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父母说了什么,让14岁孩子对着自己手腕连砍6刀!

父母说了什么,让14岁孩子对着自己手腕连砍6刀!

-------------------------------------------

丨 知叔说: 丨

别把我都是为了你好,

当成了爱孩子的借口。

------------------------------------------

父母说了什么,让14岁孩子对着自己手腕连砍6刀!

玩手机,就一定不是好孩子吗

来自最深的爱,不是爱好孩子,而是好好爱自己。

一位好的父母亲,是用全身心的爱,来爱好自己,让自己身体健康,夫妻恩爱,家庭和谐。然后用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和资源,创造价值,用以爱孩子,爱长辈,和爱一切身边可以爱的人和事,最后让自己得到爱的回馈,感受爱的幸福。

而往往,多少父母亲,本着爱孩子的理由,不息一切手段和方式,反馈在孩子身上。

“就是为了你好,才不让你玩手机!”

“就是为了你能上个好大学,爸爸妈妈才省吃俭用买个学区房!”

“就是为了你好,才不让你天天出去和别的孩子瞎玩!”

“就是为了你好....”

你是不是也经常说这样的话对孩子,然后换来了孩子种种的情绪和反抗,不满和抱怨。

01

昨天,一位医生说:

“一个夜班接了两个想不开的孩子,一个14岁了,被父母骂两句后拿菜刀在左腕留下6道深深的伤口,幸好没伤及桡动脉。另外一个10岁了,家人不让他玩手机,直接从6楼跳下,极力抢救后还是没能抢救回来,多么令人痛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决不能仅仅是说说而已!”

父母说了什么,让14岁孩子对着自己手腕连砍6刀!

宁波市妇儿医院小儿神经外科唐文稳医生的一则朋友圈消息让人心情沉痛。

记者联系上该科主任石坚主任医师,了解到两起悲剧的发生经过。

石医生表示,动辄自残的孩子一年比一年多,归根究底,问题多是出在家长身上。虽然从医多年,但有时看到太不像话的家长,他还是会忍不住骂他们。

不知道的,以为孩子因为多大的事情,自我虐待,自我伤害,甚至自杀。

而事实是:仅仅因为父母当时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情急之下作出的反应导致的结果。

因为父母的一句责骂,14岁男孩举起菜刀对着自己手腕连砍6刀!

拿刀砍自己的14岁男孩名叫小孟(化名)。事情发生在晚上10点。

回想当时的情景,小孟的爸爸既不敢相信也不愿多说。

在他看来:儿子要玩游戏,他不让玩,责骂几句

这是多么寻常的事情,

在中国的家庭中,多少家庭天天都会发生这样的情景啊。

没想到,儿子板着脸一言不发,转身走进厨房,右手拿起菜刀就往自己左手腕砍,竟连砍6刀,刀刀见骨。

他从来没想到一个孩子怎么会对自己下这么重的手?自事发以来,小孟的爸爸没怎么吃,也没怎么睡,他想不明白这个问题。而他更想不明白的是,自己一句话怎么就能导致儿子这样过激的反应?

石坚主任医师回忆道:小孟入院时,左手血肉模糊,脸色也因失血过多而非常苍白,“我仔细观察了这个孩子,激动期过了,慌张和恐惧的情绪都有,但更多的还是淡漠,仿佛事不关己,相反父母在一边紧张得不得了。”

庆幸的是手术很成功。但术后,石医生看着麻药作用下沉睡中的小孟心情却很沉重,一方面,伤口恢复好不好,疤痕长得好不好,精细动作会不会受影响,需不需要后续的康复,这些都不是一时三刻能看出来的。

另一方面,以小孟的心理状态,下次还会不会发生类似或是更严重的事情?如果悲剧再次发生,他或是其他医生还能不能及时挽救这个花季少年?

父母说了什么,让14岁孩子对着自己手腕连砍6刀!

愿你从此被理解,远离一切被爱的伤害

02

最令石医生感到更难受和无奈的是,距离小孟事发后的几小时。

一名10岁男孩从6楼一跃而下

因小孟的手术让医生们几乎熬了一个通宵。然而时隔几个小时候,第二天早上7点多,大家还没有缓过来,急诊科又来了一名小男孩,家人透露,孩子才10岁,当天早上是从6楼跳下的,跳楼的原因就是不让玩手机

“当时一句话没说就跳下去了,我想拉都来不及啊!”孩子的亲属痛哭说道。 

 

石医生当即检查了小男孩的情况,双侧瞳孔散大,心率几乎为零。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他知道孩子不行了。其他医生也知道。

但大家还是快速把孩子送进抢救室,坚持了一个多小时的心肺复苏。

最终奇迹没有发生,当宣布孩子死亡的时候,孩子的家人几乎昏倒,石医生心里也非常难过。这一晚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医生的责任,更多的是面临孩子作出的选择,他感到不解和无奈!

“这不仅仅是一两个孩子的悲剧,而是近年来,这样动辄自残自杀的孩子越来越多。几乎每个月都能碰到一两例,实际可能更多,要知道我是神经外科的医生,一般情况比较轻的患儿我还接触不到。”

石医生表示,多年前,自残自杀的事情往往发生在酒吧,一些成年人借着酒劲“作”,他们并不是真的寻死觅活,造成的也多是皮外伤。

而近年来,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地发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身上,而这些孩子就和这两个孩子一样,是真的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

两起事件的共同点,都是父母阻止孩子玩手机,直接导致的结果。

而其背后深远的家庭教育观,才是最该深思的问题!

石医生表示:“作为医生,他每天早上查房,几乎所有住院的孩子都在埋头玩手机,而家长大多也在玩手机。”

还有一次,患儿在重症监护室抢救,爷爷奶奶抱在一起哭,爸爸却在一旁玩手机。

“都当父母的人了,这种关头,还在玩手机,可见平时是什么样,当时我火都上来了。”忍不住骂了这个爸爸,坚持让他放下手机去签字、办手续。

父母说了什么,让14岁孩子对着自己手腕连砍6刀!

你不懂孩子的行为,孩子不懂你的爱

03

一个孩子出现的行为,是一个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显现。

我们每天都在看到新闻报道谁家的孩子又怎么了,谁家的孩子发生什么意外了,谁家的孩子出现什么状况了。

好孩子都是别人家的。

坏孩子也是别人家的。

出事的孩子也是别人家的。

等最后轮到自己家了,才知道,无论谁家的孩子,若不懂教育,最终都会酿成不可预料的结果。

这两个孩子反应出来的是,父母阻止其玩手机,引起的意外事件。

而作为家庭教育老师知叔的解答是:当一个不懂孩子,不懂教育孩子的父母教育孩子时,你仿佛使劲了浑身解数,与孩子斗智斗勇,来达到你爱孩子的表现和目的!

你是否真正反省和自敛过自己的行为,语言,和爱的方式?

孩子该不该接触手机,接触手机该如何处理和引导?

孩子应该在什么时候接触电子产品?电视节目产品?和外界新奇的各种产品?

孩子玩手机游戏时,我们该如何引导?

孩子如何做好自己的时间规划和安排?

孩子如何去衡量好学习和玩的界定和标准?

等等...

父母说了什么,让14岁孩子对着自己手腕连砍6刀!

还是说,作为父母亲,我说不行就不行,我说可以就可以,我说不要玩了就必须放下!

孩子的内心,期望的是什么?

他期望的是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一位爱自己的父母亲,懂得跟他沟通的爸爸妈妈,亦师亦友的相互尊重,和对他成长和将来有明确规划和引导的爸爸妈妈。

知叔对于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我有几点建议:

1、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儿科协会就曾指出,0-2岁幼儿不应接触任何科技产品(如电脑、手机、iPad、MP3或MP4等现代电子产品);3-5岁幼童接触的时间,每天不应超过1小时;6-18岁儿童,每天应不超过2小时。

2、新加坡著名的早教专家陈禾教授也说过:“亲子教育反对在0-3岁时采用电子产品是有根据的,不同的成长阶段必须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并非隔绝电子产品,而是让这些产品回归本位——手机就是电话,电脑就是工具,别让孩子将他当作游戏机;iPad既然无法隔绝游戏,那就别交给孩子。不要相信‘控制时间’,这不现实”。

大家可能还不知道,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曾经被问到,自己孩子是否也是iPad迷时,他说过一句话:我家孩子从来没有用过,iPad是为成年人设计的,而不是为孩子设计!

而多少家长跑偏了,认为iPad是专门留给孩子玩的?

对于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以下几点建议可采纳:

1、制定全家人认可的的书面计划,并执行计划(尊重孩子的意见);

2、不在孩子的房间里放相关的设备;

3、限制每天的屏幕浏览时间要少于1h或者2h。切记,不论电视、手机还是电脑;

4、陪孩子一起观看节目,并积极引导孩子;

5、注意孩子的观看内容和时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也可能带孩子误入歧途;

6、熟悉流行的社会媒体网站,通过这种途径与孩子成为“朋友”;

7、如果对关于孩子的电子产品使用问题存在疑问,可以咨询儿科医生;

8、让孩子饮食清淡,少看电视或玩游戏机,多参加体育锻炼或是团体活动;

9、别把电子产品当奖励物,比如“好好吃饭就给你玩”之类的。

更重要的是:家长约束自我,坚持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电子产品等!

很多孩子养成玩电子产品的习惯,都是来源于家长自我的行为影响!

父母说了什么,让14岁孩子对着自己手腕连砍6刀!

其它建议:(0-3岁孩子)

而对于0-3岁的婴幼儿来说,连限制时间使用也完全不可行,因为:

1、0-3岁是婴幼儿大脑和神经快速发育期,使用电子商品造成的损伤更大;

2、0-3岁婴幼儿尚未具备复杂语言功能,尚未拥有时间、协议的概念。

如果家长搞什么“只玩15分钟”是完全不可行的,只会让小孩子觉得,明明自己玩的好好得为什么家长莫名其妙突然抢走了不给我玩?孩子们只能是大哭大闹大发脾气,长此以往,孩子们会失去对家长的信任感,出现行为或心理问题。

关于孩子接触和使用电子产品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遵循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教育方式来作引导,更重要的是家长在教育重心方面的着重点,不仅仅是分数,性格,和行为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健全的思维,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让悲剧烧身,才放知后悔,不要让牺牲代价,才懂无知之痛!

我是知叔,一个絮絮叨叨的中年!

下期见!

父母说了什么,让14岁孩子对着自己手腕连砍6刀!

-图片来源-

-作者-

国内家庭教育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致力于青少年心理教育及现代家庭关系研究。

一个热衷于教育事业多说两句的耿直中年,

一个对家庭教育有诸多质疑和偏见的小老头,

一个中国家庭教育事业的终身推动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