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公佈領導幹部電話“不看廣告看療效”

9月17日,在中共寧鄉市第一屆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擴大)會議上一系列“為民解憂、為民辦事”的好機制、好辦法正式發佈實施。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一條措施是:面向全社會公開了163位領導幹部的電話號碼,群眾若是有困難、有建議、有訴求可與相關“一把手”直接聯繫。

這些年,不少地方都曾經嘗試過向公眾公佈領導幹部電話的做法,對此,輿論有贊有彈,褒貶不一。贊成的認為,這種做法架起了一座“連心橋”,有利於暢通民意,加強官民溝通,彰顯了領導幹部為民服務的勇氣和擔當;反對的則覺得,電話號碼屬於個人隱私,如此高調公佈有些不妥。加之,領導幹部都比較忙,群眾直接發短信打電話給領導幹部,可能影響他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不管輿論是贊成,還是反對,他們的理由都很充足,也具有說服力。但是,筆者認為,對於一項創新舉措,不應該過早的下結論,評判時間不妨拉長些,本著“不看廣告看療效”的原則,讓事實和成效說話。

從辯證的角度看,任何創新舉措都是有利有弊的,這就好比是一塊硬幣的兩面。面向社會公佈領導幹部的電話號碼,亦是如此。問題的關鍵在於,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如何將有利的一面,做到最大化,而將有弊的一面,做到最小化,讓創新措施的利遠遠大於弊,從而更好的推進工作,服務群眾。所以,網友們與其坐而論道,討論利弊,還不如好好思考,怎樣提一些合理化的意見和建議,讓寧鄉市公佈領導幹部電話的新舉措,在執行時更具有可操作性,更“接地氣”。

近些年,不少地方在探索實踐中,都推出過很多創新舉措。不過,有的新舉措是為了搞“噱頭”,賺取輿論短期關注,有的則是實實在在的務實改革,讓群眾有了獲得感。而民眾期待和支持的,永遠是能夠帶來實效的新舉措。

比如,浙江推行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改出“簡政便民”,改到了企業和民眾的心坎上,獲得了無數的點贊。再比如,武漢市推出的“電視問政”,就問出了問題的整改落實,問出了幹部作風的轉變,同樣也是收穫了民眾無數掌聲。

所以,面對一項新舉措,民眾不要急著叫好,也不要忙著拍磚,正確的姿態或許是給新舉措充分的時間,然後根據取得的成效,再下評斷。但凡是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新舉措,民眾的口碑自然不會差。

但願,寧鄉市在公佈了領導幹部電話號碼之後,能夠排除輿論的負面干擾,擼起袖子加油幹,用一樁樁一件件為民實事,去贏得民眾支持,回應輿論質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