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古詩詞欣賞」減字木蘭花·歌檀斂袂|歐陽修

讀而思duersi

中國五千年悠久文化,產生了許多的文字與文體,其中最有特色的,高度凝鍊的便是詩歌,一首詩,就是一篇文章,甚至一本書,古詩散發出一種難以抗拒的魅力!

「古诗词欣赏」减字木兰花·歌檀敛袂|欧阳修

減字木蘭花·歌檀斂袂

歌檀斂袂。繚繞雕樑塵暗起。柔潤清圓。百琲明珠一線穿。

櫻唇玉齒。天上仙音心下事。留往行雲。滿坐迷魂酒半醺。

歌女歌唱時動作舉止從容,落落大方。她的歌聲有時高亢嘹亮,經久不息;有時又輕柔圓潤,如百琲明珠纏綿不絕。

歌女唇如櫻桃,齒如白玉,她美妙的嗓子發出的仙音,天上的行雲都停留下來了,宴會中滿座的與宴者都已如痴如醉。

註釋:

⑴減字木蘭花: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名,又名減蘭。

⑵歌檀斂袂:此句寫女子歌唱時的動作。歌檀(tán):邊拍檀板邊唱歌。斂袂(mèi):捲起衣服袖子。

⑶‘‘繚繞”句:渲染女子歌聲清越和悠長,餘音繞樑不絕的特點。語出以下二典。《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樑儷,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又:“善歌者魯人虞公,發聲清哀,蓋動梁塵。”

⑷百琲(bèi)明珠:十貫或五百枚珠子為一琲。王嘉《拾遺記》:“石崇屑沉水之香如塵末,布在席上,使所愛者踐之。無跡者賜真珠百琲。”

⑸櫻唇玉齒:唇如櫻桃,齒如白玉,此形容美人唇齒之美。

⑹留往行雲:語出《列子·湯問》:“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秦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行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謝求反,終生不敢言歸。”此喻女子歌技之高,歌聲之美。

⑺迷魂:被歌聲陶醉。醺(xūn):醉。

賞析:

此詞主要表現歌女高超的歌藝和動聽的歌聲。

上片“歌檀斂袂”,寫的是歌女開始演唱前的動作,她稍稍斂摺好衣袖,輕輕拍打下檀板。“繚繞雕樑塵暗起”,這裡分別用了傳說中兩位著名的歌者的典故:一是韓娥餘音繞樑三日不絕,一是虞公高亢清越之音震動樑上灰塵。詞人藉此突出寫這位歌女歌唱時所產生的藝術效果。接下來,詞人又用一比喻寫歌聲的婉轉圓潤。“百琲明珠一線穿”,她的歌聲就像數百串明珠串在一起,既悠長又圓潤。

下片進一步寫歌女的演唱藝術之高。她不僅天生一副好嗓音,而且,“天上仙音心下事”,意為如天上仙樂般的歌聲中傳達出無限心事,這說明她能巧妙地將美妙的歌聲與內心情感結合起來,她是在用心靈歌唱。因此,“滿座迷魂酒半醺”,喝得略帶幾分醉意的客人們也被她動聽的歌聲感染陶醉了。

詞人運用誇張的手法,從聽覺和視覺的不同角度形象再現了歌聲清越而悠長、繞樑不絕、響遏行雲的藝術效果,體現了詞人不凡的藝術表現技巧。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天聖八年(1030年)進士。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歷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諡文忠。政治上曾支持過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張,文學上主張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並積極培養後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餘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集》。

「古诗词欣赏」减字木兰花·歌檀敛袂|欧阳修

紙刊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主辦:《淮風》詩刊社

支持:安徽佑群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古诗词欣赏」减字木兰花·歌檀敛袂|欧阳修「古诗词欣赏」减字木兰花·歌檀敛袂|欧阳修
「古诗词欣赏」减字木兰花·歌檀敛袂|欧阳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