來共守孤。豈意天心非戰罪,奈何兵敗見城屠。妖氛煽焰憐焦土,小醜跳樑擁獨夫。自古金陵多浩劫,雨花臺上好頭顱。

7、晚泊梁子湖

宋教仁

日落浦風急,天低野樹昏。

孤舟依淺渚,秋月照徵人。

家國嗟何在,乾坤渺一身。

夜闌不成寐,撫劍獨愴神。

8、挽王靜安先生

陳寅恪

敢將私誼哭斯人,文化神州喪一身。

越甲未應公獨恥,湘累寧與俗同塵。

吾儕所學關天意,並世相知妒道真。

贏得大清乾淨水,年年嗚咽說靈均。


殘春

陳寅恪

家亡國破此身留,客館春寒卻似秋。雨裡苦愁花事盡,窗前猶噪雀聲啾。
群心已慣經離亂,孤注方看博死休。袖手沉吟待天意,可堪空白五分頭。


9、寄語故園

鄧拓

少年投筆復從戎,不為虛名不為功。

獨念萬眾梯航苦,欲看九州坦蕩同。

夢裡關河聞唳鶴,兵間身世寄飄蓬。

寄語故園雙老道,徵蹄南北又西東。

10、題三義塔 (1933年)

魯迅

奔霆飛焰殲人子,敗井殘垣剩餓鳩。

偶值大心離火宅,終遺高塔念瀛洲。

精禽夢覺仍銜石,鬥士誠堅共抗流。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11、平生感懷

朱自清

盛年今已盡蹉跎,遊騎無歸可奈何?

轉眼行看四十至,無聞還畏後生多。

前塵項背遙難望,當世權衡苦太苛。

剩欲向人賈餘勇,漫將頑石自磋磨。

12、題畫梅花

何香凝

先開早具沖天志,後放猶存傲雪心。

獨向天涯尋畫本,不知人世幾升沉。

13、述懷

張恨水

不是嗟來四十年,戴將白眼看青天。

解嘲本屬尋常事,莫把文章事乞憐。

14、贈魯迅

郁達夫

醉眼朦朧上酒樓,彷徨吶喊兩悠悠。

群氓竭盡蚍蜉力,不廢江河萬古流。

15、感事

柳亞子

龍虎風雲大地秋,酸儒自判此生休。

功名自昔羞屠狗,人物於今笑沐猴。

痛笑賈生愁賦鵩,飄零王粲漫依劉。

不如歸去分湖好,煙水能容一釣舟。


孔夫劍


民國十七也是人才輩出的時期,當時出現了好多文化大家,下面分享幾首。

《蝶戀花》

王國維

閱盡天涯離別苦,

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

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莫。

待把相思燈下訴,

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這是王國維代表作之一,表達的是王國維濃濃的相思之情。當年他在外奔走多年,後終於到老家鄉海寧,與原本就體弱多病的夫人久別重逢。只見她面色更顯憔悴,不禁萬分感傷。這首詞,或許就是那時而作。

《自嘲》

魯迅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魯迅的作品,遭受的過度解讀實在是太多了,似乎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是憂國憂民的匕首投槍。其實他也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開心煩惱,喜怒哀樂。解讀太多,反而失真。

《讀陸放翁集》

梁啟超

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

集中十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

晚清民國,風雨飄搖,頗似當年南宋。仁人志士一心報國,古今心情相通。一心變法,渴望救國的梁啟超推崇有著同樣報國志向的陸游也就不足為奇了。

《釣臺題壁》

郁達夫

不是尊前愛惜身,佯狂難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數東南天作孽,雞鳴風雨海揚塵。

悲歌痛哭終何補,義士紛紛說帝秦。

若論民國舊體詩,首推郁達夫。這首詩就是他最膾炙人口的作品之一。這首詩寫於1931年,左聯烈士就義之後,戟刺時事,間抒中懷,最能表現郁達夫詩憂傷憤世的特點。張狂之態畢出,而哀婉之情難掩,實為絕唱。


一點影視界


民國時期有很多優秀作品,現截取部分,供賞析。

1、《蝶戀花》

王國維

閱盡天涯離別苦,

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

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莫。

待把相思燈下訴,

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2、《自嘲》

魯迅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3、《自題小像》

魯迅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4、《釣臺題壁》

郁達夫

不是尊前愛惜身,佯狂難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數東南天作孽,雞鳴風雨海揚塵。

悲歌痛哭終何補,義士紛紛說帝秦。

5、《減字木蘭花》

吳昌碩

文章誤我,赤手書生無一可。

我負文章,只向高城賦國殤。

江山如畫,到處雄關堪駐馬。

水剩山殘,任是英雄淚不幹。

6、《讀陸放翁集》

梁啟超

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

集中十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

7、《起義歌》

孫中山

萬象陰霾掃不開,紅羊劫運日相催。

頂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轉來。

8、《晚泊梁子湖》

宋教仁

日落浦風急,天低野樹昏。

孤舟依淺渚,秋月照徵人。

家國嗟何在,乾坤渺一身。

夜闌不成寐,撫劍獨愴神。

9、《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10、《對 酒》

秋 瑾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11、《寄語故園》

鄧 拓

少年投筆復從戎,不為虛名不為功。

獨念萬眾梯航苦,欲看九州坦蕩同

夢裡關河聞唳鶴,兵間身世寄飄蓬。

寄語故園雙老道,徵蹄南北又西東。

12、《平生感懷》

朱自清

盛年今已盡蹉跎,遊騎無歸可奈何?

轉眼行看四十至,無聞還畏後生多。

前塵項背遙難望,當世權衡苦太苛。

剩欲向人賈餘勇,漫將頑石自磋磨。

13、《梅嶺三章》

陳毅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

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

後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

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

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

14、《題白楊圖》

茅 盾

北方有佳樹,挺立如長矛。

葉葉皆團結,枝枝爭上游。

羞與柚枋伍,甘居榆棗儔。

丹青標風骨,誓與子同仇。

15、《述志》

蔣介石

騰騰殺氣滿全球,力不如人萬事休。

光我神州完我責,東來志豈在封侯。


有話郝浩說


民國時期,中國新詩發展起步,但是好的詩詞也有很多,個人推薦幾首經典的,歡迎各位品鑑:

1、《自題小像》

魯迅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2、《自嘲》

魯迅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3、《本事詩》

蘇曼殊

烏舍凌波肌似雪,親持紅葉索題詩。

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

4、過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蘇曼殊

契闊死生君莫問,行雲流水一孤僧。

無端狂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似冰。

5、《送別》

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6、《蝶戀花》

王國維

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

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莫。


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7、《釣臺題壁》

郁達夫

不是尊前愛惜身,佯狂難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數東南天作孽,雞鳴風雨海揚塵。

悲歌痛哭終何補,義士紛紛說帝秦。

8、《無題》

周恩來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壁破,難酬蹈海亦英雄。

9、《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10、《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臘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