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報價跌破30萬,為何沃爾沃S90的無奈之舉依然換不來銷量?

昌於森



汽車本身就與其它的商品有些不同,其它的商品可以靠降價來換取銷量,而汽車單用這個方法卻不行!品牌度、保有量、保值率這三點才是會真正影響一輛車銷量的根本!價格低卻依然賣不好的車子多了,ATS、CT6、Q70等車型哪個不是跌破發行價了?可又有哪一個通過降價換來銷量了?所以S90通過降價來換銷量的確是無奈之舉,但效果必然是微乎其微!

BBA佔據國內外豪車市場第一梯隊已經好多年了,奔馳主打豪華、寶馬主打運動、奧迪主打科技又得官車屬性加成,這些都是很有衝擊力的硬打幾點,體現了BBA的各具特色!而沃爾沃主打的什麼?主打的安全!就沃爾沃安全難道人家奔馳、寶馬、奧迪就不安全了?安全已經是C級車的底線,BBA同樣安全,況且轎車的事故死亡率是隨著級別增加而遞減的,說到底轎車是不是安全主要看車內的空間是否是夠大,C級車的空間都夠用,在安全層面上就都靠譜!既然整個C級車都安全,沃爾沃卻依然以安全做賣點,顯然是沒有競爭力的!這就和一個男人整天宣稱自己有小丁丁是一個道理!


S90的UHSS超高強度硼鋼的使用量很大,不輸BBA,但僅僅只是個不輸,但沃爾沃在被吉利收購之前已經落後於德系或者這個C級車系統太多、太多,只不過在被吉利收購之後才得到大筆資金實現了換血!但這終究是一個淡出過視線很久又突然間重返江湖的品牌,即使這個S90確實很強,但想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也絕非一朝一夕間就可以做到的!它太需要沉澱、積累以及品牌度推廣!其次就是,沃爾沃也好、凱迪拉克也罷都犯了一些大忌,那就是在CT6、S90這類旗艦車型剛進行銷售不長的時間,就開始瘋狂降價,對車企而言這是用價格沖銷量?似乎順理成章,但有沒有考慮過消費者的感受?高價買進的消費者會很惱火,自己新買的車子瞬間貶值了,估計他再也不會選擇沃爾沃了!觀望中的消費者會很糾結,這車剛出幾天啊,就這麼跳水,那以後得成什麼樣啊?誰還敢買?所以說S90降價換規模真心是無奈之舉,因為降價了也換不來市場!君不見寶馬、奔馳加裝、加價還供不應求呢!

小眾車之所以叫小眾車,就是因為消費者對它的認知度不夠,並不是國內消費者不懂車,其實在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大、最理性的汽車市場裡,沃爾沃慘淡的銷量依然位列豪車墊底的位置!看到了吧,即使是在美國消費者的認知上窩窩依然不被看好!因為安全這些豪華品牌都做的到,所以單以安全為主打理念,真心有些不夠用了!總而言之沃爾沃S90目前的尷尬不是靠瘋狂跳水就能挽回的,文中開頭也說了,關係到銷量的三個因素“品牌度、保有量、保值率”,這三點缺一不可,豪華車系中賣的好的基本都符合這三點原因,而沃爾沃S90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間就能彌補的!


非專業車評


說下我的觀點吧!

我覺得沃爾沃S90才上市沒多長時間,卻不斷降價,然而銷量仍舊很低是必然的!豪華品牌第一陣營BBA很難撼動,人家都是幾十甚至百年企業,歷史悠久,技術積累和口碑積累都非朝夕能做到的!第二陣營凱迪拉克和雷克薩斯,凱迪拉克以價換量政策效果顯著,但凱迪拉克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雷克薩斯不用說了,進口能有這個銷量已經很不錯!那為何沃爾沃全系降價幅度不比凱迪拉克低,銷量還是不行呢?





我覺得有幾個原因吧,純粹個人觀點,不對請指正!

1、品牌:買這個級別車的人首先看中的是品牌,其次才是產品本身,沃爾沃與BBA品牌溢價能力差不少,哪怕S90比A6、5系、E級更強,還是不會買賬的,他們只看品牌!換句話說,把S90貼牌奔馳,啥都不變,也能賣50萬,銷量還很好。沃爾沃想要衝進第一陣營恐怕要好幾代之後了,中間還不能出問題,慢慢積累口碑。


2、以價換量不成功:S90上市沒多久就大幅降價,這對品牌價值很不利。你看5系和E,剛上市那會還加價,現在也沒多少優惠,人家買了覺得保值,不虧,他們也不差錢,A6是產品末期,為了與寶馬奔馳爭銷量才降價的,人家根本不會理會你S90。凱迪拉克也是本身產品力不錯,只是品牌稍差,便宜後還是很多人買賬的。而S90都跌破30萬了,跟3系他們一個價,誰想買個C級車開出去被人認為是跟3系一個價位的,丟面!

3、目標購買客戶少:有關機構做過調查,買沃爾沃的很多都是高學歷,高薪人士,他們低調務實,但這部分人畢竟很少,很多國人都是喜歡充門面的,有50萬買100萬的車。而那些土豪們不會看上沃爾沃的,從而限制了它的銷量。 有學問的買不起,有錢的看不上!



4、外觀設計及產品本身:這代S90設計的很漂亮,內飾給人感覺也煥然一新,我自己也很喜歡。但這種設計不是大眾審美,喜歡的很喜歡,不喜歡的不要,不像BBA更加中庸,大部分人都能接受。前臉設計不錯,但尾部設計不好看,頭重腳輕的感覺。還有後排座椅,為了營造大空間,把座椅放低做短,乘坐舒適性很差。還有我試駕過,對比發現S90的噪音控制和底盤濾震高級感的確與BBA有差距,真的與20萬級別車差不多,甚至還不如。這個我覺得是很致命的缺陷,但也從側面反映出沃爾沃在底盤調教與設計上與主流豪華品牌有差距!見過一哥們買了S90,開了一段時間很失望,賣了換E級。希望沃爾沃能造出更好的車吧。



5、維修保養貴:開沃爾沃的人都知道,沃爾沃維修保養價格非常貴,而且維修耗時間,很多件沒有現貨,也別想去外面維修店做,沒零配件!總之,沃爾沃沒有奔馳的命,卻有奔馳的病!


我覺得沃爾沃S90短時間內的銷量都不會有大的進步,畢竟產品力本身有不足,不管怎樣,沃爾沃現在也是中國企業控股的公司,希望能揚長避短,不斷改進吧!

以上是我的一些觀點,不對之處歡迎指正!


會開車的豬


正所謂價格決定購買力,沃爾沃S90頂著家族旗艦轎車的光環,本想在國內來一把高大上的豪華北歐範兒,結果卻事與願違。而如今迫於無奈,只好選擇大幅優惠,來吸引消費者的關注,目前的入門版車型裸車價格,已經跌進了30萬大關。這可是旗艦轎車呀,旗艦....雖然價格優惠後,銷量確實比之前有一定的漲幅,但作為這個級別的中大型豪華轎車,目前S90在同級別車型中,依然處於別人吃肉,自己只能喝湯的境地。我個人認為,沃爾沃在國內一直無法擠進主流豪華汽車行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車型定位不夠準確。XC90就是個例子,雖然頭頂旗艦SUV光環,但是在國內依然是雷聲大雨點小。主要問題是XC90將國內的競爭對手鎖定為寶馬X5、奧迪Q7、以及奔馳GLE這樣的一線大咖。品牌影響力和品牌溢價,直接決定國內消費者的選擇。這三個車型在國內消費者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想跟他們拼,不僅要有品牌作為支撐,還要有真實力,和純乾貨。S90也是同理,國產後將對手鎖定為寶馬5系、奧迪A6、以及奔馳E級,結果卻撞了南牆。凱迪拉克CT6當初上市的時候,都牛成啥樣了,恨不得把通用壓箱底的東西都拿出來了,結果還是落到大幅降價的尷尬境地。論科技,S90可沒有CT6搶眼,人家連後輪隨動轉向、電磁懸架這些配置都拿出來了,國人依然不買賬。S90依然那拿安全和環保作為賣點,完全不足以和BBA抗衡。
第二,產品優勢不明顯。10多年前的沃爾沃S80,那絕對是土豪的座駕,當初要能開上一輛S80,絕對是個成功企業家的做派。當初拿安全、環保、豪華這三個產品特點去宣傳完全沒問題。可如今,到了這個級別的車型,有誰不安全呢?有誰不環保呢?論豪華就更別提的,奔馳E級那兩塊大液晶屏直接甩S90幾條街。S90中控臺那塊大屏完全沒有宣傳的亮點,10幾萬的國產車都有。

巖哥的觀點:我個人為人,S90之所以落到現在的境地,主要問題出在車型定位不夠準確,和產品優勢不明顯。但是話說回來,我覺得目前優惠後的價格,買低配車型,還是挺划算的。畢竟用30出頭的價格,就能買到一款豪華品牌旗艦轎車。

我是巖哥,有任何關於汽車方面的問題,歡迎隨時向我提問,記得關注我!


巖哥侃車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沃爾沃長期以來徘徊在豪華品牌第二集團的尾部,和第一集團的bba差距更是天壤之別。s90的月銷量在兩三千臺,甚至不及同級別對手奧迪a6的一個零頭。從經銷商報價情況看,s90的各個車型平均降價優惠幅度在6萬左右,最低配版t4智享版的報價基本徘徊在30萬左右。即使如此銷量依然上不來。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s90這款車。

在外觀上s90可以說非常漂亮,和同級別對手比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最亮人眼球的就是那對雷神之錘大燈,非常有設計感和辨識度,方形中網豎條進氣格柵,沃爾沃大標斜挎期間非常大氣。側面車身流暢協調,整車顯得修長優雅。後尾部的c型燈更是美感十足。



動力方面,s90全新搭載2.0t渦輪增壓發動機,t4上用的底功版最大功率140千瓦,最大扭矩300牛米,t5上用的2.0高功版,最大功率187千瓦,最大扭矩350牛米。t4版的動力響應相對較弱,提速不給力,油門遲鈍,t5版賬面數據同級別比較出色,實際動力也比較充足,加速成績能達到7.2秒,起步超車輕鬆。



空間上s90表現出眾,軸距達到3061mm,後排腿部空間充裕,能到達四拳多的距離,頭部空間也能有一拳。後背箱進深也比較深,很規整,後排座椅能放倒,裝載能力比較出色。儲物空間也不少,門板放幾瓶水沒問題,後排杯架還有後排中央扶手儲物盒,放些零碎物品沒壓力。



配置上,s90全系標配全景天窗,電子手剎,胎壓監測,自適應巡航,防碰撞武警,車道保持,自動駕駛輔助,主動剎車,自動泊車,自動駐車,上坡輔助,自動遠近光燈,後遮陽簾,感應雨刷,無鑰匙啟動,觸控大屏,倒車影像,主駕駛座椅記憶,語音控制,液晶儀表盤,手機互聯,等等。其中主動安全配置較高,沃爾沃也被稱作最安全的車型。



內飾上也頗具豪華感,大尺寸的大豎屏,木紋裝飾板和大面積的皮質材料裝飾整個車廂,十分上檔次。色彩搭配也非常豐富,不單調。

從產品力上看沃爾沃s90空間大,配置豐富,內飾有豪華感,動力也不錯。但為什麼賣不動呢。

s90也有不少缺點,最突出的就是小毛病多,經常有車主反應減震漏油等問題,在一個就是維修保養費用非常貴,配件比奔馳寶馬還貴。最後就是品牌能力不足,市場認可度低,只能降價促銷。但大幅度的降價又是對品牌的一種傷害,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最後銷量沒上去,品牌也丟掉了。

希望回答能幫到你。


李老貓說車


你怎麼知道跌破30萬換不來銷量呢?銷量達到多少才能讓人滿意呢?沒錯,沃爾沃S90L T4 智逸版確實跌破30萬,有些地方甚至降到28萬,但是你真的統計了現階段銷量嗎?(以下內容需要2分鐘閱讀,有6張圖片,流量族請注意)



據我所知,沃爾沃S90L T4是目前銷量最火爆的,T4 智遠版是買的人最多的。同配置下T5要比T4貴4萬,而T4和T5在發動機和變速箱搭載的一模一樣,只是發動機功率調教不一樣,目前沃爾沃廠家提供動力升級---刷北極星,刷完後T4能達到T5一樣的升功率,所以這也是T4賣的如此火爆的一大原因。




5.08的車長+世界十佳發動機+愛信8AT+前雙叉臂後多連桿+引以為傲的安全配置+不錯的內飾做工,本以為這車在上市之初肯定銷量火爆,事實證明讓人失望,所以,現階段降價銷售也就不足為奇了。







沃爾沃S90L定位為商務車,軸距達到了D級車標準,而目前不到30萬的售價,就目前市面上同級別的車型競爭優勢真的很大,我對其很有信心。市面上不到30萬能買啥?邁騰,雅閣,凱美瑞,天籟等B級車,而S90L競爭對手是奔馳E級,寶馬5系和奧迪A6,所以說花B級車的錢買D級車銷量會怎樣?



沃爾沃為何在中國市場銷量為何不高,究其以下幾個原因:

1、售後保養費用太貴。

2、營銷策略,定位不準確,抓不住國人消費心理。

3、輿論。

但同時,S90L優惠幅度這麼大,那誰還買S60呢?



以上內容純手打,喜歡的加個關注,自媒體人都不易。


淘車幫



沃爾沃這個品牌在國內一直可以說都是偏冷門的存在,作為二線豪華品牌,可以說一直都是叫好不叫座。沃爾沃S90作為沃爾沃旗艦級轎車的上市可以說寄予了很多希望。也是沃爾沃打算在C級車市場和BBA競爭。但是上市以來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2017年銷量也僅為21171臺,這也並不原因,個人覺著s90的銷量同樣表現出了很多問題。



1.首先就是沃爾沃的品牌問題

沃爾沃在國內市場可以說一直都是不冷不熱,說起沃爾沃可能很多人都能想到的就是安全和低調。其次車本身層面並沒有給人太深的印象。確實沃爾沃自成立以來一直就把安全作為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在國內市場消費者購車除了自身用車舒適等層面,在這個級別級別區間還有一定面子需求。沃爾沃無論從品牌影響力還是國內知名度,都沒法和一線豪華品牌BBA相比。所以品牌附加值,知名度成為了沃爾沃在國內市場很大的問題。

2.沃爾沃s90的外觀設計可以說相比以前沃爾沃更加偏向於年輕,前臉雷神之錘的燈組設計,可以說給人眼前一亮,但是自上市以來s90的車尾設計可以說飽受爭議。雖然外觀設計喜好因人而異,但是個人覺著設計並不協調。

3.沃爾沃s90其實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誠意,沃爾沃s90剛上市是以進口車身份進入國內的,總共只有兩款配置車型,加之售價較高,所以整體銷量一般。後來的s90國產,也就是我們現在的亞太沃爾沃,雖然降低了售價但並沒有延用進口版本的發動機,而且頂配也沒有配備,走量車型更多使用T4版本發動機,一定程度上在這個價格級別區間對比馬力扭矩偏弱,動力表現一般。



4.沃爾沃s90雖然只是二線豪華品牌,但是在維修保養方面可以說並不便宜,配件也相對比較貴,後期使用成本並不低。

5.在C級車市場,可以說消費者看中的更多是商務性和舒適性。這兩方面s90可以說表現的都一般,s90整體定位雖然偏向於家用,但是整體的懸架調節略微偏硬,而且韌性不足,過溝坎減速帶時彈跳比較明顯。整體舒適度一般。



沃爾沃在國內的境遇本質上也就是對國內市場瞭解不夠,沃爾沃很多車型設計與國內消費習慣有一定差異。在這方面無疑BBA就做的更好,更瞭解國內市場。沃爾沃想要真正打開國內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東西要學。

大家認為沃爾沃s90沒有熱銷都有哪些方面原因?會進行怎樣的選擇?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分享。

關於汽車我們一起探討。


視車工坊



沃爾沃的"最安全"神話早就不存在了。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各主流品牌的轎車都注重安全設計,甚至過猶不及。近三十年來,一代又一代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的技術總是率先分別出現在德國和日本汽車上,升級焊接技術和改良結構設計也總是率先出現德國汽車製造中。

四十年前說"開寶馬、坐奔馳、最安全沃爾沃",那是國門剛開、信息不暢時代的膚淺認知。好比那時中國人把麥當勞貢為聖品、以為時尚,後來大家才知道,那其實在國外不過是極普通的大型親民連鎖,如同今日家門口的中式快餐一樣。所以,後來大家又認識了必勝客。

中國越來越開放,中國人越來越瞭解世界。

而沃爾沃面對中國人卻還在所謂的"最安全"上自居(其實這個神話早不存在了),始終找不到核心競爭力,沒找準自我定位,從產品概念宣傳和品牌塑造上,找不到與消費者的認同,最終在定位定價和產品特色上,陷入不知所云、不倫不類。

這才是沃爾沃的癥結。


故鄉廣安


套用一句股市俗語就是“買漲不買跌”,曾經寶馬760Li因為排量稅的關係降價20幾萬元,同樣對銷量沒有造成太大影響。

俗話說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降價自然就是因為貨本身有問題。而沃爾沃S90絕對算得上好貨,但是識貨的人畢竟還是少數,就算是識貨的人,真的掏錢去買的也不會有很多。

沃爾沃S90雖然售價已經跌破了30萬元,但是奧迪A6L的低配版本(也就是所謂的乞丐版)依然會很暢銷,而S90在同級車中的競爭力無疑是最低的,BBA的三劍客就足以讓沃爾沃S90碰壁了。作為消費者,看到此車跌價跌得如此厲害,誰又敢去買呢?這就衍生出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二手車的保值問題。

沃爾沃品牌的汽車,二手車的保值率本來就很低,買的時候未必有多麼便宜,但是賣的時候一定價格不會高。和奧迪A6L、寶馬5系、奔馳E級這些同級車相比,沃爾沃S90的二手車必定要更低。保養、維修、零配件也都是問題,總之保有量很少的車,隨著時間的推移只會問題多多。就算買回來了,就算車再好,這些現實的問題也是無法迴避的。

而最重要的問題,還是沃爾沃根本就沒有認真在國內市場推廣這款力作。和S80L相比,S90無疑要更勝一籌,但是對於民眾而言,和S80L又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呢?更何況沃爾沃S80L的銷售情況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兩者其實面臨著的問題是一樣的,不敢買,賣不掉、修不起、配件等不起,從來都是沃爾沃汽車共同存在著的問題,特別是進口車。

進入中國市場這麼久,即便是吉利入主之後,實現國產化了,但是成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消失的。想讓消費者掏錢買並不是件容易事,而同級競爭對手的存在,可能才是最大的威脅啊!


車知嘛


首先沃爾沃的品牌是沒有問題的,技術和設計也沒有問題。沃爾沃有一批忠誠的客戶,其實她完全可以走出一條類似蘋果復興的路,但是沃爾沃沒有選擇粉絲經濟,而是選擇了自甘墮落。結果拋棄了粉絲去爭奪奧迪的市場,不死才怪。

走粉絲經濟,最重要的就是精品路線,不向市場妥協,這樣粉絲會越來越多。可是沃爾沃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加長了車身,縮小了車寬。嚴格來說,已經不是原始設計了,作為追求安全的粉絲們,自然會擔憂安全性是不是比原廠設計降低了。粉絲們比的是原廠設計,而不是跟競爭品牌對比,競品有競品的生存之道,不是你能學來的。

其次,為了利潤,放棄了太多原有的東西,這些傳統未必真的有用,但是經過多年的沉澱,粉絲們已經認可。比如發動機下沉技術,放棄了。比如深深的腰線,儘管很多人覺得不好看,但是這幾乎成了沃爾沃的第二個標誌,反而很多人覺得很美,而且據說也是對強化車身強度有重要作用。

另外,一款高檔車,運用了太多低端車採用的架構,雖然這些東西,未必真的好,但是,競爭對手異口同聲的這樣宣傳,你非要跟對手的低端車採用相似的技術,不得不說,沃爾沃的產品經理很弱智。比如,橫置的發動機,比如前驅。奔馳,寶馬都是縱置發動機,後驅。只有入門的車型,a級和1系,才是橫直髮動機和前驅。奧迪,雖然也是前驅,但是,發動機是縱置。只有大眾帕薩特,寶來才是橫置前驅。而且,人家奧迪主打的是四驅...這幾乎葬送了購買沃爾沃的全部理由。

再看看,沃爾沃的賣點,1.超長車身,太悲劇了,所有的競爭對手都玩這個,而且,車身加長影響操控,幾乎是一個常識,肯定不會給沃爾沃的安全屬性加分。2.安全,沃爾沃宣傳中有的,對手也都有...而且,貌似做的更好,沃爾沃只能從安全的傳統去宣傳,然而,這款車卻又偏偏放棄了太多傳統。這幾乎成了一個悲劇。

自己的傳統,大多都丟棄了,對手的精髓和賣點,自己沒學到。去其糟粕,棄己精華,這樣的產品賣的好了才奇怪。

沃爾沃傻嗎?不,他只是想錢想瘋了,從設計開始就竭盡所能的降低成本...


仰望星空卻眼高手低



s90作為上一代s80在中國市場的換代車型,在行駛品質,操控感受方面可以說是跟BBA的同級競爭者在同一水準上,可是大家不要忘記了

我們來簡單分析 奧迪A6L這款車,奧迪以一個先入為主的角色進入從90年代就進入中國豪華車市場,並一直受到一些政界用車採購方面的認可,大家對於這臺車已經有了一個性格標籤,就是大氣穩重,低調豪華。也許現在的奧迪A6L儼然是年輕設計風格,可是消費者內心的思維慣性依然打破不了這臺車在腦海裡的官車地位。


寶馬的5系 無論是新款上市 還是老款銷售 都對s90有著特別大的影響,或者說對於德系三駕馬車BBA的銷量都會有影響,開寶馬坐奔馳的說法已經深入人心,而現在在這個價位區間個體小老闆已經社會精英階層,更多的購車需求是品牌效應,豪華舒適,年齡段越低對於操控和整車運動感營造的要求更高,寶馬5系也分了一杯羹。


奔馳E級在大改款之後,跟s類似的中控臺設計,以及外觀現在這種奔馳套娃的設計語言,大家分不清小s還是大E,似乎更懂得理解如何討好中國消費者。這些都是影響s90銷量的大因素。


我們再看顯示的例子,凱迪拉克把一臺定位高於中型豪華轎車卻又低於大型豪華轎車的CT6(介於bmw5系和7系中間的定位)推出之後,市場反響並不是那麼好 銷量一般,銷售商優惠幅度也大得離譜,並沒有達到凱迪拉克當初預想的效果。


之前定位跟奧迪BBA中型豪華轎車一個級別的豐田皇冠,現在也已經力不從心 選擇去跟比他們小一號的A4L 3系 奔馳c級去做競爭了。

中國市場就是這個常態,這個價位選車,大家更看重的是汽車品牌能給自己帶來的關注度和自信程度,而懂得品味或者喜歡北歐風格的人群還是屬於小眾。這也是s90銷量平平最大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