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重陽投資重倉國企改革板塊,平庸和精彩交替

8月21日晚間,上海家化公佈2018半年度報,數據顯示上半年上海家化錄得淨利潤3.17億元,同比增長40.89%。

靚麗的淨利增長背後,市場卻仍然感到擔憂——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同比增長僅0.01%。同時,經營利潤同比下降16%,銷售收入的增速不及銷售費用的增長,存貨同比增長56%,存貨週轉大幅放緩。

受業績不及預期的影響,8月22日上海家化低開低走,開盤半小時後跌停,收於30.54元,創下近一年來的股價新低。在上海家化的半年報中,重陽投資的三支基金仍然在十大股東之列。旗下重陽戰略才智基金二季度增持800060股,重陽投資合計持股比例達到5.56%。自2015年7月31日重陽投資舉牌上海家化以來,堅守三年。能否換來超額收益,答案恐怕還要繼續等待下去。

重倉上海家化逾三年

2015年,在重陽投資舉牌上海家化前,上海家化剛剛完成大股東股權變更事宜,平安人壽從平安信託手裡接管上海家化。

在此之前,上海家化原屬於上海國資委,擁有六神、佰草集、美加淨等知名國產日化品牌。2011年,上海家化集團進行國企改革,平安信託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上海平浦投資有限公司以51.09億元競購了上海家化集團100%股權,間接成為上市公司單一大股東。2013年,平安與葛文耀所領導的原管理層矛盾爆發,同年11月,衝突以葛文耀的黯然離去收場。

但人事動盪才剛剛拉開序幕,隨後兩年,公司管理層幾經動盪,原總經理被免職,高管陸續辭職,平安入主前的管理層遭遇大換血。2014年起,這家曾被許多機構看好的藍籌股,業績增速開始放緩,甚至2016年全年淨利潤負增長。公司股價也從2015年6月17日的49.95元一路跌下,2017年1月16日盤中創下25.06元的新低,半年內幾近腰斬。今年以來,上海家化的股價曾在一季度有所抬升,但4月7日盤中創下47.02元的近三年新高之後,形勢跟隨市場動盪也急轉直下。今日走出跌停,又落到近一年來的新低。

2015年4月21日至2015年7月30日,重陽股份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集中競價交易系統共買入上海家化股份3395.7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05%,達到舉牌線,買入價格區間在37元至47元之間。儘管此後三年間,上海家化的經營業績並不理想,股價經歷幾重過山車,但重陽投資仍然堅守陣地。

重倉國企改革的私募先行者

與其他眾多公募派、券商派出身的私募大佬不同,重陽投資算是如今百億私募基金當中,真正伴隨著私募基金在國內一路發展起來的先行者之一。

1996年,重陽投資的創始人裘國根離開原來的君安證券,在深圳註冊衣馬投資,為熟人接受資產管理業務,屬於“代客理財”的模式,彼時私募行業還沒有陽光化,通常這樣的業務模式會被叫做地下私募。直到2004年趙丹陽與深國投合作成立第一隻陽光私募基金,地下私募才走上陽光化的道路。

2006年至2007年間,A股經歷了一波大牛市,裘國根以金融和地產為主線,重倉的萬科A、吉林敖東、長江電力、白雲機場、招商銀行和工商銀行,為裘國根帶來了不菲的收益,也讓成立於2001年的重陽投資聲名鵲起。

2008年8月,重陽1期發行,這也意味著重陽投資轉型為陽光私募。從自有資金管理拓展到面向客戶的資產管理,異於其他基金管理人的發展路徑,使得裘國根積累了不少先發優勢。2011年,重陽投資規模就突破百億,成為國內首批管理規模破百億的私募基金。

多年管理自有資金的經驗,讓重陽投資對虧損十分敏感。裘國根曾說:“投資成功的第一要義是避免大虧,平庸和精彩交替的結果是驚人的複合增長率。”追求絕對收益,讓重陽在做判斷時,對經濟波動和產業發展方向的選擇非常謹慎。

縱觀歷年來重陽投資買進前十大流通股東的股票,除了上海家化外,還包括長江電力、復星醫藥、寶鋼股份、雲南白藥等多家上市公司,甚至回溯裘國根過去的持股,大多集中在國企改革領域。

重陽投資聯席首席投資官陳心接受藍鯨財經採訪時表示,未來國企改革領域仍然是重陽投資關注的重點之一。“對於國企改革公司,我們主要聚焦於企業自身具有良好的競爭資質和發展潛力,能夠通過國企改革激發企業內在發展動力,發揮企業增長潛力,從而為股東創造更多價值的機會。當然,國企改革也並不會一番風順,一蹴而就,企業發展和變革過程中一定會存在曲折,一定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但我們對國企改革的長期信心並未改變,而國企改革作為我們重點關注的投資方向也是不會變的。”

“市場本身應該還會有一個反覆震盪築底的過程,需要一段時間來夯實市場基礎,”問及對於A股下半年的策略時,陳心表示,“下半年重陽的投資策略與年初制定的全年的投資策略沒有太大的變化,從投資的角度,基於深度價值研究,把公司選好。市場低迷,正是中長期佈局優質公司的好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