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運營商啟動5G建設大規模招標 業內:今年5G基站有望達60萬量級

3月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中國移動採購與招標網看到,中國移動於當日啟動5G二期無線網主設備集中採購,涉及28省(市、自治區),總需求超23萬站。而在3月5日,中國移動啟動全國5G SA核心網新建設備集採,涉及資金或超48億元。業內人士同時透露,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今年的5G採購也招標在即,5G新基建已經開啟。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要求,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一方面,5G網絡建設成為疫情過後復工復產的急先鋒,重要性日益提升。另一方面,5G作為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基礎設施,也承擔著全球科技競賽的使命。

3月6日晚間,央視新聞報道,中國移動5G用戶數量超過一千萬。業內預計,正式商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國內5G用戶數量或已經增長到大約在三千萬左右。長江證券通信行業首席分析師於海寧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伴隨中國聯通、中國電信5G基站建設節奏加快,中國移動5G基站招標開啟,包括主設備、傳輸設備、光模塊、無線射頻、PCB、通信連接器等在內的細分產業鏈有望全面受益。

國內5G用戶或已突破三千萬

2019年6月發放牌照,11月正式商用——相較於韓國等國家,我國5G商用啟動有所延遲,但發展速度已經位居全球前列。工信部2019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5G基站數超13萬個,用戶規模以每月新增百萬的速度擴張。5G終端的同步上市是5G良好發展的保障,截至2019年底,國內35款5G手機獲得入網許可,國內市場5G手機出貨量1377萬部。

在工信部2月14日召開的媒體通氣會上,中國移動副總裁簡勤表示,截至1月底,中國移動已開通5G基站7.4萬個,發展670餘萬5G套餐用戶。而在1月15日進行的中國電信2020年終端生態合作推進會上,中國電信副總經理王國權表示,中國電信5G商用兩個月,用戶數量已經突破800萬。

而中國聯通方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共享共建5G網絡以來,快速在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開通5G共建共享,已經實現了全國50多個城市的5G正式商用。截至2月20日,中國聯通已累計開通5G基站6.4萬個,網絡覆蓋所有直轄市、主要省會城市,以及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等區域的重點城市。

從最新的數據看來,中國信通院披露,1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共計2081.3萬部,其中5G手機546.5萬部。事實上,5G手機已經佔到四分之一,且每月以超五百萬的體量在增長。中國聯通尚未披露5G用戶規模,業內估計跟其他兩家運營商量級趨同。同時業內預計,按照目前的發展勢頭,截至2月底,國內三大運營商5G用戶數量或已突破三千萬。

通信行業分析人士杜建民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9年對運營商來說是5G的關鍵啟動年。儘管存在技術不成熟、手機終端質低價高、應用場景缺乏等問題,運營商也有建設資金不足、信心不足等的阻礙,但在監管層的強力推動下,2019年我國5G建設和發展還是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對比韓國的5G情況後,實際上中國移動已經是全球最大的5G運營商。

中國聯通力爭三季度前完成既定建設任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月20日,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就加快推進5G網絡建設召開專題會議,就加快5G網絡建設達成高度共識,確保5G建設目標不降低,上半年完成廣東、浙江、江蘇以及共建城市既定的5G建設任務。其中尤為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聯通計劃第三季度完成全國的既定建設任務。

具體為,上半年與中國電信力爭完成47個地市、10萬基站的建設任務,三季度力爭完成全國25萬基站建設,較原定計劃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全年建設目標。通過站點共享,實現建設進度翻倍、覆蓋翻倍,2020年實現全國所有地市的5G覆蓋,5G網絡規模大幅增長。

在3月6日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國聯通廣州分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周劍明就表示,廣州聯通計劃在2020年上半年完成全年5G建設任務,累計開通5G基站規模超過8000個,基本實現廣州全網連續覆蓋,並且在高端寫字樓、商業旺地、交通樞紐等場景實現深度覆蓋,大力發揮5G在數字化、智能化產業鏈的“數字底座”優勢。

當下,疫情影響在所難免。上述中國聯通人士告訴記者,中國聯通計劃通過多種方式全面復工,因地制宜,調整優化任務目標。對於部分廠家供貨週期可能會延長的情況,提前籌劃,確保設備與物料及時到貨。同時與中國電信共同制定5G無線設備聯合招標方案,以及5G設備採購應急預案,帶動主設備廠家加速產能恢復。

中國移動方面人士則表示,中國移動計劃今年底累計達到30萬5G基站,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建設5G網絡。同時,面向雲計算、工業互聯網、邊緣計算等產業發展,加快數據中心建設,提升基礎資源能力。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道,按照中國移動累計30萬5G基站,電信、聯通25萬基站的目標來看,到今年年底國內5G基站數量有望達到60萬站。其同時表示,5G建設範圍更廣,基站之外,還包括核心網、傳輸網、雲、數據中心等其他組成部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各項數據來看,實際上2019年4G基站建設仍是主力,為的是實現4G信號的深度覆蓋,與5G實現良好互補。此外,3月底三大運營商均將披露詳細的投資預算,屆時將知曉更為準確的5G投入規劃。

5G成“新基建”主要抓手

從全球5G發展狀態來看,主要國家都在加快5G發展戰略佈局。今年1月,美國眾議院接連通過三個促進5G國家競爭力的法案。而來自中國信通院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月,全球已有34個國家、378個城市部署了5G商用網絡。

5G是全面構築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對2020年國內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據《中國5G經濟報告2020》測算,我國5G產業每投入1個單位,將帶動6個單位的經濟產出,溢出效應顯著。此外,5G網絡建設還將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以及各行業應用投資,預計到2025年將累計帶動超過3.5萬億元投資。

於海寧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年初以來,國內疫情持續發酵,工人復工節奏和交通運輸不便限制國內廠商復工率,海外疫情擴散加劇全球產業鏈各環節不確定性。經濟穩增長背景下,通信網絡作為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符合國家經濟結構轉型方向,有望成為“新基建”主要抓手,加快建設和發展,行業繼續彰顯“逆週期性”屬性。

通信行業專家項立剛也對記者表示,新基建聚焦國民經濟三大瓶頸:能源、交通、通信。其中,能源不僅是煤和電的問題,而是用特高壓來提升智能電網,讓能源更強大和智能。交通是用城際高鐵和軌道交通構建更強大的交通系統,而新能源充電樁、北斗導航也讓交通智能化。通信能力則是5G+大數據+人工智能,未來的工業互聯網是智能互聯網。

“在‘新基建’包含的多個主線中,5G產業鏈是涉及領域最多、涵蓋範圍最廣的一條。”在項立剛看來,5G不僅帶來更高質量增長助力國民經濟轉型,更為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來臨提供堅實的底層技術保障。新基建的核心就是通過智能化,極大地提升社會效率,讓中國的基礎建設上一個新臺階。項立剛同時判斷,隨著“新基建”拉動,5G的建設速度將會超過4G,上游5G網絡建設在這兩年就將進入衝刺階段,5G產業的下游應用市場也將大規模啟動。

运营商启动5G建设大规模招标 业内:今年5G基站有望达60万量级

製圖:劉春山、劉陽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